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上网的人怎么办呢?”
“在更早期,想要买身份证信息,是需要到边境的,那边有专门做这个事情的猎头,在联系上猎头后,猎头会把他们带到一个专门的地点,在里面选身份,选好后就交钱。等再想买的时候,猎头换了一个,交货地点也会随之改变。现在他们的生意基本上都是转的线上,想要抓他们更难了。”
这也就是杭嘉白他们上次调查中断的主要原因。
杭嘉白是很生气,他不是气犯罪分子的狡猾,因为犯罪分子要是不狡猾,他们也不会是犯罪分子了。他生气的,难受的,或者说,他们生气的,是在这些买卖身份案件里,帮助买卖双方完善信息的警察。
如果没有这些警察完善信息,这个产业链不会形成。
林舒月也猜到了。这个世界上,其实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游走于黑暗地带的白道人多不胜数。他们多为利益的驱使,只有少部分人,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无论怎么样,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已经构成了犯罪与背叛。
林舒月看着路边的车水马龙,道:“哪个行业都有不少老鼠屎的存在。”
话音刚刚落,林舒月的手机就响了,林舒月拿出来一看,是鹏城娱乐报的张记者打来的。
张记者在那边非常的不开心,因为就在刚刚,他才跟庞辉吵了一架。
“小林啊,对不住对不住。”电话一接通,张记者就开始道歉。
林舒月眉眼带笑:“张记这话说的,又不是你做错的事情,你道歉做什么啦?”
鹏城娱乐报没有鹏城都市报那么高的知名度,早在2000年开始,他们就转型了,不再专注主流,而是将目标定在娱乐圈上。
它们的报纸,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转载宝岛、香江的娱乐新闻,然后再跟跟大陆的明星,要是拍到什么私料,能私底下解决的,就私底下解决,要是不能解决的就直接爆料出去。
这么些年下来,他们也积攒上了一部分的固定观众。
庞辉拍的曾小艺的事情,说火爆也不火爆,说不火爆,也会有那么一点热度。毕竟歌声有你这个节目才刚刚比赛完,观众还没忘掉曾小艺。
但要说她有多大的知名度那也是没有的,要是曾小艺下个季度,被顶了冠军之位,她有没有爆火的唱片出来,那么她很快就会被大众遗忘。说句不好听的,在张记者的眼里,曾小艺这样的“红”,连娱乐圈的边都没摸到。
她这个新闻的热度或许都还没有于向晚出院的新闻来得高。
“哪里能不道歉的,庞辉再怎么说,也是我的下属,他这样,是越线了。”记者圈里也有潜规则的,一般情况下,同行的家庭情况是不能曝出去的。就是要曝,也得在跟同行协商过后。
就像之前林建新的事情,黄强在曝这件事时,还把稿子给林舒月看过,就怕其中牵扯到林舒月的家人。
张记者已经看过庞辉写的报道了,一分真,九分假,编的及其离谱,简直就是造谣的程度。尤其是他在文中暗暗内涵过,曾小艺的这个冠军,是靠着“睡”上去的,并且他还说,曾小艺明面上是娄凤琴的干女儿,其实背地里,是林舒阳的通房丫鬟。
他说得有理有据,且还有吕二彩这根搅屎棍做证。要是不知道林舒月家情况的人肯定信了,有些了解但是心思不太好的人,也会信一半。但是像张记者这样跟林舒月打过交道的人来看,庞辉这篇报道的离谱程度大概就是孙悟空跟王母娘娘有一腿,七仙女是孙悟空跟王母的私生女一样令人无语。
张记者在说完那句话后,顿了顿道:“我们鹏城娱乐报在广粤的娱乐圈也不是无名小卒,一些在本地参加活动的明星也会主动找我们去帮她们宣传。庞辉这个报纸要是被报道出去,对我们报社来说,影响很大。”
张记者他们这个报纸自打开办以来,哪怕是后面转了娱乐行业,也还是没丢掉当记者的职业操守,那就是“实事求是”。纵观他们过去报道的那么多新闻,最不真实的那一篇也有五分真。
曾小艺的这个事情别说有林舒月这个同是记者的姐姐在,警察那边,还有办案记录呢,造的假一戳就破。他们鹏城娱乐报又不是没有对家,同样做娱乐报纸方面的鹏城娱乐周刊正在对他们虎视眈眈呢。这么好的机会,娱乐周刊会不把他们往脚底下踩?
“小林你放心,在广粤省的地界内,庞辉的这篇报道就发不出去。”就在刚刚,主编已经辞退了庞辉这个最近两年越发爱惹事的祸头子,报道也被主编压了。他们主编在广粤省的娱乐圈内,还是有点头脸的,他一发话,再分享出几个别人都不知道的独家,整个广粤省都不会有人收庞辉的帖子。
林舒月听到这里,就已经很满意了,她给张记者打电话的目的就是这个。只要庞辉这个胡编乱造的报道不发出去,哪怕是实事求是的写一篇关于这件事情的报道,对曾小艺也造不成多么负面的影响。
“谢谢张记,有时间请你吃饭。”
“那我可就等着了。”张记者听到这句话,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出来:“我听施记说,你最近又从公安局那边领到了一份见义勇为的奖励,到时候可不能太过吝啬啊。”
“行,就明天吧,咱们叫上施记她们,去吕屋村边上那个新开的KTV去怎么样?我听说里面的酒水都是从香江那边运来的,很多洋酒,十分正宗,果盘小菜也很好吃,最重要的,烧烤一绝。”林舒月这句话就纯粹是瞎编,她只不过之前听曾小艺说过,吕屋村边上开了个KTV很气派,在她还没有被送去网瘾学校之前,吕二彩旁敲侧击了好久,想让她去退学,去那里上班而已。
去那里玩,玩什么,怎么玩并不是重点。
“那我就期待着了。”
挂了电话,路边的商家已经亮起了霓虹灯。
林舒月侧头看向杭嘉白:“每个职业都有臭虫,都有腐肉,把他们摘掉剔除就好了。”
第123章 (二合一)
杭嘉白请客的地点; 是一家做醉鹅的餐厅,餐厅不大,店内只有六张小桌子; 在门口又搭了个棚子; 里面摆了三四桌; 现在正值晚饭时间; 屋里屋外已经坐了很多人,黑色的大风扇摇着头呜呜地转着,屋内屋外嘈杂不已; 服务员穿插在一张张桌子中间。
时不时地就有人举起手来,要求服务员送东西,杭嘉白领着林舒月往里面。
“阿姐; 来一份醉鹅,多辣。”杭嘉白跟林舒月吃饭的次数不多,但林舒月的口味他是知道一些的。
老板娘正在算账,闻言抬头,看到他就笑; 目光还在林舒月的身上多看了两眼:“今天就你们两个人?”
“是啊; 他们都在加班; 就我有空。”杭嘉白带着林舒月去屋子最里面的一张桌,屋里开了空调,很凉快。
林舒月坐下后; 服务员送来了热水; 杭嘉白帮林舒月把碗筷烫好。林舒月看着他的动作; 而后问他:“你们经常来这里吃饭?”
“对。我们小队每个月都会聚几次餐; 要是时间足够,我们都会到这里来。他家的醉鹅非常好吃。”这个习惯已经延续了两三年了。
这家醉鹅店上菜的速度很快; 刚刚坐下,就有服务员送上来了盖着盖子的醉鹅,醉鹅需要焖十分钟才能开盖吃,这段时间,服务员又上来了两个凉菜,一个无骨鸡爪,一个凉拌黄瓜。
服务员讲:“这是老板送给你们的。”
杭嘉白点头表示知道了,等服务员走了,他跟林舒月说:“这家店的老板很会做生意,每一桌客人都会送一份凉拌菜。老熟客会多加一份。”
林舒月朝隔壁看过去,果然,隔壁那一桌跟他们差不多时候进来的客人的桌子上也有两份凉菜。
“确实会是做生意。”人的天性都是喜欢占小便宜的,这老板那么会做生意,菜的味道又不错的话,来过一次的人,在下一次想要外出吃饭时,大概率会到这边来。
在南方,一份小凉菜不值什么钱,拿来吸引顾客,老板一家只赚不赔。
醉鹅可以开锅了,味道确实很不错,鹅肉软烂入味儿,皮软软糯糯,带着一股淡淡的酒香,辣味将这份香味又激发到了极致,渴了再喝一口老板娘家自己做的柠檬水,冰冰凉凉,去腻解渴。
在吃饭期间,林舒月跟杭嘉白聊了很多,从之前的一些案子,聊到了各自的生活。吃完饭杭嘉白去收银台结账,付钱时杭嘉白来电话了,他接起来后看了林舒月一眼,挂了电话,他对林舒月道:“走吧,我送你回去。”
“好。”
林舒月今天是要回家一趟的,她有点担心曾小艺。
杭嘉白把她送到门口后就走了,娄凤琴她们都在家,曾小艺已经回来了,正在房间里写作业,林舒月敲了她的门,曾小艺给她打开了门。
林舒月进房间后,仔细看曾小艺的脸色,她的情绪还算好。
曾小艺坐在书桌面前,林舒月坐在她叠得整整齐齐的床上。
“小艺,妈跟你说了你亲妈的事情了吗?”
曾小艺点头:“说了,我一回来她就说了。”
曾小艺把散落在耳垂边的头发勾到耳朵后面,说:“我挺感激她的,要不是她寄回来的那么多钱,我还不知道要怎么过呢。”
这句话,曾小艺说得很真诚。她已经仔细想过了,要不是有吕英兰的这笔钱,吕二彩跟曾国柱恐怕连小学都不能让她读毕业,光这一点,曾小艺就无法对吕英兰产生恶感。
更何况这一次,吕英兰猜到了吕二彩会吸她的血肉,特地来给她撑腰。曾小艺是真的感激她,尤其是知道自己为什么出生后。
曾小艺换位思考想了很久,如果她是吕英兰,她是做不到吕英兰这个地步的。
林舒月拍拍她的肩膀:“那就好,她也挺不容易的。”
林舒月没有多说什么,看到她情绪稳定,林舒月就出去了。曾小艺在林舒月出去之后,又投入到了繁重的课后作业当中。她落下了好几天的课程,她得赶紧补回来。
娄凤琴跟林舒星在客厅看电视,白文华还没回来,白萍萍林舒阳跟曾小艺一样,都在房间写作业。
林舒月一过去坐下,娄凤琴就问了:“吕英兰怎么样了?”
“还在配合调查呢,要是没有问题,明天她就回来了。”
“那就好,那就好。她也挺不容易的。”娄凤琴天生就能共情女性,今天吕英兰说的那些事儿,让她很是难受了一阵。
跟娄凤琴看了两集电视,期间一直在跟杭嘉白联系。一直到她上床睡觉,才中断。
次日一早,林舒月去了一趟报社,而后直接往吕屋村去。
吕屋村在台江区,这个村子发展得还没有那么好,村子周围有不少的农田,一条小溪从农田中穿过,里面的东西到了现在,农田中种了许许多多的不同品种的菜,长势都很不错,几个带着竹篾帽子的人蹲在菜地中拔草。
一辆车子从后面驶过来,停在林舒月的身边,车窗被摇了下来:“林记。”
林舒月转头去看,来人是汪警官跟张警官,他们俩靠边停下,来到林舒月的身边。
“汪警官,张警官,你们怎么今天来?”林舒月有点惊讶,她还以为汪警官他们昨天就会来呢。
张警官从副驾驶上拿了一瓶水喝::“昨天来过一次了,但那会儿已经是晚上了,没什么收获。”
他们也是没有想到,吕屋村的人还挺遵守作息规律的,一到天黑,家家户户都关灯睡觉了。他们七点多来的,敲了吕英兰家的门,人家开都不开,只是在屋子里说睡下了。有事情明天再说。
这不一大早,忙完手里的事情,他们就来了吗?只不过他们没想到会遇到林舒月。不过既然都遇到了,目的地肯定也是一样的,那就一起走呗。
“那你们去莞城那边了吗?”
“已经有同事去问过了,她之前的同事,工作的上司以及她的丈夫都能证明她这些年里极少回来鹏城,她外婆村里的人,证明她只在十年前回来过一次,参加她外婆的葬礼。”
林舒月点点头:“你们调查她老公的贸易公司了吗?做什么的?”
“出口日用品到东南亚那边的国家的,手续很齐全,仓库里还堆了很多东西。”
三人聊了一会儿,索性就把车子在附近能停车的地方停着,然后一道儿往吕屋村里走。
吕屋村的高楼不多,都以2楼3楼居多,村子里的每一条路都是水泥路。进到村子里,第一眼看见的,便是一个水井,水井边种着榕树,今天天气热,这会儿已经有老头老太拿着蒲扇坐在榕树下聊天了,几个三四岁的小孩子绕着水井跑,有几个年纪轻一些的,在水井的出口处洗衣服。
汪警官他们都穿着制服,林舒月手里拿着照相机,一进来,便给水井跟榕树来了个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