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正阳想了想:“其他的我爱莫能助,不过如果你想隔离巨磁阻效应影响的话,我可以介绍你去锦屏地下实验室,那里能达成这个物理条件。”
  “真的吗?太好了!”季知行没想到一通电话能有这样的收获。
  锦屏地下实验室是世界最深的地下实验室之一,深度达2400米,空间有12万立方。主要研究核天体反应、暗物质等课题,所以,当初在规划建造时非常注重“洁净度”,宇宙射线通量可降到地面的千万分之一至亿分之一——这是他那个地下100米的高纯锗探测器所达不到的。
  有温正阳说项,季知行获得了借用锦屏地下实验室某个工作间两天的机会。在隔离巨磁阻效应的干扰后,精准地得到了真空能的涡量、涡核、广延边界层等重要数据。
  如果说,原本他们“看到”的真空能模糊得像一团影子,现在已经能“看”得纤毫毕现了。当然,观测得更清楚并不意味着就找到了捕获的方法,真空能仍然像天上的彩虹,看得见却抓不着。
  不过,“看”得更清楚总归是件好事,毕竟他们的实验研究进度已经凝固了5个月了。
  另一头,易言等人也结束了为期两三天的学术会议,回到了研究所。
  走出实验室和其他人进行学术交流还是有效果的,回来后,易言提出对真空能施加应力,观测其弯折、扭转、相黏和断裂等形态变化。林逾静建议讨论约化质量和尺度之间的变化关系,以推测稳定量子涨落的约束条件。其他人或多或少也都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在开了一次集体研讨会后,大家开始按照新的实验设计探索捕获真空能的方法。
  转机出现得猝不及防,有一天,新到货的MSR910A型量子频谱分析仪输出了一份峰值极其异常的分析报告。
  “这是……”季知行看着报告眉头紧锁。
  报告纸上是一段表示量子涨落的波度曲线,整体趋势平缓,但中间有一段突然急速飙升,甚至超出了仪器分析的上限值。
  这要么是操作不当,要么是仪器故障,要么就是……刚才抓到了真空能?!
  一想到有这个可能,季知行捏着报告纸的手都在发颤,实验室里的大家也都激动得无以复加。
  虽然暂时不明白是哪个关键的节点导致峰值的出现,但为了排除操作不当和仪器故障的可能性,大家一起将实验重复了一遍,这回,飙升的峰值没有出现……
  实验室沉默了片刻,季知行鼓励道:“再试一次!”
  然而,大家将实验重复了三次、四次,直至月上中天,量子频谱分析仪输出的波度曲线依然平缓得令人绝望。
  在之后的日子里,大家不断地分析实验、重复实验、倒推实验,可却一直得不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那一段峰值究竟是不是……”单岩终于忍不住问出口。
  没有人说话,谁也没有答案。
  那段0。0001秒的峰值究竟是真实的测验结果还是只是源自意外与失误?
  那段0。0001秒的峰值究竟是否来自他们梦寐以求的真空能?
  他们这段时间设计的实验究竟是已经走向成功还是又一次陷入迷途?
  “如果我未曾见过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那0。0001秒的峰值不曾出现,大家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患得患失。
  就这么又过了两个月的时间,季知行甚至又采购了一台MSR910A型量子频谱分析仪。
  废弃的报告纸堆到了天花板,摇摇欲坠,就像大家的信心。
  实验室的气氛越来越沉默,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脑子已经被掏空了。
  又一次的研讨会正式开始后,甚至没有人开口说一个字。
  邓迫冷不丁说了一句:“杀个研究员祭天吧!”
  原本默然的大家忍不住笑了,大家调侃了邓迫几句,研讨室的空气重新流动起来。可松快的气氛并没有持续多久,气氛又渐渐凝固了。
  季知行心里沉甸甸的,邓迫刚才的话虽然是开玩笑,但也可见大家真的已经被瓶颈的压力逼到穷途末路了。
  气氛越来越低迷,季知行突然开口了:“我有个主意。”
  大家瞬间抬起头像向日葵一样朝向季知行,期盼他能带来扫除阴霾的阳光。
  “1865年,巴斯德开始研发预防天花的疫苗。经过长时间的失败后,他给自己放了个假,一批细菌就这么被放到过期——正是这批过期细菌使得巴斯德误打误撞地走向成功。”
  “1928年,弗莱明开始研究杀死葡萄球菌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失败后,他给自己放了个假。回到实验室后却发现,培养皿长出了吞噬葡萄球菌的青绿色霉菌——然后,他成功地研发了青霉素。”
  “1982年,马歇尔为了研究胃病决定在实验室培养幽门螺旋杆菌。经过长时间的失败后,他给自己放了个假,结果他遗忘的培养基长满了菌落——这就是他想要的幽门螺旋杆菌。”
  季知行扫视一圈:“这说明什么呢?”
  能进知行研究所的自然都是学霸,阅读理解不在话下,但老板的意思难道是……
  “这些例子都说明一个道理,实验实在做不出来的时候,就得给自己放个长假!”季知行尽可能带上轻松的笑意,“反正快过年了,咱们提前一个月放假吧,都回去好好放松放松。”
  作者有话说:


第94章 
  既然要放长假; 那离开前实验室就得好好收拾一下。等大家收拾好陆续离开了,朱仁这才知道突然提前放长假了。
  朱仁找到季知行:“要提前放假的话,那年终奖怎么办?现在发还是等过年?”朱仁问道。
  “啊; 年终奖啊,差点忘记这回事。”季知行抓了抓凌乱的头发,“反正早晚都要发,就现在发吧; 这样大家开心一点。”
  “那额度……”朱仁有些踌躇。
  季知行不假思索地说道:“照去年来吧。”
  “你确定?今年的“业绩”可不怎么样。”朱仁虽然没有参与实验; 但作为研究所的“大总管”,他对实验的整体情况了熟于心; 知道这一年度有大半时间都是白费功夫。按“业绩”来算; 实在是不值得给那么多钱。
  从朱仁的角度来看,季知行当了两三年的老板,至今仍有一种学者式的天真。当然; 打工人能遇上这样的老板那是幸事。但是朱仁自季知行学生时代就一路看着他成长,自然为他考虑多一些。
  “项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进展,如今正是开源节流的时候,年终奖其实可以少发一点的。”朱仁劝道。
  季知行坚决地摇头:“节流也不能在这上头节; 更何况今年也不是没有成果; 甚至我们还成功捕获过一次“真空能”。”
  “就两个月前那次啊?”朱仁疑惑道; “不是不能确定吗?而且一直也没重复出那个峰值来; 你怎么判断那是成功的呢?”
  “直觉!”季知行斩钉截铁地说道。
  朱仁:……
  季知行见朱仁一脸“你驴我”的表情,强调道:“真的; 不骗你。”
  事实上,历史上就有很多天才般的重大发现就是先有直觉; 然后是逻辑的推理; 最后才得到实验的验证。
  比如爱因斯坦曾说这么一句话:“人最好像野兽那样; 应该更凭直觉。”因为他最广为人知的成就——广义相对论、引力波正是源自于直觉的想象。
  再比如印度数学家拉马努金临终前凭直觉写下的一个θ函数,在几十年后被证明可以用来描述黑洞的行为模式与奇点。
  当然,科学的直觉并非源自莫名其妙的普信,而是根植于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科研经历。
  “我的直觉告诉我,那段峰值就是真空能!”季知行说道,“只是有什么蛛丝马迹被我们疏漏了,但实验方向肯定是正确的!”
  这话其实他也对易言等人说过,一开始大家还因此颇为振奋,但两个多月徒劳无功还是让大家渐渐失去了信心。如今估计都以为他说的那话只是一种鼓励吧。
  带着一颗动摇的心是无法继续攀爬科研高峰的,所以他才果断按下暂停键,暂停实验。
  但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在这么关键的时候绝不能叫大家觉得自己的努力是被否定的、是应该打折扣的。
  “正是因为陷入瓶颈大家都心力交瘁,才要打一剂强心针。”季知行说道,“年终奖就是最直接的肯定。”
  “行,听你的。”朱仁没有继续劝,心里暗叹,不知道经费还能撑多久,希望大家的努力能对得起季知行的苦心吧。
  朱仁转身正要离开,突然又想起来一件事:“那个内嵌富勒烯……应该不用再买了吧?”
  两个月前,他前脚才劝季知行省点钱把那台新型量子频谱分析仪退了,季知行不仅不退,没几天就又发了一份材料采购单给他。
  当他看到内嵌富勒烯后面写着100毫克的时候,心里就有不妙的预感。采购量如此之少,要么就是确实用得少,要么就是贵得吓死人。但看那“100”旁边还有涂抹掉的“50”“150”等字样,他就知道肯定是死贵死贵才能叫季知行犹豫再三。
  一问价格差点没吓死,100毫克内嵌富勒烯就要一千万,算一算岂不是1克就要8个亿!
  重量约等于一颗药片的东西价格竟然高到这么离谱的地步,他当时找季知行确认了足足6次才敢拨款采购。然后……后来又陆续采购了几次,光是内嵌富勒烯这一项就花出1个亿去了。
  虽然不是自己的钱,但朱仁每拨一笔款还是感到十足的肉痛,就这么个小玩意儿……所以,季知行肯暂停实验,他是扎扎实实松了口气的,谁家的经费耐得住这么烧啊!
  面对朱仁期冀的眼神,季知行苦笑着点了点头:“暂时不用了,实验室还剩50毫克呢。”
  内嵌富勒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笼形结构材料,其空腔可以内嵌原子、离子等微观尺度的特殊物种。他们的实验需要困住量子簇,基本只有内嵌富勒烯才能达成理想效果。
  之所以能下定决心采购还是因为他在系统空间充分试验过,效果确实是好——真可惜系统里的东西拿不出来,不然他有整整1斤呢!
  朱仁回办公室交代财务准备划拨年终奖去了,季知行这才沉沉地靠在椅背上。
  “唉……”季知行长长地叹了口气,“累啊……”
  作为项目领头人,他是绝对不能在研究员面前露出颓势的,否则大家就更沮丧更没信心了。
  实验他暂时不想去思考了,脑子放空了一会儿,又想起经费的事。
  这段时间因为新的实验设计需要新的仪器,再加上采用内嵌富勒烯等材料,这两个月就烧了将近两个亿。以这个经费燃烧的速度,真的,不勤俭持家不行了。
  正想着以后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朱仁就又来敲门了。
  他手里拿着一个顺丰邮件袋:“刚刚送到的,那个顺丰小哥说要当面交给你,我没敢让他进。跟他保证了肯定立刻交到你手里,他才肯让我转交。”
  自从简昳被抓之后,朱仁对研究所的安全管理就更抓紧了,轻易不肯放外人进来。以前研究所也收过很多顺丰邮件,但是顺丰小哥从未像这回这么着紧的,所以朱仁都有点好奇了。
  “这是什么呀?”季知行也不明所以,接过来随手撕开封口。
  邮件袋里是几张纸,他打开一看,惊得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顾不得朱仁还在,季知行在脑内大喊:
  系统!这是怎么回事!!
  作者有话说:


第95章 
  易言回到家也才下午5点不到; 妻子齐怡看了看时间,不由得问道:“今天那么早啊。”
  “我们放假了。”易言一边脱鞋一边说。
  齐怡把怀里的小女儿递过去:“放假几天啊?”
  “一个月,春节提前放假。”易言抱住小女儿亲了一口。
  听见“一个月”; 齐怡心里就咯噔一下,但见儿子正在餐桌上写作业,就按捺着没有追问,等孩子睡了再说吧。
  然而吃饭的时候; 齐怡还是忍不住胡思乱想。说是放假; 该不会是……被辞退了吧?
  不怪她这么想,即使是事业单位中最清闲的“看报”部门也没有放那么长的春假的。而且这段时间; 易言下班回家精神都不太好; 很累的样子,也说过实验不太顺利的话。
  难道真的……
  齐怡想起房贷,心里沉甸甸的。当初为了孩子能在好的学区上学; 再加上易言的年薪确实能覆盖房贷,他们夫妻俩商量了很久,去年才下定决心在这里买了套两居室,想着以后等孩子大了有点积蓄了再置换。这套房子首付125万; 如今房贷还有280多万; 如果易言真的失去了这份高薪的工作; 那……
  齐怡满腹心事; 食不知味。
  易言的手机响了,他随手划开; 是主任在工作群发了一条通知。他两三眼看完,咀嚼的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