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用种田打败天灾-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瑜夹上一筷子猪肉粉条放在碗里,侧头跟褚绪风说:“赶紧尝尝,今日的粉条很是劲道,不知怎么好似比往常更好吃。”
  褚绪风还没开口,桃花就解答了他的疑惑,“今日粉条放锅里炖的时候特地过了一遍凉水。”
  “确实不错。”褚绪风尝了尝点头道:“这猪心也不错,微微有些咸,尤其下饭。”
  就在他们边吃边聊的时候,旁边大人一桌突然发出哄笑声,叶瑜好奇地望过去,只见叶海端着一碗酒不停地咳嗽着。
  叶忠调侃道:“海哥儿你不行啊,只喝了一口酒就呛成这样。”
  桌上放了一壶酒,是他们家自制的米酒,味道一般,数量稀少,也就是今日叶海成亲,叶老太才舍得拿出来。
  叶老大不乐意了,“怎么说话呢,咱们家哪有闲钱酿酒喝,那不是明摆着浪费粮食?”
  另外有人笑说:“那海哥儿可得多喝些酒,给洞房花烛夜壮壮胆。”
  这话一出又是一阵哄笑声,笑得叶海涨红了脸。
  叶老大佯装生气道:“吃肉都堵不住你的嘴。”
  吃完宴席,时候便已不早,村民们纷纷起身告辞,很快叶家就只剩下满屋子的残羹剩饭。
  叶老太领着家里人开始收拾桌子,没成想盼娣撸了撸袖子也加入了进来,她把脏兮兮的碗筷放进木盆里,刚想端着出去洗碗,就被叶大嫂给阻止了,“成了,哪能让新嫁娘碰凉水,你回屋休息吧,剩下的交给你弟弟妹妹。”
  盼娣不松手,摇头道:“大妹去擦桌子了,大弟也忙着,再说了只是洗个碗我自己就行。”
  至于二妹几个可是隔房的,哪能叫她们做活。
  拿着抹布走进来的荷花听到这话,连忙接过木盆,“大嫂我闲着,还是我来吧。”
  一个木盆被她俩扯来扯去,差点掉在地上。
  最后还是叶老太翻了白眼从她们手里抢过木盆,“行了,你俩都别洗了,磨磨唧唧的,留着明天再洗,赶紧收拾收拾回屋睡觉。”
  盼娣被叶大嫂赶回屋,其他人也没接着干活,把碗筷泡在草木灰水里,就各自吹灭油灯,回屋睡觉了。
  然而叶大嫂躺在炕上翻来覆去了半天都没睡着,她摇摇身边的叶老大,“你教没教海哥儿今晚该做什么?”
  叶老大因为喝了一碗酒早就昏昏欲睡了,被叶大嫂摇醒后,懵了一会才理解她说的话,“昨晚就教了,你操心这个做啥,这不是他自己就会的事?赶紧睡吧,明天还得早起呢。”
  说完这番话,叶老大就打着呼沉沉睡去,任凭叶大嫂再怎么摇晃都没醒过来。
  把叶大嫂气得上手拧了一下叶老大的腰。
  叶家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半夜在枝头落下的雪会发出轻微的噗嚓声。
  等叶瑜再次推开门的时候,就感觉一阵冷风袭来,只见鹅毛大雪漫天飞舞,地面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外边的温度再次下降,他穿着银鼠小袄都能感到阵阵寒意。
  叶瑜想,也不知道现在外边有多少度了,没有温度计实在是不方便,只能体感,然而体感有时候又不准确,况且他从没经历过零下三十度以下的气温,现在也体感不出来具体的,只能大约感知到如今外边怕是在零下五十多度以下了。
  他呼出一口白气,去灶房取了烧好的热水倒在盆里,滚烫的毛巾敷在脸上瞬间就把睡意去除了。
  早上一顿饭大多是昨晚宴席上剩下的,一家人吃得都简单。
  饭桌上叶大嫂问盼娣道:“炕床可还睡得惯?都是前段日子新修的,还没人睡过呢。”
  盼娣脸一红,羞涩地垂头回答:“睡得惯,一晚上都是热乎乎的。”
  “那就好,有什么不习惯的就跟叶海说。”叶大嫂这下满意了,她美滋滋地想,也许过不了多久她就能抱上孙子了。
  吃完早饭,盼娣第一个上手收拾桌子,连带着昨晚泡在草木灰水里的碗筷一起洗了,手脚极其麻利,对她来说这都是做惯了的活,费不了多少事。
  叶大嫂对此更是满意至极,也不是说媳妇一定要争着抢着干活,稍微给个态度就好。
  ——
  自从盼娣嫁人之后,暖房那边就只剩她两个妹妹照顾蔬菜,两个人也不是忙不过来,就是麻烦了些,因此她们在暖房的时间难免会长一点,不太能顾得上家里,这就导致了吴家白天常常只剩王氏和吴石头两人。
  坏就坏在这事上了,当时盼娣做完活跟叶老太说了声,就带着一篮子针线回了吴家,想着跟她娘一起聊聊天顺带做做针线活。
  然而她才刚踏进门,就听到屋里传来翻动东西的动静。
  她微微一愣,以为她娘在找东西,连忙加快步伐走进去,边走边喊:“娘你等一下,我来帮你。”
  此时里面的动静却突然停了下来,盼娣没听到她娘的应声,怕她娘摔倒了,于是赶紧上前推开屋门,“娘,我来…”
  话音未落她就愣住了,只见屋里她娘和弟弟都晕在地上,旁边有个用布巾蒙面的人正拿着布兜冷冷盯着她,屋里全是被四处翻找过的狼藉。
  盼娣一声尖叫瞬间划破宁静,“有贼偷东西!杀人了!”
  此时叶家所有人都在家里待着,一听到盼娣的尖叫,叶海猛地跳起来,连袄子都没穿就往出跑,叶瑜只是一晃神的功夫就看不见他人了。
  叶老太赶忙站起来,吩咐道:“你们仨跟我去看看。”
  叶父几个跟着跑过去的时候,叶海已经牢牢禁锢住那个贼,他抬头焦急地说:“爹,快去请郝大夫。”
  叶老大一惊,也不敢耽搁,立马转身去请大夫。
  叶父拿出一根麻绳跟叶海一起将贼捆住,这时他才抽出空来问:“这是咋了?”
  盼娣正抱着她娘小声哭泣,她抽噎着回答:“我一来就看到我娘和我弟弟倒在地上,这个贼还在我家翻找东西。”
  那贼嘴里还嚷嚷着,“我是无辜的。”
  叶海恨极,直接拿抹布堵住了他的嘴。
  叶父面色变得严肃起来,伸手把那贼蒙脸的布巾扯下来,让人没想到的是,布巾下的脸他们竟然从没见过。
  难不成是有人偷偷翻了进来?村里巡逻的村兵怎么没有发现?他是不是还有同伙?
  这样一连串的问题从叶父脑海里划过,他也顾不上风雪了,立马敲锣打鼓通知全村人去祠堂。
  叶家村所有村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纷纷迷茫地冒着雪走去祠堂。
  等人到齐,叶海压着贼出来,叶父指着他说:“这贼偷东西被当场抓住,吴家的孤儿寡母现在还昏迷着。”
  瞬间整个祠堂都喧哗起来,村民们开始交头接耳。
  其中有个人喊道:“这不是叶承祖的小舅子吗?”
  其余人闻言也恍然大悟般开口:“是啊,我说怎么这么眼熟呢,就是他小舅子。”
  有人知道的多些,解释道:“他小舅子可是个五毒俱全的人,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全部家当都败在他手里,好像就是前段时间他把他爹娘都给气死了,然后就来投奔他姐,每天啥事也不干,相当于被他姐一家白养着。”
  …
  众人听完这话纷纷看向叶承祖一家所在的地方,此时叶承祖和儿子儿媳妇们满脸尴尬地垂头看地,只有他媳妇昂着头,心疼地望着自己弟弟。
  “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我弟弟绝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叶海冷哼一声,“有什么误会,人赃并获。”
  叶父面色沉沉地宣布道:“我们叶家村供不下这座大佛,把他直接赶出去。”
  这么冷的天将人赶出去,是死是活就与他们无关。
  他看向叶承祖问:“你们可有意见?”
  “没意见!”叶承祖还没说话呢,他儿子儿媳就异口同声地说。
  他们早就看不惯在家里白吃白喝的所谓舅舅,如今有个正大光明将人赶走的机会,哪能不同意呢。
  所有人里只有叶承祖他媳妇不同意,然而她不同意也没用,叶海搜身之后直接把那贼丢在了围墙外。
  叶海还算好心,把绑着他的麻绳给解开了,因此那贼等村门合上之后,将嘴里的抹布拿出来,往村门上吐了口吐沫,“谁稀罕在你们村待着。”
  随后他从衣服兜里掏出一锭银子,美滋滋拢拢棉衣哼着小曲往他原本的村子里走。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恶有恶报,他走到一半突然被林子里的石块绊了下,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头磕在了另一个石块上,再也没爬起来,渐渐的,鹅毛般的雪花落在他身上,将他给掩埋住了。
  是同吴家母子一样的倒地姿势。


第73章 湖
  郝大夫把手收回来; “应该是用木棍敲打导致的昏迷。”他隔着方巾摸了摸母子俩的头,半晌指着两人头上一处鼓起的包说:“就是这里,回头她俩醒过来之后; 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 我先开个理气开窍的药方。”
  盼娣此时正紧张地搂着两个妹妹; 闻言立刻点头道:“那就麻烦您了,求娣你赶紧跟着郝大夫去拿药。”
  吴家人不多,因此叶母她们也在这里帮忙,叶大嫂看了眼一片狼藉的屋子; 叹口气说:“还好来得及时,那贼没有偷到什么东西。”
  “只是他开了个口子,咱们村里可是有不少亲戚过来投奔的人,都不知脾性,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现这样的事。”
  叶母略显发愁; 这段时间里过来投奔的人细细算下来可不少呢。
  叶老太说:“怕是得早些定个章程出来。”
  其实不止她们在担忧这件事; 祠堂里集议的众人也谈论了起来。
  有些村民担心若是来投奔的人多,村里的田地养活不了这么些人怎么办,更何况明明不是他们村的人; 凭什么要挤占他们的生存空间; 因此这些人的建议是把过来投奔的人全都赶出去; 而且以后也不再允许旁人过来投奔。
  另外一部分村民则是觉得谁还没有个亲戚朋友,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留下来还能帮他们种地打猎,下次村里分地时再给他们分几亩地就足够养活一家人了,况且同姓不婚; 村里男孩多姑娘少; 有别姓的人留下来; 村里男孩娶妻姑娘嫁人也会顺利得多。
  围绕这个问题,两方人吵得不可开交,差一点就吵出火气来。
  叶父见状连忙打断他们的争吵,“行了,先别吵了,咱们先商量个章程出来,日后再有人来投奔就按照章程办事。”
  说是商量,其实主要也就是叶父和叶童生做主,他俩都是念过几年书的,做事很有条理,一二三四很快就列出满满一张纸的要求。
  然后由王树对着村里人念出来。
  一是凡是来投奔叶家村的人都需要在村里有一个担保人,也就是说但凡投奔者犯错,担保人连坐,这样一来村里人再对待投奔过来的亲朋好友时就多了几分谨慎,不会像如今这样谁来都同意。
  二是投奔的人在叶家村要经过一个月的考核期,一个月后由村里所有成年人投票表决,只要同意的票数超过总人数的一半,他们便可留在村里。
  三是投奔的人若是犯错,按照错误的轻重程度,要受到不同的惩罚,具体惩罚经过全村人的商议,很快就确定下来,轻者罚钱,重者赶出村子。
  四是确定了分配无主田地的方式,一年一清算,像是武师傅和岳师傅这样教导村兵的投奔者,他们的贡献极大,只需要一年就可以在村里分到土地,正式安顿下来,而其他人家怕是需要两三年。
  这四项内容写在纸上,然后又由叶瑜几人誊写了几份放在祠堂,谁想看就自己过去看。
  至此村里那些投奔来的人就更有盼头了,心里想着只要他们勤奋踏实,等过些年分到一块地就能正式在叶家村安顿下来。
  全村人的心都往一块放,力往一处使,倒是让叶家村肉眼可见的团结起来。
  ——
  “盼娣,家里炖了鸡汤,一会你盛一碗送去给你娘和你弟弟。”叶老太从灶房里出来对盼娣说:“郝大夫开的药方挺好,我上次过去看石头,他已经能认得人了。”
  吴家母子俩,王氏伤得轻些,只晕了一个时辰就醒了过来,然后喝了两剂药就好得差不多了,但吴石头被砸得重,整整两天才醒过来,醒过来之后竟然一个人都不认识了,见谁都是一脸迷茫。
  郝大夫又来诊过一次脉,说是他伤到脑袋可能失忆了,他不确定吴石头以后能不能回想起来,只能说看天意吧,不过好歹算是性命无忧。
  盼娣闻言却是摇头道:“鸡汤留着给弟妹们喝,我娘刚捡了两个鸡蛋做了豆腐汤,鸡汤带过去也是浪费。”
  “行,那就下次再说。”叶老太应道。
  然后扬声叫孩子们出来吃饭。
  叶瑜听到喊声后把手里的笔放下,他方才正在纸上罗列有关造纸的步骤,如今没处买纸,他以前买的几沓纸就是最后的存货,得节省着用,然而就算再节省也总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