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赵老大死后,其他人都飞也似得逃离了这院子,只有燕儿这丫头没处可去,留了下来。
  “虽说脑子笨了点,但胜在听话。”
  姚俪心中嘀咕了一句,挥挥手,让燕儿退了出去。
  自从大管家对她的态度大改之后,那些见风使舵的下人们又开始想办法进姚俪院子里,可姚俪一个都没同意,甚至还跟大管家提议裁减人手,闹得府里下人们人心惶惶。
  正琢磨着怎么分化、拉拢之际,姚俪忽然听到门外响起燕儿拔高的声音。
  “大管家,您找太太有事?”
  “什么?请了府城有名的大夫给太太把脉?太太累着了,刚歇下呢!”
  姚俪神色一紧。
  看来,这大管家果然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居然请了府城的大夫。
  幸好早有准备。
  姚俪挑了挑嘴角,很快压了下去,秀气的长眉微微蹙起,走了出去。
  “正好我有些不舒服,想找大夫瞧瞧。”
  大管家极有分寸,站在院门外,身边站着一中年人,背着药箱,一副傲然表情,看着就让人不爽。
  姚俪让下人把人领到待客的花厅,扶着燕儿的胳膊,慢悠悠地走在后头。
  等坐下后,姚俪面色从容地伸出了手腕,视线却悄无声息地扫向了一旁的大管家。
  满是皱纹的脸上,看不出他此刻的表情。
  但当听到大夫说“恭喜恭喜、这位太太已有近两个月的身孕”时,大管家的眼神微不可察地一闪。
  姚俪看得分明,心中哂笑,收回手腕的同时,假装忧心忡忡地问了句。
  “我觉得这几日胸闷乏力,也没胃口,不知对腹中胎儿有没有影响?”
  “太太放心,这是孕初期的正常现象。您只要放宽心,就行了。”
  那大夫虽然神情倨傲,可医术却是极不错的。来的路上也听说了这赵宅的事,得知眼前这位年轻太太腹中怀的是遗腹子,忍不住又多说了几句。
  “日常饮食要注意,待会儿我写一张需注意的单子给您。过一个月若仍觉不适,再命人找我。”
  姚俪一脸感激地道了谢。
  大管家似是才回过神来,长吁短叹,激动不已。
  “老爷总算是有后了。”
  说着,他亲自送那大夫出了门。
  等二人一走,姚俪向后一靠,若有所思地盯着大管家离去的方向。
  当家主母有孕的消息,自然不可能瞒过这宅子里的下人。尤其是,姚俪根本没有隐瞒的意思。
  很快,这消息就如长了翅膀般,传了开去。
  正在闭目养神的孟无常,听到小豆丁欢呼雀跃地说着此事时,猛地睁开了眼,眼底闪过一丝寒意。
  “这妇人果然不知检点!”
  小豆丁一脸困惑地看着他:“叔叔,你不开心吗?”
  “与我无关的事,有什么好开心的。”
  孟无常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么一句话。
  “怎么无关呢?菩萨姐姐对我们那么好!她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呀!”小豆丁瞪大了眼睛。
  “什么叫好?这种表里不一的女人,背后不知做了多少令人不齿的事。”
  孟无常冷冷说道。
  小豆丁气坏了,坚决不许他说菩萨姐姐的坏话。
  “叔叔你怎么能这么说菩萨姐姐?菩萨姐姐救了我们,还请大夫给你治伤,你这样是不对的!”
  孟无常不耐烦和个小屁孩多说,可小豆丁却是个认死理的孩子,不依不饶地拉着他的袖子,掰着指头说着姚俪这段时间做的好事。
  手指头还没数完,门外就想起了熟悉的清丽声音。
  “孟大侠!”
  一大一小两人顿时住了声,对视一眼后,小豆丁跑去开了门。
  “菩萨姐姐,你来啦!”
  姚俪走进屋,脸上带着的笑,落在孟无常眼中格外刺眼。
  “赵太太不好好养胎,跑到孟某的屋子做什么?就不怕外人说闲话?”
  姚俪已经习惯了孟无常这冷不丁刺一下的说话方式,根本没放在心上,摆了摆手。
  “我不过是来看看孟大侠的伤势如何。再说了,只要行的端做得正,管别人说什么呢?”
  孟无常面无表情地扫了她一眼,目光在她的肚子上停顿了一秒,又迅速移开。
  “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又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过些时日,我打算去附近最有名的常山寺一趟。不过路途遥远,怕路上出事,想请孟大侠到时一同前去,不知可行?”
  姚俪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开门见山说出了来意。
  孟无常转过头,闭上眼,吐出两个字。
  “没空!”
  姚俪皱了皱眉。
  这大侠脾气也太大了……这一个多月好吃好喝的供着,给他上的药都是上好的,居然还是这么一副态度?
  姚俪本来也不是个软性子的,想着自己热脸贴了好几回冷屁股,心里不由生出了恼意。
  “既然孟大侠不想去,那就算了。大不了,到时候我多带上几个家丁。”
  说完,姚俪瞧也不瞧他一眼,一扭身,直接甩手走了。
  “这女人到底有没有身为寡妇的自觉?不好好在家待着,反倒四处闲逛!果真是小地方出来的,没一点规矩!”
  孟无常猛地一拍床沿,双目几欲喷火。
第11章 意外访客
  说起来,姚俪还真的没有身为寡妇的自觉。
  她穿过来时赵老头就死了,既没经过拜堂,又没见过这位“丈夫”,自然没有一点儿已婚的自觉了。
  她之所以要去常山寺,也不过是为了做善事积攒道德点罢了。
  常山寺的香火在方圆几百里是最旺盛的,每日去烧香拜佛的人极多。若是能和寺庙合作,那岂不是事半功倍?
  一路怒气冲冲了回了屋,连灌下两杯凉水,姚俪才冷静下来,将孟无常甩到脑后,不去想他。
  一脸蜡黄的吴婆子拎着个食盒走进了院。
  “太太,奴婢给您送吃的来了!”
  姚俪收回了神,让她进了屋。
  这吴婆子是先前从城隍庙带回府的五人之一,能说会道,颇有眼力劲,很快就得了厨娘的赏识。
  除了她之外的其他四人,也都被安排在了其他各处。
  吴婆子放下了食盒,又凑到了姚俪身旁。
  “太太,奴婢瞧着您似乎有些肩背不适?奴婢从前跟着娘学过几手捏拿按摩,太太要不要试一试?”
  姚俪好笑地看着她。
  这样能说会道又有眼色的人,怎么会混到城隍庙去的?
  对吴婆子的示好,姚俪没有拒绝,轻轻点了点头。
  吴婆子面上一喜,搓着手走到了姚俪身后,轻轻地给她按捏起来,时不时还说上两句凑趣的话,惹得姚俪轻笑不已。
  福婆子进门的时候,就看到了这样一幕,顿时大为警惕。
  “你在这干什么?送完东西还不赶紧回去干活?”
  吴婆子顿时脖子一缩,弯着腰退了出去。
  姚俪挑眉,倒没说什么,夹了几筷子笋丝放进嘴里。
  “太太您太心善了,就吴婆子这样的人,哪能近身服侍您?让她留在厨房都是抬举她了!”福婆子抱怨道。
  “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而且她这一手捏背的手艺确实不错呀!”
  姚俪随口说了一句,紧接着,问起了柳叶的事。
  福婆子按下心中不满,回道:“那柳叶姑娘吃得好睡得好,太太您不用担心她。您之前吩咐,每日又是鸡又是肉的,还给她一大碗牛乳!您自己吃的都没那么好。她那儿子,这些日子也胖了许多。”
  这不是因为要守孝么!
  姚俪摸了摸鼻子,放下碗筷,沉吟片刻后说:“这柳叶一直住在那小院里,也不是长久之计。吴婆子她们认得她,若是撞到了,免不了要费一番口舌。你等会儿找二管家,让他在外面安排个住处,让柳叶和孩子先出去住着。”
  柳叶和那个孩子,可是她的底牌之一,可不能轻易被人掀了。
  福婆子应了声是,脑子里却是在想别的事情。
  “太太,如今我忙的事多,不能随时跟着服侍太太,燕儿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也顶不了啥事。您看,要不要再多加个丫头服侍?”
  姚俪瞟了她一眼:“你有什么好人选?”
  “我家小女儿,聪明伶俐,乖巧懂事,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福婆子完全没看出姚俪的神情有什么不对劲,兴奋地说着自家女儿有多好。
  姚俪挑起了一边眉毛。
  福婆子这人吧,你要说她蠢,她其实很有危机意识,也懂得为自己争取权益。可你要说她聪明吧,这么直白地推荐自己的人,真当别人看不出来她的意图吗?
  不过,姚俪也不在乎这些,横竖现在福婆子和她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于是,姚俪便同意了。
  到了第二天,一早福婆子就把她的儿女们都带来了。
  福婆子和安福生了三儿一女,三个儿子性子不像爹,看起来憨厚老实。反而是最小的女儿,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竟有几分老成的模样。
  姚俪不由多看了几眼。
  这丫头就这么静静地和她对视了两秒钟。
  “你这女儿,叫什么名字?”
  姚俪转头问向福婆子。
  “就是个丫头,也没给正经起个名儿,就丫头丫头这么叫着。”福婆子随口说道。
  姚俪默然。
  这个世道便是如此。
  女人没人权,许多人家连个正经名字都不会起,大多是大妞、大丫、大姐儿这么胡乱叫着。
  原身好歹还有个李字呢!姚李丫,去掉丫字,这名字还算可以了。
  “那我给你起个名,好不好?”
  姚俪笑着对那小丫头说。
  小丫头抬起头来,学着大人的语气回了一句:“但凭太太做主。”
  “叫静如,怎么样?”
  小丫头眼睛微微一亮,这才透露出几分她这个年纪该有的神采。
  姚俪收了静如在身边,福婆子放下心来,走路都仿佛带着风,意气风发地出去了。
  姚俪观察了一会儿,见静如虽然不爱说话,但跟着燕儿做事还算麻利,也不会仗着她娘的身份对其他小丫头们颐指气使,便放下心来。
  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而已,难道还收服不了她?
  从前给新人做培训的时候,再厉害的刺头,都被她收的服服帖帖的,乖乖地叫姚姐。
  姚俪带着两个丫鬟,哼着不知名的歌,在院子里闲逛。
  眼看要到正午时分,该用午膳了,姚俪正准备回院,突然看到一个眼生的丫鬟跑了过来。
  “太太!太太!门房说有客求见您!”
  姚俪挑眉,略显诧异。
  “客人?说了是谁了吗?”
  那丫鬟上次不接下气地摇着头。
  姚俪一甩袖子,决定去看看情况。
  绕过影壁,新门房刘老三正一脸为难地挡在大门口。
  “都说了已经让人进去通报了,你这人怎么不讲道理呢?”
  “你这门房狗眼看人低,瞧不起我是不是?我好歹也是你们家太太嫡亲的堂姐,你把我当什么了?要饭的吗?势利眼的玩意儿,等我见到二妹,看她怎么收拾你!”
  熟悉又陌生的声音,让姚俪脚步一顿。
  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穿着蓝色衣裙,头上包着同色头巾,面容灰扑扑的妇人,两手叉腰,怒气冲冲地指着门房。
  脑海中几幅画面接连浮现。
  姚俪很快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
  “大姐,许久不见了。”
  那妇人,正是原主的大姐,姚家大伯的女儿,姚杏丫。
  姚家极度重男轻女,叔伯五人,生的大多是儿子,只有姚杏丫和姚李丫两个女儿。
  倒不是姚家有什么生子秘方,而是他们心狠,若是生下来的是女儿,会被姚老婆子直接扔进山里或者河里。
  姚杏丫和姚李丫是仅存的两个,所以,幼年时,姐妹俩时常相互照顾,结伴干活。
  这是姚李丫记忆中,为数不多的温暖时刻。
第12章 果然人是会变的
  姚俪招呼着姚杏丫进了大门。
  姚杏丫进门的瞬间,还不忘回头示威地瞪了门房一眼。
  “二妹,这种没眼力见的人,赶紧赶出府去,还留着干嘛呀!”
  姚俪自然不可能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把门房赶走,只得转移话题。
  “大姐怎么今日突然过来了?”
  姚杏丫眼神闪了闪,略显局促地搓着手。
  “先前赵老爷过世,我没来,二妹不会怪我吧?我本来早就想来看看二妹的,可家里太忙了走不开。而且,我家男人也不让我来……说是你嫁了赵老爷,就是贵人了,我们这些泥腿子乡下人,哪能高攀得起呢?”
  姚俪的脚步一顿。
  这话听起来怎么怪怪的,带着一股嘲讽的意味?
  她有些不太相信,这话是从老实可怜的大姐口中说出来的。
  姚俪没有接话,而是微笑着把人领进了待客厅。
  “大姐远道而来,想来应该还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