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先把叶老太搀扶下来,本想让自家大哥将娘扶进铺子里,然而叶老太手一挥,道:“你当你娘已经七老八十,路都走不动了?”
说完就迈腿进了铺子。
叶父无奈一笑,转身把叶瑜从车上抱下来。
“这一路可冷?”
叶瑜被叶父抱在怀里摇摇头,“不冷。”
他抬起手里的水囊,“娘给我灌了热水,到现在还热乎着呢。”
叶老二将驴车找地方栓住,然后也进了铺子。
叶老太这时正打量铺子全貌,见铺里没人便问道:“今天生意不好吗?”
叶老大闻言回道:“哪儿啊,这不是时候还早,天太冷了,等到中午,咱们备好的卤味基本上都会卖完。”
叶父也说:“前天妹子生下女儿,昨天我俩已经带着一大包卤味去了一趟秦家,妹子和外甥女都好好的,我本想着今天二哥来的时候让他把消息带回去,没想到秦家竟然自己叫人给你们带了话。”
“那就好,你妹妹就去年过年时回来了一趟,今年就因为有孕再没回来,这么长时间过去,我还怪想的。”
叶父想了想,开口道:“那娘您先在后面的里间休息一会,等天亮起来再去秦家。”
叶母点点头,又问:“宝哥儿呢?”
“宝哥儿不急,回春堂新来的大夫是从太医院告老还乡的,在太医院的时候就专门治小儿病,吴大夫特地遣人跟我说,这位孙大夫医术高超,曾经给许多位皇子都治过病,其中比宝哥儿身子还差的也有几个,今天下午就有孙大夫出诊,消息还没传出去,他叫我趁这时候赶紧插个空。”
要是去晚了,那县城里的有钱人就该捧着银子去找孙大夫了,偏生孙大夫又立下个规矩,他一月里只逢五出诊,一次只看三个病人,怎么看都轮不上他们。
“这便好,手里银钱可够?”
“够的,孙大夫的诊金不贵,只比吴大夫多了一些。”
叶老太听到这话就放下心,然后在铺子里转了一圈,心里挺满意,她这还是第一次过来,这铺面确实不错,租金交的不亏。
叶瑜进了里间休息,叶父几个则是忙着把驴车上的东西都给卸下来。
这段时间里,铺子的卤水每天都得煮两遍,按照顺序把香辛料放进去熬煮,在这样的天气下,卤水都不用换,能一直用到天热的时候,唯一的缺点就是费柴禾,因此驴车上除了鸡鸭以外,还有几捆柴禾。
第29章 酥油鲍螺
等出了太阳; 叶老太就准备去秦家看女儿,原本叶瑜不用去的,但他想着在铺子里也是无聊; 还不如跟着他奶一起去看看; 毕竟叶小姑去年回来的时候; 还给他带过生辰礼物。
叶老太只是想了想就同意了让叶瑜跟着,又因为铺子里这时候客人正多,所以他俩没让叶家三兄弟送。
她牵着叶瑜的手溜溜哒哒的往秦家宅子走,走过两条街; 再穿过两条小路,大约两刻钟后两人就站在了一座通体青灰色的瓦房之前,那瓦房外围还围着一圈石头围墙。
见此叶老太便上前敲了敲木头门,没一会儿就听见门内传来动静。
一个看着只有五六岁的男孩从门里探出头来,他见到叶老太后立刻惊喜地喊道:“姥姥你怎么来了!”
那男孩胖乎乎的; 圆圆的脸蛋上是同样圆圆的眼睛和鼻头; 脸颊两侧被冻成了粉红色。
叶老太笑眯眯的应声,“诶,咱们文哥儿也是长大不少; 越发胖乎了; 想不想姥姥啊?”
说完她又把叶瑜牵到身前; “宝哥儿还记得你文哥哥吗?”
叶瑜点点头,笑着唤道:“哥哥好。”
他这声哥哥叫得不亏心,反正他身体上的年龄比小姑家两个孩子要小一岁。
只是他一直很疑惑他奶是怎么分辨出两个长相一模一样的孩子谁是哥哥谁是弟弟的,甚至一次都没认错过。
秦穆文嘿嘿一笑,“表弟好; 怎么不想姥姥啊; 我还想跟表哥他们一起打冰嘎呢。”
这时屋里的大人听见外边熟悉的声音连忙走出来; 见到叶老太之后,秦老太热情地招呼道:“亲家母你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叶瑜进了院子发现这是一座明显的自建小院,只有三间住人的屋子连在一起,除此之外就是灶间和柴房。
论面积自然是不如村里的房子大,但是在县城里已然算得上是不错,毕竟县城里寸土寸金,房价可不是一般的贵。
院子收拾的干干净净,中间还开辟了一块菜地,上面种着些耐寒的蔬菜。
叶老太将背上的背篓取下,“里头有两条鲫鱼,我特地留着给小北下奶,还有些不值钱的山货,板栗和松子给文哥儿两个当小食吃。”
板栗和松子是村里人送的,至于他们自己摘得早就给吃光了。
“来就来了,咋还带东西过来。”
秦老太摆摆手,不满道:“咱们两家都谁跟谁啊。”
“这是我做姥姥给几个孩子准备的,也是一份心意。”
秦老太听到这话才接过背篓。
“你们快来屋里暖暖,等身上寒气没了再去看小北,哟,这是宝哥儿吧,长得真好,我看整个县城里都没比他长得更好的了。”
秦老太稀罕的看着叶瑜,冲他招招手,揽在怀里就是一阵夸奖。
叶老太喝口热茶,闻言面上的笑意越发深刻。
“哪儿啊,咱们都是普通人家,咋能跟县里富贵人家的孩子比。”
虽然叶老太嘴上这么说,但她心里却也是这么想的,宝哥儿自然是天下第一好。
叶瑜听着心里着实没啥波动,因为这样的夸奖他实在是听过太多次了,他这辈子的长相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遗传了他爹娘生的最好的地方。
叶老太笑过之后,见秦家少了几个人,便问道:“家里就你们娘仨?”
秦老太让秦穆文去把她屋里炕桌上的盘子拿过来,然后才回答,“正哥儿他们去了铺子,有个人家要给闺女置办嫁妆,从南方运来许多珍贵的黄花梨木,他们两个最近每天起早贪黑,白天都见不着人影。”
“至于武哥儿,前几天他在外边疯玩,染了风寒,刚吃了药在屋里休息。”
秦家一向一脉单传,从曾祖那辈开始就是一个孩子,秦家老两口也不例外,膝下就秦正一个独苗苗,倒是秦正娶了小北之后,第二年就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这也让老两口特别满意这个媳妇。
一来肚子争气,二来长得好性子也好。
“武哥儿病得可严重?”叶老太担心地问。
“不严重,就流了几天鼻涕,已经看了大夫,说要多喝几天药。”
只是两句话的功夫,秦穆文就把木盘子端了出来,那个木盘子颇为精巧,用木板隔出了三个隔间,每个隔间里都放有许多小食。
分别是瓜子花生和糖冬瓜。
前俩都是常见的小食,后者则是一种瓜肉类小食,原材料是冬瓜,去皮去籽后切成大拇指大的小条,煮成透明的之后过水晾凉,再挤压水分晒干,最后用白糖腌制入味,就变成了这样的糖冬瓜,入口别有一番风味。
“快来尝尝咱家做的糖冬瓜,今年做的可好,味道甜而不腻,宝哥儿肯定喜欢。”秦老太将盘子放过去,招呼道。
晶莹剔透的绿白色冬瓜条放在棕红的盘子上,越发引得人食指大动。
叶瑜拿了一块慢慢吃着,味道确实好,香香甜甜,又脆又韧。
等他吃完一块糖冬瓜,两人身上的寒气也就散了,叶老太迫不及待地起身,往西边的屋子走去。
秦家一共三间屋子,正中间那间住的是老两口,西边住的是秦正夫妻,东边住的是两兄弟。
叶瑜一进门,一股热气就扑面而来,整个屋子都烧得极热,在屋外气温零下二十度的情况下,屋子内的温度据他体感已经到零上了。
叶小姑早就知道自己娘过来了,激动得差点没忍住下地,她靠在隆起的被子上,额头还戴着一个红色的抹额,抹额下是一张虽疲惫但面色红润的脸,足以证明她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娘。”她拉长声音叫道,好像瞬间就从三个孩子的母亲变回了那个在家里向爹娘撒娇的女孩。
叶老太看得眼热,她连忙握上手,仔仔细细地打量一遍叶小姑,“没事就好,平安生产就好。”
叶小姑任由她娘看,等了一会才招招手,“宝哥儿快来看看你妹妹。”
她被放在炕边的摇车里,叶瑜凑上去看看,刚生下来没几天的婴儿还没洗去胎脂,脸上一片红红白白,再加上生产时被产道挤压成锥型的头,严格来说算不得好看。
但每个孩子在自己爹娘眼里都是最好的,叶小姑也是如此,她慈爱地说:“怎么样,可爱吧。”
叶瑜用力点头,“妹妹很可爱。”
叶老太小心地碰了一下女婴的脸,“可取名了?”
“还没,她爹想找人算个合生辰八字的大名,我就先取了个小名叫着,娘你觉得福妞怎么样?”
叶老太默念两次,随即开口道:“我觉得挺好,希望咱家的孩子都是有福的。”
“是啊,我也只盼着文哥儿他俩平平安安的。”
说完叶小姑又从炕桌里摸出一个油纸包,“快尝尝这个,听说是京城那边极流行的,叫什么酥油鲍螺,连皇帝的妃子都爱吃。”
叶瑜定睛一看,发现里面是一种底下圆,上面尖,周围还有一圈圈螺纹的点心,长得有点像现代蛋糕上的奶油裱花。
油纸包里有纯白、粉红各两个。
叶小姑率先拿起一个塞进叶瑜手里,“是你姑父店里客人送过来的,据说是用乳酪做的,很有营养,我尝了尝味道确实不错。”
乳酪?
叶瑜难得升起好奇心,他放进嘴里仔细品味,然后眼睛一亮,竟然是奶油的味道,入口绵密,在舌尖化开一股浓郁的奶香味。
“好吃吧?”
“好吃!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
叶小姑也不知道答案,她想了想回道:“说是制作过程很繁琐,光是牛乳就要经过好多个流程。”
“要是喜欢,我回头让你姑父去问问客人。”
叶瑜有点心动,但又怕麻烦他们。
叶小姑又说:“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就是做家具的时候问一嘴罢了。”
叶老太等她们说完,才开口:“如今你几个哥哥轮流在县城的铺子里,日后若是有事,可以随时去找他们。”
“咱家今年变化可真大,没想到三哥的长官竟然还记得三哥,连那么珍贵的豆腐方子都愿意送过来。”
叶瑜听到这话嘴角不由得抽了抽,褚将军确实是个很好用的挡箭牌,只希望不会有露馅的那天吧。
显然叶老太也是这么想的,她连忙转移话题,正好这时福妞醒了过来,并且哭闹了起来。
“福妞是不是饿了?还是尿了?”
叶小姑俯身看了眼,“应该是饿了。”说完就抱起福妞准备给她喂奶。
叶瑜在她喂奶的时候转头研究起屋子里的布局,反正就是非礼勿视。
她们几个在屋里絮话,外头的秦老太也没闲着,先是嘱咐秦穆文在家里好好待着,然后拿了一吊钱放进衣兜,匆匆关门离开。
她在买菜的路上顺带去店里跟爷们两个说了一声亲家母来了,叫他们中午记得早些回去。
紧接着也没耽误,先是去杀猪匠那儿割了半斤排骨半斤五花肉,又去买了几样新鲜的蔬菜。
如此一番下来东西便买的差不多了,秦老太把食材收好,就动身回家了。
到家后她从叶老太带来的背篓里把两条鲫鱼拿出来,一条挂在灶间的屋檐下,一条放在案板上。
秦老太想着给儿媳妇炖个鲫鱼豆腐汤,正好家里还有些枸杞,都说女人得做个好月子,那就多补充一下营养吧。
打定主意后,她就在灶间风风火火的忙碌了起来。
豆角炖排骨、猪肉酸菜粉条、黑白菜。
两荤一素三道菜就算是待客都不寒碜,再加上秦老太手艺是真不错,做出来的午饭自然是香味扑鼻。
第30章 豆角炖排骨
秦老头和秦姑父正好在开饭之前赶回来。
秦老头是个个子不高的老年人; 可能是因为常年弯腰所以有些驼背,一双手极其粗糙,有许多细碎的小伤口。
秦姑父则长相平平; 然而身材却非常高大; 身高足有一米九的样子; 跟他父母的小个子比起来简直不像一家人。
“亲家母看过孩子了吗?”秦老头眯着眼笑问。
“看过了,很健康,鼻子像她爹,眼睛倒是随了她娘。”
秦老太端菜的空隙听到这话; 回道:“女孩还是随她娘比较好,像她爹就算了。”
秦姑父也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文哥儿两个就大半随了他们娘,这是件好事。”
叶瑜往桌子边一坐就开始听他们聊天。
吃饭的时候更是惊喜,豆角和排骨吸满了汤汁; 油而不腻; 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