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累,还容易生病,这个月份河水冷的要命,哪怕每日喝汤药,现在也有几个病的起不来。
周小弟,“回家一定督促周炳读书。”
周钰失笑敲了弟弟的头,“别看了,我们下去。”
周小弟捂着额头,眼睛一转,“哥,你没染上虱子吧!”
周钰手痒痒了,“找揍?”
周小弟嘿嘿笑着,大哥没得上就好,一家子的头发保住了。
晚上,杨兮惊喜到了,她担心一天小弟怎么没回来,原来兄弟俩一起回家,想打小的手收了回来,拉着周钰,“瘦了。”
周钰,“。。。。。。”
这是媳妇觉得他瘦,他其实胖了,他收了不少便宜学生,这几天一直好吃好喝供着他,他的肚子都有些起来了。
叶氏也出了屋子,先打了小儿子,“家里担心你一天。”
又握着大儿子的手,“瘦了,回来好好补补。”
周小妹拉着孙柳去厨房,“哥,饭菜一会就好,你先回屋歇着。”
周钰嘴角上翘,还是回家好,有亲人在身边他才安宁。
回屋子,杨兮激动过后看向周钰的头,周钰无奈,“我和衙役们睡,衙役都注意卫生,我没染上虱子。”
杨兮拍着心口,“那就好。”
周钰回来一家子热闹了,赵老汉等周家吃完饭,才过来敲门,“周先生,我家二小子可还好?”
周钰示意赵老汉进来聊,等赵老汉坐下才道:“我负责算账得了些功,我就给他们换了轻巧的活,您老放心他们拉绳子没危险,堤坝的伙食不错,他们都结实不少。”
赵老汉心里直念佛,起身行礼,“多亏了先生,先生大恩,我们赵家记一辈子。”
他就怕本地欺负外地人,这几日都没睡好觉,深怕小儿子去挖淤泥,现在可以踏实睡觉了。
周钰受了赵老汉的礼,升米恩斗米仇,该受的礼要受,才能让赵家清楚两家的距离,“您老不用担心,堤坝的进度快,只要不下雨耽搁工期,一个月徭役就结束了。”
赵老汉连说三个好字,又感谢了县令,说县令是为百姓的好官。
。
第九十一章 屈才
杨兮等赵老汉走了,见儿子粘着爹,笑着道:“这孩子睁开眼睛就问你什么时候回来,晚上做梦都喊爹。”
周钰亲了儿子的脸,“我也想子恒。”
子恒胖手捂着脸颊,太害羞了,爷爷在的时候爹从不直白表达感情的。
杨兮打趣儿子,“子恒害羞了。”
周钰哈哈笑着,“子恒不喜欢爹吗?”
子恒看看爹又看看娘,胖手搂紧爹的脖子,“喜欢,子恒喜欢爹和娘。”
杨兮坏心的问,“子恒最喜欢谁?”
子恒乌黑的眼睛特别亮,“最喜欢爹娘。”
杨兮又问,“爹和娘只能留一个,你选谁?”
周钰,“。。。。。。”
子恒眼睛有些发红了,大有要哭的意思,杨兮忙哄着,“娘逗子恒呢。”
子恒埋在爹的怀里不吭声,拒绝回应逗他的娘亲。
周钰心道该,让媳妇逗儿子,儿子本就早慧,这小子生气了。
杨兮清了清嗓子,见儿子竖耳朵听着,眼底满是笑意,“娘的心里子恒比你爹重要,子恒高不高兴?”
周钰,“。。。。。。”
儿子高兴了,他不高兴了!
两口子洗漱睡觉,杨兮又有人暖脚了,肚子里孩子听到爹的声音也老实了,“我们娘几个离不开你。”
周钰勾着嘴角,“我也离不开你们。”
杨兮问,“那日我走后,你和钟谨又聊了?”
“嗯,聊了一会,说了大概的情况,我寻思瞒是瞒不住的,早晚都知道不如大方讲出来。”
“你想得对。”
周钰道:“村里的宅子快建完了吧。”
“嗯,建的很快,等着上梁铺瓦,定的家具也打的差不多了,你不在家,杨三和小弟撑起了家,小弟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周钰欣慰,“房子建好,我去义州也能更放心家里。”
杨兮想到朱氏的话,“朱氏问了小弟和小妹的亲事,娘也惦记着,你有什么想法?”
周钰给儿子盖好被子,“没什么想法,出孝还有两年多,他们能遇到缘分更好,遇不到就慢慢寻人家,反正他们年纪也不大。”
杨兮有些困了,周钰不在她就没睡过好觉。
次日周钰没跟着杨三去村子,放权放的彻底,他准备好好在家陪媳妇孩子。
他没去村子,柳里正知道周钰回来,中午赶着牛车来了,还带了不少青菜。
柳里正指着筐里的青菜,“你们住镇里吃菜要买,这些都是家里种的菜,我摘了一大筐够你们吃几日了,等吃没了,我再送。”
周钰有些不适应这么热情的柳里正,请里正进屋喝茶。
柳里正的确喝了,喝了茶水,“我这次来是想问,先生开私,学堂有没有年龄限制?最大最小多少年纪?”
周钰还真没仔细想过,沉思一会,“最小七岁,最大不超过十六岁,我办的学堂必须学满三年,如果想继续学的也可以,日后看孩子们意愿。”
柳里正,“先生办学堂,我家几个孙子都够年纪,到时候麻烦先生了。”
除了大房去私塾读书的大孙子,他打算将家里的孩子都送去学堂,这是难得的机会,他倒是想多送孙子去私塾,可惜私塾不是随便进的,秀才为了私塾名声要考教一番,过了才能入学。
周钰挺喜欢与柳里正相处,柳里正一句都没问县令,反而介绍上河村的几大姓,还讲了一些忌讳等。
杨兮赞叹柳里正有分寸,送走柳里正,杨兮笑道:“我看上河村最不能得罪的就是柳里正。”
周钰赞同,“等我们住到上河村,可与柳家多来往。”
杨兮揉了揉腰,“什么时候能卸货?”
周钰心疼妻子,“快了。”
他刚才向柳里正打听了稳婆,打算多请几个稳婆,古代的生存条件太差了,不能想了,越想他越焦虑。
日子过的很快,周钰在家两日,写了帖子去县衙,准备回访钟谨。
钟谨回帖子,两日后是休沐日。
杨兮准备的礼品,也没打肿脸充胖子,他们家正建宅子,让钟家以为周家有些底子就好,就连周小弟救周炳的报酬也没细说。
到了休沐日子,叶氏是长辈没回访,周家算上周炳都去了县衙。
钟谨十分的高兴,“我爹接到周伯伯去世的消息,难过没办法立刻启程,现在情绪平稳来信说六日后到,除去送信的时间,两日后到向县。”
周钰过意不去,“钟伯伯年纪大了,让钟伯伯奔波我心里惭愧。”
钟谨,“我爹不见到你们不放心,见到你们老爷子心里也能踏实。”
周钰眼睛微红,“我爹这辈子最大的骄傲交了钟伯伯。”
钟谨的眼眶也红了,“未来的日子还长,你要往前看。”
杨兮随着朱氏去后院,县衙并不奢华,很简约大气,朱氏介绍:“这些摆设都是上任县令留下的,我没舍得卖了,重新刷了漆用,省下不少银钱。”
杨兮打量一番,“嫂子是贤内助。”
朱氏眉宇弯弯,“你也是重情的,我佩服你们夫妻的感情。”
一路南下多艰难,杨兮还怀着孕,她问过自己能不能做到,她不敢说能做得比杨兮好。
大厅内,服徭役的堤坝人杂,钟谨也没多问,在家中不怕人听,说话随意了,“你日后有什么打算?坐吃山空,还是典当过日子?”
周钰清了清嗓子,“我们也没藏多少首饰,这一路典当不少,我心里有打算,等宅子建好开个学堂。”
钟谨,“私塾?”
周钰摇头,“我的功名没了,开私塾没人认,学堂区别于私塾,教孩子们认字学些数算等。”
钟谨蹙着眉头,“太屈才了,你可是进士出身,一身学问开学堂浪费了,日后你跟在我身边如何?”
周炳听到进士侧目了,杨三和周小弟对一眼,他们二人好像没告诉过周炳!
周钰更不会单独告诉周炳了,对于最后融入周家的周炳,周炳对周家只知道大概!
周钰拒绝了,“大哥也知道这世道迟早要乱,我办学堂不仅仅为了赚银子,还想教孩子生存的本事。”
钟谨没有周钰一路南下见到的多,他能看清一些形势来源于爹的远见,声音干涩,“真的没法挽回了吗?”
。
第九十二章 病了
周钰语气幽幽,“北方乱民气候已成,亳州之乱又添了一把火,现在朝廷坐在火药上,只等炸了。”
大厅内陷入沉寂,除了周钰,其他人对国家有感情,不论皇帝如何昏庸,他们生于王氏朝廷,都希望能太平过日子,谁也不想经历乱世。
钟谨清了清嗓子,“好不容易相聚,咱们说些轻松的。”
周钰抿了一口茶水,嗯,他许久没喝过这么好的茶,忍不住又喝了一口才放下茶杯,“多年不见,大哥已经有三儿一女了,大哥好福气。”
钟谨心里得意,子嗣丰厚的确是福气,嘴上道:“你也不差,眼看着第二个孩子要出生了。”
周钰很期待上一世古代没出生的孩子,“我希望是个女儿,正好儿女双全。”
钟谨也是有小棉袄的人,闺女的确贴心,“我大侄女出生,我一定包个大红包。”
周钰听的心里美,“好。”
杨三心里直翻白眼,说得好像真是闺女一样,他坏心的想一定是个小子,他等着看姐夫傻眼的模样!
周小弟推了杨三一把,“你笑什么呢?”
杨三拿起茶杯掩盖嘴角的笑意,“你看错了。”
周小子无语,“你当我眼睛瞎?”
“嗯。”
周小弟瞪眼,杨三赔笑的倒了杯茶,“喝茶,嗯,难得的好茶。”
他们家不舍得买,忍不住又闻了闻,香。
周钰和钟谨聊天,余光看到杨三和小弟对着喝茶,一壶茶下了肚,又添了一壶上来,头有些疼了!
钟谨发现周钰走神,也注意周小弟和杨三,乐了,“他们喜欢茶,一会给装一些带回去,这两个倒是识货的,这是我姐夫老家茶山的头茶,去年给我爹送了二斤,我过年回来老爷子给我装了不少。”
杨三一听哪里好意思要,“我们哪里懂得品茶,只是觉得味道好,这么好的茶让我们牛饮一样白瞎了,钟大哥自己留着喝。”
钟谨侧头对周钰道:“你认的这个小舅子有意思。”
周钰心道,这小子何止有意思,全身的心眼!
杨三嘿嘿笑着,“我能遇到姐姐和姐夫,才是我最大的幸运。”
钟谨点头赞同,“的确是幸运。”
他可知道周钰教导这小子读书,进士当先生,不是谁都有这个福气,哪怕南方读书人多,也没豪横到进士单独教学,多少人提着礼物请指点,都找不到门路呢!
钟谨想到过些日子的县试,忍不住考校周炳。
周炳没家变时,他有先生教导,没意外今年也要下场,可惜没等到就家破人亡了。
这几日得了周钰教导,他面对问题有信心。
时间一点点过去,膳食准备好了,钟谨是县令,家中有十几个下人,做饭的婆子有两人,一桌子十道菜,有四道是北方菜。
朱氏道:“我寻思你许久没吃到北方菜,特意让厨娘做了几道,也不知道你爱吃什么,就做了北方特色的菜。”
杨兮闻着酸菜味,嘴里忍不住流了口水,北方的酸菜和南方的不同,不过,闻着都是酸的,还没吃饭就开了胃。
杨兮指尖捏着筷子,“我一直念叨着这口,还寻思宅子建好多腌一些酸菜吃。”
朱氏用公筷夹菜,“喜欢就多吃些,你现在一个人吃补两个人。”
杨兮忙拿碗接菜,“嫂子不用照顾我,嫂子也吃。”
朱氏笑着,“好,咱们是一家人,这里就是自己家。”
杨兮的确没装,她吃的特别香,孙柳厨艺比不上专业厨娘,厨娘味道掌握的特别好,她也没敢多吃,肚子顶着胃,她吃多了难受。
吃到六分饱就不吃了,端着汤碗喝排骨莲藕汤,论吃食多样还属南方,在北方想吃新鲜藕太难,周家日子不错的人家,在京城也很少买鲜藕,太贵了。
饭后,两家子又聊了一会消了消食,杨兮一行才起身告辞。
子恒是小辈,得了文房四宝,小家伙特别喜欢,自己抱着不撒手。
杨兮手揪着儿子的小辫子,突然道:“儿子,娘给你换个发型?”
儿子的发量少啊,忍不住看向周钰,周钰的发量挺多的。
子恒不抱着文房四宝了,双手捂着脑袋,“不要。”
杨兮,“你看你爹的发量,是不是很多?你再摸摸自己的,太少了。”
子恒胖手摸着自己的小辫子,又抬手去碰爹的头发,眼睛瞪的大大的。
杨兮语气担忧,“娘怕你没长大头发就掉没了,咱换个发型,多剪几次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