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赵家最后决定谁去服徭役,还是小妹告诉杨兮的,谁又告诉小妹的,自然是赵二姑娘。
这一次赵家二房去服徭役,赵老汉说公平,当然也有小心心思,长子养老,赵老汉心偏着长子长孙,面上却一碗水端平。
下午,杨兮让孙柳收拾空屋子,晚上里正的小儿子会过来,一直住到一起去服徭役。
孙柳干活特别的麻利,厨艺也越来越好了,小姑娘十分珍惜吃饱穿暖的生活。
杨兮去看了一眼收拾好的屋子,屋子不大,一眼看完,确认干净就好。
周小妹扶着嫂子,“嫂子,大哥什么时候回来?这眼看着天要下雨了。”
杨兮算着时辰,“也快到家了。”
周钰骑马去隔壁县当东西去了,为了谨慎不能在一个地方当东西,上次当的玉佩不够建宅子,因为建地龙等还要再填一些银钱。
加上他们日后还需要花用,这一次当了两件东西,一条珍珠项链,她现在没有保养的心思,不如趁着值银钱早早当了。
还有一件是周钰的发簪,难得的玉料,当了这两件,他们轻易不会当东西了。
姑嫂二人回了屋子,周小妹搓了搓手,“这天真冷。”
杨兮看了看自己的手,嗯,有些肿了,“等宅子建好就好了。”
周小妹最近都不绣帕子了,手难受的很,“嫂子,你嘱咐孙柳买大骨头,今晚吃酱骨头吗?”
杨兮听着都馋了,南下肚子里孩子体谅她,安定了肚子里孩子就馋了,她跟着也日日想好吃的,“嗯。”
周小妹想到剁成小堆的骨头,“酱骨头估计不够吃。”
杨兮,“。。。。。。”
家里都是能吃得主,啧啧,杨三几个跟无底洞似的。
周小妹压低声音,“嫂子,我听二哥说,不对,现在是三哥了,周炳二哥的伙食费变了?”
杨兮点头,“嗯,他日后与你和周霖一样。”
一个户籍又改了姓,不像以前单收周炳伙食费了,周钰与周炳讲了家里的规矩,对周炳没有区别对待。
周炳还一言难尽说他每个月不赚银钱怎么交伙食费,周钰笑了,“你可以试试。”
别以为考上秀才就不需要赚钱,没可能的。
周炳瞬间没音了,表示中了秀才就赚银钱。
杨兮想到这里笑出声,周钰这时到家了,进来就见媳妇一脸笑意,“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杨兮说了周炳伙食费的事,周钰笑了笑,将手里的两个包袱放下,特别沉的两个包袱,放下还能听到响声。
杨兮打开包袱,包袱里是布匹,布匹里包着银子,里面有金锭,在银锭中特别晃眼。
周钰拿出两张死当的票据,“一共当了一百八十两。”
杨兮诧异,“这么多?”
。
第八十五章 柳柯
上一次当玉佩,成色最好的玉佩了,死当才当了七十两,还是遇到喜玉的当铺。
周钰解释,“大头是珍珠项链,项链保养的不错,好的珍珠都进贡朝廷,这条项链珍珠够大很难得。”
杨兮抿了抿嘴,这条项链是她生子恒时,小弟送来的礼物,小弟信中说家中一切安好,还说家业经营的不错,巧合遇到不错的珍珠做成了项链给她,言语中全是她嫁妆太薄的意思。
周钰拍了拍媳妇的肩膀,他不同意当媳妇首饰,媳妇说珍珠失去光泽不值银钱,不如换了银子,见媳妇神情低落,“我去赎回来?”
杨兮摇头,“弟弟这几年陆续送了不少东西,我已经留下玉珠串做念想。”
周钰将当票收好,“等服徭役后,我去义州一趟,拜托白当家打听小弟的消息。”
杨兮,“有亳州拦着,镖行还往北行走吗?”
周钰见儿子竖着耳朵偷听,眼里含笑,“京城需要南方的物资,江王不想惹皇上怀疑,亳州迟早会开辟一条安全的商道。”
杨兮抿着嘴,“你说小弟去京城找我们会不会遇到危险?”
周钰,“不会,小弟去京城也不用担心,他见到周府被封会躲起来。”
这些年通信,他对小舅子了解甚多,年幼撑起家不容易,就算有周家依靠,想在家乡不被欺负也需要手段,从小舅子这些年送的年礼能看出,小舅子心机手段不错。
所以他不担心小舅子到京城有危险,他更担心乱民害了岳母和小舅子一家,个人能力不错,也拼不过作乱的乱民。
杨兮仔细回忆弟弟的信件,心安了不少,看着银钱,“你换了百两的金子?”
周钰点头,“全换成银子太沉了,留下八十两银子,加上上次当的七十两够用了。”
杨兮不管建宅子的账目,心里也是有数的。
昨日地基挖完,除去干活不行的,留下十五人建宅子,宅子半个月能建好,人工钱就要二十多两,宅子的大头是青砖和木头,宅子用的青砖不少,大概要五十两,因建地龙又要多花十两,加上用的家具等家用,宅子建好花用百两银钱。
花银子如流水啊!
周钰等媳妇收好银子,“宅子建好没有大花销了,还是要赚银子。”
杨兮,“嗯,的确需要赚银子。”
两口子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杨三,他们不用出面交给杨三就好,二人忍不住笑了。
晚上饭刚做好,杨三和周小弟回来了,杨兮两口子观察着柳里正的小儿子。
柳柯紧张,他知道爹给他找了个师父,就怕入不了师父的眼,爹说他不行就换二哥过来,那怎么行!
周钰开口,“介绍下自己?”
柳柯介绍的干巴巴,“我爹是上河村里正,我今年二十五,叫柳柯,有两个儿子,大的七岁,小的三岁。”
杨兮被第一句我爹是里正镇住了,眨了眨眼睛,又觉得没毛病!
周钰也愣神了几秒,随后笑了,“可以了。”
他要是不打断,这人能介绍他岳家是谁了。
柳柯见先生笑了,心里想应该过关了吧。
杨三和周小弟已经侧过头偷偷笑了,他们一路领教过了。
杨兮瞪了两人一眼,笑着道:“先洗手,一会吃饭。”
柳柯早就闻到酱肉的香味了,他的肚子咕咕直叫,他本想在家吃饭的,爹说他傻,果然听爹的没错,心里又感慨,有钱师父好啊!
因为知道今日柳柯来,晚上的饭菜挺丰盛的,阳镇临河吃鱼方便,红烧的鱼,一道豆腐鱼丸汤,一锅酱骨头,还有一道青菜。
柳柯没敢多吃,吃了五分饱就不吃了,这是师父家,爹说让他有分寸些,这伙食太好了,他拿的拜师礼有些不够看了。
杨兮看着想乐,柳里正明显想吃大户,却让人讨厌不起来。
晚上,周钰教课时间,今日多了柳柯,周钰不会因为多了柳柯改变课程,这些日子讲的都是典故,并没有出格的地方。
柳柯有些懵,他字都不认识几个,干巴巴的听着,听了一会眼睛亮了,典故是故事啊。
等周钰给杨三几个留了题目,才示意柳柯上前,“我先考考你。”
柳柯紧张了,“我,我会的算数不多。”
百姓没系统学过算数,会的也不多,还用绳结算数,大数目就蒙了。
柳柯在家中算数并不是最好的,他二哥才是,谁让他是小儿子,爹娘偏疼他。
周钰考的很简单,从十以内,到百以内,柳柯的确会算数,不会心算,又有几分聪明。
周钰重新教算数,从十以内开始,柳柯没敢吭声说十以内的会。
杨兮等儿子写完大字,抬手摸了摸儿子的头,示意儿子跟着算。
子恒愣了,因为太简单了。
周钰发现媳妇和儿子的小动作没吭声,再次出题,子恒直接给了结果,而柳柯还没重复完题。
连续十道题后,柳柯更不敢说自己会十以内的算数了,他连个孩子都比不过,心里又火热,周先生儿子都这么厉害,周先生更厉害。
周钰见柳柯被打击也没恼火,心里满意几分,人可以不聪明,重要的是态度。
次日,周钰指点周炳后,专心教导柳柯,柳柯主要学会算账和记账,所以要会打算盘,算盘家里有的。
周钰拿出算盘,柳柯直勾勾的盯着算盘,对周钰更恭敬了。
杨兮坐了许久,带着儿子到院子里走走,每日运动为了生产顺利些。
杨兮出来见赵老汉妻子孙氏挑着红豆,出声问,“嫂子,晚上要吃红豆?”
孙氏抬起头,笑着道:“是啊,一会给你们送一些。”
杨兮摇头,“红豆不多,嫂子自己留着吃。”
孙氏道:“我这里够熬粥就行。”
顿了下问,“我听说上河村里正的儿子来学习了?”
杨兮点头,“是,来学些算数。”
孙氏心里羡慕,有学问就是好,到哪里都受尊敬,这才刚落户就和里正来往,哪里像他们家,求着他们阉猪背地里还嘀咕他们家。
孙氏想到几个孙子,“娘子,周霖公子还教识字吗?”
。
第八十六章 惊讶
杨兮谢过赵大姑娘搬来的椅子,示意自己坐的有些久想站一会,走到孙氏身边回话,“最近有些忙,等宅子建好继续教。”
孙氏问,“听说宅子的地基打好了,已经开始建宅子了?”
因为徭役的事,没心思关心周家,今日难得杨娘子出来,正好聊聊天。
杨兮点头,“已经动工了,大概半个月能建好,等去去湿放放味道就能搬进去住。”
孙氏一听,“服徭役不影响建造宅子吗?”
杨兮解释,“一家只出一个壮劳力服徭役,村子里每家都有几个壮劳力,不影响宅子建造。”
孙氏想到自家没建的院子,这几日忙着买土坯和木料,今日当家的带着两个儿子去村子雇人,“我们家用土坯建院子,大概七八天就能盖好。”
杨兮问,“土坯买够了吗?”
孙氏干瘦的脸上笑容深了,“够了,大村子就是好,买土坯容易。”
杨兮又问了什么时候动工,知道明日动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吱声。”
孙氏有心思占便宜,却不敢,当家的严厉警告过,摇头道:“已经准备好了,谢谢娘子关心。”
杨兮在院子里又走了一会,觉得差不多了,带着蹦跳的儿子回屋子。
屋子里柳柯正算着题目,柳柯自带了笔墨纸砚,算账需要记录,数字需要多练练,账目整洁看账的人也舒服。
转眼到了徭役登记的日子,周家住在镇里,柳里正亲自带衙役来的,登记后柳里正也没急着走。
柳里正问,“我能听一会吗?”
杨兮,“。。。。。。”
这是明晃晃的来蹭课,他们还不能撵人走,人家亲自带衙役过来,衙役登记时十分的客气,看的是柳里正的面子。
周钰言简意赅,“可。”
柳里正扯过儿子的笔,扫了一眼儿子好看许多的字,心里十分满意,摸了摸胡子无视小儿子要笔的眼神。
周钰可不会给柳里正重新讲,柳里正理解多少算多少。
柳里正一把年纪算数比儿子好多了,他惊讶原来还有这么简便的方法算账,难怪小儿子学的这么快,心里算盘打的响,不过也要问问周先生。
周炳放下手里的书,余光注视着柳里正,他觉得自己的见识还是少啊!
中午柳里正知道周家三餐,打发儿子去买烧鸡和些下酒菜回来。
柳里正,“添几道菜。”
周钰笑不达眼底,这些日子光见这老头抓银子,还第一次舍得花银钱,“您老有话直说。”
免得菜进肚子,他不应成都不行。
柳里正心里啧啧两声,这也太谨慎了,“也没啥,我就问问先生,我小儿子学的简便算法可以传给他二哥吗?”
他有五个儿子,一碗水端平太难了,长子是传承,从小就得他看重,二儿子和三儿子是被忽略的,四儿子自己有脑子,哄的亲家将四儿子当亲儿子,学了亲家炮制药材的本事。
小儿子老来子,自然是偏疼的。
这次送小儿子来学习,二儿子嘴上没说,心里也是难受的,他看在眼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周钰心思一转,“你二儿子算数不错?”
柳里正,“我家老小说的?”
“没有,我猜的。”
柳里正,“。。。。。。”
这么容易能猜到?
周钰抱过儿子坐到他怀里,捏着儿子又胖起来的手,“只可交给你二儿子,不可教给其他人。”
柳里正还想儿子教给孙子呢!
周钰说了想法:“等宅子建好,我准备在村子里开个学堂,教孩子们识字算数,您老要是信得过我,可送孩子来学习。”
柳里正愣了,皱着眉头,“先生可有功名?”
至少也要是童生,镇里的私塾都是秀才开的。
周钰,“没有,您老信得过我就送来。”
他又不强迫孩子来学习,这就是南北方的不同了,在嘉州,他在村子里说教学不会多问就来了,在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