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当名师-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兮听到公子二字,这是喝多嘴瓢了。
  杨三已经知道周家的情况,赵家和叶家什么都不知道,听到公子二字,心里有了猜测,难怪先生懂的那么多,原来身世不简单。
  吴山也意识到说了不该说的,最后只一个劲的抹泪。
  杨兮,“。。。。。。”
  反差有些大啊,她真没想到吴山会这么能哭,明明长了一张严肃脸!
  晚上需要守夜,喝多的回去先休息,杨兮肚子不小,收拾桌子没用她,李氏几个收拾的。
  守岁各家守各家的,还没到晚上,杨兮和周钰回来休息,周钰喝了不少酒反而不困,搂紧了媳妇,“我们不仅活着,还平安到达瑞州,我竟然有些分不清是不是真实了。”
  杨兮死劲拧了周钰的脸,“这回真实了吗?”
  周钰疼的直咧嘴,“还不让我感慨下。”
  杨兮打着哈欠,“我和你闺女困了,我们先睡了。”
  周钰抬手摸着媳妇隆起的腹部,嘴角带笑,孩子也活了下来,小心的摸着想感受孩子,结果小家伙的确困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次日大年初一几家互相拜年,杨三已经和吴家说定马匹的价格,现在市面上一匹马都没有,打听到消息已经有半年时间,市面上没有一匹马了。
  杨三给了市场价,退役下来的马都需要三十两,这还有价没马。
  当初钱二东家给的马都是好马,拿到市面上四十两都抢着要。
  最后杨三按四十两连马车一起买下来,吴山觉得四十两多了,杨三还觉得少了,最后各退一步四十两。
  现在新年过了,杨三带着李争出门打听消息,周钰将周小弟也丢了过去。
  吴山见到让吴老三和吴老四跟着一起出门。
  周钰放心杨三,这小子的眼光不错,会选好定居的地方。
  杨三出门,周钰两口子也没闲着,他们连续去书铺,他们要找瑞州的州志,还要找最近几年瑞州的府报。
  州志不便宜,要五两银子一本,肉疼也要花。
  买到州志和府报,两口子窝在屋子里根据州志描述画瑞州的地图,地图画了个大概,将打听到的家族在地图上标记上,别看是简易版地图,这份题图也十分珍贵。
  二人又通过府报了解瑞州官员和瑞州发生的大事,结果府报只有好消息和朝廷政策,关于民生的没有,二人心里有底了,瑞州的官员不是为民的父母官。
  到了瑞州没有生命威胁,杨兮两口子反而更忙碌了,他们还去了卖种子的铺子,打听有没有玉米和土豆等作物。
  他们一路南下,两口子一路打听,可惜没有见到种子。
  玉米没海禁前就引进了,已经驯化适应这片土地,可惜百姓不信任,朝廷刚建朝大力发展农业有粮,驯化又需要时间,朝廷也就没有大力推广,内陆根本没人种植,加上禁海的政策,玉米又不是朝廷指定收的粮,种植的就更少了,也不知道沿海还有没有人种植。
  南方有两季稻,主食以大米为主,南方米价相对北方便宜,杨兮还是喜欢吃一年一季的水稻。
  种子铺子没有杨兮两口子打听的玉米种子,杨兮倒是买了不少香料种子。
  五日后,杨三几个回来了,几家围着杨三等消息,杨三脸上笑意不断,说明选的地方不错。
  吴山急的不行,“你这小子赶紧说。”
  杨三,“让我喝口水。”
  子恒人不大将自己的水杯让出来,“舅喝水。”
  杨三抱起子恒,“还是子恒疼我。”
  周钰一个眼神过去,杨三老实了,喝了水道:“我们一路跑了三个县城,仔细打听居住的地方,最后选了向县下的阳镇定居,阳镇靠河不缺水源,地势不错,百年没遭过天灾,此地风水十分好。”
  杨兮看着连连点头的吴山,古人最信风水了,光百年内没遭天灾就很吸引人。
  杨三继续道:“向县的县令是瑞州难得办实事的,前年刚修了路,最重要愿意接收南迁百姓落户。”
  周小弟接话,“我们去的怛县十分排外,拿我们举例不允许我们几家落户到一处,落户会打散了,落户的条件特别的苛刻。”
  杨兮看向杨三,杨三又丢出个消息,“我说向县县令办实事,不仅愿意接收南迁百姓,还允许开荒,每家可开两亩田地,开出来的田只需要办理田契的银钱,田就是你的。”
  这话一落,杨兮知道吴山几家确认定居阳镇了。
  。


第七十九章 落户
  向县下的阳镇离水县有两日的路程,确定定居阳镇,杨兮一行人连夜收拾行李,次日一早启程离开水县。
  杨兮问过杨三一路所见,根据杨三见到的,调整画好的瑞州地图。
  去阳镇的路上,杨三在驴车内背着姐姐更改的地图,对着闫炳道:“瞧见没,我姐的本事不得了。”
  闫炳忍不住抬手摸自己的脸,赞同的点头,“本事的确大。”
  杨三眼睛直转,“你说你要不要做我姐的妹夫?”
  闫炳直接翻白眼,“你不问出银钱,你不罢休是吧!”
  杨三将地图揣到怀里,“嘿,你说你孤家一人了,你不想有个家?”
  他越想越觉得合适啊,小妹多好的姑娘,一路成长足够撑起一个家,闫炳也不适合菟丝花一样的姑娘,两个人的年纪还相差不大多合适!
  闫炳思绪有些飘远,“周姑娘是个好姑娘,可惜我不适合周姑娘。”
  杨三眯着眼睛,这模样一看就心有所属啊,“你这个年纪没成亲,依照你的家世也该定亲了,你有未婚妻?”
  闫炳语气很轻,“嗯。”
  杨三一听精神了,“你未婚妻家不在亳州,也不会在南方,那么一定在北方,京城?”
  闫炳扯了扯嘴角,“你的心倒是细腻。”
  杨三,“谁让我天天和你在一起。”
  他没事就观察闫炳,闫炳的一些细微情绪他都能感觉到,这一路南下除了遇到江公子,闫炳就没大的情绪波动。
  闫炳哼了一声,“反正我心里有人配不上周姑娘。”
  杨三知道闫炳不是推辞,他也不想坑小妹,闫炳这人不对未婚妻死心对哪家姑娘都不公平,也就不提了。
  一行人赶了两日路,到达阳镇的时候,天空还飘起了冬雨,先找了客栈休息。
  冬雨打在人身上如刀子,太冷了,寒气裹着身子,屋子里烤火都不觉得暖和。
  杨兮怕儿子病了,连澡不敢给儿子洗,找伙计要了暖手炉,给婆婆一个,另一个给儿子。
  周钰握着媳妇冰凉的手,眉头紧锁着,“原本想先买个院子先住着,日后慢慢建宅子,现在看来必须在你生产前建好。”
  入了春又潮又冷,到时候媳妇坐月子难受,生下来的孩子也遭罪。
  杨兮手好一会才暖和一些,“我们先落户,在阳镇租个院子住,正好闫炳也要赶二月的县试,住在镇里来往县里方便。”
  阳镇到向县只需要不到半个时辰的路程,住在阳镇往来向县十分便利。
  周钰,“明日我和吴大哥几人去看看杨三说的村子,村子真不错直接找里正办理落户。”
  “那我在客栈画宅子的图纸,宅基地能多买就多买一些,我们家有闫炳报恩的由头,能拿藏得玉佩当了换银子,不怕建宅子没银子。”
  杨兮叹气,离开嘉州她以为手里的银钱够花销,可他们一家子需要营养,一路吃喝没省着,加上各种花销,加上落户费大笔银子,准备建宅子的银钱没了。
  周钰见儿子脸红扑扑的,这是身子暖和了,将手炉拿过来放到媳妇手里,“不用当你藏得玉佩等首饰,我这里还有不少。”
  杨兮嗯了一声,他们对玉佩等物件没有特别偏爱的执念,在他们的眼里都是银钱。
  杨兮坐着烤了一会火,拿出装银子的匣子,“一路南下南州花销最大,买了不少粮食和驴,水县又买了州志和府报,其他州住宿和吃食花的最多,现在还剩下十八两四钱的银子。”
  当初在齐家村有四十多两银子,南下分了几笔银子,一路花了三十多两,可见这一路周家吃的多好了。
  吴家和赵叶两家主要花销是住宿,吃食花的不多,住客栈从未点过菜,都是借了火自己做着吃。
  周钰,“还有一路买了不少布料和调料种植等,这也是不小的银钱。”
  杨兮笑着,“瞧我,忘算了。”
  这还不算杨三掏的药钱呢,这一路杨三也花了不少。
  两口子将花销核对一遍,二人对视一眼,幸亏徐家自大没搜他们身,让他们藏了东西出来,否则来到瑞州,他们要为银钱发愁。
  一场冬雨下了一晚上,杨兮一家三口盖了两层的被子都不觉得暖和,杨兮早上起来眼眶子是青的,昨晚冷的没睡好,“我想念羊绒毯子。”
  至少铺在身下躺着暖和!
  周钰,“羊绒毯子还没有,我去寻摸羊皮给你做褥子。”
  杨兮穿上厚厚的棉衣,“嗯。”
  吃了早饭,周钰与其他几家的当家人走了,杨三和闫炳也跟去了。
  下午一行人回来的很早,周钰将家里的银钱都带上了,他们一家子落户交了十二两,算上了杨三,他们在一个户籍上,李争几个小厮杨三交的银钱。
  杨兮翻看着新的户籍,“日后我们就是上河村百姓了,宅基地你买了吗?”
  周钰示意杨三拿出契书,“买了,宅基地这小子掏的银钱,买了三亩地大小的宅基地。”
  杨兮眨了眨眼睛,“三亩地,全建成宅子要花不少银钱。”
  她不怕高调,如果只有周家一家,他们的确该低调,可他们算上闫炳有五家人,加上落户要交的银钱,他们不高调建宅子已经十分高调。
  建大宅子反而更能震慑一些人,等闫炳考中秀才,村子更不会打他们的主意,一个村子多个秀才,村子百姓出门都能直起腰杆子。
  杨三坐下喝了两杯水,接话道:“姐,我掏银子建宅子。”
  杨兮,“我们手里的银子够。”
  周钰哼了一声,“我们手里有东西。”
  杨三,“那我掏一半?”
  杨兮摇头,“你已经拿了买地基的银钱,听话。”
  这小子是个不安分的,她清楚这小子不会老实待着,主要是他们一家子住,杨三只跟着住拿宅基地银钱已经够多了。
  杨三很了解认的姐姐,拿定主意就不会变,转了话题,“赵家底子真厚,不仅买了宅基地,还买了十亩地,五亩的水田,五亩的旱田。”
  周钰,“赵老汉有个敬事房出来的叔叔,留下好东西正常。”
  杨三又道:“还有叶家,叶家买了村子里空置的一处宅子,也买了两亩地。”
  杨兮更关心,“吴大哥家呢?”
  周钰回着,“买了村子里的院子,离咱们宅基地很近,南方村子的宅子贵一些,吴大哥家孩子多,买的院子大,花了不少银钱所以没买田地。”
  杨兮发现没看到地契书,“咱家不买地吗?”
  。


第八十章 周炳
  周钰摇头,“我们都不会种地,开出两亩荒地足够了。”
  这世道种一年地不够吃用,他们家有两亩地挂在名下,证明是有土地的百姓就可以了。
  杨兮问,“闫炳呢?”
  杨三看向姐夫,挠了挠头发,“他跟我一起住。”
  周钰伸出手拿过户籍,指了指闫炳的名字,“他日后跟我们一个户籍。”
  杨兮发现闫炳的姓字变了,成了周炳,“他,他落户周家,我多了个小叔子?”
  周钰,“嗯,他考上秀才能免两户徭役,落户我们家就能多出一个名额。”
  杨兮皱着眉头,“我们的户籍是假的,闫炳的户籍是真的,现在落入一个户籍,他还能考秀才吗?”
  周钰看向杨三,杨三摸了摸鼻子,“姐,当日决定闫炳考秀才,我打听村子后,特意打听了一番,向县这几年南下的百姓不少,有不少落户向县考秀才的,县里并不会深查原户籍,他们只查落户新办的户籍。”
  顿了下继续道:“瑞州离北方太远了,南下的百姓又多没那么多的人力调查。”
  杨兮,“闫炳与我们不是一个户籍,现在改了姓,你们花了不少银子吧!”
  周钰接话,“嗯,上下打点花了一百两银子。”
  杨兮点头这才对,为了防止合户籍逃徭役,并入户籍是不允许的,不过,一百两银子真够贵的!
  杨兮锁着眉头,“向县县令不是办实事的吗?我可不信他不知道合并户籍的事。”
  周钰猜测,“这位县令有自己的远见,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估计看清了一些形势。”
  杨兮眯着眼睛,“县令这么做为了人口?”
  周钰点头,“从允许落户就能看出来,县令有自己的思量。”
  杨兮确认不会查他们户籍,这心彻底放到肚子里,“闫炳落户我们家,考中秀才免徭役多出的名额给吴家?”
  杨三,“那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