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氏笑着,“不会的,我巴不得热闹一些。”
最后就这么商定了,因为孩子多了,前院的教室要分开。
杨兮问,“打算怎么将孩子们分成两个班?”
周钰没想过一视同仁,孩子有接受能力好的,也有慢的,现在时间不等人,他不能关照每个孩子,“考试,以成绩分班。”
差一些的会放慢速度慢慢教,这样两边都不耽误。
杨兮,“也好。”
周钰帮媳妇安装打磨好的零件,“你帮我出题。”
杨兮,“好。”
周钰摸着打磨光滑的零件,“吴家姐妹手倒是巧。”
“打磨很费手,这两个孩子踏实。”
周钰,“还是吴大哥夫妻会教孩子。”
杨兮点头,“还很有分寸,打磨零件从来不问做什么用。”
“你喜欢就好。”
杨兮手上的动作很快,没一会模型就安装好了,“怎么样,不错吧。”
“挺好的,你打算怎么实验?”
杨兮没耐心织布,吴家姐妹不会织布,“我想让小妹试试。”
“你和小妹说。”
杨兮提到小妹就想笑,“这丫头最近攒了少银钱。”
“让她少绣些,别伤了眼睛。”
“我交代过了,娘帮我看着呢!”
两口子将模型收起来,时间不早了,杨兮躺下道,“你说黄家什么时候上门?”
周钰,“赵大姑娘成亲后。”
结果猜错了,次日,黄家就急不可待的上门了,还拿了重礼上门。
黄家的家主亲自来的,身后跟着嫡长子。
周钰并没有接待,钟衍更不会出面,杨三负责接待黄家主!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苗氏
杨兮得到消息也没出面,她没关注继续教导吴家两姐妹。
杨三独自接待的黄家主,周家依旧没买什么好茶叶,接待白将军的茶叶还是钟衍拿出来的。
黄家主神色如常的喝了普通茶水,黄大公子城府还需要磨炼,抿了一口茶水皱起了眉头,放下茶杯不碰了。
杨三看在眼里; 无视了黄大公子,目光落在黄家主身上,“黄家主前来,可是为了桌椅生意?”
黄家主眼底愕然,很快隐藏了情绪,“是。”
他没见到周先生,心里十分不舒服; 多年城府,他已经甚少脸上露出情绪,眼前少年直接说出他的来意,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胡家与赵家结亲,周家查到了他身上。
黄家主笑着,“你是周先生的妻弟。”
杨三点头,“黄家主调查的清楚。”
黄家主心道,周家也将黄家摸透了,他意外周家竟然如此谨慎,同时也说明; 周家的确不简单; 周家与县令和白将军有关系,黄家主不敢拖大,“我此次前来诚意十足。”
杨三; “我家已经与木匠合作; 黄家主可与木匠商讨。”
黄家主更想和周家拉上关系; 所以才越过木匠前来; “木匠给二成利润; 我给四成。”
杨三拿起茶杯喝茶; 他帮姐姐查胡家,顺势查了整个向县的商贾,黄家不仅收胡家女,还暗地里放利钱,他将黄家定位拒绝往来的名单。
杨三,“我姐夫教书育人,讲的就是以诚为本,我们与木匠签了契书,黄家主的好意只能拒绝了,请。”
说着端起茶杯,示意送客。
黄家主谈过太多生意,他清楚什么态度以退为进,什么态度没有转圜余地,今日目的达不到,他也不气馁,周家是一定要结交的,心里又无奈,周家怎么和县令一样难结交。
黄家主起身; “告辞。”
杨三站起身; “请。”
黄公子皱着眉头,很快平复,他心里有些不舒服,只是周先生的妻弟罢了,竟然做得了周先生的主。
杨三送到门口,等马车离开,带着李争回了院子。
李争询问,“我这就派乞儿盯着黄家。”
杨三,“嗯,让县里的乞儿们盯紧一些。”
“是。”
杨三从荷包里拿出一两银子,“多买些吃的带过去。”
“是。”
东院,杨兮的课程结束,吴芳晴八卦着,“先生,赵二姑娘最近总帮张婶婶干活。”
杨兮,“你怎么知道?”
“我二嫂看到的。”
杨兮明白,赵二姑娘看上叶顺长子了,这姑娘眼光倒是好。
吴芳晴掰着手指数着,“赵二姑娘帮张婶婶背过柴火,还帮着抬过水。”
杨兮更好奇,“你可知你张婶婶的态度?”
吴芳晴偷笑着,“张婶婶吓得都不敢出门了,深怕赔了儿子。”
杨兮笑出声,“你啊。”
吴芳晴哼了哼,她还是觉得姐姐才和叶大哥相配,可惜叶家没反应,她娘也没起心思!
周小妹出门回来了,“嫂子,讲完课了?”
杨兮点头,示意吴芊宜将书架子上的模型拿下来,“这就是早上和你说的织布机模型。”
早上吃饭,杨兮和小妹回主院说了织布机,让小妹去里正家试试怎么织布,里正家大儿媳有一台织布机陪嫁。
周小妹小心的拿起来摆弄,“真精致。”
“可以上手织布?”
周小妹试了试,“可以,我一会拿回去织布,不过,模型太小,我要先试试。”
杨兮,“我不着急,你也不用急。”
周小妹觉得模型很有意思,宝贝的抱起来,“嫂子,那我先回去了。”
“好。”
杨兮等小妹离开,笑着问两姐妹,“你们要不要学织布?”
两姐妹摇头,她们的性子没耐心织布,还是不学了。
杨兮站起来走动,坐的时间久她有些腰酸,摸着越来越大的肚子,她现在十分想卸货,最近腰特别的难受。
吴芊宜小心的扶着,“先生,明日我和妹妹就不来了,您也能好好休息。”
杨兮摆手,“我精神头不错,你们来还能陪我说说话,不耽误休息。”
吴芳晴小心的避开先生的肚子,“先生,产婆请好了吗?”
杨兮点头,“请好了。”
一口气定了三个产婆,周钰深怕生产的时候出事,还预约了县里医术不错的大夫,更是新定了一把剪刀,生产的草甸子都准备了几个,天气好就拿出来晒太阳杀菌。
杨兮问,“你们家开出的两亩地改成水田了?”
吴芊宜点头,“嗯,我娘说能种两季米,先生,您家开出两亩地打算种什么?”
杨兮打算好了,“我准备一亩地种菜,一亩地种花生。”
花生,现在不少地方种植,她想榨花生油,一亩地不多,够她尝试了。
吴芊宜,“不种粮食吗?”
杨兮摇头,反正开出的荒地第一年免税,她家就不种粮食了。
转眼,钟伯伯回了县城等妻子,周钰走不开,周小弟陪着一起去的。
钟伯伯夫妻在县城住了一日,拖家带口的回了上河村。
杨兮两口子站在大门口迎接,钟衍的妻子姓苗,苗氏在京城甚少出门,两家明面又不来往,只在一些场合远远见过,对彼此的模样有些模糊了。
苗氏辨认一会,模糊的记忆才慢慢清晰,“多年不见你们,变化不小。”
杨兮两口子的确变了不少,心态变化影响容貌,两口子回到古代变了不少,亲近之人日日相处不会注意。
钟衍两口子一眼就看出来,钟衍也以为是多年没见长开了,所以没说出口,苗氏说出来也没多想。
杨兮扶着伯母,“我们多年没见,我都成两个孩子的娘了。”
苗氏见杨兮神态平和心里高兴,她就怕两个孩子被仇恨困住,“见到你们好好的,我这心就安了。”
杨兮扶着苗氏进院子,婆婆在院子里等着,婆婆刚才得到消息走的急,脚有些扭到了。
叶氏见到苗氏忙起身,嘶了一声,忙扶了下桌子。
苗氏刚才还疑惑叶氏呢,一看叶氏的脚,“你怎么还扭到脚了?”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叶启恒
叶氏苦笑,“刚才走的急扭了一下,嫂子一路辛苦了。”
苗氏和叶氏见得多,交谈两句陌生感没了,苗氏关心,“你瞧你,多大年纪了还这么毛躁。”
叶氏不好意思了; “我许久没见嫂子,急着见嫂子。”
苗氏过去扶着叶氏坐下,“严重不严重?”
叶氏是个能忍的,“不严重。”
苗氏才不信,对着杨兮问,“可请大夫?”
杨兮回着; “已经请了。”
苗氏扶着叶氏,“走; 我扶你回屋子等着。”
杨兮忙伸手; “伯母,我扶着婆婆就行。”
苗氏拦着,“别,你眼看着要生了,我扶着你婆婆就行。”
周小妹忙扶着另一边,一点机会都不给杨兮。
苗氏此次过来并没有丫头,只带了两个婆子,当年钟衍告老还乡,他们就遣散了下人; 表现良好的还了契书; 表现不好的发卖了,只留下两个婆子在身边。
两个婆子无儿无女也不想归家,苗氏就给两个婆子养老。
这次随行的还有钟伯伯的二儿子; 钟浩。
钟衍十个孙辈的孩子都来了上河村; 次子和小儿子都是两个儿子一个闺女。
次子钟浩,今年二十八岁; 长子十岁,次子六岁; 长女八岁。
小儿子钟毅,今年二十四岁,长子和长女是龙凤胎,都是七岁,小儿子五岁。
钟谨为长子,长子为十二岁的钟煦,次子十岁,长女七岁,小儿子六岁。
孩子们依次给杨兮两口子见礼,杨兮将准备好的见面礼分了出去。
钟衍摸着胡子,孙子辈繁茂,他是得意的,一个家族需要人丁,钟家人丁兴旺。
钟浩也给子恒见面礼,周家小辈只有子恒,子恒多出不少哥哥姐姐,小家伙有些不适应。
钟衍将二儿子和小儿子留在老家,二儿子钟浩明日就会启程回去,钟氏一族的根基在泉州; 本家需要人守着。
大夫来得很快; 检查叶氏脚养几日就能好,留下药酒又教了如何按摩。
叶氏没事,苗氏忍不住叮嘱,“你年纪不小了,日后可要多小心。”
叶氏,“日后会小心,让嫂子担心了。”
周家是真的热闹,尤其是晚上吃饭的时候,钟家孙辈年纪也不大,开始还拘束,慢慢熟悉放开了许多,子恒和钟家孩子聊了起来,年纪都不大聊的特别起劲。
杨三吃饱后,主动带孩子们出去,一会让李争送些果子过来,一会送些糕点。
钟煦年纪最大,他和白朗站在一起,钟煦木着一张脸,白朗无语,“杨三是不是太热情了?”
钟煦总觉得杨曦轩不安好心,沉默片刻,“他是舅舅。”
白朗翻着白眼,杨三这人心眼子特别多,哼,他才不叫杨三名字,就叫杨三!
不过,白朗高兴钟家孩子来了,他在家里只有自己一人,现在孩子多了,他一点都不觉得烦,反而高兴不孤单了。
说白了,白朗再熊,依旧是个孩子。
晚上,杨兮是真累了,今晚儿子也搬回了东院,杨兮躺着不想动。
周钰看儿子回来就见媳妇皱着脸揉腰,他伸手帮忙,“累了就回来歇着,你还一直陪到都休息。”
杨兮抱着枕头,“也就今日陪着。”
周钰帮着揉腰,又帮着按摩双腿,“我去端热水,一会泡泡脚。”
杨兮点头,“嗯。”
两口子泡了脚,杨兮就困得不行了,也没问周钰考校钟家孙辈的结果就睡了,怀孕夜里睡觉不舒服,翻身费劲,还时常起夜,她醒了周钰也跟着起来。
后半夜,杨兮一时间睡不着,“再坚持坚持,我就能卸货了。”
周钰,“生了孩子要坐月子。”
杨兮,“。。。。。。”
两口子再次打定主意两个孩子够了!
次日,学堂多了钟衍其他的孙子,教室不够用,今日直接考试,明日分班。
钟衍的孙子并不都是天资聪颖,钟衍三个儿子,只有长子当官,七个孙子,读书天分高的有两个,其他因启蒙早,才会看着比较聪慧。
杨兮身边多了三个小姑娘,钟家没有买丫头,只有小厮和婆子,三个钟家小姑娘会自己照顾自己。
钟谨的女儿七岁最小,冬日出生,名为钟颖。
钟浩的女儿八岁是长孙女,钟玲,钟三房钟毅的女儿是龙凤胎七岁春日出生,钟巧。
三个姑娘和吴家姐妹互相认识,钟家姑娘都是识字的,杨兮教导等于复习,不会跟不上进度。
杨兮这边很和谐,前院就哀声一片了,考完试全都蔫头耷脑的。
钟煦是孩子中学识最多的,考试结束一脸麻木,脑子里嗡嗡直叫,有些拿不准自己算数的结果对不对。
白朗跟灵魂出窍一样,“我,我回家一定给我老子出一样的题。”
呸,他才不信爹能学的懂!
钟家其他的孩子抿着嘴不说话,昨日被考校他们还自信满满,现在懂了大哥关爱的眼神!
杨三不参加考试,“你们知足吧,多简单,用心就能学会。”
钟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