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光庆确实渴了,可低头一看杯子,便灭了要喝水的心。
这个陶瓷杯,一看就是姜老师的。
他无法和除了褚凤兰之外的其他女人共用一个杯子。
“谢谢。”张光庆道了谢,却丝毫没有要拿起杯子喝水的意思。
姜冷荷则是坐在自己的床上,眼睛垂着,对张光庆喃喃道:“我爸原本是针织厂的工人。可是因为酗酒,在我很的小时候导致了针织厂一次小火灾。然后就被开除了。”
姜冷荷淡淡说着,抬头看了一眼张光庆。
她的目光是恳切的,甚至带着期盼的目光,她奢望张光庆能理解她,能理解她现在的处境,还有她一切的不得已。
命运对她不公,可是她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
“我爸是个好人。但是就是爱喝酒。后来没了工作,喝的就更多了。终于有一天,我妈受不了,抛下我们就离开了。”
张光庆听着这个故事,微微一滞。
他眼里的姜老师,是个对吃穿用度都十分讲究的人。她活得很细致,又无限精致。她整个人都像笼罩在艺术的光芒下,自从她进了学校,美术课被她上的风生水起。她的办公桌永远都收拾的那么干净整洁,而且在桌子的右上角,每天都会有一朵小花,插在那个宽口瓶中。
张光庆曾经在看到这些的时候想象过,姜老师或许是哪家娇养的小姐,才会这么精致的生活,像一朵洁白的百合花。
可是他没有想到,姜老师这样的百合花,竟然是在这种逼仄的筒子楼里长大的,更没想到她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姜冷荷说到这里,突然对张光庆笑了笑:“不过现在都好了。我爸平时也不住在这里,只是偶尔回来,会在床上躺一躺。”
姜冷荷像是在对张光庆解释,道:“我爸在一个个体公司找了份工作,给人家看仓库。晚上要在仓库睡。”
张光庆无意间哦了一声,可是足以让姜冷荷欣慰了。
因为她觉得,这声哦就代表着张光庆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是特特意解释给他听的。
张光庆听完了,知道这个故事要结束了,连忙站起身:“我该走了。”
姜冷荷挽留:“再坐一会儿吧,喘口气再走。”
张光庆笑了笑,说:“不用了。我还着急去给我爱人送排骨汤。”
姜冷荷不在说话了,只是拿眼看着张光庆。
张光庆移过目光,只是对姜冷荷客气地笑了笑,转身就要离开。
姜冷荷连忙追上去,站在自家门口,叫:“张老师,那个……”
张光庆转头看她,真诚道:“放心,我什么都不会说的。”
他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姜冷荷看着张光庆的身影,最后消失在长长的走廊里,她终于无力地依靠在门上。
她最后叫他,是想告诉他,骑车慢一点,注意安全。
可是张光庆却理会错了,以为她是想提醒他,不要在学校对别人说起姜冷荷的困窘。
姜冷荷倚在门上,默默地想,原来张光庆是这么看她的。
她一直都觉得张光庆是那种很踏实的男人,和自己的父亲完全不同。
他懂得怎么去爱人,去爱自己的爱人。
姜冷荷这三十年来,似乎没有被爱过。
所以她喜欢张光庆,或者说喜欢张光庆这样的男人。
还有便是,他知道张光庆是前校长的儿子。
她的编制问题还没有解决,自己的父亲是没有人脉的。
如果张光庆肯帮自己说一句话,那么她的编制是不是很容易就解决了?
……
姜冷荷有着无数的愿想。
她清楚的知道,以自己的条件,是无法找到一个多好的男人。
任何一个和她相亲的男人,在知道自己的家庭后,都会慢慢和她断了联系。且自己又不是多么的貌美如花,像张光庆的爱人那样。
姜冷荷认为女人一定要占一样优势,或者会投胎,出生在一个正常且条件不差的家庭里。或者容貌绝美,这样才能让男人忘记你所有的缺点,只醉心于自己的容貌。
可是她哪样都不占。
只能把人生的希望寄托在一些旁门左道上。
姜冷荷微微抬起眼睛,看着外面湛蓝的天空。
春天的天空总是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让人可以直视它的美丽。不刺眼,不招摇,温和地自成一派。
姜冷荷喜欢这样的人,春风一般的和煦,就是张光庆那样。
她在门口靠得久了,觉得站的有些累了。
过往的人,谁都要转头看一眼她,带着奇奇怪怪的目光,可是姜冷荷从来都不在乎。
她听到父亲躺在床上□□,醉酒让他很痛苦。姜冷荷转过身去,却看见长条桌上的那杯水。
她用自己的杯子,给张光庆倒了一杯水。
可他好像连碰都没有碰一下。
作者有话说:
大家是不是都不看了啊
当当当,还有人么。
第128章
张光庆走到褚家时; 赶上了晚饭的点。
他骑到院子里的时候,看见厨房灯亮着,便知道大家应该都在厨房吃饭; 便提着保温桶往厨房去。
厨房里大家正聊得热火朝天; 谁也没听到院子里的声响,见张光庆推门进来了; 褚家贵连忙站起来道:“大姐夫; 你怎么来了?”
“炖了排骨。”张光庆把保温桶放到餐桌上; 说:“我赶紧拿来了; 怕赶不上吃饭; 没想到时间正好。”
褚凤兰看他一眼,抱怨道:“正好什么啊,我已经吃完了。”
张光庆连忙说:“没事; 我先倒出来一点,大家吃。剩下的; 就给你放保温桶里; 你睡前饿了再吃一点。”
“睡前不许吃了。”崔毓秀连忙说:“要吃现在就吃一块; 剩下的明天早晨我给你热热吃。”
“那我就喝小半碗吧。”褚凤兰指指碗柜,对张光庆说:“你帮我拿个小碗。”
褚凤霞已经站了起来,阻止道:“姐夫,你先坐,我去拿。”
褚凤霞拿了碗回来; 对张光庆说:“姐夫; 你还没吃呢吧,我给你也盛一碗。”
张光庆看了一眼; 道:“我不想吃排骨了; 你们喝的什么粥?”
“玉米糊糊。”许童在一旁道。
“还有吗; 我来碗玉米糊糊吧。”张光庆说,“最近家里不是炖排骨就是大骨头的,喝的我看见就反胃。”
经常炖,那都是褚凤兰爱吃。张光庆也跟着吃,可是整天这么吃,吃恶心了。
褚凤霞给他盛了一碗玉米糊糊,张光庆接过来闻了闻,笑道:“还是这个好,多香啊。”
褚凤霞又去炒了一个菜,番茄鸡蛋,虽然张光庆一直说不用了不用了,可怎么会让他吃盘中剩下的一点菜根,家里有什么就做什么,快手菜,一两分钟就出了锅。
褚凤霞把菜端过去,还没放下,就见崔毓秀已经给腾出了位置。
把用过的盘子都收了,在张光庆的正对面空出了位置,是让褚凤霞把菜放在他面前的。
张光庆连忙说了谢谢,然后拿起馒头开始吃饭。
“刚刚听你们聊什么呢,聊得很热闹。”张光庆说。
“家贵的婚礼。”崔毓秀笑着把一张单子递给了张光庆,“你看看,这上面是婚礼流程,人家主持婚礼的人给列的。”
张光庆连忙接过来,右手拿着筷子,左手拿着流程单,从上到下大略看了一遍,道:“不错啊,很热闹。”
“是,我和咱妈都觉得不错。”褚凤兰说。
“那这主婚人找的是?”张光庆看向褚家贵。
“是我们车间主任。”褚家贵说,“我提前打过招呼了,今天上班的时候还见主任在读他写的致辞呢。”
“证婚人呢?”
“应该是君歌办公室的领导。”褚家贵连忙说:“但是不知道确定没确定,上次说还有个人选,是她爸的一个战友,现在还在某个单位任职。不知道确定了没有。”
“都挺好的嘛。”张光庆把流程单还给了崔毓秀,又说:“妈,你不用操心了,饭店那边不是也都安排好了?”
“对,不过到时候要麻烦你早来了。”崔毓秀说:“咱们家本来就没什么亲戚,都是君歌他们家的客人。各桌都要派烟酒糖瓜子什么的,凤兰的身子也不方便,就只能麻烦你了。”
“说麻烦就客气了,这都是应该的。妈,你放心,我提前请好假,那天一早我就来。”张光庆想了想,说:“算了,我提前一晚上来,在家住。早晨就不怕来晚了。”
崔毓秀很满意,连忙说:“那就太好了。”
她说完,又看向褚凤霞,问:“你呢?你怎么说?”
褚凤霞微微一滞,不太明白她妈的意思:“什么怎么说?”
“我的意思是,继军来不来,你和他说了吗?”
“说过了。”褚凤霞道:“他说他一定来。”
崔毓秀很满意,连声道:“继军就是比一般人都懂事。”
三月十六日,宜嫁娶。
褚家贵第一次作新郎,早晨睁开眼的时候,还在想,这到底是真的吗?
他和君歌两人,从一开始的君歌父母反对,到崔老师反对,再到后来各种事情的发生,褚家贵每走一步,每遇到一份挫折,都会以为这婚他是结不了了。可是每次还都让他和君歌两人挺了下,一直到今天这个大喜的日子。
天还没亮呢,外面已经热闹起来了。
来帮忙的亲戚早早就到了,厨房里先忙起来。还有崔老师的同事朋友等等,烧水泡茶的,和面的,起锅烧油炸油条的,等等,还有一大锅的羊肉汤,也是半夜就架上锅了。
这是给来帮忙的所有人准备的早餐,大家来不及在家里吃,都早早到了先忙起来,谁饿了过来吃几口,对付一下。
崔老师虽然财力有限,可是是个稳妥的人。她尽自己的全力,让每一个来参加婚礼的人都挑不出毛病来。给足了大家面子,也是赚满了自己的面子。
褚凤霞在外面敲门,催褚家贵道:“还没起来?帮忙的人都来了,你还不起?”
褚家贵立刻从床上折腾起来,对褚凤霞喊:“起来了!”
他穿的是君歌妈妈带他去定制的西装,从房间出来的时候,虽然还没洗漱,可整个人已经是神采奕奕。
“这衣服太好了!”褚凤兰免不了赞叹,对身边的张光庆说:“这套西装真不错,你要不要也订做一身?”
张光庆皱皱眉,“我穿不了这个。再说了,我上体育课,难道要穿着西装皮鞋去给大家上课?”
褚凤兰想了想,说:“也是。”
两人正说着,就看见沈继军从厨房提着热水壶出来了。
他只穿了一件衬衣,下面是合体的西裤,衬衣扎在裤子里,上面散开了两粒扣子,袖子也挽了上去,好似别人都在过春天,只有他一人身在炎热的盛夏。
张光庆看了,十分羡慕,“还是年轻好。”
褚凤兰笑他:“你又不老。”
“还不老呢。”张光庆喃喃道:“马上就三十了。”
褚凤兰一直没觉得自己年龄有多大,还总是觉得自己年轻着呢,可回神一想,自己也马上三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
和凤霞这样二十五六的,绝对又不一样。
沈继军提着热水壶,转了一圈,给每个需要热水的人,加了水,最后走到褚凤霞身边,问:“你的杯子呢,给你到点水。”
褚凤霞摇头,“我不渴,还是你自己喝一点吧。”
“我也不渴。”沈继军笑着说。
来帮忙的人,大多不认识沈继军,可沈继军这一趟趟的添水递烟的,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有人就问他,你是谁家的,怎么没见过?
沈继军便道:“凤霞家的。”
那人就不明白了,转头小声问身边人:“凤霞不是离婚了?”
那人又小声解释:“这是新认识的。”
不到五分钟,自沈继军来了之后,院子里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他的存在。
大家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即使说了,上年纪的人也转头就忘。于是沈继军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凤霞家的。
他十分喜欢这个称呼,在有人叫他的时候,他会立刻高声回答。年龄大的人,找什么东西找不到了,就会喊凤霞家的,沈继军便立刻麻溜跑过去,帮别人排忧解难,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已经和凤霞结婚了,是真真正正的褚家人。
褚家这边忙,都是杂事上面的忙。各种婚礼上的细节都要注意,怕的是落人口舌。不过还好,老家有亲戚来,知道褚念之早早过世,家里没有男人,便来了几个明白人,都是常年累月的帮忙红白事的,在门口一坐,就让人心里踏实。缺什么少什么的,也去找他们,人家哪哪儿都知道。厨房也有明白女人,指挥着稳定厨房这个大后山,热水饭食就没有缺的时候,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有,就像一个圆环,首尾相衔,找不到一点错处。
而姚家那边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