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院篮球队的队员本来就少,结果有2个参加前几天的运动会比赛意外受伤不能上场,一个家里有事临时请假回家去了,一个因为犯规被罚下了场,他们队现在连板凳都是空的,根本没有替补!
怎么办?!林朗急得冒火,突然看到眼前的季知行。
“知行!你上吧!”
“哈?”季知行也正为林朗着急着,却不料突然被点名,“我没打过球啊!”
他中学的时候忙着照顾爷爷,大一的时候忙着打工维生,此外还要兼顾学习。打球这种休闲娱乐活动对以前的他来说是一种奢侈品,他连NBA都根本没时间看。
“没事,就是凑个人头,你就站在那里就行!”林朗不由分说地拉起季知行,把物院球队66号背心套在他身上。
凑够5个人,比赛终于可以继续进行了。
林朗给季知行指了个靠近场边不碍事的位置,季知行就像吉祥物一样呆站在那里。
时间只剩最后30秒了。对于像季知行这样没打过篮球的人来说,30秒好像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但这种想法显然相当外行。
林朗一边运球一边判断形势,做了一个假动作转身一晃绕过防守他的人,迅速突破上篮,拿下关键性的2分!
物院43:42化院!
场外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季知行也举起双手像观众一样高声欢呼着喊加油!
但是比赛还未结束,还有12秒,化院仍然不甘示弱,迅速组织进攻,物院积极防守。
“哔——”裁判吹响了哨子,物院犯规!
可恶,林朗懊恼得狠狠给了自己一下,他刚才太急躁了。
化院罚球。
第一球,命中!追平比分!
物院43:43化院!
场边的化院学生跳起来拼命鼓掌。
第二罚,罚球的化院选手调整了一下呼吸,运球、跳投,球在篮筐上颠了几下,掉进筐中。
物院43:44化院!
化院的欢呼声简直要把体育馆的屋顶给掀了。
时间仅剩3秒,局势几乎已经无可逆转了。
化院选手有的放松了身体,有的干脆搂在一起庆祝,场边的观众也纷纷起身打算离开。
可林朗没有放弃,他想赢!
在篮下接过球后,他立刻抛给离他最近的季知行,自己迅速往对方篮下冲刺。
季知行明白林朗的意思,他是让自己把球抛给他,这样比他一边运球一边跑要来得快。可是时间只剩3秒了,林朗就算跑到篮下顺利接到球立刻跳投也绝对超时了。
季知行看着林朗狂奔的背影,看着他抵达篮下转身焦灼却不放弃的神情,突然冒出个想法——如果他能直接把球丢进篮筐里呢?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他突然习惯性地进入心无旁骛的思考模式。
这太像一道数学物理题了。
第20章
几条数据瞬间从季知行脑中闪过。
由《体育》可知标准男子比赛用球直径24。6cm,重量620g;篮筐高度3。05m,圆周75cm,直径45cm;标准篮球场地28×15m。
室内无风,风阻系数忽略不计,空气阻力系数0。53N(m/s),空气密度1。293kg/m^3。
他身高180cm。
求能够使篮球命中的投射速度与投射角度,即【v;angle】。
假设篮筐与篮球的相对坐标为【 x; y 】;
首先受力分析; 由受力分析可得微分方程:
m×dx^2/d^2t=…k×dx/dt;
dx/dt(t=0)=Vcos(θ)qw;
由线性齐次微分方程解法解得;
x(t)=m/k×Vcos(θ)(1…e(…k/m×t))
F浮=3/4π^3×ρ≈0。0756N;
曲线恒过点带入轨迹方程可得;
S=νcosθt;
H=νsinθt…1/2gt^2;
可得v、t关于θ的函数;
v^2=gl^2/2cos^2θ(ιtanθ…h);
t^2=2(ιtanθ…h)/g;
在该点,球射入篮筐时角度;
Tan(φ)=v(y)/v(x)=tanθ…h/ι;
以球经过篮筐中心时的入射角取代,则球入筐不碰到篮筐的最小角度为;
Φ=arc tan(24。6/2)/(45/2)=28。9°
……
所有的数据在季知行脑中一秒跑完,他从来没有感受过自己的脑子有这么丝滑!
然后,他动了。
他侧身把球倒到右手顺势展开手臂,左手高举保持平衡,身体□□,像拉开的弓弦。
计时器上显示着鲜红而刺眼的“00:00:01”。
季知行抬起右手奋力一抛!
暗橘色的篮球高高地从空中划过,画出一条流畅的抛物线。
时间好像慢了下来,所有人都盯着那颗球的轨迹,看着它重重地砸到篮板,“砰”的一声弹落到球筐上,转了一圈……两圈……
进了!!
刹那间,所有人都跳起来疯狂呐喊,整个体育馆都颤动了!
声浪爆出体育馆外,体育馆外的人听到动静都不禁停下脚步,惊疑地看往那个方向,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今天是运动会最后一天,闲着没事的人很多,有的干脆跑进去看个究竟。一进体育馆就看见球场上几乎所有人都呈现一种兴奋得难以抑制的状态,有捂住口瞪大眼睛的,有张大嘴咆哮的,有蹦跶个不停的,有抱着头一脸不可思议的……
还有一个身穿1号球衣的搂着场边一个穿66号球衣的帅哥,把他摇得跟触电似的……
张标在给季知行做完后勤后无所事事,到处闲逛,被体育馆的动静吸引,也跑进去看热闹。
他扫了场上一眼,只看明白物院赢了,这是很好没错啦,可有必要那么激动吗?就好像国足踢出世界杯冠军了似的。
他碰碰前面发出狼嚎的男生:“兄弟,发生什么事啦?”
“就刚刚,那个66号在三线内投中了最后一球!”他说着,激动得重重地拍了一下栏杆。
“然后扳回比分?”
“是啊!太绝了!”
“那也没必要那么激动吧,我刚才差点以为体育馆要塌了。”
“是对方的三线内!这球飞了整个篮球场,进了!!”
和张标一样后来才进体育馆的人都听得目瞪口呆,一时之间“哇嘈!”之声不绝于耳。
张标比别人更哇嘈,因为他想到一件事——季知行才刚领跑完三千米啊!
他跑完800米腿就软得跟面条似的了,季知行几分钟前刚拿了三千米冠军,现在居然还能打球!还进了那么绝的球!
林朗亢奋的情绪持续了整整两分钟,季知行被他揽着激动地摇晃个不停,觉得脑浆都被晃匀成核桃芝麻糊了。
“快——停——下——”他的声音不由自主地晃出一条条波浪线。
林朗终于放开季知行,握着拳在原地疯狂地蹦了好几下。
“我们赢啦!哈哈哈!”
物院其他队员也兴奋地围过来庆祝。
他们与其他学院之间的比赛有输有赢,一般来说一场友谊赛不会这样激烈地牵动他们的情绪,但是刚才最后那一球太绝了!即使在NBA,这一球也绝对能入选年度最佳进球锦集。
副队长克制住兴奋往季知行胸口轻轻一锤:“天选之子啊!”
他刚才亲耳听到季知行说他没打过球,一开始呆站在场边的样子也确实不像有篮球经验的。这样都能一把中,他觉得季知行要么就是运气爆表,要么就是天赋绝佳。
据说后来连续几年的运动会,各学院体育委员们在拉壮丁的时候都跟卖保险似的拿季知行当招牌。
“没有跳高经验?这就对了,你不知道在这方面的天赋有多高!当年那个物院学霸季知行……吧啦吧啦……”
对于自己的惊艳一掷,季知行也没有多作解释,那样太装逼了。
事实上,他出手的时候也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经过这次冒险一试的意外惊喜,他才真的感受到“统合力”的重要性。
相对于其他三四个任务,季知行对“统合力”任务一直不算太重视。在二级阶段,系统将“统合力”任务细分为上肢力量、下肢力量、核心训练等几个方面,但没有规定具体的训练方式。
季知行就跑步、举哑铃、平板支撑老三招,一直不带变的。运动方式虽然单一,但确实是把上肢力量,下肢力量与核心力量都锻炼到了,也顺利拿到了积分。
时至今日,季知行才充分明白了什么叫做“统合力”,什么叫做“大脑与身体交互配合”,什么叫做“综合所有能力的对外表现”!
瞬时计算对如今的他来说不算难,难得的是他的身体居然能精确地配合算出来的角度与速度!
真是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这么牛逼啊!季知行第二次这么想,决定以后对“统合力”任务用心一点。
当时围观的学生们有很多拿手机拍视频的,自然也有刚好拍下那最后30秒的。
相关视频被上传到朋友圈后,迅速传播开来……
第21章
无数自媒体转发那几段比较清晰完整的视频,并冠以各种耸动的标题。
《反转再反转,篮球赛超燃绝杀》
《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篮球赛最后3秒上演超远距离逆天反攻!》
《不可不看,0。9秒贯穿全场超远投篮!》
《大学生篮球比赛,激烈程度不亚于NBA》
《现象级精彩对决,最后一球上演球场奇迹!》
某博也出现了一个新词条“广陵大□□动会奇迹一球”,半小时内就窜上了热搜,排名迅速往上升。
网络游民们看完视频后目瞪狗呆。
“最后的绝杀球像漫画一样!”
“这有啥啊,我梦里也有过!”(狗头.jpg)
“是我的话,我能拿这一球吹一辈子!”
“太厉害了,本来对方罚球全进都要赢了,最后杀出这球扳回比分。”
“运气太好了!”
“为啥一定是运气,就不兴人家有实力啊?”
“我怎么觉得那个66号看起来很眼熟啊?绝对见过!”
“我想起来了,国庆那时候,那个帅哥就上过热搜,“学霸用物理推算自证无责”的词条!”
“该不会那一球也是算出来的吧?”
“就那两三秒的时间?”
“我愿意认为是算出来的,不是运气是实力!”
“别的不说,臂力太强了,从对方篮下得球直接就抛出去了。”
“对手都看呆了,好惨啊!”
“我看有的已经在庆祝了,谁知……”(泪目.jpg)
“倒数12秒的时候,那个1号能够顶住压力命中一球,也很强啊。”
“对,最后3秒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都冲到对方篮下了。”(星星眼.jpg)
“有点被蛊到了,真是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要放弃啊。”(加油.jpg)
“真的,不到最后一秒钟,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
相关词条越来越热,广陵大□□动会相关视频也接二连三地冒出来。
“靠!三千米夺冠的那个帅哥怎么跟66号那么像。”
“广陵大学在校生为您解答:就是同一个人。”
“我不信!!”
“按时间线,刚跑完三千就去打球?!”
“天啊,我连800都跑不动……”
“他不是人!”
自媒体们嗅到新热点,迅速把几个视频剪辑拼接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蹭热度。
《一刻钟内连夺两冠,99。99%的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惊!车祸现场挥笔自证,三千米轻松夺冠,篮球场力挽狂澜,扒一扒广陵大学的那个神人……》
……
还有很多记者和媒体人冲到广陵大学,想要采访季知行获得第一手消息,季知行通通婉拒,有那时间不如多做几组平板支撑呢。
事后,季知行看林朗那么热爱篮球,手书秘籍一份并倾囊相授。林朗抱着那张草稿纸钻研了足足一个小时,然后表示文化人的活咱干不来,他还是走硬汉路线吧。
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友谊交流赛并不会产生什么深仇大恨,所以后来包括化院在内的其他学院也有一些篮球队员来问季知行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季知行一人发了一份秘籍,内含计算公式和训练方法。大家看过之后,大多跟林朗一个反应。
邱岚是个例外,他抱着那份秘籍钻研了半个月,又向季知行虚心请教,从此开启了非常规训练模式。
他购入测力计测试自己各种状态下的臂力,训练自己肉眼估量距离及角度的精确度,天天刷题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与瞬时计算能力……
当然,常规训练也没有落下。
在旁人看来,邱岚就像武侠小说中误练邪功的人一样走火入魔了。
练球还要带着长度尺、角度尺、风速仪。
还把自己投篮的动作录下来,在屏幕上各种量角度长度,然后在草稿纸上划拉出一串公式和数字。
“你不会真的信了吧?”有人问他。
“为什么不呢?”邱岚回答。
鉴于邱岚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