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愿山-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一山紧走几步,跟上许愿,又沉默走了一段路,就上了滨河路,这条路沿河修建,不允许机动车通行,周边的人居民把它叫作滨河公园,沿着河的走向,一路通到新区广场。此刻,路上零零散散有些人在散步,有带着孩子的,有牵着狗的。

    对岸的灯光映在河里,被河水搅碎了。林一山和许愿并肩,终于开启话题:“你到底怎么打算的?”

    “什么?”

    “去留的问题。”

    许愿没想到林一山这么直接地问出来,一时没表达。

    “徐景天问过我,问我跟你到底怎么回事,我倒是没想瞒他,只是没……我告诉他,我姨特别喜欢你。”

    有个骑在轮车的人经过,许愿驻足侧身,让对方先过去,刚好听到林一山的话,略带惊讶地看向他。

    林一山清了清嗓子,被她看得有点不自在,也停下脚步,低头看面前的石头栏杆。

    “你们俩什么时候聊到这个的?”许愿好奇。

    林一山忽略她的问题。“他倒是跟我说过,想跳槽去另外一家公司的事,我没想到徐景天想带你走。”

    “徐总确实问过我,要不要接受南陵那家公司的offer……”言罢看向林一山,“但不是因为他,我才考虑去留问题的。”

    “不是因为他,是因为姚雪峰吗?”

    这个名字许愿还觉得陌生,从林一山嘴里说出来,就更有距离感。她误以为林一山又要发火,宁可避其锋芒,继续迈步往前走。

    林一山快步跟上,超过她,倒退着走,和她保持一样的速度,这样就和她面对面:“我怎么知道姚雪峰?你心里一定在想。许愿,你想躲到什么时候?在我之前,死抱住岳海涛那根渣稻草不放,在我之后,宁可跟小孩牙子搞暧昧,现在又搞出一个离婚的,要跟人家勇闯天涯?”

    这番话许愿听到一半,就加快脚步,想摆脱他。可林一山没阻没拦,跟着她一起加速,到头来,两人只是同步加速,对方的话,许愿还是一句没落地听在了耳朵里。

    听到“离婚”这两个字时,许愿无奈皱眉,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远处的河坝。前方不远,有一个小型发电站,河水被水泥铸成的堤坝拦起来,对岸有一个小房子,应该装着发电设备。更远处是黛色的群山。

    许愿冷静了一下,转过来无奈地看着林一山。

    林一山按捺住那一丝心虚,粗着嗓子说:“对,我查了。赵工的宝贝侄子,一查一个准儿,我连他前妻都顺便查了。”说着话,突然伸手扣住许愿的脖子后面,往近处拉。逼得许愿身体前倾,不得已只好伸出双臂,撑住林一山的胸膛,两人面对面,距离又近了点,所以他调低了问音量:“你想不想知道,他为啥离婚?”

    许愿彻底无语。在她眼里,目前姚雪峰确实还是不相干的人,只是两次接触下来,这人彬彬有礼,行事积极果断,目的性很强,又不招人反感,许愿对他的印象还是不错,算得上许愿欣赏的那一种优秀。让林一山这么一闹,许愿又觉得,由于她的关系,这么一位品貌俱佳的成功人士被人肉,还被挖出婚姻隐私来,心里隐隐不安。

    四目相对,许愿望进林一山的眼睛里,无论如何也发不起火来。她双手撑着林一山的前胸,勉力维持一臂的距离:“你干吗去查人家?”

    在沿河步行的人眼里,护栏边俨然是一对情侣,头颈相偎,如胶似漆。

    林一山手上的力道渐渐放松,许愿徒劳挣扎两下,也不再努力挣脱,两人就这样近距离对望着。白日里的褥热褪去,河风送爽。

    许愿的心突然瘫了,同时失去了听觉,只剩下眼里的人。林一山还是一头短发,和二人刚认识时一样,风吹动他额头的发丝,更显得目光清澈。

    不知道多少女人被这双眼睛盯瘫了——许愿失能失智,头脑里猛然冒出这一句话。

    “像今天这样过不好吗?”林一山松开手,身体后仰,靠在石栏上,目光没有离开许愿。

    ☆、五十四

    许愿并没有把姚雪峰放在去留的砝码上。林一山经历了严阵以待的一番调查后; 也觉得自己多此一举; 他从ktv离开的路上,心里百感交集; 一忽儿觉得许愿真的要跟别人走了;一忽儿又自嘲

    百战百胜又如何,偏偏搞不定这一个;一忽儿又恨起许愿,自己掏心掏肺也捂不热这个石头;一忽儿又可怜起自己; 如果不是一腔执念; 现在说不定已经儿孙满堂了……想了一路,第二天就

    找人查了姚海涛。

    其实在许愿当晚到家之前,林一山就平复了情绪。

    刚刚的一番话; 他也看到了许愿的反应,进一步证实了,是自己的醋意伤及无辜。

    许愿没有答话。林一山背对着河,对岸是的路灯弯弯绕绕; 绵延很远。“跟我过不好吗?”林一山追问,却像是自言自语。

    沉默稍许,许愿转身往回走; 林一山也知道问不出答案——两个人的深深浅浅,又岂是一问一答能水落石出的; 随即跟上。

    许愿脚步不慢,不出百米; 林一山就落在后面。两人边走边聊,时间已过去许久,这一刻河畔人少; 零星几人,各自归家。许愿突然转过身来,看着不远处的林一山。

    林一山依旧心事重重,有些话已经说了,但辞不达意,显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话憋在胸口,想说,又不甘心,不说,又怕就此蹉跎。

    许愿看不到这些,他只看到滨河路璀璨灯影下、夜色里,一位眉目不展的英俊男士,磨磨蹭蹭往前挪步,此刻也望着她。

    夜色微醺,许愿大声喊了一句:“快走!”

    对方不为所动。

    许愿忍着笑意,向他招手:“快走,不然我到家锁门。”

    等到林一山敢上来,二人并肩而行时,许愿又说不出话来,浸泡在内心涌起的许多情绪里。

    两个人沉默地走了一段路,许愿才缓缓开口。“你跟我在白溪时爬过一座山,你还记得吗?”

    林一山千算万算,没想到她把这个当成开场白。但是他记得,那几天发生的事情,小道吃了什么饭,天气如何,两个人说了什么话,都历历在目。

    李一山嗯了一声,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我们在山顶的寺庙门前,停留了一会儿,当时寺庙前还有一个人,你记得吗?”

    饶是林一山的记忆力再强大,也不会记得一个擦肩而过的游客。他很坦诚,看着许愿,等待她的下文。

    “后来我去南宁出差,在卯山的寺庙前又碰见了她。”说到这里许愿陷入回忆。

    其实两个场景在他大脑里回放了不下百遍,老人家的话也被许愿默念了很多遍,此刻,他要组织语言,把整件事情完整地表述出来,但这不是最难的。与此同时,她还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正视自己史无前例的勇气,战胜自己对未知和莽撞的恐惧。

    “她可能换了一身衣服,也可能没有换,携着五湖四海的风尘,站在寺庙的香烛台前。”说到这里许愿顿了顿,转头看着林一山:“你应该不记得这个人。”

    林一山在调动大脑里的回忆,所以他没有马上回答许愿。

    虽然没有听懂许愿这个开场白,可是林一山凭直觉认定,这个路人是改变许愿想法,让他打破沉默,主动倾诉的关键人物。

    二人走了一段,远远的,能看见小区的入口。林一山放慢脚步,也拖住了许愿:“我好像想起来了……咱们走慢一点。”

    “是不是……那个祷告的阿姨?你在旁边看了人家好几眼?”也得亏在白溪的那几天,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一,心许愿这么一提醒,林一山居然记起了那个山上的游客。

    “你看,你对他有印象是不是?”林一山记得这位阿姨,许愿略感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

    “她怎么了?南陵碰上的人是她吗?”这件事情实在是巧合,也有点匪夷所思,她不知道许愿借此表达什么,但是林一山在认真听。

    “因为在白溪见到她,我就对她有印象,所以在卯山再见,几乎第一时间就认出来了。”说话间,二人已经走到小区门口,保安室亮着灯,没有车辆往来,所以起落竿是放下来的,保安坐在

    保安室门口的折叠板凳上,手里握着起落竿遥控器。见到许、林二人,热情地打招呼,林一山对人向来彬彬有礼,此刻忙回以微笑致意,拉着许愿紧走两步,示意她继续说。

    “下山时,我们坐了同一辆中巴车……”许愿开始回忆。

    同车乘客有父母带着小孩子,每当车子拐弯或急刹,那孩子就兴奋地吼叫,妈妈试图制止,但孩子哪是听管制的。车开到一处“胳膊肘弯儿”,印象中,这是最险要的跳段,上山是爬坡,下

    山是下坡,所以险要程度更甚。

    卯山上的中巴司机早已驾轻就熟,俯冲速度不减,全车人身体都随着车体角度倾斜,那男孩又开始尖叫,同时,后排座有几声惊呼,许愿慌忙回头看,男孩甩出妈妈的怀里,向过道另一侧摔

    过去。

    过道另一侧的乘客从容地稳稳抱住孩子,右手挡在孩子的头和前排座椅扶手之间,孩子终于停止了尖叫,吓得嘴撇了又撇,要哭又不敢。

    其他乘客也意识到了孩子面临的危险,但车子急拐弯加俯冲的惯性之下,人人身不由己。孩子的妈妈勉强维持身体平衡,连忙向人道谢,操着江南口音。

    许愿抬眼一看,被谢的正这那位白溪老人。



    第36节

    老人手里护着孩子,和许愿对上目光,面色和善。

    车子驶上较平稳的路面,坐在后面的乘客替母子鸣不平,跟司机抱怨,让他车开得稳一些。司机只露个后脑勺,不为所动。

    中巴把乘客送到山下售票处前的小广场,众人下车。有开车来的游客,纷纷去停车场找自己的车,只剩下老人和许愿站在原地。

    许愿在犹豫。她是打车来的,现在要回去,很明显没有出租车可用。老人倒是很淡定,似乎有人来接。

    果然,眼看…晃晃荡荡驶来一辆小面包车,在小广场绕了半圈,一个急刹,停在老人和许愿面前。

    司机是个当地小伙,肤色黝黑,隔着副驾驶的玻璃冲老人喊了一句:“上车。”没有寒喧,直奔主题。

    老人提起放在地上的双肩包——对一个云游的人来说,这个行李太简约了。提着一侧肩带,往身后用力一甩,刚好看见站在身旁的许愿。

    “姑娘,你去哪儿?”老人一口京腔,字仿佛在嘴里滚圆了吐出来。

    “我去南陵市区。”

    “这是我的车,等我跟司机说一下,把你带回去。”许愿心想,她说“这是我的车”,这外壳坑坑洼洼的小面包,怎么看,跟老人的神态气韵也不搭啊。

    老人开了副驾驶的门,把包搁到座位上,跟司机小伙简单说了两句话,小伙探头往许愿这边看了一眼,露出半边颧骨突出的晒黑的脸。

    老人转身对许愿说:“上车吧。”

    许愿连忙去开车门,老人先上了车,坐在同机后面的位置,许愿紧跟着上了车,坐在老人身边的座位。小司机一脚油门儿,小车颠了一颠,窜了出去。

    北京人的健谈、和气、大方,全在这位老人身上。许愿问她不否去过白溪,她没迟疑就想起来了,说去过。许愿说在白溪的一个小景区见到过她,她略疑惑地说:“姑娘,那你记性可真不错

    !”

    老人又说,许愿见到她那个地方,可不是个普通的小景点,那座山叫极山,因为山后的江水绕出一s形大弯,形成了罕见的天然地貌奇观:太极图。

    许愿略回忆了下,白溪的空气里确实有水气,似乎有水系环绕。

    老人说,虽然这个天然的太极图,不过是地质时代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通过河流深切形成的地貌,但千百年来,道教信徒赋予它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故事,成为一个天然的道教文化符号,

    也是很多研究道教的人向往的名山。

    “你在那座庙前,有没有看到庙门正对着另一座山的山尖?”许愿回想了一下,当时她在凝神看着揖拜的老人,林一山呼唤他时,他的身后,真的有一座山,远远看去,虽不如脚下这座巍峨

    耸立,可想来海拔也不低。

    许愿点了点头:“有啊。”

    “那就对了。大殿另外两侧,也各对着一座山。”老人说得不紧不慢:“所以这是天然图形和中国道教信仰中最高的神宫神殿联在一起,充分体现出道教文化理念中的‘天人合一。”

    说话间,车子驶出卯山下的村路,进入一片温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