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弘年迈多病,气得咳嗽震天响,刘彻担心他倒下去,令众臣坐下。
  公孙弘固执地站着进言:“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堪堪坐下的大农令禁不住起身附和:“陛下,据臣所知还有很多关中平民没有换到良种。”
  刘彻抬抬手令二人先坐,问大夫们此事怎么看。
  个别几个中大夫认为这是朝廷施恩的机会。
  公孙弘看得一清二楚,他对陛下忠心耿耿,就算他明日病死,藩王也不敢动他儿孙。如今藩王被主父偃的损招拆的七零八落不足为惧,公孙弘也不怕他们合起来打到长安。
  纵然全天下藩王沆瀣一气,也不够冠军侯一人剁的。
  何况大汉还有大将军镇守长安!
  公孙弘心里不满直接开骂:“那就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
  几个士大夫噎住,却不敢反驳,盖因公孙弘气量狭窄,偏偏他又是百官之首,想收拾他们甚至不需要亲自动手,府里养的门客就能叫他们滚出长安。
  刘彻心说,朕出兵匈奴的时候也没见你说匈奴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
  其实公孙弘也不反对同匈奴作战,他认为可以打,但不能一直打,应当趁着胜利跟匈奴和谈,用诗书礼乐教化匈奴。
  刘彻不知道打仗劳民伤财吗?他也清楚。能叫匈奴听话的唯一办法是先打服他们。不然今年接受和谈条件,明年会变本加厉侵扰边关。
  公孙弘对外不行,对内很精明。所以刘彻也就在心里嘀咕一番。刘彻不好当众表态,面上只能谁都不支持,让众人再议议。
  一些官员认为陛下不附和公孙弘就是认同他们的说辞,将将偃旗息鼓的几个士大夫开始引经据典。
  议到巳时左右,刘彻令众人退下,三日后再议。
  众臣鱼贯而出大殿,交头接耳。“陛下这次不会又是走个过场吧?”有人轻声问丞相。
  公孙贺摇头:“我看不像。陛下别是想起以前兄友弟恭的那些日子心软了。”
  公孙弘闻言嗤之以鼻,陛下只会对小太子心软。
  “老夫担心陛下认为藩王不足为惧,不介意施恩啊。”公孙弘摇头叹息,“封国不用防御匈奴,一心休养生息,给他们机会就有可能危及京师。”
  走在后面的几位官员相视一眼,认为他人老糊涂杞人忧天。
  这几人回到各府衙就查找古籍决定下次朝议说服反对者。
  刘彻却没心思管这些,迷迷瞪瞪处理完奏章,刘彻交给郎官就回寝室补眠。
  翌日,刘彻带着沉重的心情到太子宫。小太子满面笑容,大声喊:“父皇!”递给他一把剑。
  刘彻纳了闷了,儿子怎么天天跟个小太阳似的,活力十足。
  “据儿昨日睡得很好?”
  小太子点头:“吴琢说孩儿昨晚亥时就睡着啦。孩儿睡了四个半时辰,又睡一盏茶的回笼觉。父皇睡回笼觉了吗?”
  刘彻睡饱了醒来就睡不着了:“朕昨晚睡得也早。据儿,开始吗?”
  韩子仁试探地提醒:“陛下,太医建议练之前先走几圈,身上走热了不易受伤。”
  刘彻转向他:“太医?”
  “殿下许久不练剑,奴婢担心殿下伤到哪里却不以为意,请太医给殿下仔细查jsg过。”
  刘彻不吝夸赞:“你用心了。”冲儿子伸手,“走两圈。”
  小太子把桃木剑给韩子仁:“父皇,你的也给韩韩。”
  刘彻拉着儿子绕太子宫和宣室转两圈,身上隐隐冒汗。刘彻顿时觉着今日不用练了。可小太子不这样认为,回到太子宫门外,小太子跑去拿剑:“父皇,开始吧。练好了我还得跟韩韩踢球呢。”
  刘彻眼前发黑,儿子属什么的?怎么还有精力踢球。
  难道真是外甥像舅随了卫青。
  刘彻微微叹一口气,改日一定得问问卫青,他七八岁大的时候在其父家中吃不饱穿不暖,瘦的跟乞儿一样,是不是还有力气放牧。
  真见着卫青那日刘彻反而问不出口。
  卫青兄弟姊妹多,他母亲卫媼照顾不了那么多孩子,而她的孩子当中只有卫青的父亲还活着,她就把卫青送给他亲生父亲。卫青后母把他当奴隶,卫青实在活不下去又回来找母亲。
  卫媼见他几年过去个头没长,身体越发瘦了,再把孩子送回去只有死路一条,只能留下他。
  可是日日陪儿子练剑,刘彻别说去后宫,他都没心思去椒房殿跟卫子夫盖着被子纯聊天。
  六月的第一个休沐日太学放假,刘彻也给儿子放假,令卫青把他外甥接走,特许他住在长平侯府,不必跟朝臣一样上五休一。
  刘彻可以日日去后宫,心情极好。卫青妻儿天天能见到卫青很是满意。冠军侯看到表弟五天一个样很满意,小太子早上有人玩也很满意,此举堪称皆大欢喜。除了长平侯本人。
  卫青认为教小太子练剑是教他如何握剑,纠正他的招数。事实却是他想法设法刺到小太子。虽不如他行军打仗累,可也不轻松。
  行军打仗隔天还能歇歇,教小太子不行。他只要说不,小太子就敢趁机要求休到处暑。
  终于熬到立秋,卫青一刻也不耽搁,立即送他回去,理由是该复习上半年学的文字。
  卫青的大将军府离宣室不远,当值期间他和底下小吏都住在大将军府。卫青担心陛下日理万机顾不上儿子又找他陪练,找个正当理由前往郊外军营。
  军中训练的时候卫青前往演武场查看,胆子大的兵将向卫青讨教,公孙敖担心其居心叵测,胡扯他也想跟大将军切磋切磋。
  公孙敖躲闪的伎俩远不如小太子。
  卫青被外甥“虐”了整个三伏天的手感还在,等两人比划一盏茶左右,公孙敖的训练服没有一块好的。
  公孙敖惊得合不拢嘴。卫青同样感到不可思议,他的剑术何时这么好了。
  霍去病不由得想起太子表弟。为了验证他的猜测,霍去病自请入宫住几日,美名其曰教小太子新的剑术——他跟“淮南八公”之一的雷被学来的。
  起初霍去病并没有教小太子新的,而是跟他舅一样试图刺到小太子。小孩被舅舅“逼”练一个暑假,小身体越发灵活,左躲右闪,霍去病腰间背上红一块青一块,小不点没有任何损伤。
  一炷香时间到,霍去病坐在地上,指着对面令他坐下:“据儿,你为何不使表兄教你的剑术,而是总想着怎么躲闪啊?”
  “我使了啊。”小太子不明白表兄为何这样问。
  霍去病:“何时使的?”
  吴琢递来两块浸湿的手帕:“冠军侯,殿下刺您的时候。”
  霍去病呼吸停顿片刻,权当自己刚才什么也没说。
  “据儿,不敢正面应敌也不行。真遇到敌人,敌人只会认为你怕了。”
  小太子拧着小眉头:“敌人轻视我不好吗?”
  霍去病张了张口,半晌憋出两个字,“很好!”
  小太子眨了眨眼睛,那还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大了,不知真相的人看到他陪小表弟练剑一准以为太子表弟耍猴呢。
  本以为他比小表弟大十二岁,收拾他很轻松。却忘了他人小好躲闪,身体轻轻一偏就能躲过他的剑。身体蹲下去,他就得往地上戳,否则很难碰到小不点。小不点近身,他更不好用剑,恨不得把手臂砍掉一半。
  舅舅天天这样陪练,没有一丝长进才怪!
  由于跟赵破奴,甚至舅舅切磋的时候完全不同,霍去病还得控制身体习惯,否则一定会戳空。劲大了他还有可能摔倒。翌日,霍去病决定教小孩他新学到的剑术。
  第二天,霍去病叫小太子用新学的剑法同他切磋。
  前半炷香小太子出招不利索,虽然躲过了霍去病的剑,也没能戳中他。等到一炷香燃尽,小太子终于找到好机会,朝他腰上捅一下,霍去病疼的差点没站稳。
  霍去病没穿铠甲,初秋的天只比三伏天凉爽一点点,他依然身着薄纱。霍去病怀疑小太子要是公孙敬声那么大,这一剑一定能叫他破皮。二十岁的年龄一定可以叫他见血。
  “表兄,我学的如何?”小太子好奇地问。
  霍去病怀疑他故意炫耀,可惜他没有证据,小太子看起来真真好奇,甚至想要夸赞。
  “据儿聪慧,一学就会。”霍去病言不由衷。
  小太子:“明日还用今日学的招数吗?”
  霍去病想想:“我明日有事,问问陛下有没有空。”
  儿子是自己的,刘彻也不好一直推给别人。
  翌日天空露出鱼白,刘彻起来活动筋骨,打算跟儿子大战一场。
  刘彻这几个月很是懈怠,小太子却不再两个月前的小太子。刘彻再一次累得瘫在地上,擦着汗说:“再过两年父皇就不是据儿的对手了。”
  太子宫奴婢们不约而同地腹诽,还用过两年吗。
  小太子可是个大孝子:“父皇让孩儿呢。父皇想跟孩儿打,一只手就把孩儿提起来了。”
  刘彻老怀欣慰:“据儿也累了吧?父皇给你擦擦汗。”
  “父皇,孩儿想明早摘棉花,可以停一天吗?”
  刘彻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小太子拉着他起来去院里。
  棉花早开了,小太子在长平侯府不能亲自摘。刚回来那几日棉树上只有棉桃,今早才有裂开的迹象。中午炎热,棉叶晒焦,摘的话棉叶会落到棉花上。只能等一夜的露水把棉叶打湿再摘。
  刘彻看到棉桃快把棉枝压弯了,“这么多?”
  张顺子解释,种的时候往地里撒了一层草木灰,没了虫子,中间又追两次肥。
  用樱桃的话说,太子殿下恨不得把棉树和棉花地榨干。
  反正明年可以种到博望苑,地榨干也无妨。
  刘彻:“依你看如果交给农夫来种,一亩地可得多少斤这种白花?”
  “一石左右。”
  农夫不可能像张顺子一样仔细,一点点捡虫卵。农家不如博望苑的牲口多,犁地的时候上一次肥已经是顶好了。
  刘彻闻言皱眉:“才一石?”
  一石还少啊?小太子很想提醒不知足的老父亲,有些地方的小麦亩产才一石左右。
  “父皇,一石蚕丝多吗?”
  小太子此言一出,皇帝顿时无语了。
  何止多,简直太多了。
  刘彻笑着摸摸儿子的小脑袋:“就你机灵。”
  小太子仰起头,脸上尽是疑惑,他又做什么了啊。
  “装吧你。”刘彻捏捏儿子的小脸,令张顺子好好种,以后博望苑的庄稼瓜果都归他管。
  张顺子低头谢恩。
  小太子提醒老父亲,顺子是他的人。
  刘彻轻嗤一声,转身回宣室。
  一盏茶左右,春望带人过来给小太子送来千金。
  小太子抓一块八两重的金币扔给张顺子。
  张顺子惊得忘记谢恩。
  小太子去沐浴洗漱,张顺子才回过神,万分感慨:“种地也能得重赏。”
  八两金看似不多,跟大将军去年辛苦几个月得两千两黄金比起来着实不少。
  太子宫粗使婆子羡慕:“其实我以前也种过田。”
  张顺子:“等我去博望苑,这片地由你照顾。”
  粗使婆子不敢应,但她的双眼禁不住朝小太子浴室方向看去。
  张顺子以前收上来的棉花晒干了,可以把棉花和棉籽分离了。小太子令吴琢去做公孙敬声打听到的脱粒工具,以及把棉花弹软的工具。
  等小太子开始上课,宫中木匠也把他要的工具做好了。
  比起东越、南越人用的工具,宫中能工巧匠做的更好。小太子是不懂这些工具,但他前世活得久见得多,亲自使过,认为不顺手,令木匠调整。等到jsg秋分日,棉树可以砍掉的时候,新的工具送来,一个人就能轻轻松松把花籽分离。弹棉花的时候也只需两个人。
  小太子得了好东西自然要孝敬老父亲。
  刘彻乍一看到简单的工具第一反应就是,小孩子的玩意。当张顺子开始他的表演,刘彻越看越惊讶,可比抽丝剥茧快多了。
  有了这些,大雪压垮房屋,他也不必担心遍地白骨。
  刘彻激动的抱起儿子:“据儿,你祖母说得对,有你是大汉的福气。”
  “父皇才是大汉的福气啊。”
  刘彻眉开眼笑,比得到儿子的檀木围棋、玉制毛笔还高兴。
  “那你倒是说说朕怎么是大汉的福气了。”
  小太子想一下:“您是我父皇啊。”言外之意,没有你哪有我啊。
  刘彻佯装不满:“这是夸你还是夸朕呢?”
  “我想养猫猫,父皇叫我养猫猫。我想种什么,父皇叫我种什么。姨母就不许敬声种。舅母也不许伉儿玩泥巴。”小太子说到此重重地点一下头,“没有父皇就没有孩儿啊。”
  刘彻诧异,儿子竟然真懂。
  其实他只是希望儿子开开心心罢了。
  “谁告诉你的?”
  小太子摇头:“没有人告诉我啊。表兄弟们羡慕我。我耍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