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牌榜获得者的前30名将会进入国家集训队集训,黎素拿着生竞的金牌和数竞的金牌比较了一下:“大小都一样。”
宋如一在收拾东西:“都是华国科协颁发的,你想要什么区别”
黎素把金牌放回了盒子里,问她:“集训什么时候开始”宋如一抬头看着窗户的方向,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回道:“下周。”
和数竞一样,生竞的前六名有清北保送的资格,前三十名可被国内一流大学录取,排列靠后的考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不同程度的降分,如果有意报考清北的话,需要统一进行面试。
对于可以保送的同学,清华可以选择生命学院、医学实验班、协和医学院、药学院、钱学森班。北大可以选择四年制强化挑战班、biox博学班、生命科学学院、协和医学院。
于是她又在老师办公室里遇到了之前见过的北大招生办王老师,王老师笑的亲切:“呦,宋同学,我们又见面了。”
宋如一:“王老师你好。”
“这次宋同学生竞第一名,恭喜恭喜,”王老师快言快语,直接问:“不知道宋同学之前考虑的如何,愿不愿意选择我们北大,我们北大的生科还是很优秀的。”
但是宋如一心里有了决定,也不是扭扭捏捏会吊人胃口的人,她认真道:“对不起,王老师,因为我的室友她选择了清华数学系,然后之前我们商量过上同一所大学,所以我可能会选择清华。”
王老师一口气上不来,他缓和了一下,问:“你室友选择了清华,她也是参加竞赛的”
“她是数竞的国家队成员。”
王老师回忆:“数竞国家队六人我都认识,一个去了普林斯顿,两个去了清华,三个在选择了北大,里面只有一位女生,还选择了清华,是叫黎素的对吧。”
“是,”宋如一惊讶:“数竞都过去很久了,老师你记忆力真好。”
王老师内心独白:记忆力好什么啊,只不过去招生过,被拒绝了而已。
但是人家既然做出了选择,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王老师哈哈笑了一声:“你和你室友都很优秀啊。”而后又说了几句,起身告辞了。
回到北大后,在办公室里坐下后,他又遭到了一次询问:“怎么样了那个生竞第一的女生。”
王老师摇了摇头:“别提了,人家决定去清华了,和之前那个不愿意来的数竞女生同个学校同班的,两人还是室友。”
“那个班上的学生够厉害的啊。”
国家队集训开始那天,宋如一在顾诚远的接送下,到了清华园,没错,这一届的培训在清华大学进行。
下车之后,顾诚远看着宋如一,拍了拍她的肩膀:“这么多年来,我和慕容也没有很好的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好在你也变得这么优秀,我们都以你为豪。”
“至于想报考什么学院,我们不干涉你的意见,只要你喜欢就行。”宋如一看着他,点了点头:“谢谢爸爸。”说完后她转身拖着行李箱就踏进了清华园的大门。
去宿舍放下了行李,同一个房间的同学还没到,她收拾好之后下楼熟悉了一下附近。半个小时之后,所有进入集训队的考生都到了,被统一安排到一个阶梯教室坐下,时不时的有人看向宋如一坐着的方向。
毕竟从初赛一路满分上来,从未失手的大神,也就这么一个。生竞国家队只要4个名额,如果不出意外,她已经牢牢的占住了其中一个,剩下的就是29个争夺3个国家队名额了。坐在教室后面一个虎视眈眈看着她背影的男生说道:“我觉得。”
“你觉得什么”和他同样来自浙东省的考生也是这次住一起的室友凑近问道。
“我觉得她长的还挺好看的。”
室友:“”
“难道你不这么觉得吗”没有听到回应,这位转头问道。
“我也这么觉得,只是你看人家的眼神里有杀气,我以为你要在这次集训里超过她呢”
“怎么会,妹子是需要爱护的,特别是这次只有七个妹子在,总不能全淘汰吧,就让给她一个位置吧。”
“人家需要你让吗你就这么大言不惭,人家总分比你高一分,排名也高一位。”
“话不能这么说,要知道,这次选拔出国参赛的学生,必须身心健康;必须能够承担艰巨的考试任务;必须具有团队精神。”他一边缓缓点头一边说道。
室友无语了片刻,“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今天才是集合的第一天,你从哪里看出人家身心不健康;不能承担艰巨的考试任务;没有团队精神了,而且这些都是排在实力后面的吧。”
“你还忽视了一件事。”
“什么”
“能够出国参赛的考生,必须英语要好,像你,英语就不好。”
室友一头倒在桌子上:“我不止英语不好,我还第三十名呢人家妹子可说不定,女生的英语都好。”
“谁知道呢不过你说的对,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实力。”
室友抓狂:“说了半天,还是想要在这次集训里和人家一决高下。”
第61章 第 61 章
这次为期两周的集训是为了选出四名国家队成员,代表华国参加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简称ibo。集训期间;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按照国际竞赛考纲还有考试流程; 每天对大家进行理论还有操作的测试,按照综合成绩打分; 并查漏补缺。
当然,除此之外; 国家队成员还有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要求; 毕竟一个人就算能力再强,临考反应要是剧烈的话,也是不行的。但是加入集训队的考生; 哪一个不是初赛、复赛、决赛还有选拔赛里一步步走过来的,基本是没有以上问题的。
至于其他关于什么非生物知识基础、思想作风、道德品质什么的; 也不可能侧重要求; 一个人道德思想好不好,难道还能在两周里给你看的清清楚楚
就连英语; 也只要过得去就行了; 因为到时候考试会根据国籍发试卷; 除了某些专业术语,华国的考生看的都是方块字。毕竟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参赛; 语种多了去了,也不是人人都学英语的。
负责给他们讲课的老师是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的讲师,一位姓蒋; 一位姓姜。两位年纪都在三十上下; 第一天先了解了大家的基本情况; 玩了一个快速问答,自然是从宋如一开始的。
一个人一个问题,十秒内快速回答,等到全部提问结束之后,大家才发现,每个问题涉及的都是不同的考点。前一个有关脱辅基酶蛋白,下一个就糖酵解。要说两个有什么联系,那也就都是属于细胞生物学范畴了。
一个老师提问,一个老师记录,每个同学轮过去,时间也只过了三十分钟,最后站在上首的老师拿过了记录好的表格看了一眼,笑道:“同学们基础都很扎实,只有四位同学没有回答出来。”
四分之一又是第三十名的那位浙东考生几乎要以头抢地了,他的好室友问:“你不是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吗,说这次是来见世面的,怎么这么难以接受”
“你要知道,有心理准备是一回事,可是现实真正发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集训期间,讲课和测试是前后进行的,下午一般有操作实验,老师讲课很快,往往一本厚厚的考试资料在一堂90分钟的课程内全部讲完。
而根据内容,对生物知识构架和考纲记忆不是特别深刻的学生跟上是有点吃力的,更不要说下午也不是休息时间,晚上偶尔还有临时测验,也算是用生命在学习了。
每一次几乎都是如此,霍安双眼无神,他瘫坐在椅子上不可置信道:“为什么,为什么都过去三天了她每次都能拿到满分。”
集训主要是选拔国家队成员,而不是考虑落后的同学,而且为了让考生在国际竞赛上更加得心应手,题目往往是偏难的,这种情况下,霍安这个在生物上很少失分的少年除了第一天的测试也再没拿过满分。
“要不你去问问”室友瞪着死鱼眼道。
“我可是要成为和本家霍金一样的科学家的。”霍安还在喃喃自语。
室友直言:“人家姓的是霍金,而不是霍,还有,你们人种都不是同一个,更不要说本家了。”
霍安转头看着他,只听这位马上要和另外倒数九名一起离开集训队的室友道:“而且霍金是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就不是生物学家。糟糕,你们最后的联系都没有了。”
霍安:“”
“你是不是因为要走了,所以就无所顾忌了”
这位室友突然眼眶有些发红:“是啊,谁知道进了集训队竞争更加残酷啊,你们一个个都是大神,一点都不给人留活路。”
霍安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没关系,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我们也不过是万里长城才迈出第一步而已。”他叹声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你哭吧,这里没人看见。”
室友:“”
他一下子甩开了肩膀上放着的手:“谁哭了,我只是有点感慨而已,”说着他握拳敲了敲霍安的胸膛:“你可要争气,一定要进入国家队,然后把其他国家的参赛选手们通通踩在脚下。”
霍安身上一阵疼痛,他捂着胸口道:“你小子是不是故意的,用这么大劲。”
室友拉起了行李箱,转身走出宿舍,还大声道:“怎么会呢你一定要记得你刚来时候说的话,超过宋如一同学。”
门还没关上,就看到斜对面三零二的房间门打开了,宋如一还有她的室友从里面走了出来,四个人打了一个照面。
宋如一的室友这次也是淘汰的,她的眼睛红红的,明显是真哭过的,但是此刻她的脸上有一丝尴尬:“这个,房间的隔音好像挺差的。”
两位男生:“”
呵呵,呵呵,呵呵呵。
霍安对着两人点点头,还对宋如一道:“都是送人,我们一起吧。”
宋如一抬眼看了他一眼,慢悠悠的先往前走了。
室友托着行李箱跟在后面,瞄了一眼霍安的脸色,给自己找推脱的理由:“还留学生宿舍呢,隔音竟然这么差。”霍安不说话,他继续道:“国家队有四个名额,我相信以你的能力,肯定是没问题的,现在暂时落后,接下来第一也说不定,我是真心这么想的。”
突然走在前面的两个女生脚步停住了,两个男生也顺势停住了,就看着她们小声的说了什么之后,然后宋如一往左边的方向去了。
“她生气了”男生问。
女生看了两人一眼道:“不,宋如一本来就是要去餐厅的,我们只是顺路而已。”接下来不顺路了,自然要分开了。
“而且,”女生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话说了出来,她看向个子稍矮的男生:“而且宿舍里好歹还有一扇门挡着呢刚才除了空气什么都没有。那个,你说话还挺大声的。”
两个男生:“”
霍安转头看着老乡,重重的拍了一下肩膀,叹气道:“说吧,我什么时候得罪过你了,现在人家妹子肯定觉得我小心眼了。”
室友也有些愧疚,可有关心眼大小这个问题,他犹疑了一下:“难道,你不小心眼吗”
霍安手上的动作更大了,他苦大仇深的说道:“你居然对我有这样的误会”
看着这一幕的女生抓了抓头发,想着要不自己还是先走吧,不要等这位一同淘汰的同学了,而且这位总是考第二的霍安,小不小心眼她看不出来,戏精倒是真的。
现在已经六月份了,高考结束十多天了,中小学生马上就要期末考了。而大学里,根据不同的学院安排,也陆陆续续的开始放假。培训时间过半,原来的三十名生竞考生就剩下十名,而接下来的三天里,还会淘汰六名,最后选拔出四名国家队队员。
宋如一每天依旧在快速问答环节不假思索的说出答案,她的题目是最难的,可她也是目前还没出错的学生。理论不论是知识点的补充还有测试,每次排在第一的永远是她的名字,操作考也一样。
这让原来的二三四名有些无力,原来想着经过努力还有培训,自己和她的差距可以拉近,结果没想到她好像没有上限一样,每一次都是满分。
哦,也有一次不是满分的,老师因为她在操作中的一个简易步骤扣了一分,并且告诉大家,简易操作没错,但是既然是考试,那么就要每一步都按流程执行。
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希望两者之间差距缩小甚至反超的梦想,原来真的只是梦想而已。
一天傍晚,宋如一坐在餐厅的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