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伉和卫不疑真不懂,太傅石庆终于像个传道受业解惑的师者,他不厌其烦地讲几遍俩小孩也不烦,不打瞌睡,是以石庆心情极好。
  石庆认为上课就要专注严肃,所以以前无论给小太子讲课,还是指点儿孙都板着一张脸。卫伉和卫不疑叫他找回为人师的面子,石庆仿佛变成和蔼可亲的祖父,恨不得手把手指点他们。
  卫青在窗户边听一会,无奈地摇摇头,谁摊上这样的师傅不好学。
  下午音律,卫伉在太学学过一些,卫伉同音律老师聊的时候小太子夸他懂得多。卫伉小脸微红,学了半个时辰仍然兴致勃勃。
  卫青坐在观景阁上遥遥望着凉亭下的情况,不由得想起三年前,他给儿子请的音律师一脸抱歉的同他说:“大公子不擅音律。”
  卫青无奈地摇头,太子外甥是如何做到闭着眼睛夸的啊。
  小太子前世活了几千年,哪好意思嫌弃小表弟。再说了,单单卫伉懂事,卫不疑虽然有点小调皮,也是个懂礼数的好孩子,两兄弟就值得称赞。
  兄弟二人乃大将军的嫡子,京师长安除了太子就数他俩身份尊贵,可他们却没有染上功勋子弟的陋习。
  小太子等两个弟弟停下,就给韩子仁使眼色。
  须臾,韩子仁带着几个奴仆过来,一人煮茶,一人切jsg瓜,一人切水果,还有一人送来蜂蜜水。眨眼间,茶几摆得满满的,吴琢叫来在果林里玩的几个小的,安静的凉亭热闹起来。卫青坐在观景阁上都能听到长子的笑声。
  卫青起身,一想儿子怕他,又坐回去。
  一盏茶左右,卫青听到脚步声,回头看去,张贺端着果盘过来:“大将军,请用。”
  卫青本能接过去:“给我的?”
  “是的。殿下吩咐的。”果盘里还有个小水壶以及一个杯。
  卫青情不自禁地露出笑意:“他有心了。你忙去吧,不必伺候。”
  “诺。”
  很多世家子弟嘲讽卫青出身低微,张贺因为不被重视不曾诋毁过他,反而崇拜他。他若有卫青的才能,随军入伍一战封侯,整个张家都会以他为荣。
  张贺后来进了博望苑,没少替小太子给卫家人送东西,看出小太子喜欢舅舅们,爱屋及乌,他对卫青越发好感。
  张贺见他身上没有一丝官威,同他说话很是和气,越发喜欢这位大将军。
  厨子开始准备晚饭,张贺不知听谁说过,军人都爱吃肉,他令厨子多杀两只鸡,素菜可以少一些。
  晚饭卫青吃多了,卫青的两个儿子也吃多了。小太子吃得刚刚好。他看到弟弟妹妹们不想睡,他小表妹哼哼唧唧肚子难受,就令奴仆准备灯笼,去果林里玩。
  卫青跟上劝他:“天黑了,该洗洗睡了。”
  “舅舅睡得着?”小太子瞥一眼他的腹部,不要以为他没看见舅舅偷偷松过腰带。
  卫青朝外甥脸上捏一下,他知道的太多了。
  这几日卫青在府里也没少用山珍河鲜,不知是他府里的厨子厨艺不佳,还是缺了什么,炖鸡不如博望苑的入味,鱼汤不如博望苑的厨子做的鲜。他还是头一次知道鱼汤是乳白色的。也不知里头放了什么。
  卫青喝汤汤鲜美,吃肉肉软烂,就连炊饼也比他的厨子做的劲道,不知不觉就吃撑了。
  “林子里有什么可玩的?”卫青问。
  小太子指着树干。卫青看过去:“知了?”
  “是的。抓来烤着吃。”
  卫青眉头微蹙:“你吃?没吃饱?”
  “明早吃。我的厨子说刚脱壳的知了用铁锅煎着吃很香很香。”小太子得知老父亲给他母后四口铁锅,也找他要四口。小太子自己留一口,剩下三口大锅都送到博望苑。他正院的庖厨得两口,一口最大的锅送去奴仆做饭的庖厨。
  有了铁锅做饭很容易。比如如今天热,早上一锅粥,一些凉拌菜就行了。等到冬季,早上一锅粥,一些腌菜。午饭更简单,一锅炖菜,炖菜上放笼屉蒸饼。奴仆吃腻了清水煮菜、蒸菜,很喜欢先用铁锅炒一下再加水炖的菜。
  张贺有一日看到奴仆到外面河里抓几条鱼,放许多豆腐进去,心说这样能好吃吗。鱼用猪油煎过再煮自然很好吃。张贺顿时明白为何给他当副手的前一任博望苑管事到博望苑不足两年却胖两圈。
  博望苑奴仆的饭菜快赶上他家了。
  也不怪多年以前许多平民堵宫门求陛下允许他们入上林苑为奴。
  卫青相信博望苑的厨子有这个手艺。
  “其实树上的也可以吃。”卫青指着趴在树上、几乎跟树皮融为一体的知了。
  小太子好奇地问:“舅舅吃过?”
  卫青笑笑没有回答。
  小太子明白,他二十多年前吃过。
  那是一段卫青此生都无法忘记的记忆,也是他难以释怀的往事。小太子不再问,给他一把铁锹,“舅舅,灯给我。”
  “怎么了?”卫青问。
  小太子指着树根:“挖土里的知了啊。”
  卫青失笑:“那你往后退一点。”
  找到一个小小的孔,一铁锹下去,土里的知了被挖出来。小太子喊小表妹过来捡知了。
  卫青瞥一眼头发凌乱,小脸上也不知是泥还是锅底灰的小侄女:“怎么玩这么脏?”
  小姑娘不敢扒土。
  小太子:“回去洗洗就干净了。快放你盆里。”
  父亲说过,陛下天下最厉害,其次是太子表兄。小姑娘听到刘据的话,认为她二伯也得排在太子表兄后面,所以大胆地扒拉土。
  原本还能看清肤色的小手瞬间跟变成土黄色。
  卫青心想,我要是有个闺女是不是也这样。若是这样女儿和儿子也没什么不同。这一刻,卫青释然了,不执着生女儿。
  又在博望苑住五六日,日日看着两个儿子被太子外甥哄得找不着北,卫青看不下去——回府!
  到家看到白嫩嫩干干净净的小儿子,卫青怎么看怎么满意。但不见夫人,卫青很是奇怪,问儿子的奶姆:“夫人出去了?”
  “夫人病了,像是中暑了。”
  卫青把儿子给奶姆,到寝室就闻到浓郁的药味。
  前几日还面色红润的人瘦了一圈,嘴唇发白,面无血色:“这哪是中暑。看太医了吗?”
  卫青夫人认为犯不着看太医。
  卫青见她无力地摇头,立刻令人进宫请太医。
  太医开了药,三日不见好,小儿子哭着闹着要母亲,卫青很是不安,总觉着要出事。他犹豫再三,到书房从上了锁的柜中拿出太子外甥的荷包。
  在“强身健体”和“益气补血”之间犹豫片刻,卫青想想夫人面色蜡黄,拿起“益气补血”丸。卫青令婢女准备一壶不冷不烫的清水,他趁着婢女不注意,往里头扔一粒糖丸,随即给夫人倒杯水。
  卫青公务繁忙,也没人教他照顾女子,所以二人成亲多年这是卫青头一次亲自喂夫人喝水。卫青夫人大为感动,又觉着自己时日不多,就着泪喝完这杯水。
  水喝完也累得不想动。卫青扶着她躺下,令奶姆把儿子抱出去。等夫人缓一会,卫青又给她倒杯水,“不想吃饭总得喝点水。身体康健之人连着几日茶水不进也会头晕眼花浑身无力。”
  卫青夫人知道理事这个理,但她还是不想用。见卫青很是担心他,她又就着卫青的手喝一杯。
  女子身体虚弱,卫青不敢给她用太多。这杯水下去就叫她好好睡一觉。
  这一觉睡了七个时辰。卫青夜里吓得醒来一次,探探她的鼻息,确定人还有气他都没敢继续睡。硬撑到天亮,困得睁不开眼,卫青给自己倒杯水,喝下去精神了才意识到他夫人还需要“水”。
  卫青夫人醒来后自己能坐起来,她很是意外,难道她的病好了。
  卫青怕她多想,不待她开口就令婢女伺候她洗漱。随即往那壶水里加点热水,让她喝点水再用饭。名曰连着几日没怎么用饭,一次吃太多胃受不了。
  此言有理,他夫人又就着他的手喝一杯水。卫青担心那壶水被婢女倒掉换新的,他就一直在房里陪夫人。直到她陆陆续续把那壶水喝完卫青才放心。
  翌日,卫青夫人精神焕发,像是真痊愈了。
  卫青进宫面圣。
  刘彻见着他很奇怪:“不是叫你在家休息?”望着外面刺眼的太阳,“一年最热的几日,朕都不想动,你来做什么?”
  卫青使个眼色,刘彻屏退左右,令春望守在清凉殿外:“出什么事了?”
  “据儿给我们的药应该对女子最有用。”
  刘彻:“比如?”
  卫青解释他夫人病得跟太后以前一样严重,半粒药下去好了大半,一粒药下去就痊愈了。
  刘彻诧异:“当真?据儿知道吗?”
  “看他的样子不知道。”夫人痊愈,小儿不闹,卫青心情很好,忍不住笑着说,“不怪他怀疑那药可能是毒药。半卖半送他此药的人定是位女子。不给旁人给据儿一定是因为他那张嘴太会哄人。从来没有什么有缘人。”


第182章 打压同僚
  刘彻好奇儿子又干嘛了; 让他发出这一番感慨:“你又被他骗了?”
  “臣吃一堑长一智。”卫青道。
  刘彻嗤笑:“自己信吗?”
  卫青不想回答,改说两个儿子已经被太子哄得不知道姓什么。
  刘彻令他详细说说。
  卫青从儿子回家就想太子外甥说起,一直说到他在博望苑看不下去; 回到家中碰到夫人病得起不来。
  刘彻:“她知道吗?”
  卫青微微摇头:“我劝她睡一觉就好了,她也以为跟以前着凉生病一样,病气出来人就痊愈了。”
  “你当知道‘匹夫无罪; 怀璧其罪。’”刘彻不希望因为一粒药失去一位他一手培养的肱股之臣。
  卫青:“臣明白。没有陛下的允许臣和去病不会告诉任何人。顶多叫亲人到府上吃顿饭。”
  这种想法同刘彻不谋而合。刘彻露出轻松愉悦的笑容:“孩子还小,你夫人精力不济; 朕就不留你了。”
  “臣告退!”卫青退jsg下; 刘彻前往椒房殿; 提醒卫子夫此药慎用。
  卫子夫没有打算告诉任何人; 包括三位女儿。她和卫青的想法几乎一样。刘彻很是意外; 意外她如此谨慎。
  夫妻“撕破脸”的好处就是卫子夫懒得装; 无奈地送他一记白眼。
  刘彻没有因此不快,反而忍不住笑出声。卫子夫无语; 拿出儿子送她的围棋,看向刘彻。天气炎热; 刘彻不想下棋; 可他一看围棋是儿子送的,不由得接过棋罐。
  冰凉的玉入手; 刘彻感慨:“据儿的眼光好啊。”
  殿内宫女宦官都被刘彻打发出去了。卫子夫放心询问:“陛下送妾身的六粒药也是据儿给您的吧?”
  刘彻的手抖一下; 棋子落到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不必回答。”卫子夫明白儿子为何这样做; “妾身只是想确定一下。”
  刘彻:“不想知道他给朕多少粒?”
  “倘若那六粒药被女儿用了; 妾身无药可用的时候陛下还能见死不救?”
  皇后病重; 刘彻敢见死不救。儿子的母亲病重; 刘彻不敢不救。
  卫子夫见他沉默不语:“既然这样那药由陛下收着和在妾身手里有何不同?”
  刘彻露出笑意:“下棋!”
  卸下防备的刘彻在椒房殿过得很是舒畅。
  博望苑一群孩子过得很充实。
  卫青夫妻二人心情极好,卫家小公子看到母亲鲜活的样子也不哭闹了。
  漠南没了匈奴; 边关百姓这个夏日也很踏实。
  朝廷承诺今年到秋跟平民换胡麻种子,平民对未来充满希望,安心劳作,游侠和奸猾之人被刘彻整顿后暂时不敢闹事,以至于这个炎热的夏季当真四海升平。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
  三伏天过后,藩王该收拾行囊准备秋觐礼了。今年秋觐的藩王都比去年多出十几辆车,车里装的不是兵器甲胄,而是收藏白鹿皮币的财物。
  难得今年藩王没有拖延,仲秋月圆前陆续抵达京师。刘彻一看叔伯兄弟们难得齐聚一堂,大发慈悲留他们在京师过中秋拜月节。
  藩王们心里发苦,因为担心他们吃饱了又被皇帝宰一刀,不约而同地上报封国有要事急等着他们回去处理。
  刘彻驳回,理由是可以交给相国。相国无用他可以召回京师换有才之士。
  藩王巴不得封地没有朝廷的人。他这样一说谁还敢说有事。只能惨兮兮等着宫中家宴后出血。
  刘彻收拾儿子的时候都知道不能把人逼急了,何况是有兵卒、又很富有的藩王。
  刘彻确定明年藩王呈苍璧时所用的白鹿皮币钱都交上来了,家宴那日刘彻感慨白鹿皮币工艺繁琐,很是昂贵,不止四十万钱。话音落下,有藩王气得脸红脖子粗,若非怕死真想反驳,四十万钱还少,他干脆杀了他们吃肉喝血得了。
  刘彻话锋一转,以后不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