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逃荒亲戚啃树皮,我带两娃吃烤鸡-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认了人流量不少,苏蓝又特意问了几个汉子,知道了这里可以摆摊后,满意地带着几人往回返。
  一路上苏蓝都在心里盘算着,这里都是些做苦力的汉子,自然就得把份量做得大些,虽说是第一天试试水,可那的人不少,怎么也得多准备些。
  就像昨日,其实后面还有人想买,只是她已经卖完了,就有些可惜。
  不过路要一步一步走,赚钱也是。
  等几人从码头回到主街道上时,路上的人也多了起来。
  苏蓝先是到肉摊订了二十斤瘦肉,还有几根棒骨,老板笑眯眯地给她添了一些案板肉。
  因为马上过年,肉价涨了一文,这些一共花了她将近两百文!
  这一下,便将昨日赚回来的钱全花出去了。
  不过做生意就是这样,总得先投入,才能有收获。
  苏蓝让老板先帮忙看着这些肉,又带着几人往布行走去。
  这一路上,人来人往,凡是经过的,几乎都会回头再看看几人。
  苏蓝挺直了腰背,这可是给张莲的手艺做宣传的最佳时机。
  因为她的自信,连带着其他人也都昂首挺胸,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了布行。
  “这不是之前买布料的大嫂吗?”伙计一眼便认出了苏蓝。
  随后瞧见苏蓝身后的几人,眼神一亮,“哎呀,这衣裳做得可真好,这几个孩子是大嫂家的吧,长得可真标致,像那年画里的福娃娃似的。”
  苏蓝笑着说道:“是啊,还多亏了你的布料。”
  “大嫂今天再卖点什么,我带你看看。”伙计问道。
  苏蓝却说了个不相干的话,“小哥儿,你觉得这几件衣裳怎么样?”
  “做得极好,裁剪也得体,针线也细,不知道大嫂是自己做的,还是请人做的?”
  伙计不知道她这是何意,不过还是如实回答道。
  苏蓝把张莲推上前一步,“她做的。”
  “这大嫂的手艺确实不错,我还从来没见过有人这样做呢,格外新颖。”伙计眼中流露着赞叹。
  这话不是吹捧,是他做这一行好几年了,也见过绣娘做的活,要说这大嫂的手艺有多巧妙倒是谈不上,不过看这个大嫂也不是绣娘,也不像十分有钱的人家,能有这手艺,已经很不错了。
  能得这布行伙计的夸赞,这事就算能进行。
  苏蓝想了想问道:“小哥儿,不知道这铺子里,你可能做主?”
  “不知道大嫂问得哪方面?”
  “要是我想着,能做几件这样的衣裳,挂在你铺子里卖,卖出去的钱除了成本,咱们一起分,不知道小哥儿觉得怎么样?”
  伙计后退了一步,认真的打量了下苏蓝,这才反应过来她今日来,是有这样的打算。
  他皱着眉沉思了片刻,摇摇头说道:“这个我还真做不了主,不过我可以帮你问问我们掌柜的。”
  能问,就是好事。


第68章 时间紧任务重
  从布行出来时,张莲紧张到出了满手的汗。
  她原想着自己试着说,可还没开口,嘴就像糊住了一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要不是蓝妹子在,她连这个门都不敢进。
  不过紧张归紧张,张莲的心情还是十分激动的,虽说今日这伙计没有给准话,但是也没拒绝,约定了三日后再来一趟。
  而且伙计还从库房里给她拿了一些不要的布料,让她多做几个样子出来。
  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忙了这么长时间,早上的那点粥也消化完了。
  苏蓝摸了摸有些扁的肚子,一扭头便看见了刘清雨张着嘴盯着一个地方,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她顺着刘清雨的视线看去,原来那地方是一家面摊。
  苏蓝拉着几人径直走了过去。
  “老板,四份面。”
  张莲连忙拦住,“蓝妹子,我不饿,待会我回家吃就行了。”
  “咱们等会还有事,放心,等你赚钱了,有的是机会给我花。”苏蓝打趣道。
  张莲只好也坐了下来,心中暗叹,她得好好做,争取让布行收了她的衣裳!
  很快,四碗面被端了上来,香味四溢,就连苏蓝吃惯了好的,也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张莲依旧是先喂过丫丫,然后看着刘默玄兄妹两个,操心着他们别把汤汁溅到衣裳上面,最后等他们都停下,才端着自己那碗吃了起来,连汤汁都没剩下。
  等着张莲的间隙,苏蓝扭过身往路两边的店铺看去。
  面摊的斜对面,是一家书肆,她想起了刘默玄天天在地上写写画画的模样,委实有些让人心疼。
  苏蓝让其他人在这等着,拉过刘默玄走进了这家名为德善阁的书肆。
  这会德善阁里的文人学子不少,看到苏蓝一个妇人拉着个孩子走进来,抬眸打量了几眼。
  从古至今,教育学习读书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光读书,还有花费高的问题。
  士农工商,尽管文人的地位排得很高,可碍于银钱,也只有那种大户人家才能培养出学子。
  不说学费,就说这最普通的笔墨纸砚吧,那就不是普通人家能供得起的。
  他们家能让刘行文读上几年书,也完全是因为有刘青山。
  苏蓝尽管做足了准备,却还是被这里的东西惊了一跳,忍不住咋舌。
  这里最便宜的一只毛笔,就要上百文钱,至于砚台,墨,那就更不用说了,一个比一个让人震惊。
  刘默玄看的也直紧绷。
  苏蓝算了下自己现在手中的银钱,大约是十四两,这十四两在普通人家,都够生活好几年了。
  可在这,即便是每样买最便宜的,也就是半年的用量,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既然要让刘默玄读书,这些东西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眼下他已经比旁人晚了一些时日,就更得多多练习才是。
  这样想着,苏蓝挑选了一套便宜点的笔墨。
  刘默玄扯了她的衣裳,低声说道:“这里的太贵了,我们还是走吧。”
  他在地上画画就挺好,而且叶明泽也给了他一根毛笔,虽然那毛笔有些呲毛,不过他还是也不舍得用,主要是浪费墨。
  他在地上写写,还可以擦了重写,一点都不会浪费。
  苏蓝眼神闪烁,轻声道:“放心吧,我有钱了,而且我还可以赚钱,你也可以去读书。”
  刘默玄抬头望着她,读书吗……他也可以吗?
  有了笔墨,纸张,书本也不能少。
  苏蓝朝旁边买书的文人打听道:“这位公子,不知给孩子启蒙,需要买什么书?”
  那文人扭过了身子,看了眼刘默玄后说道:“小兄弟瞧着有八九岁了吧,如果不曾识过字,可以选择千字文。”
  说罢,他还贴心地朝苏蓝指了指千字文的所在。
  这里的书基本上都是抄本,就是由那些学子誊抄过的,价格也便宜了些。
  那文人看苏蓝瞧着书架上的一排书沉思,直接替她抽出来一本,温声道:“这本不错,字迹工整,价钱也合适些。”
  苏蓝连忙感激致谢,随后她又想到了什么,打听道:“不知咱们文县的学堂哪家更好些。”
  “文县一共有三处学堂,一处是德安堂,是官府联合几个有钱人家一起办的,老师也好一些,只是束脩一年要五十两呢。”
  “还有一家是个老秀才办的,叫文华堂,那儿只有他一个老师上课,学子也不多,束脩便宜些,要十五两,只是老秀才脾气有些怪,大家也不怎么愿意把孩子送过去。”
  “最后一家是新办的,好像叫修远书院,这家我不太了解,想来束脩应该差不多吧。”
  苏蓝了然于胸,要是按她眼前的赚钱速度,光是束脩费二十两,她不吃不喝也得赚上几个月。
  还有笔墨纸砚,这些是消耗品,且得买不少呢。
  更别说这一大家子,方方面面都要花钱。
  可刘默玄的年纪已经过了两三年,她原打算着过完年开春就将他送进学堂呢……
  任务之艰巨啊……
  没法子,她得抓紧时间赚钱了!
  苏蓝又朝文人致了谢,将这套笔墨,还有千字文买下,又买了些最便宜的纸,就是那种学子或者文人,只写过正面,反面还可以接着再用的纸。
  一共花了四百文。
  买完东西后,苏蓝便带着几人返回了家。
  路上还给刘清雨和丫丫各买了一对绢花。
  一到家,张莲首先便带着几个孩子将新衣裳换了下来,整整齐齐的叠放好,便拿着布行伙计给的废布料忙了起来。
  刘默玄抱着千字文爱不释手,一头钻进屋子里认字去了。
  刘清雨则是和丫丫拿着绢花捣鼓着那几根不多的小细毛。
  苏蓝也要忙,她得提前把肉准备出来,没有绞肉机,二十斤肉可是个不小的工程。
  德善阁。
  苏蓝走后,她所在的书架后面,一个熟悉的面孔慢慢的从里面走了出来,紧紧握着拳头,面色阴暗晦明。


第69章 生意红火
  码头。
  天还未亮苏蓝就早早地出发,推着板车赶了过来。
  她是这么想的,天色这么早,兴许有人为了早点赶到,顾不上用早饭,她便可以多卖一份。
  现在这个情况,她得多多赚钱,能多卖一份,便是多赚一份的钱。
  苏蓝朝手心哈着气,看着码头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猛地多了一个这样的板车,来来往往的人纷纷好奇地驻足观看。
  尤其是看到老板是这样一个年轻的妇人后,也愿意多看几眼。
  不过一听苏蓝这不知是什么东西一碗居然要五文钱后,摇着头走开了。
  他们都是些苦力,一天下来费力巴拉的也才能赚到十几文,这个东西看着是不错,可实在是太贵了。不如随便吃张饼子对付一下。
  不过也不是没有开张,还是有个人因为好奇,买了一碗。
  苏蓝给他盛了满满的一大碗,递了过去。
  昨夜她特意炸了一碗辣椒油,将辣椒筛掉,只留下红油,备了一小碗醋,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进行调整。
  这客人在碗里倒了不少醋,对于苏蓝说的辣椒油却看都没看,而后凑近闻了闻,风卷残云地吃光了一整碗。
  ”舒坦!“
  客人大喝一声,将空了的碗放到桌子上,随后满意道:”这五文钱果然值,这么一碗下去,我只觉得浑身都有劲了。“
  旁边的人笑道:”有那么好吃吗,你该不会是这老板请过来给我们做戏的吧。“
  那客人一瞪眼,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他娘的老子在这个码头干了多少年了,诓你们干啥,你爱吃不吃,跟我有关系吗。“
  那人悻悻低下了头,扯着一旁的同伴远离了这个地方。
  这么一出,倒是吸引了不少其他的人,见那客人确实冒了汗,都有些心动。
  再一看都是肉,没有掺杂其他的东西,这样说来,五文钱也不算太贵。
  有几个汉子犹豫了片刻,咬咬牙走上前来,说道:”给我们每人来一碗。“
  苏蓝动作快速,一会便做好了四五碗,分别递给了摊位前的几人。
  她又将辣椒油往外推了推,说道:”这东西可不多见,还是我家亲戚从南面带过来的,吃过之后,保准你口齿留香,忘不了这个味。“
  其中一个汉子舀了半勺,放到了碗里,小心地试了试。
  只见他眼神一亮,“果然更香了!”
  随后三下五除二喝了一大碗,痛快地掏了五个铜板,用衣袖抹了抹嘴说道:“又好吃,还能顶饱。”
  有一就有二,有了这几个汉子的宣传,不怕卖不出去。
  果然,不消一会儿,方才还无人问津的小摊,顷刻间人满为患。
  “给我来一碗。”
  “我也要一碗。”
  都是些汉子,也不拘束,端着碗就在苏蓝的摊位前吃了起来。
  随着一个一个的空碗放下,苏蓝也收获了一大批夸赞。
  早上这阵功夫卖了有四十来份,苏蓝喜滋滋地掂量了下钱袋子,她今日准备了有将近一百碗的量,全部卖出去的话,就是五百文,抛去买肉的两百文,她还能剩三百文。
  这时候,几只船也停靠了岸,码头上所有的汉子飞一般地奔了过去,再也顾不上好奇,想着能多干些活。
  苏蓝知道这头一天,自然急不得。
  而且虽说今日没有昨日在诗会卖得快,不过胜在稳定。
  这里的人流量除了在码头做活的汉子,还有不少客船也都是从这里下船,不愁卖不出去。
  一个时辰后,等第一批船离去,所有人也都有了空闲的时间可以短暂地歇息一会。
  这期间苏蓝又卖出去十来碗。
  而她准备的辣椒油,此刻已经见了底。
  看来大家对于这个辣椒油的接受程度还是很高的,如此看来,明日要多炸些了。
  苏蓝这般想着,有一人慢悠悠的,来到了她的摊位前。
  “你这东西怎么卖的?”那人一边问,一边用眼神不住地朝苏蓝的脸上扫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