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也没什么坏心思,只是抱着人人都有的侥幸心理,想着免费用摊位,能节省一点是一点。
叶瑜默默把这件事记在心里,他们日后若是要建设市场,就得把完善制度放在首位。
他俩付过钱就离开了,钱老太她们纵然可怜,但想想这也是因为她们自己抱着侥幸心理,如果能早日付租金,就绝对不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
晚上逛夜市的活动就止于吃完一碗酒酿圆子,到底时候已晚,得早点回去休息。
一夜无梦。
第二日叶瑜才刚起床就得到消息,距离望祀城最远的晨辉城等几个南方城池的使者也都到达了,因此林城主决定明日一早就开始集会。
叶瑜对此乐见其成,毕竟早日结束他们也能早日各回各家。
第146章 盟约
进行集议的地方定在城主府; 叶瑜他们一行四人过去时就看到淮阳城众人已经到了,谢贤谢叔也在其中,他们一共来了三个人; 个个都是一袭儒衫; 想来几乎都是淮阳书院的读书人。
通过谢叔作为连接; 他们两方理所当然地互相认识了,领头的使者是淮阳书院的副院长,同时也是淮阳城的副城主,姓文; 人如其名,是个文质彬彬的人,只是短短几句交谈,叶瑜就能看出他学识极为丰富,与他交谈的时候; 连谈吐都不由得注意起来。
说起来他们也没有什么可以谈论的; 最多就是寒暄两句,说一说天灾发生后的事情。
其中叶瑜着重询问了他们那里发生的天灾类型,结果不出他所料; 果然最先开始的就是干旱; 非常严重的干旱; 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因为这个原因离开了淮阳郡,选择逃难去其他地方,而剩下的人里有一半都没能熬下来,再加上全国范围的地震,导致死者不计其数。
地震结束后又是越发严重的干旱; 旱灾引发山火; 反正建城之前的淮阳郡同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好在那边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地处平原,非常适合种植,因此等气候渐渐平稳下来,收获的粮食就足够他们吃了,甚至还有剩余的可以拿出来进行交易。
他们简单聊过两句,屋子里的人便已经到齐了,整整坐满了两张长桌,每个人都正经危坐,等待集议正式开始。
林城主出来后首先是欢迎他们的到来,然后才说起正事来。
“我召开此次集议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来现在能联络到的城池就只有在座各位,为了加强联络,我希望能够缔结盟约,形成同盟,以此来互通有无。”
说完这一点,林城主就闭嘴了,给他们留下商议的时间,众人见此也没客气,纷纷交头接耳开始跟自己的人商议起来,
叶瑜沉吟半晌,倒是赞同此事。
“林城主说得有理,而且这事须得望祀城带头,其他的都不行,毕竟望祀城原来乃是京城,在平民眼里,他们就自带威严。”
他说完这话,就开始向叶明辉解释自己赞同的原因,“一个人势单力薄,有许多事都是合作才能做成,换到城池之间也是这样,单独做事不如联合在一起,当然了,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原则,就算要联合,咱们也要待遇一致,不欠他们的,若是不能做到平等,这个同盟不参加也罢。”
叶明辉听完这才恍然大悟般地点点头。
另外桌上其他人也想到了这一点,因此有人冲着林城主委婉地问道:“这同盟可要处处以你们为主?”
林城主双手相扣放在桌上,气定神闲地回答:“自是不用,每座城池的城主都是同盟的长老,若是有事,须得经过所有长老的商议才可做决定。”
他说的能不能实现先不说,反正话已经放在这儿了,明面上人人平等,所有城池在同盟里的地位也一样。
因此其他人很快就同意了组建同盟的建议。
紧接着林城主说出第二个原因,“第二点是建立在第一点之上的,那就是通商,比如说我们缺粮食,但是附近有盐井,并不缺盐,所以我们会用盐换粮食。”
这一点也没问题,就连满是商队的晨辉城来者也没意见,毕竟他们做的是普通的行商生意,针对的是个人,而林城主说的这个则是城池之间的。
叶瑜也同意,他主要是不想再种棉花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他们那边的田地不适合棉花生长,田里的棉花长得慢极了,半年都长不成,要是真能换来,就不用他们费尽心思种植了。
至于其他的倒是不缺,城池里足够自给自足,只有麻布、棉布和绸缎是极缺的,而这些却是南方几座城池里最常见的东西,因此叶瑜早就盯上了,他打定主意等集议结束,就要去找他们商谈生意,至于他可以拿出来进行交换的东西自然也不少,除了皮毛和粮食以外,还有盐和糖。
对此叶瑜是很有自信的,他们手里的大块皮毛肯定非常受欢迎。
在两点原因都得到众人赞同之后,林城主便露出一抹笑容,“我要说的就这么多,请问你们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倒是真有人有话要说,说话的是晨辉城副城主,他型容干练,说话也中气十足,“我倒有一个提议,希望每座城池都能抽人组成一个商队,以半年为单位进行走商,这样一来,城池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得频繁。”
另外一位苗山城来者也点头,“苗山城有许多特产,兴许就要你们想要的。”
接下来又是一阵讨论声,等所有人都点头的时候,此次集议便基本算得上是圆满结束,在这之后就是撰写盟约,并且给同盟取一个名字。
在撰写盟约之前,叶瑜还特地去找了南方几座城池的主事者,想从他们那里换到棉麻锦布,还有相应的原材料。
种植棉花比较多的苏南城使者听了他的需求,凝眉问道:“你们可以用什么换?”
其余人也都打起精神准备听他回答。
南方的城池想来不会缺粮食,因此叶瑜想了想就示意叶明辉把先前带过来的袋子拿过来,袋子被打开后,大块大块的动物皮毛展现在他们面前。
苏南城和苗山城的使者见此便眼睛一亮,前者很惊喜地说:“没想到你们竟然有这么多毛皮?这是紫貂皮吧。”他抚摸着一块厚实的皮毛,想了想问:“看这样子,你们是东海郡那边的?”
叶瑜点头道:“没错,我们现在叫冀望城。”
“好名字。”苏南城使者夸奖一句,然后说:“我们那里棉花多,倒是可以用棉花换你们的皮毛。”
这些兽皮受欢迎的原因是虽然南方也有动物,但是毕竟它们身上的皮毛不如北方的宽大,毛也不够厚,再加上南方如今冬天的温度也已经低至零下十几二十度,非常冷,那种冷还跟北方的干冷不同,是一种湿冷,一到冬天或者春秋下雨的时候屋子里也阴风阵阵,有段最潮的日子里骨头缝还会冒凉气,每到这个时候,都是各种皮毛制品的销售旺季,兽皮大氅和兽皮毯是他们最喜欢的。
而其中公认的就是北边的兽皮质量最好,特别是前几年晨辉城的商队带了些北边的兽皮到他们那里,原本大部分人都觉得兽皮再好也好不到哪儿去,还卖得那么贵,实在是不划算,但还是有识货的人将其买走,据购买的人说,那些兽皮不管是做成衣裳还是铺在身下当被褥,盖在身上当被子都很适合,尤其是倒春寒的时候,那些兽皮更是立了大功。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他们那里棉花数量多得都用不完,能换一些皮毛也是件好事,要不棉花和棉布放太久就放坏了。
而苗山城也是因为差不多的原因,所以两座城池都愿意跟冀望城签署交换合约,唯一让叶瑜有些惊讶的作为副城主的他们竟然能单独做决定。
他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些副城主基本都是城主的后代,日后等城主退位,他们便会接任,因此手里的权力极大。
草拟合约是由沈叔负责的,毕竟他原来是专门做生意的,因此对此事颇有心得。
至于叶瑜和褚绪风则是被林城主请过去了,他俩到时看到厢房里人不少,都是被叫来参与拟定盟约的。
经过四五天的商议,终于拟定好了一个简略的盟约,与此同时,沈复也把交换合约确定了下来。
叶瑜细细看过一遍,没看出来有什么陷阱,便将两者都给抄写了下来,将信纸装进信封里,准备叫人快马加鞭送到他爹手上,这样一来估计能赶上细化之后签署合约的时候。
在叶父的意见传过来之前,交易会就开始了。
但是叶瑜却不像以前那样期待这个环节,因为他们已经和许多座城池都签署了互换合约,因此就不太看得上这种针头线脑的交易。
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交易会上竟然还真有一些他们城池需要的东西出现。
首先是各种没见过的种子,纵然温度不对不能发芽,但是叶瑜有个收集癖,尤其是对种子,反正付出的代价又不多,仅仅是一些粮食而已,他还是能够接受的。
其次是冀望城能够产奶的牛,就是从五福楼店小二打听来的李家庄子饲养的奶牛,经过好一番讨价还价,他们最终决定用粮食换五只牛,其中一公四母,是适合□□的数目,幸好带来的粮食数量足够,要不然就得用盐再换些粮食。
最后则是淮阳城答应他们用盐换取书籍,淮阳书院不说孤本,其他一些常见的书籍基本上都不止一本,因此拿来交换也是正常,更别说淮阳城主更是抱着有教无类的思想,有人愿意学习他比谁都高兴,所以叶瑜他们换书籍所付出的代价并不大。
反正到最后叶瑜他们带来的东西全都没了,换成了所需要的东西。
第147章 市场
联盟的名字最终取作天恩二字; 简称为天恩盟,林城主解释说,他希望天恩浩荡; 上天能够尽快结束天灾; 让他们恢复到以前的平静日子。
这名字跟望祀城有异曲同工之妙。
天恩盟约则是大致规定了各城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还有相对应的权利,一旦有人做了危害联盟的事情,违者就会受到处罚,严重的甚至会被驱逐出联盟。
等叶瑜在所有的合约上都签好字; 并且摁上手印后,他们五十多人终于可以回家了。
在离开之前,他们与苏南城和苗山城的使者约定好,接下来他们会在每年的八月份组成行商,带着相应数量的皮毛过去。
至于他们向望祀城购买的五只牛; 则是委托给了晨辉城; 他们会将牛顺道送来。
在回冀望城的路上,他们人人都归心似箭,老天爷倒也给面子; 一路都很平静; 没遇上什么灾难; 顶多是在一处水泽看到了正在迁徙的象群,一共有八只,每一只身躯都很庞大,其中最高大的那只身旁还有一只小象,想来才刚出生没多久。
叶瑜总觉得头领象往他们这里看了眼; 但可能是不认为他们有威胁; 所以并没有过来驱逐; 倒是让人和象群一起分享了这一汪水泽。
去望祀城用了大半个月,但是他们回家却只用了半个月,足足少用了五六天的时间。
叶瑜在看到冀望城雄伟的城门时,心里竟然产生了一种尘埃落定的真实感。
他洗完澡的时候叶母正好做完面条,端出来后叫叶瑜过来吃饭,一整锅的蘑菇肉丝面,里面有蘑菇和肉丝,因为汤底又加了炒出汁的西红柿,所以咸香的味道里带着淡淡的酸味,尤其开胃,很好的抚慰了他因为长途跋涉而消退的胃口。
除了面条以外,桌上还有一整只烧鸡,让叶瑜鼻尖盈满了香气。
叶母帮他盛一碗面,然后问道:“绪哥儿怎么没过来?”
叶瑜在埋头吃面的时候抽空回答:“我们在望祀城遇到了他表妹,这可是个好消息,得跟褚伯伯报喜,再说了,褚伯伯也许久没见绪哥,总得叫他们父子俩团聚。”
叶母只是随口问一句,得了答案便不再说这事。
“你尝尝看咱家的烧鸡,是按照你说的法子制作出来的,我先前尝过味道确实不错。”
说完便扯下来一条鸡腿放在叶瑜的碗里。
烧鸡确实做的好,肉香而不柴,皮尤其好吃浸满了油,吃起来油润至极,香喷喷的。
等吃完饭叶瑜就端着泡好的菊花茶开始跟叶父说他这一路的见闻。
“我们签好的合约都在这里了。”他将一个背篓递过去。
叶父边翻阅边点头应道:“好,我先看看,你进屋去休息吧。”
听到这话叶瑜就到院子里洗漱去了,洗漱完刚准备去睡觉,就想起件事,他把笔记本从行李中取出来,用笔在上面写写画画。日记本上记载了他从望祀城得来的灵感,像是开放市场,和改变货币形式之类的。
如今他们已经可以用实物货币了,只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比较好,如果以长远来说,那还是铜币、银两和金子这样的货币形式更好,可以完美融入到以后的市场里。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