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云鬓添香-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临风闻言皱了皱眉,袁惜又接着道:“因为转移得太快,我们想要去劫狱都来不及。”
  韩临风垂眸问道:“他可知道我?”
  袁惜赶紧摇了摇头:“大哥口风紧,除了他和我,其他人都不知您的底细。不过当初您帮着我们去救大哥时,他也在场,就是您换装蒙面的时候,不小心闯进屋子的那个……他当时好像只看到了您的背影……大哥不知道那人能不能扛得住严刑拷打,所以让我来知会您一声,让您也有些准备,若是能探知到他的近况,那就更好了。”
  韩临风点了点头,听袁惜这么一说,他倒是有些印象。
  当初劫狱的时候,他全程都蒙着面,只是后来躲到苏落云船上的时候,解下了面巾包扎流血的伤口。
  那人不知他的身份就好……至于这人现在何处,他没有听到半点风声。看来还要费心地打探一番。
  ……
  如今已经快要出夏,弟弟也是每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苏鸿蒙现在解了官职,倒是清闲了许久。
  他自知仕途无望,便将满腔热血倾注在三个准备童考的儿子身上。其中最给予希望的,自然是读书最灵的归雁。
  于是苏大爷倒是隔三差五地来甜水巷溜达一圈。期间,他也跟落云说了让他们回去住。
  苏鸿蒙又不傻,知道落云当初搬出去是为了躲避丁氏。如今丁氏被休,他还一时没找到合适人家的女子续娶,家里的大事小情一股脑地找上了他。
  锦官锦城还小,彩笺也不立事,没事就哭着求他接回母亲。苏鸿蒙寻思着哄落云回去,替他操持一下家务。
  落云当然知道父亲的小算盘,才不肯回去,借口家里太吵,容易影响归雁的功课,便将父亲的小算盘给打了回去。
  苏鸿蒙无法,只能让媒人勤走,赶紧再寻个合适的夫人回来。
  苏家富户,苏鸿蒙虽然快要五十,但是续弦再寻个黄花姑娘,虽然不成问题。可老夫少妻年轻相差太悬殊,终究不是福气。
  苏鸿蒙也算过了能被美貌迷晕眼的年龄,经历了丁氏那等善变的女子,就想找个出身好,能过日子的。
  这一来二去,倒是寻了了临县县丞的亲姐姐。这姑娘姓谢,那模样倒是长得还好,就是年三十岁守寡了,因为婆婆太刻薄,有些安守不住,虽然生个儿子,却留在夫家,自己一个出来,准备再嫁人。
  谢家原也不过是乡农的家底。那谢寡妇原来夫家的条件不是很好,清苦的日子也过得憋气。没想到弟弟争气,恩科考取了功名,做了县丞。
  谢寡妇跟着年迈父母一起投奔了弟弟,便指望着二婚嫁入个富户,过阔绰夫人的日子。
  苏家家大业大不假,可是前些日子又是卖地,又是卖铺子也缩水了不少。苏鸿蒙虽然因着谢县丞,而看中了他守寡的姐姐,可是谢家却还要多验看下苏家的资产。
  尤其事听说苏鸿蒙有个嫁不出去的瞎女儿,谢家二老一时起了顾虑,觉得这嫁不出去的女儿终究是个负担。
  不过苏鸿蒙一再跟媒人保证,说那大女儿能耐着呢,有着自己的店铺买卖,压根不用他操心。
  谢家夫妇俩带着乡里人特有的小心和狡黠,不肯信了媒人一面之词,特意套了驴车,亲自入京城验看。
  待看了一圈苏家的店铺和买卖后,,若真如媒人说的那般,他们才可放心嫁女儿。
  听说苏鸿蒙要娶新妇,丁氏那边自是不干,又是撺掇彩笺和两个儿子跟那谢家人起了冲突。
  不过锦官锦城被他们的教书先生训了,说大丈夫自当眼界开阔,掺和宅院里的事情不成样子。
  那两个孩子被先生严管,倒也还好。可是彩笺的脑子向来拎不清,倒是听了亲娘的话,跟苏鸿蒙又大闹几场。
  苏鸿蒙生怕吓跑这死丫头吓着了谢家寡妇,趁着谢家来访时,干脆让老妈子带着彩笺去苏家小院暂住几日。
  苏落云起初不愿,可是苏鸿蒙却一甩脸子,问她是不是不拿自己当苏家人?若是这样,他明日就去族老那,将她和归雁除名得了!
  落云觉得这类小事也不必跟苏鸿蒙打嘴仗,若是几日还能忍。
  她便跟松口让彩笺来了。不过她跟彩笺直言,若在这里闹,搅得归雁不好读书,那她就将妹妹给送回丁家去。
  彩笺其实也很讨厌丁家的两个表哥,每次跟她说话时,都爱说些带有荤腥的市井之言。听姐姐这么一说,自然也不敢再终日啼哭。
  家里来个不甚喜欢的妹妹,苏落云也不爱在家里闲坐。正好要到六月初六这一日,一般家里有备考的都要去京郊的文曲神庙拜一拜,求个保过的灵符,讨个六六大顺的好彩头。
  苏落云正好出去散散心,顺便给弟弟讨个吉利。
  六月初六一大早,苏家小院就忙碌了起来。
  落云让人预备了香烛点心供物,还有包好的香油钱,带着丫鬟便坐马车出城了。
  她们虽然起得早,可到了城门口时,出城的车马也排起了长队。
  香草见了感叹道:“看来今年考学的不少,几乎全都要出城拜香的……”
  落云闻言也是替弟弟叹气,看来今天的秋考,必定又是千军万马过那独木之桥,但愿今日上香能讨得个好彩。
  待到了地方,苏家的马车都靠不到山前。天气闷热,落云也不爱跟人挤。反正早拜晚拜,文曲星都不会小肚鸡肠地怪罪。所以落云想在山间阴凉出逛一逛,待人群散了,她再去拜。
  她最近陪着弟弟苦读,不常出城,在府宅和店铺间往返,也闷了甚久,难得有伴着鸟语,迎着花香散步的消遣时刻。
  可走着走着,她听见山后传来了阵阵嬉笑声,看来嫌着那文曲庙人多,跑到这里悠闲散步的不光她一个。
  落云想要独自清净,也不愿在这山间小路上,还被陌生人在背后指点议论她的眼盲。
  所以她示意着香草寻了路旁溪边的一块大石,下了小路,坐在那里听着溪水潺潺,躲一躲清净,等这波人走了,她再起身前行。
  不过因为下了小路,有了视野高低之差,再加上植物繁茂,枝丫密盖,小路上的人轻易没法察觉这路下还有人休憩,以至于走在前面的侍卫趟路清场,都没有发现那对山坡下的主仆。
  那些欢笑声由远及近后,说话的声音也愈加清晰。
  只听一个女声说道:“今日前来拜庙的人可真多,若不是恒山王妃您的脸面,我们几个大约要在山庙前堵上半日。”
  这恒山王乃六皇子韩谂之的封号,原来是六皇子的王妃带着几个要好的妇人在这山间散步。
  她们倒不是来求文曲星的,而是要拜谒同庙供奉的送子娘娘。
  只是赶巧赶到这个日子上来,幸好恒山王妃的脸面够,封了山庙半个时辰,让她们礼拜了之后,才重新开放。
  这恒山王妃方锦柔听了妇人们的恭维也是微微一笑:“今日来拜庙的都是考生的家眷,我寻思着若耽搁他们求符,只怕会坏了恒山王的名声,故此只给诸位留出半个时辰,若是不周到,还请诸位海涵。”
  坐在溪旁的落云听了那王妃的话,这才恍然为何山下如此拥堵,原来山上的寺庙被贵人们包了片刻。
  不过听了这位恒山王妃的话,她觉得方家的大女儿跟小妹妹不一样,倒是个得体周全之人,做事情又有分寸,难怪会嫁给六皇子。
  光是体谅考生家眷这点,就比她那个任性的小妹妹方锦书强多了。
  不过有皇族家眷路过,她更不好突然露头冲撞了贵人,只能窝在此处,静等着她们过去。
  就在这时,又有妇人开口说道:“不过今日恒山王怎么突然起了兴致,非要带人去温泡山泉?”
  原来就在这山庙之旁,有个新开的浴场。今日六王爷原本是在山后新建的高台上开宴,突然来了兴致,便邀到场的男宾温泡山泉。
  男宾们脱衣温泡,加之宴席的酒肉还没有铺摆,所以女眷们闲来无事,才临时起意绕到山前去拜娘娘去了。
  王妃听了这话,微微一顿,然后微笑着说:“此处温泉滋补养颜,大人们平日处理政务也是累了,就此机会放松也是好的。”
  另一位夫人听了这话却不认同:“我看王爷今日宴请的,除了几位兵部的大人外,剩下的都是领着闲职的散人,他们一个个平日都在吃请,有什么可劳累的?”
  听到这,又一位夫人笑道:“你以为吃请就不累?像北镇世子那般风流的,周旋在一个个红颜知己之间,只怕累得要吃狗腰子进补才好!”
  这话一出,又引得周围夫人哄笑。
  她们都知道北镇世子曾经给方二小姐难堪,也乐得在王妃的跟前,言语消遣韩临风。
  可是那王妃似乎没有跟着笑,大约一听到这名字,便想到自家小妹依旧的胡搅蛮缠,笑不出来了吧。
  这山间的贵妇人们自是一片欢声笑语,可是后山的浴场里,却是暗潮波涌。
  六皇子韩谂之似乎并没有玩乐的悠闲神态,披着宽袍,不动声色地立在露天浴场的高处,挨个看着温泡在池中的男人们露出的肩膀。
  别人都以为他在此设宴温泡似乎都是临时起意,可是韩谂之却是一早想好,故意而为之。


第39章 
  就在前些日子;反贼曹盛的一个亲信在益州落网,严刑拷打下倒是审问出了些要紧的。
  除了北地的军机以外,最要紧的一样就是当初前来营救曹盛的主使乃是京城里的一个贵人;
  他也是无意中看到了那人的背影。虽然没有看清脸;不过当时那人换衣服;从腰间解下了一个别致的金丝扣玉如意扣,让人印象深刻。
  然后那人蒙面指挥亲信和曹盛的属下;又带人闹场;才让曹盛化险为夷;不过那人好像受了重伤,曹盛之后还选买了补品送给那人。
  至于这人为谁,那亲信也不知,但是曹盛似乎与这人相交莫逆,而且之前叛军的军粮调度;包括冬日补寄都靠着这人帮衬,才顺利解决。
  审问到此,六皇子的额头都惊出一层冷汗。
  当年大魏战败,丢掉二十州故地;虽然朝廷议和,但朝廷上下主战收复失地的呼声不断。
  先帝为了稳固江山;自然是极力压制主战派;这才换来大魏几十年的安定。
  若这贼子说的是真的,那就是朝中有人暗中扶持反贼曹盛;一旦曹盛的势力做大;势必要撼动大魏的基石。
  事不宜迟;只有查出那扶持曹盛的内奸;才可斩断曹盛的左膀右臂。
  可惜这亲信没有看到那贵人的脸;几番盘问之下,那个金丝如意扣便是关键!
  当看着那男人依着记忆画出的大概图稿时,六皇子灵光一闪,拿出一个给那人辨认,果真就跟他拿的一样。
  那分明是前年时,父皇大寿分赏给到会的众臣子祈福如意扣,乃是内侍监的特制样子,民间根本看不到!
  当时陛下总觉夜半惊梦,心神不安,得一高僧点化,用金丝盘玉,分化陛下的执念,由诸位臣子佩戴,以众阳刚之气化解。
  这等玄学也不是人人都信,但是替陛下分忧的道理人人都懂,至此以后一年里,所有得了这扣的王侯臣子都是日日佩戴,不轻易离身。
  六皇子当机立断,命人拉制了名单,先是排查得了御赐如意扣之人的名单,再查这些人里,有哪些在曹盛被劫时恰好不在京城。
  如此挨个入了名单后,再剔除了耄耋罗锅的老者,余下能作案的中青壮年。
  然后今日,他便将名单里的人都请了过来,借口沐浴,让他们露出肩膀,验看有无伤疤。
  只是那日京城里一帮子纨绔子弟带着花魁歌姬在不远处的游湖玩乐,皆在名单之列,以至于今日的温泉池子显得有些不够用,犹如下饺子一般。
  六皇子对身边的亲信问道:“都看过了?有没有肩膀上有新伤的?”
  那亲信小声道:“有两位将军的肩膀上有些伤疤,可都是能说出典故的旧伤。”
  六皇子挑了挑眉问:“那名单上的人都到齐了?”
  亲信立刻回道:“还有几个没到。永安王府的郭世子摔断了腿,现在还不能下床。卢将军公子卢康和北镇世子昨夜在燕子湖饮酒宿醉,今早小的派出去的人才找到他们,看时辰,他们二位也应该快到了。”
  韩谂之原本还满怀希望,可听说没来的只剩下这三个歪瓜裂枣后,失望之情顿时排山倒海袭来。
  这三个,就算拧在一块也不是能策划劫狱的材料……难道他的名单不周全,还有遗漏之人?
  不过不管怎么样,只待一会卢康和韩临风前来,解了他们的衣衫验看了。
  六皇子想到这,深吸了一口气,眼望着高台下的温泉“饺子池”,心里想得是:帮助曹盛的贵人,到底是哪个王八蛋?
  再说苏落云,待那些贵妇们走了以后,便在香草的搀扶下,重新上道,准备回文曲庙前排队求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