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年三十的晚上十分热闹,随着夜幕降临,天空中放起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各种形状,各种图案的都有。虽然它转瞬即逝,但是他的那一份美好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春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名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非常热闹,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会重视这个节日。
人们会约在一起吃团圆饭,穿新衣,挂灯笼,放鞭炮,放礼花,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晚辈在给长辈拜年的时候,长辈会给晚辈发压岁钱,为的是希望晚辈永远像孩子一样,开心快乐!同时也是图个吉利。
当然,那一天,秦霜华自然是按以往的规矩,去给父亲祖母拜年。
父亲根据祖母坐在高堂上边,然后请双华跪在下边给他们拜年,拜年的时候一般会说“佳节贺喜,岁首纳福。”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等等之类的话,拜完年之后长辈就会把已经准备好的红包发给晚辈,安倍领了红包之后就兴高采烈的去满足的,想要的东西也有把它攒起来的。
按照以往的规矩,女人们还要去庙会里边上香求平安。大年三十这一天,秦霜华自然也是跟祖母一同去了庙会,她让采青提着香料和去庙会应该准备的东西,随着祖母一同去了。
庙里边人来人往,一个接一个,走路都是肩擦肩,人特别多,香火也特别旺盛,过年的气息十分浓重,他们进去上完香之后,去那个老方丈那里求了几个平安符,便回去吃年夜饭了。
回家之后秦霜华把在庙里求得的平安符拿了一个给父亲让父亲随身携带,以保平安,毕竟父亲多年征战沙场,刀枪不长眼,让他带着自己显然放心多了。
晚上放完烟花之后,父亲被皇上的吉令找进宫去,秦霜华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总觉得要出什么事情,但这是皇上的急令不去也没办法。
等到将近凌晨的时候,父亲终于回来了,今夜刚好是除夕夜,外面热闹的很,所以秦霜华也并没有很早睡去,而是等着父亲回来。
“傻丫头,你怎么还没睡呢?”秦宜回来看见女儿还在等他问道。
“爹爹我在等你过除夕夜呢,你看外面都还有那么多人,马上就倒计时了,让我们一起倒数吧。”秦霜华说道。
第35章 秦宜年后征漠北
又是新的一年了,秦霜华决定要以自己新的面貌来迎接。
秦宜在家里刚过完新年,就领皇命远征漠北。
秦霜华非常不舍得父亲远去,但是既然皇上已经下了命令,不去也不行。
第二天一早秦霜华就起来为父亲送行,喝了送行酒。为了不让父亲在战场上分心很努力的挤出了个笑容,“爹爹,你一定要小心啊,华儿在家等你回来。”
说罢,祖母在得知消息之后也赶了过来,“宜儿,你要当心啊。”
“放心吧,我自有分寸,你们回去吧,有时间我一定寄信回来,到了之后我会跟你们报个平安的。”
道完别之后就出发了。
漠北新上位的可汗是个野心勃勃的战争家。刚一即位就率领匈奴骑兵横扫边关五镇。
常年驻守在边关的叶老将军在虎牙关与匈奴大军殊死一战时,斩杀了敌军两员大将,自己却以身殉国。
没了叶将军在漠北的镇守,匈奴势如破竹一路南进。过往焼杀抢掠无恶不做。大盛子民也怨声载道。
甚至一些地方都成立了起义军。一面抵御着匈奴的侵略,一面表达对朝廷的不满。就算皇上再无心政事,也总不免有些担忧北境局势。
而放眼朝中,能与那彪悍的匈奴匹敌的也就只有秦宜大将军了。
边关战事吃紧以来,秦霜华就有所预感,按照实力来说,自己的父亲是当仁不让的主帅先锋,秦宜十二岁便与其父上了战场,那时的他跟在军师后面学习用兵之道。
十四岁时便率领五十轻骑兵偷袭敌军营帐,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使敌人闻风丧胆。
十七岁时便承袭其父将军之位,成了最耀眼的少年将军。因着秦家军的盛名,临国一度对大盛秋毫无犯。
秦霜华不免感慨,若自己是个男孩的话,想来也会被父亲培养成军事将领,只可惜了自己是女儿身。
而按照势力分布,秦家是中立一派的中心人物,上阵作战这样凶险的事,各皇子也不会拿出自己的人冒险。所以大家会一致上书,推荐秦将军为主帅,领兵出征。
而令秦霜华也没想到的是,皇上竟然派了大皇子当监军。
此次出征凶险万分,想来是二皇子又在皇上身边说了什么,皇上才对司马信生了猜忌之心,便听了二皇子的意见派他随军出征。
都说皇家亲情凉薄,看来也当真如此,若是大皇子在战场上不幸遇难二皇子便手脚干净不费吹灰之力的除掉了一个夺嫡路上的强劲对手,而皇上被权力迷住了的眼怕是也无法体察到大皇子将深入的是如何凶险的处境。
大盛38年正月初五出征那天天降小雪,京城四处洋溢着新年的喜乐气氛。
街上撒满了点燃炮仗后遗落下来的碎屑红的碎屑。上铺着洁白的细雪,一切都显得宁静祥和。
霜华披着火红的狐皮大氅仰脸望着其骑在黑马上身着盔甲全副武装的父亲。
今生的剧情并不是上一世的重演,或许是自己的所为篡改了所有人的命数。
也使得所有人走上不确定的人生。所以秦双华对此次父亲的初出征忧心忡忡。她无法预料到战场上将会发生什么,也无法预知出谁胜谁败。
纵使她已心中卷起波澜,但他表面仍是一副平静的样子。
“父亲定要平安归来,霜华就在家等着父亲凯旋而归”秦宜低头看着女儿再次笑着说出这番话。
惊觉女儿仿佛在一年之内迅速成长。不仅个子抽高了一头,越发的亭亭玉立。而且女儿身上哪超越他年龄的淡薄和成熟的气质也越发显露,自然间就让人不敢轻视这个只有十三岁的女孩。
与父亲道别后秦双霜华本想去见一面那位传说中醉心山水无心政事的大皇子,但一转头看到的便是二皇子和五皇子一张兄弟相亲的脸。
秦少华突然之间没了兴致,纵使两世而生自己都没见过这位从来不参加任何宴会的皇子一眼。但那之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秦霜华不想再卷入这场夺嫡的乱流之中。见与不见并无意义。
秦家虽说不愿参与夺嫡之争,但秦宜将军一走,朝中形式大变,以往有着将军做依仗的中立派大臣见风使舵,趁乱倒戈。
秦霜华轻抚着铺在书桌上宣纸上的一个个名字。低头沉思。上一世的自己与其说是公孙城的妻子,倒不如说是二殿下的谋士,虽远在西北,但对京中势力分析透彻,正是由于自己的决胜千里之外,
才使得司马名突出重围,化险为夷。这张宣纸上的名字,便是二皇子麾下的朝臣。
而现在看来,不免有趣。
上一世,秦宜不曾出征,自然没有中立派大臣因秦将军不在京中少了庇护才纷纷投入二殿下门下这一说。但这份名单中,却有不少现在仍是中立一派的人。
秦霜华不想知道上一世这帮中立大臣是为何投入但到了二殿下门下,她现在更为关心的是,如何让他们不结交皇子,处于中立一方。
免于夺嫡,却不能免于朝堂。秦霜华低头轻抚着腰间挂着的荷花香囊,荷花之气可以涤荡人心,但这早起乌烟瘴气的朝堂怕是谁也就救不过来了。
父亲出征在外,但二殿下那头猛虎还在京城对秦家虎视眈眈。若是中立派不复存在,京中秦家孤立无援,在外的爹爹也护不得此处,腹背受敌,两面夹击,这是秦霜华最不愿处的境地。
所以,她会主动出击。
这几只,秦霜华足不出户,整天闷在屋子里边,就连饭也是让丫鬟们送到屋里边去,随便解决一下,丫鬟们都很奇怪,霜华小姐,最近怎么都不出门了呢,同时也很担心。
其实她只是在分析朝中各大臣的势力,为了不让秦家陷入困难的境地,而此时,父亲又远征漠北,只能靠她一个人来维持秦家的地位,她不想让前世的事情重蹈覆辙,所以她不能有任何的松懈,要打起一万分的精神来。
第36章 霜华出关父亲报平安
自秦宜出征漠北后,秦霜华在父亲书房里边已经闷了三四天了。
刚开始那两天,丫鬟下人们都以为秦霜华是因为舍不得父亲出征漠北,担心父亲的安危,所以心里有些难过和忧伤,能理解她独自一人闷在房间里边,想着过两天天小姐自己想通之后自然会出来。
但是如今已经过去将近五日的时间了,秦霜华还是没日没夜的呆在书房里边不出来,每日三餐都是让丫鬟们送进去,她这样每天睡眠不到三个小时,对身体是极为不好的,丫鬟们都担心小姐会不会出什么事了。
秦家下人一同商量之后,决定让才采青进去问一下小姐发生了什么事儿。因为平日里采青与小姐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一致决定让采青是最为合宜的。
第六天一早,采青端着厨房早已备好的银耳莲子粥和燕窝,到了书房门口:“小姐,你在里面吗?我让厨房为你准备了一些吃的,快出来用餐吧,你这几日天天劳碌,应该好好补补身子了。”
因为秦宜的书房里边有贵重书籍,字画,重要文件和军事机密,一般情况下是不让下人进入的,当然除了她的宝贝女儿秦霜华。
虽然秦宜是一个将军,整天征战沙场,但是他却偏爱书法字画等这些东西,对其尤为看重,并且在书房里边收集了好多名人字画,还有他自己写的,女儿画的。
所以他不允许任何人碰里边的东西,而下人们也非常识趣,知道秦家老爷的习惯,不让碰他们就不进去,要是有人在书房里边,下人们都只在门口呼唤,从来都不进去。
当然,秦家下人每一个都这么有规矩,自然是跟秦府的主人有关系了,秦宜和秦霜华华平时待下人也不薄,并且偶尔有时间的时候就会教下人们,读书识字,教他们一些基本的礼仪和常规,所以不管秦家人去到哪里都会赢得夸赞。
“请大将军表面一介武夫,但实则是个内心细腻的读书人,你看他温文尔雅的样子,年轻时候绝对是个美男子,肯定有许多姑娘爱慕。”
“你看秦家大小姐才十二三岁就如此知书达理,还长得亭亭玉立,生得一副好模样。”
“听说他们对自己的下人像对朋友一样,不仅每月工钱给的多,还教他们读书识字,真是好极了!”“难怪平日里出门看见秦家人和其他府上的家丁,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看见有礼貌,温和的家丁一定是从秦府出来的。”
市井上的人都是这样评价秦家人的。
加上秦府在宫中的地位不低,还有一定的威严,所以备受百姓敬重,秦宜的作风也深得百姓的喜欢,并且他征战沙场多年,为国家谋得了安定,虽然说现在诸位皇子在争夺皇位。
但秦家多年来一直保持中立态度,因此很少有对秦家不满的言论,宫中大臣很多也偏向秦家这一方,特别是许多保持中立的大臣,都是跟随秦家的,只要秦家倒向哪边,他们就会立即倒向哪边。
这几日,秦霜华一直在书房里边,看史书,读兵书,研究和分析宫中势力的走向,自己太投入而忘记了时间,并且每日的饭都是在书房里边随便解决一下,当他还沉浸在思考的世界中的时候,忽然听到采青的声音,于是她揉了揉疲惫的眼睛,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采青,找我何事?”
采青依旧端着食物站在门口,“小姐,你已经多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了,所以采青特意让厨房弄了点滋补的食物让你补补身体,你已经在书房里边连续呆了五天了,应该出来透透气了,不然会闷坏的。”
秦霜华站起来活动了下筋骨,原来自己已经在里边呆了那么久了,竟然毫无知觉。
“好的,我马上出来。”秦霜华想着马上就能弄好了,也不在乎吃早饭这点时间,尤其是不想让下人们担心,于是就答应了采青。
秦霜华出来同采青一起去了偏房用餐。
“小姐,自从将军走后你就整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边,您是不是担心将军的安危呀?放心吧小姐,将军吉人自有天相,他一定会平安归来的。”采青担忧的看着秦霜华说到。
秦霜华知道下人们非常担心自己,也不好得跟他们讲自己是在为何事烦恼,于是就很中肯地应了一声,“是的,爹爹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用餐快要结束的时候,秦宜留在家中保护秦霜华的其中一个侍卫突然来报“小姐,将军寄信回来了。”
侍卫手拿信封高兴的说道。
“看吧,小姐我就说将军一定吉人自有天相,他一定是报平安来了,您就不要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