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不送”沈玥望着沈琅之,郑重的问道。
    沈琅之头大,妹妹全是为了他好,他要说不送,太伤人心了。
    沈琅之硬着头皮点头,然后拎着五斤瓜子走了。
    还没出沈家,就被沈钧注意到了,他皱眉道,“这是要干什么去”
    沈琅之如实道,“妹妹让我去送瓜子。”
    沈钧,“。”
    他们兄妹这是搞什么鬼,送瓜子让下人去不就行了,怎么还让他去,这也太寒酸了。
    沈钧让沈琅之交给下人去送,沈琅之不想多说,明着点点头,还是骑马带着小厮,拎着瓜子朝代国公而去。
    可是到了代国公府,沈琅之就犹犹豫豫了。
    他实在不好意思啊。
    然后就坐在马背上,来来回回的走。
    就这样溜达了两刻钟,还是钟大少爷的贴身小厮看见他了,然后回府禀告了钟大少爷。
    钟大少爷就出来了,道,“沈兄既然来了,怎么不进府”
    沈琅之轻咳一声,“是找钟兄的,这不来的路上,把随身的玉佩掉了,正在找呢。”
    难怪,就说他怎么来来回回的走,而不进府了。
    “这条街人虽然不及闹街,但也很多了,玉佩要是掉了,只怕被人捡去了,沈兄还是随我进府坐坐吧,”钟大少爷笑道。
    楚慕元很敬重沈琅之,有倒酒为证,楚慕元将来有可能继承煊亲王府,要是有煊亲王府相助,还愁太子之位不是三皇子的吗
    沈琅之实在不想拎着瓜子进代国公府,又干咳了几声道,“我改日再来拜访,今日就先回府了,对了,舍妹知道我要来,让我带些吃,吃的。”
    实在说不下去了,沈琅之把一包瓜子交给钟大少爷。
    钟大少爷,“。”
    他还想问呢,结果沈琅之骑马跑了。
    钟大少爷好笑,话还没说完呢,跑什么啊,他还能吃人不成。
    对了,也不知道送的什么吃的,闻着还挺香。
    钟大少爷把东西打开,见是瓜子。
    钟大少爷就在人来人往的街上凌乱了。
    他拎着大包瓜子进了国公府,正好碰到国公爷,就问他,“拎的什么”
    钟大少爷想回答,但沈琅之之说是舍妹,应该是沈大姑娘吧,便道,“沈大姑娘让沈大少爷送来的瓜子,味道很不错,祖父尝尝。”
    沈大姑娘送瓜子来
    代国公额头有黑线,然后鬼使神差的抓了一把,吃了两颗,便点头道,“真不错,送一碟子去书房。”
    钟大少爷点点头,然后就进内院了。
    这瓜子在代国公府掀起了一股邪风,只要是主子都在嗑瓜子。
    越吃越觉得好吃。
    鉴于好东西不能独享,没看到沈大姑娘都送代国公府来了吗,然后代国公府就装了些,让人送进宫给皇后打牙祭。
    东西送进宫时,皇后正在后御书房赏花,皇上和宴贵妃几个都在。
    丫鬟悄悄禀告皇后,被贵妃耳尖听到了,就道,“代国公府是给姐姐送吃的来吗,什么好东西,是宫里头没有的,姐姐素来大方,就不要留着单独跟皇上吃了,让我们这些做妹妹的也尝尝呗”
    宴贵妃都这么说了,皇后也不好意思不答应,就让人拿来了。
    然后,看着一包瓜子。
    一群人都醉醉的。
    皇后觉得脸都被代国公府丢光了,哪怕送些糕点,她也可以说是母亲做的,是小时候的回忆,你这送瓜子是什么意思啊
    皇后羞愧的脸红。
    皇上却伸手拿瓜子了,吃了一粒就道,“这瓜子不错,宫里头还真没有。”
    皇后怔住了,也跟着抓瓜子吃了。
    别说,宫里头还真是没有。
    宴贵妃几个也不约而同的吃起来
    一包瓜子,本就不多,再加上皇上在凉亭,其他嫔妃都闻讯赶来,那么多人,一人一把,很快就见底了。
    皇后见大家吃的高兴,就吩咐丫鬟道,“再拿些来。”
    丫鬟就支支吾吾了,“没,没了。”
    皇后再一次陷入尴尬,送瓜子就送这么一小包
    宴贵妃就笑了,“把姐姐的瓜子全吃了,实在不好意思。”
    皇后端庄大方,笑道,“一点瓜子算得了什么,既然诸位妹妹都爱吃,我让国公府多送些来就是了。”
    皇后让人传话给代国公府。
    然后代国公府上下就尴尬了。
    瓜子是很好吃,他们都喜欢,可这是人家送的啊,这要上门去要,也太不好意思了吧
    谁去沈家要呢,这是个问题。
    钟大少爷觉得钟文婷去合适,最多她们三个一起去,反正沈玥送了她头饰,很明显是交好的。
    钟文婷摇头,她是和沈大姑娘交好,可上门东拉西扯,临走再来一句,有瓜子吗
    脸都丢到姥姥家了,才不要去呢。
    钟玉婷和钟如婷也不愿意去。
    而且三人合力,把事推到钟大少爷身上,这瓜子是他拎回来的,得他负责,要是他不收,就没这么多事了。
    钟大少爷冤的慌,你们吃的最多好不好,哪有吃完就不认账的。
    然后代国公府上下一致觉得应该钟大少爷去。
    钟大少爷想到沈琅之送瓜子的尴尬,在想自己去沈家,大约也会在大门前溜达来溜达去,最后被人现,再找个丢玉佩的理由
    这太尴尬了。
    钟大少爷没辙,决定还是找沈琅之本人比较好,就去岳麓书院了。
    听小厮禀告说钟大少爷找他,沈琅之还愣了下,怕有什么事,赶紧来了。
    问了半天,才从难以启齿的钟大少爷嘴里问出是来要瓜子的。
    沈琅之只觉得脑门上全是乌鸦。
    瓜子啊,就是一点点的瓜子,至于送来讨去的吗
    他送瓜子去代国公府就很尴尬了,代国公府居然还送进宫了,皇上和后妃还吃了,沈琅之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以后沈玥再让他送什么,哪怕是根草,他也要屁颠屁颠的送去了。
    “我这就送信回沈家,让人把瓜子送国公府去,”沈琅之道。
    钟大少爷大松一口气,道,“要是有,就多送点啊,你这份情,我记下了。”
    沈琅之,“。”
    钟大少爷走了,沈琅之赶紧让小厮回去转告沈玥。
    沈玥也没料到一点瓜子还进宫了,不过钟大少爷都找大哥了,这瓜子绝对不能少送啊。
    沈玥装了十斤瓜子,让小厮送代国公府去,另外装了几斤,让他带书院给沈琅之,免得还不够,再去找他。
    不过那瓜子送到沈琅之手里,就被书院的同窗给分了大半。
    而且吐了一地的瓜子壳,惹恼书院先生,瓜子没收。
    沈琅之和那些学子还被罚扫地。
    一边扫地,有同窗望着沈琅之,砸吧嘴道,“那瓜子味道真不错,像是糖熬出来的,我从小到大,瓜子少说也嗑了百来斤了,还没想过瓜子能有这么好吃,我们是兄弟吧,回头给我送几斤,我是馋上了。”
    其他人纷纷附和。
    沈琅之,“。”
    能不答应吗
    不然岂不成小气的连一点瓜子都舍不得了。
    可那是他妹妹熬制的,她就要出嫁了,这些人要是吃上瘾了可怎么办
    沈玥也没想到,一点焦糖瓜子反应这么大,到最后都快控制不住了,可事情是她捅出来的,她不堵上也不行啊。
    沈玥一咬牙,道,“开铺子,卖瓜子”
    沈玥做梦也没想到,她开的第一间铺子会是卖瓜子的,卖药才正常啊啊啊
    时间在熬瓜子,筹备铺子之中,又过去好几天了。
    四太太依然觉得那些事都不及学管家重要,让丫鬟催了沈玥几次,沈玥都没去,四太太就亲自拿了账册来找沈玥了。
    沈玥根本没时间装傻充楞,看了账册,点出记账不方便之处,四太太听完,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然后沈玥再说她会看账,四太太一言不,拿着账册就回去了。
    四太太也很忙啊,她原就是抽空来的,出嫁在即,要准备的事多着呢,得要写请帖送人了。
    她得去老夫人那里看看,有没有落下什么人没写。
    既然开铺子卖瓜子,自然要多几种口味了,沈玥只好再试验。
    忙的脚不沾地,看着瓜子就头晕,更别说吃了。
    好在,总算有个件好消息。
    秦氏倒霉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 贿赂
    
其实,秦氏早几天就倒霉了。
    有人往阮府送礼,被坐着软轿路过的某御史看到了,这也就罢了,送礼的人很张狂,御史大人出行坐的是寻常轿子,完全不符合身份。
    这不,送礼的人和御史府下人撞上了,哐啷啷,抬的箱子都给摔了。
    露出箱子里装着的云锦,还有金锭子,还滚到御史大人软轿底下。
    两边人吵了起来,御史大人不愿惹事,叫下人闭嘴,可送礼的人愈觉得他们好欺负,骂骂咧咧的。
    然后,一不小心就暴露了是去阮府送贿赂的。
    皇上严令,不许官员收受贿赂,如有现,一律严惩。
    本来收受贿赂这样的事,历朝历代,屡禁不止,大家也心知肚明,可御史大人既然现了,就不能装聋作哑,少不了一顿弹劾。
    更何况,那御史大人正是魏国公的门生,沈琅之打了魏国公府大少爷,皇上当众训斥魏国公府,导致魏国公府和代国公府解除婚约的事,京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魏国公和沈家也算是势不两立了,只是暂时还在风头浪尖上,不好动怒,否则就该叫皇上觉得魏国公府睚眦必报了,毕竟是魏国公府大少爷错在先。
    现在,这不是绝好的机会吗
    阮家并不显赫,京都那么多权贵,那一大箱子的云锦和黄金,贿赂侯府和国公府都足够了,贿赂一个小小的阮家,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而且那小厮都说了,贿赂阮家,是为了巴结沈家,从而攀上煊亲王府和崇祖侯府的高枝。
    上回送了五千多两,他们老爷留京的事,还没有着落,大约是送的礼太轻了,这回可是下了血本的,但愿能早日定下来,任上虽然自在,可哪有京都锦绣膏粱的繁华啊,还有几位姑娘和少爷也都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再外放三年,等回来年纪大了,一辈子就给耽搁了啊。
    御史大人让小厮听了一路,等小厮回禀后,就去了一趟魏国公府,然后第二天,弹劾阮大人的折子就送到皇上跟前了。
    皇上当众就怒了,阮大人吓的赶紧跪下说冤枉,没有的事。
    这些天,是有人往阮家送礼,可是他哪有胆量收啊,他在朝上举荐什么,沈钧都公然反对,半点表妹夫的情面都不给,他有自知之明,在沈钧那里哪有帮别人求官的本事,还请皇上明鉴。
    沈钧公然反对阮大人的提议,议政殿的大臣都知道,当时还猜测着两人是不是闹矛盾了,不然哪有不帮着自家表妹夫,还带头反对的道理。
    如此说来,还真的是冤枉阮大人了
    可要是阮大人是冤枉的,那御史大人的弹劾就是空穴来风,是污蔑。
    御史大人如何会承担这样的名声,那些人往阮家送贿赂是他亲眼所见,岂能有假。
    两人在朝堂上争论不休,还有不少大臣起哄,吵的皇上头都疼,还能怎么办,彻查呗。
    一旦现贿赂属实,严惩不贷。
    因为阮大人在朝堂上说没有找过沈钧帮忙,更没有往沈家送过什么贿赂,再加上沈钧原就性子严谨,子虚乌有的事,只要不烧到他身上来,他管不着,再加上有御史大人彻查,他就不蹚这趟浑水了。
    他下朝回来,关于御史弹劾阮大人的事,一个字都没吭过。
    可阮大人回府之后,就一通飙了。
    他知道秦氏收受贿赂的事,沈钧在朝堂上拖过他后腿,他也不想去求他什么,秦氏有本事,她自己去求,他不管。
    可是没想到,秦氏收了人家的东西,不给办事,而且收的比他想的要多的多。
    一箱子黄金和云锦,那得是多少钱,为什么没人跟他报备一声
    阮大人一阵火,秦氏觉得莫名其妙,她是收过云锦,可也只有两匹,心疼他上朝辛苦,也是为了讨好他,已经吩咐绣房给他做衣裳了,她上哪弄一箱子云锦去
    还有黄金,也有人送,只有五百两,满满一小匣子,离一大箱子差的远呢
    还不够沈玥一回坑的。
    秦氏极力辩驳,可她再怎么说,阮大人都不信她了,就算秦氏找人来作证,阮大人都觉得那些下人都被她给收买了。
    秦氏有口难言,苦不堪言。
    偏偏御史大人还揪着不放,事关名声,岂能马虎,盯着阮家呢。
    他想通过阮家把沈钧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