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用种田打败天灾-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情况还算不错,只需要把牲畜的粪便进行发酵后堆肥,然后施在地里即可。
  叶瑜家分到的田地同样如此,叶父也不忙着商议正事了,还是得先春耕,他们家的田地自己种肯定是麻烦,但只要用粮食雇人就简单得多,其实雇的也就是褚绪风的护卫们,与其说是雇佣,不如说是帮忙,要不是叶瑜执意要给报酬,贾一他们是一点都不想要,主要是因为他们体格健壮,春耕的活在他们看来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没几天就能干完。
  褚绪风更是说:“我今年几乎天天都在你家吃饭,他们来帮着春耕也是件正常事。”
  贾一也附和道:“活又不重,没几天就能干完,而且如今有牛,只需要积分就能用一天,牛可是耕种的好伙计。”
  他们既然这么说,叶瑜无法,只得跟叶母商议了下,这段时间让他们到家里吃饭。
  因此接下来叶母便换着法做菜,什么红烧肉、酸菜猪肉粉条、豆角排骨之类的,都是大肉菜,平常日子里做一道都够了,如今却天天做,吃得贾一他们满嘴流油,到最后甚至所有人都胖了好几斤。
  堆肥、育种、耕种…
  村子里的田地上时时刻刻都能听到「哞哞」的牛叫声,但是租了牛的村民们却并不会无休止的让牛拉犁,而是中途会让它们休息,喂它们吃饲料或者喝水,牛可以称得上是村子里最贵重的财产。
  等所有事都做完的时候,已经到了四月初,天气越发的炎热起来,早上和晚上有些冷,但中午已经穿不住厚衣裳了,得换上薄衣,否则全身上下都会被汗浸透。
  原本今年他们还想开荒,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前些日子发生的灾祸让他们暂时搁置了开荒的想法,今年能伺候好现有的田地就已经是很好的事了,要是能收获和往年一样的粮食那就更好了。
  这时候叶瑜突然想起件事,之前韩副手带来的种子还放在地窖里,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发芽。
  想到这里他便把几包种子找了出来,按照种类泡在清水里,要是没记错的话,三种分别是芋头、荔枝和甘蔗种子。
  最后发芽的只有芋头种子,叶瑜遗憾归遗憾,却不怎么惊讶,荔枝和甘蔗都是不耐/操的,这段时间里又是被海水淹,又是在地窖里放着,要是还能发芽那就真的称得上是奇迹出现了。
  就连芋头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长成,只能试着种在田地里,要是能长成就是件好事,长不成也只是浪费了一块田地而已,尚且能够接受。
  作者有话说:
  我前几天去了趟医院,因为月经两个月没来,结果刚吃了药就来了,搞得我昨天痛经痛了一天,痛经好烦QAQ


第123章 酸梅汤
  叶瑜家自己的田地里种的都是各种粮食; 以水稻和小麦为主,还有些红薯和苞米,他们倒是不怎么种土豆了; 主要是现在用土豆做菜比较多; 已经不怎么当作主食吃了; 毕竟土豆作为粮食的优先级并不高,连红薯都比不上,只在家里菜园子里种一种即可。
  村里公有的田地里也种了许多粮食,除了水稻小麦高粱这样正常的粮食以外; 还有几块地种了糯米和芋头之类的,叶瑜盼着日后收获时可以改变一下食谱。
  种完粮食之后就轮到种植棉花和各种药材,棉花天性喜温喜光,因此对种植的土地要求是土层深厚、透气性强、并且要灌溉方便,好在村里有好几处地方都很适合。
  等田里的土坷垃全被敲碎; 再把肥料都堆进去; 就可以撒种子了,棉花种子整体呈现出卵圆形,两边有白色和灰白色的毛; 看上去非常不起眼。
  这些棉花种子分到手里; 专门负责的人便戴上兜帽开始种植; 也很简单,跟种粮食的方式相同。
  至于药材相比较来说就比较麻烦,因为各种药材对环境的需求不同,所以种植的时候就需要几位大夫在一边手把手教他们。
  像是黄芩喜阳喜干燥,就不能种在阴暗的地方; 柴胡喜暖; 耐旱耐寒; 怕涝,适合种在土质疏松的地方,三七则是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质要求不高,只要不是涝洼的地方就行。
  还有天麻、葛根、益母草等等。
  等各种药材也种植完的时候,重修围墙终于可以提上日程。
  不过在修建之前,叶瑜先是参加了叶河的婚宴,叶河跟岳灵是两情相悦,两人甚至称得上是青梅竹马,双方父母早就有了默契,只要年纪一到成亲就水到渠成。
  他俩成亲是件难得的喜事,因此全村人都很高兴,全都热热闹闹地过来帮忙,被凤仙花汁液染红的竹纸被剪裁成双喜字贴在家里各处,现做的红灯笼挂在几道门上,门的两边各有一个,这些东西让整个叶家看上去喜庆极了。
  岳灵是岳镖头唯一的女儿,而岳镖头原来又是镖局的镖头,手头的财富自然不少,就算是现在金银之类的也有很多,纵然用处不算大,但她想着女儿总会喜欢各种漂亮的头面,因此岳灵的嫁妆里金银一类的占比很多,再加上一整套家具,包括炕柜和半截柜、甚至还有为数不少的锅碗瓢盆,这也就导致了她的嫁妆第一台送到叶家的时候,最后一台还没从家门里出来。
  晒妆时叶瑜正好看见箱子里的头面,这时候他颇有些感慨地想,真正制作好的头面都很精致,技艺也很精巧,就算他是个男的都有些心动。
  所谓婚也叫昏,指的是黄昏的昏,因此一般拜堂的时间就是黄昏,太阳即将西落的时候,等他们拜完堂,再换上一身简便的衣裳,就可以过来招待亲友。
  婚宴上菜色特别丰富,叶瑜尤其喜欢吃那道凉拌猪耳朵,里面醋放得多,非常开胃,猪耳朵被切成条,吃起来脆脆的,尤其是带着脆骨的地方。
  叶大嫂今天乐得不行,满面都是春风,她招呼道:“想吃什么自己盛。”
  叶母冲她招招手,“你也快些坐下吃,让叶河他们夫妻俩继续招呼人就行。  “成。”叶大嫂一屁股坐在叶如旁边,摸着她的脸问:“好孩子,累了吗?”
  叶如已经会说话了,她口齿不清地回答道:“不累,饭饭,好吃。”
  她吃的是排骨汤泡饭,排骨汤把米饭泡得软软的,刚好适合她。
  “好吃就多吃点。”叶大嫂又给叶如盛了一小碗炒虾仁,是用河虾做的,吃起来特别香甜。
  叶母看着吃得认真的叶如感叹道:“这孩子总算是养好了,原先脸都是黄的,现在养得白白嫩嫩的。”
  “是啊。”叶大嫂听到这话可高兴,“陈大夫说如姐儿接下来只需要吃好睡好就行。”
  “这可是个好消息。”叶母笑着说。
  过了一会儿等叶如吃完了,叶大嫂就抱着她回屋睡觉,把她哄睡之后才出来。
  叶大嫂吃两口饭,然后小声跟叶母分享道:“灵姐儿没有兄弟,因此我们和她娘商量过,他们小两口成亲后生的孩子会有一个随母姓。”
  “挺好的。”叶母说:“不管姓什么都是他俩的孩子。”
  “是啊。”叶大嫂同意这一点,其实岳灵要招赘也是很轻易的,岳镖头家底厚,就算千挑万选也没关系,总能找到一个家世清白,人品好的,而如今他俩两情相悦,小两口日后不会只生一个孩子,那其中有一个随母姓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
  她紧接着又说:“回头你们要遇见性子好的,记得给海哥儿介绍一下,二嫁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对孩子好就成。”
  能坐到这一桌的基本都是叶家最亲近的亲戚,因此一听到这话就有人问:“没其他要求?”
  “嗐,能有啥要求,只要是真心对孩子好就行了,要是她也有孩子,我们也能当成自家的孩子一样养,只是家里家风一定要好,不能重男轻女,本人也不能拧巴,有事就好好说。”叶大嫂虽说没要求,但是把这些一一罗列出来就显得多了。
  叶二嫂拧眉问:“海哥儿这是终于想开了?”
  叶大嫂闻言叹口气,“哪儿啊,我这不是想着先做准备吗,也不能真像他说的那样一辈子不再娶啊,这不是妥妥的耽误人吗,别的不说,就是等我和他爹去世后,再等如姐儿嫁出去,他该怎么办,总不能孤独终老吧。”
  叶瑜随即劝慰道:“您别急,这才过了多久啊,大哥想不通也是正常的,再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唉,是我急了。”叶大嫂抹把脸说:“算了算了,你们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叶瑜沉沉叹口气,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环顾四周,发现吴家就没人来参加婚宴,说句不好听的,他们两家这就算是撕破脸了,听他娘说原本叶大嫂还想修复关系来着,但她们家一直不冷不热的,因此叶大嫂也不愿意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因此两家关系就变得不冷不热。
  不过说到底这并不算什么大事,真正的大事其实还是接下来的扩建,自从叶河婚事结束后,他们村子便忙碌了起来,几百号人整整忙了近一年才有了一座城池的雏形。
  之前有人说过最好把村子前门的两片树林砍掉,因此修建围墙时他们便顺手将其砍了,砍掉的树木也一点都没浪费,可以当成柴禾烧掉。
  按照预计他们至少要建起两千米的外城墙,外城墙内大概圈了八百亩地,这八百亩地有一百亩是住宅地,同时还把几座小山头圈了进来,一座石头山上建满了各种作坊,像是馒头窑就在其中,它旁边还有一座果山,种满了各种果树,有樱桃、林檎、橘子、桃子、柿子等,种了好几年,前些年一直没结果子,如今果树已经彻底长成,若是没有意外的话,他们接下来的一年四季都不会再缺水果吃,两座山之间的低洼处还种着西瓜之类的。
  除了预留出修建公有建筑的地方,和占地五十亩的明珠湖,剩下就全是耕地了,这些耕地包括私有的和公有的,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圈地产出的粮食足够他们全部人吃还绰绰有余。
  内城墙把住宅区圈了起来,并不长,只是坚固且高大,内外城墙的高度一样,都是四米,宽度也没什么区别。
  跟之前不一样的是,两堵城墙最上面有一层城楼,和相隔几米的城墙垛,就是那种凸一块凹一块的小垛子,凸出的小垛子叫做马面,比城墙一般地方要厚一些,这样一来,日后要进行战斗时,士兵们就可以在城楼马面上射箭,他们会更安全,而且各马面之间可以相互支援,形成火力交叉,更容易进行防御。
  说起来已经很麻烦了,然而当他们真正开始修建的时候便发觉做起来更是麻烦。
  首先要挖更深的墙基,全村人齐上阵,连叶父都不例外,他们不管白天黑夜都在干。
  因此每天下午叶瑜都要带人提着三桶放了冰砖的酸梅汤到城墙处,任由做工的人自己舀到碗里。
  酸梅汤里有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和冰糖,深褐色的果汁里有冰块在沉沉浮浮,他自己也舀了一瓢。
  酸梅汤做得好,喝起来酸甜可口,还很是解暑,只要一碗下肚全身上下的暑气就都消了。
  叶瑜喝完后长舒口气,“夏天喝一碗酸梅汤果然最舒服。”
  叶父三两口喝下肚,放碗的同时嘱咐他道:“太凉了,你少喝些。”
  叶瑜应一声,然后说:“因为天气炎热,咱们冬天囤的冰块消耗得极快,如今已经没剩多少了,再过几天可能就喝不到了,趁着还有,应该好好享受一下。”
  “还是得悠着点儿。”
  他说完就不说了,把碗放下继续去干活。


第124章 桃子、杏子和石榴
  村子里但凡是有空的人都在修建围墙; 只有年纪小和身体差的没参与,大多在做些后勤工作,像是叶瑜就因为不耐晒; 因而在家煮一些消暑的茶饮给他们喝; 他每天轮着翻的煮酸梅汤、柠檬水或者绿豆汤; 让他没想到的是,其中最受欢迎的竟然是绿豆汤,不用加冰,只需要在井水里湃一下喝起来就很凉了; 有时候放的时间久,口感就近似于冰沙,不说他们了,就连叶瑜自己都很喜欢。
  除了茶饮以外,西瓜也是必不可少的; 夏天是西瓜的成熟期; 带着黄色条纹的绿皮西瓜圆鼓鼓的,不用手拍都知道里面的瓜瓤一定成熟了,红瓤的西瓜特别好吃; 唯一的缺点就是籽有点多; 吃的时候需要吐籽; 有时候挺麻烦的,不过当香甜的瓜瓤吃到嘴里的时候,这些缺点就如同烟雾一般消散了。
  叶瑜刚把今日份的绿豆汤煮好,里面还额外放了些金银花和菊花,都是消暑解毒的; 趁着放凉的时候; 他就去帮他娘修整凉席了; 他们家的凉席是用竹子制作而成的,用了几年后就会出现竹篾开裂,和中间细线断裂等情况,因此每隔几年就要进行一次修整,有时候运气好,出现的问题不严重,只需要拆几个竹篾就行,很快就能结束,但这种情况算是少数,更多时候需要更换一整条连接的线,至少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