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震发生时是傍晚,接下来又折腾了这么长的时间,估计现在已经到了深夜,祠堂里动静越来越小,很多人都慢慢睡着了。
“乖,睡一会吧。”叶母把垫子铺在地上,小声哄道:“你明天起床咱们就能回家。”
叶瑜听着他娘哄小孩的语气不由得想笑,但刚咧开嘴就吸进来一嘴灰尘,于是不停的咳嗽起来。
“慢点慢点。”叶母着急忙慌地把水囊打开,里面装着刚晾凉的白水,她将水囊凑到叶瑜嘴边,喂他喝了点水。
“没事了,刚刚只是不小心被呛到了。”叶瑜缓过来劲便摆摆手说:“娘您别担心。”
叶母闻言点点头,搂住他一起靠在立柱下,母子俩渐渐闭眼睡着了。
闭眼之前叶瑜还在担心接下来会不会有余震,他爹在村子里会不会受伤,然而才刚闭上眼身体和精神上的疲惫便通通涌了上来,让他立刻没了意识,陷入黑甜的梦境里。
这一觉睡得连外界的动静都丝毫没有察觉,直到后半夜又有一场余震,叶母抱着他跑到祠堂外边的空地上时,叶瑜才醒过来。
叶父急得满脸是汗,他匆匆跑过来从叶母接过叶瑜,见家里人都好好的就松口气。
“怎么又震了?”叶老太听着空地上村民的哭嚎声心里不由得微微一颤。
这问题谁也不知道答案,没人能回答她。
叶父嘴角动了动,他想到那些被压在倒塌的房子底下还没来得及救出来的村民,重新闭上了眼睛。
他过了一会才开口说:“继续休息吧。”
可没有人再有睡意,他们全都蜷缩在空地上直到第二天太阳升起。
天亮后叶老太站起身活动一下手脚,然后跟几个媳妇一起用陶锅煮粥,往里面放了一把红薯干,受过惊吓之后,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会让人产生满足感。
小陶锅是一直留在祠堂的,不属于他们一家,因此煮完粥再洗干净就轮到其他人用了,有些房子倒塌的人家粮食拿不出来,就暂时跟别的人家一起吃。
红薯干非常粘牙,但是煮在粥里就变得软糯,咬下去满口香甜,这样喝完一碗,人都精神起来。
叶瑜吹吹滚烫的甜粥,暗道,果然甜食能够刺激多巴胺分泌。
喝完粥,叶父用水抹了把脸,打起精神说:“我们接着去村里救人,还有两户人家没救出来。”
这两户都是村里比较贫穷的人家,住的是两栋黄泥土屋,不够坚固,也因此坍塌得最厉害,那两户人家分别是吴家和王家。
村里但凡没受伤的青壮年分作两波,分别跟着村长和叶父开始救人,叶父负责吴家,他插腰打量一下倒塌的吴家,皱眉吩咐道:“先把东西都清理出来。”
或许是他们运气好,清理到一半就听见下面传来细碎的声音,叶明德连忙把耳朵凑过去,凝神细听,半晌抬起头,兴奋地说:“下面有人!”
“快快快。”其他人手脚更快了,很快就清理出一个洞口。
叶明德探头看下去,只见一个满面灰尘的女孩被压在木头做的房梁下,但还有气,晒到太阳后睫毛便动了动,是来娣。
那根房梁压在她腿上,几个人合力将房梁搬起来,然后由叶明德把来娣从废墟里抱出来,来娣面色青白,呼吸微弱,好在胸脯还有起伏,这时候小郝大夫接过她,急忙开始诊治。
来娣被救出来之后,他们又开始敲敲打打,希望埋在里面的人能听见动静。
到最后王家和吴家还活着的都被救了出来,但也有没救回来的。
——
叶瑜身穿一件暗色的澜衫站在山头,看着坟地里燃起的一柱又一柱香烟,不由得眼眶发酸。
叶母搂着他的肩,陪他一起站了一会。
这次地震叶家村一共死了七个村民,其中四个本姓的,三个外姓的。
“树哥儿!”突然有人惊呼一声,叶瑜连忙看过去,只见跪在墓碑前的王树摇晃两下,直接倒在了地上。
众人七手八脚地将他扶起来,有人拿水泼在他脸上,有人给他扇风,还有人用手掐人中,好不容易才让他清醒过来。
旁边的大娘劝他道:“你都熬了三个大夜了,不如回去休息一会。”
王树身型瘦弱,面容苍白,身上披麻戴孝,左短右长,扎在右腰,这足以看出他正在给女性长辈守灵,他娘便是因地震去世的三个外姓人之一。
他摇摇头,抿唇道:“我爹现在还在床上躺着,能送我娘一程的只有我了。”
倒也是,其他人知道劝不住也就不劝了,只是接下来稍微多照顾了王树几分。
另外两个去世的外姓人都是吴家的,是吴老太和她儿子吴大郎,说起来这也是件奇葩事。
吴家不允许女人上桌吃年夜饭,非得叫她们吃剩的,因此当时堂屋里只有吴大郎和吴石头两人,而堂屋又是他们家坍塌最严重的地方,父子俩被压在房梁下边,其中吴石头运气好,房梁和土墙正好形成一个三角形,把他给保护住了,而吴大郎就没这么好运了,他被木头砸中当场人就没了。
吴老太则是因为腿脚不方便,也没救回来。
倒是母女几个在前院里喂鸡,除了来娣因为不舒服在屋里休息,所以被砸伤了腿以外,其他人都是好好的。
也不知算不算得上是恶有恶报。
从祠堂里出来之后,叶瑜看着满目疮痍的村子皱紧纤细的眉头,耗费了那么多力气的围墙算是白修建了,足足倒塌了三分之一,还有村里房屋,大多都不能再住人,就算外表看着好好的,但谁也不知道地基有没有被震坏,会不会住到一半突然塌了。
更重要的是这场地震甚至还改变了地形,原本柳河形似一个「L」,地震将其变成了一个「上」字,再加上村子外边通往县城的那条道路上裂了一条足有半米宽的缝隙,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掉进去,尸骨无存。
而且也不知道外界情况如何。
叶瑜想到这儿,他的眼神从地上爬过的蚂蚁身上划过,突然想起一点异样,按道理来说地震前动物该有预兆的,像是鸡鸭不归窝,半夜鸡叫,狗狂吠等,但是这次地震发生时只有小米有细微反应,其他的动物却是一点异样都没有。
他边思考边往家走,在路上却看见村长的孙子正急匆匆往郝大夫家里跑,见此他又沉沉叹口气,去世的人里年纪最小的就是村长的小儿子,村长媳妇高龄产下幼子,身体原本就不甚健壮,如今又遭逢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噩耗,那是整天以泪洗面,连药都喝不下去,短短几天就憔悴下来。
这是心病,郝大夫也束手无策。
叶瑜再次叹口气,总感觉他这段时间的叹气次数已经比以往加起来都多了。
叶老太正在家里收拾屋子,看到叶瑜进门,便问他道:“你娘呢?”
“二爷家里正忙着,我娘过去帮忙了。”叶瑜回答。
二爷就是那个遭遇蝗虫腿折了的人,正因此他被人从废墟里救出来的时候就奄奄一息,没熬多久便去世了,他们两家好歹有血缘关系,是一支的,所以叶母得过去帮忙。
“行,那你快去休息一会吧。”叶老太说完就掀开盖在水井上的木板,往里看了看,只见里头的水因为震动都是浑浊的,暂时还用不了。
家里什么都需要收拾,尤其是那只腿折了的羊,再不宰杀就该死了,但他们之前杀的那只还没吃完,这么热的天又没办法保存,这把他们急得团团转。
最后还是叶二嫂出了个主意,她建议把羊肉做成烟熏肉,做法也简单,只需要用柴火灶的烟熏上一段时间,羊肉表面便会形成一层烟熏层,相当于保护层,这样一来肉能保存很久。
除此之外还要提防地窖塌陷,里面的东西得先移出来,总而言之事不少。
不过也并不是没有好消息,从前天开始天气就逐渐凉爽下来,到今天已经是平常秋季的温度,至少不用再担心中暑脱水之类的问题。
叶瑜掀开帘子走到屋子里,慢慢打个哈欠,他最近睡眠质量很差,半夜总是惊醒,也不知道是不是地震的缘故。
他刚躺在床上,突然想到件事,猛地睁开眼,既然家里可能要重起房子,何不直接把水泥制作出来,如今固定墙体用的是糯米混合石灰浆,强度比纯粹的石灰浆要大,但远远比不得水泥。
而且制作水泥所需的原料现在都有,不需要额外去寻找,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木炭温度不够,要找到煤矿开采煤炭,顺带再把炼炉制作出来。
叶瑜在空间里翻阅着书籍,很快就找到了他想要的,关于炼炉的制作方法,甚至还附带有详细的图纸。
他一目两行看下去,然后牢牢记在心里。
第63章 震后
等叶父从村里回来之后; 叶瑜便十分迫不及待地扑到他身上,小嘴叭叭的把水泥的优点告诉他。
叶父原本还不太在意,后来越听越严肃; 连连问道:“这唤做水泥的东西; 真有如此妙用?”
叶瑜用力点头; “反正比如今用的糯米混合石灰浆的夯土强度要大得多。”
这个朝代的建筑材料,一般情况下只有五种,木土石砖瓦,其中木土是名副其实的主角; 土又分为两种,自然状态下的称为生土,经过加固处理的则称为夯土。
“好,那咱们就试着制作一下这所谓的水泥。”叶父思考了一会便做出决定。
制作水泥所需的原料包括石灰石、粘土和铁矿石,前两者很好获得; 就是铁矿石有点难得; 因为一般情况下金银铜铁这样的矿是不允许私人开采的,都是官营。
好在他们村子边上正好有个铁矿,虽然并不大; 但如果只是用来制作水泥却是绰绰有余。
做下决定后; 村长和叶父便带着村里的青壮年去了一趟村子旁边的露天铁矿。
刚过去入眼的景象就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原本只有零星的铁矿石露在地面上,如果不仔细看基本会忽略掉,但经过一场地震,露出来的铁矿石占满了半个坡,这样一看; 这个矿里的铁矿石数量竟还不少。
叶父根据叶瑜提供的图纸在铁矿所在的山坡上打造出一个炼铁工厂; 里面放有铁质的炼炉; 为了确保温度能达到助燃点,他们还额外制作了木质风箱,能够往炼炉里鼓风,用氧气助燃。
煤炭提供的高温,让磨成面的石灰石和粘土在炼炉里充分煅烧成为熟料,然后再与炼铁后剩余的废料混合磨成粉,加上水搅匀之后的浓稠液体就是水泥了。
做完以上所有的事情大概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第一批出炉的水泥被村里人用在了建造围墙上,这次村里专门垫了地基,倒塌的碎石重新成为原材料,墙面的缝隙里抹着水泥,晒干后特别坚固。
原本的围墙比较低矮,只是贴着村子围了一圈,新建的围墙则是高大且厚实,足有五米高一米宽,比起县城的城墙也不差什么了。
围墙依旧是只开两个门,前后建有两座塔楼,楼里有人守门,一旦遇上险情可以吹响哨子通知村里众人。
在修建围墙的三个月里,叶瑜通过褚绪风偶尔传来的信件知道了一些外界的消息,很是令人震惊,比如说京城周围是地震的重灾区,偌大个京城直接倒塌了三分之二,成了一片废墟,最严重的地方是皇宫和王府,别说夺嫡了,整个朝廷怕是都已经不复存在。
除此之外,据褚绪风推测,这场地震估计是全国范围的,因为褚家在南方商铺的伙计曾送过一封信,信上说他们那边也经历了地龙翻身,只不过没有北方这么严重,只是微微的震动。
一字一句地看完后,叶瑜把信叠好放回信封里,然后拿起书桌旁边的木匣子,将其放进去,那匣子里加上新放进去的这封信已然装满了一半。
他把匣子放回书桌上,撩开门帘走出去,他们家的房子也重新用水泥修建了,额外多起了三间屋子,他奶奶说这是等叶海他们成亲后给小两口居住的。
而这其中最让他们家耗费心思的就是地窖了,吸取了地震的教训,原来的地窖被填实了,新的则是挖在后院,要是再发生地震,震塌的也只是后院,不会堵住前门,让人无法逃生,可别觉得这是在杞人忧天,村子里有一户人家就是因为前院地窖没挖好,所以塌了一个洞没逃出来。
新的地窖门开在后院原本的鸡棚处,当然现在那里已经是一间木质的小屋,木屋地上铺着一层稻草,没人知道下边藏着一间颇大的地窖,非常安全,因此家里所有粮食都放在里面。
院子里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间专门修建的洗澡房,在所有屋子的最边上,只有五平米大,正中间放着一个木桶,左墙上打了一个孔,用管子与旁边屋子相连,洗澡的时候只需要把旁边屋子里的火炕烧起来,热气就可以顺着管道飘到洗澡房,这样一来冬天洗澡的时候不会冻得慌。
但是现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