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云鬓添香-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落云以前并不知这位闻先生的能耐,直到闻浅跟韩临风一同饮酒闲聊时,她才知道,这个闻浅居然是个舆图高手。只是凭借一辆小小的马车,外加上三个仆从,便走了北地大半荒山野岭,不仅绘测的地图详实,而且还制了可以立体观赏的沙盘。
  当初韩临风跟落云第一次说破彼此身份时,他引着落云的手抚摸的沙盘,就是闻浅所制。
  只是以前闻浅做的都是被割让的二十州的沙盘。
  而这次他重点测绘的却是嘉勇州附近的几州地形,包括了韩临风这次排兵布阵的鬼子林。
  正是有了如此精准的地形图在手,韩临风才可因势利导,从崖后包抄了那劫粮的叛军。
  落云虽然看得不太真切,可是用手指也感觉到了沙盘的精妙,忍不住出声赞叹。
  而韩临风也是向他敬酒,再次郑重言谢。
  闻浅却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手道:“可不敢承着谢,我仗着与你几年的同窗之谊,厚着脸皮投奔了你,然后闲人一般让你来养。好不容易等到你能用我时,若是再不尽心些做事,岂不是偿还不上?”
  韩临风笑道:“你我同窗一场,亲如兄弟,就不要说那些见外的话。若是没你的图,只怕我现在也要因为运粮不利,而身陷囹圄了!”
  闻浅长居世子府,自然知道韩临风现下的处境。他饮了一杯酒,长叹道:“我希望自己此番帮上大忙,不然嘉勇州一旦陷落,梁州也要被敌人围绕。此处三面的山都是跟梁州相连,山势险峻,但若有人引路,也能由此包抄梁州……”
  韩临风明白,到时候由着这里,再打到惠城,接下来就可以一路坦途攻向京城了。
  两个人一起默默喝着酒,不过心里想的却是希望那王昀别白白吃了了米饭,只有守住了嘉勇州,才能堵得住随之而来的漫天洪水。
  可惜天不随人愿,嘉勇州局势恶化得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快。
  裘振北被封为义军战神,还真不是徒有其名。
  他在行军打仗的时候,着实有些歪路子。据说他年纪虽小,但是因为生平早早独自营生,经历颇杂,年幼的时候曾在采石场帮工,因此熟悉火器药火一类的用具。
  而他攻城的时候,压根不用云梯横木一类,而是命令手下,带着火石器物,冒着箭雨乱石,一路摸到城墙根下,用铁镐在城墙上凿眼之后,便分区域塞入细管的硝石。
  如此点燃药捻子,随着轰轰巨响,威力惊人。炸了几轮之后,厚厚的城墙愣是让这专门配比的硝石管子砸开了小洞。
  有了这小洞之后,随后而来的义军用镐头铁铲将洞口扩大,便相当于在嘉勇州城墙上开了个进出自由的门。
  这样的门,义军连开了三个。待王昀听到动静不对,慌忙派人墙根底下堵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原本可以坚守月余的攻城防守战,愣是让裘振用短短两日的时间变成了街巷肉搏之战。
  就算城里的兵马再多,粮草再丰足又怎么样?不过都是瓮里香肉,让人尝鲜填饱肚子罢了!
  一时间守城的兵马丢盔弃甲,而那些叛军则飞快占领城墙,还有高塔。
  王昀在亲兵的护卫下,慌慌张张第一批撤出了嘉勇州,将大批将士都甩在了身后。


第79章 
  主将不在;军心一下子涣散。
  这样的攻防战,还如何坚持下去?
  号称铜墙铁壁,只要有足够的粮草就能固守二个月的嘉勇州;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城头换了旌旗,彻底易主了!
  当裘振被迎进嘉勇州时,站立在城头;看着丢盔弃甲溃败而逃的大魏兵马;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攻占嘉勇州这样的兵家重镇,会如此顺利。
  大魏的帅才竟然如此不堪;也是天公自有定数;这一朝的气运就此要到头了!
  此时他立在城头;朝着远山望去;越过嘉勇州;再过一道山便是经州;还有梁州等数州,而继续往前;再无险山阻隔,可以一马平川;一路打到京城去了。
  就在此时,城下的队伍已经重新集结,那些身上还浸染着鲜血的叛军;一个个脸上也洋溢着浴血厮杀后的兴奋,纷纷举起手里的兵刃;振臂猛喝:“裘统领威猛盖世;雪耻圣德;功绩盖天!”
  一时间高喝的声音;似乎震得地皮都微微发颤。
  这个口号,是裘振示意人传下去的。他的副统领的称号自动去掉了个“副”,而那句“雪耻圣德”则是点名了当年圣德先帝御驾亲征的典故。
  当年圣德先帝战败的耻辱,就是要靠功绩盖天的裘振来洗刷!
  一时间,叛军的声势大涨,眼看着整顿一番,便要一路南下。
  嘉勇州丢的实在太快了!以至于临近几个州县的驻军完全来不及反应。迁北营的大军倒是开始集结了,可是走到一半,就跟溃逃的嘉勇州官兵走了个顶头碰。
  当骑在马背的上的赵归北听闻嘉勇州失守的消息,气得哇呀呀怪叫,朝着那些溃败下来将领的脸上狠狠唾了一口。
  那些将领还不服气,斜吊眼睛道:“别站着说话不腰疼,若是你在,可能打得不如我们呢!”
  赵归北恶狠狠道:“若是我,他妈的宁可被吊死在城墙上,也绝不后撤!做了贪生怕死的逃兵!”
  可惜现在痛骂这些人也没用了!赵归北立调转马头,赶着回去给父亲送信。
  身为行军打仗之人,当然明白嘉勇州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经州依托天险,是最后一道防线。若是裘振如此骁勇,那么经州能不能守得住,也成了未可知的变数。
  这些曾经让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义军,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壮大成了一只怪兽,若是不能及时遏制,后果不堪设想!
  再说那丢盔弃甲而去的王昀,此番实在是因为备战消极,才会这么快就溃不成军。
  而且他跑得太快,压根没有布置有序撤军,以至于手下的大半兵卒被俘,留在嘉勇州。
  这些兵卒为了活命纷纷加入叛军,壮大他们的实力,而他留在嘉勇州的粮草自然也便宜的了叛军。
  如此严防死守的兵家重镇,被人这般轻易地洗劫占领,且自家伤亡惨重,王昀的面子与里子也全失了。
  就算王昀的手下养着善于文墨的刀笔吏,也没法下笔去写报呈皇帝的奏折。
  可是不写又不行。照着叛军的架势,他们还要继续挥兵南下。
  实力大伤的王昀现在也不得不向朝廷请求支援,重新调派粮草人手。
  同时他也分别给六皇子,还有宫里的皇后写信,要他们尽早做好准备,提防皇贵妃九皇子一党借机会相逼。
  这消息自然很快传到了朝堂之上。
  关于王昀将军早早撤退家眷,面对叛军消极应战的奏折也摆满了陛下的桌子。
  琼贵妃一党等待这样的机会甚久。
  贵妃的兄长当初被王昀以玩忽职守的罪名斩杀在前线,此等血海深仇怎能让人忘记?
  现如今,王昀丢了大批的将士,带着自己的夫人早早逃离,又比她的兄长强到哪里去?
  九皇子和他的幕僚们也死咬着王昀早早将家眷送走这一点不放,痛陈王昀匹夫误国,不堪上将军的大任。
  他守丢了嘉勇州,相当于大开门户,周围的几州也朝不保夕,若不再派得力人手,大魏的万里江山就要折损在了长溪王家的手里!
  魏惠帝听闻嘉勇州失守,也是勃然大怒,一天的功夫,连下六道圣旨去痛斥王昀。
  兵部的驿马都要跑得冒烟了。
  要不是长溪王家的族长前来请罪,皇后也为那王昀求情,陛下可不会只轻飘飘地罢免了他的将军之位。
  王昀跟贵妃的平民兄长到底不同,有着王家做后盾,再加上往日军功的加持,总算是保住了一命。
  陛下老早就想卸了王家的军权,这次倒是不错的契机。可惜王家得寸进尺,居然还死抓着军权不放,又要推举另一个王家人继任。
  所以贵妃扑到前朝,指着王家人的鼻子破口大骂,问他们:同样的错处,为何王昀不用死?
  陛下只闲闲观戏,丝毫没有阻拦的意思,只让琼贵妃狠狠大闹一场,灭了王家气焰。
  于是朝堂上几番唇枪舌战之后,王昀的上将军之位便空了出来,而九皇子的人咬死了不放,坚决不让王家的其他人上位。
  大魏一向文盛而武衰,可堪一用的人也不多,最后的人选,似乎只有那么一位了。
  于是,曾经跟王昀争夺上将军之位的驸马赵栋,这次顺理成章地顶替上位了。
  赵栋领命,不日前往前线,承担抗击叛军的大任。
  赵归北从自己的上司嘴里早早就得了这消息,一路骑马奔到了迁西大营,告知韩临风这个好消息。
  他说完了陛下的圣旨后,还很是兴奋道:“此前因为母亲的几次阻拦,父亲都不能成行,没想到这次母亲居然肯放人,让我父亲来前线了。”
  韩临风听了,并没有赵归北那样的兴奋。他这几日夜里,也是时常失眠,看着远处山河久久没有睡意。
  丢了嘉勇州之后,那个裘振胃口大开,不断扩张地盘,又一口气攻破了王昀退守的经州要塞。
  若是再任凭叛军这样势如破竹下去,打穿到京城,也只是时间问题。
  就算渔阳公主再怎么心疼夫君,陛下大约也顾及不到女儿了,只能赶紧让赵栋前来作为灭火的救兵。
  赵归北此番前来,是想说服韩临风去父亲面前毛遂自荐,投靠在父亲的营帐下当差。
  在他看来,韩临风比父亲的许多老部下都要骁勇能干,若是被埋没在粮草营里,岂不是暴殄天物?
  他想要替父亲招揽人才,这才屁颠颠地来当说客。
  说得意犹未尽时,苏落云正好拎提着食盒送饭来。跟她一起来的还有跑到凤尾村来玩的小姑子韩瑶。
  韩瑶这几日总是被母亲拎着耳训斥。她虽然性情柔顺,却也不能忍,借口给嫂嫂送些新得的布料子,便请托了父亲派马车将她送到凤尾村玩几日,也顺便松缓一口气。
  现在她被母亲骂得甚至有些起了恨嫁之心,恨不得早点嫁入京城里,天天看婆婆的冷脸子,也好过被亲娘热骂。
  落云很是同情小姑子,但能做的也只是多容留她几日。若是王妃不满,小姑子尽可以推到她身上。
  反正她虱子多不怕身子痒,对于得罪婆婆也不在乎多一两件了。
  结果韩瑶进来时,发现那个愣头愣脑的赵归北也在。
  她用扇子半遮了自己的脸,问过了安好后,道:“你的鼻子倒是灵,今日嫂嫂带了炙烤的鹿肉,你可有口福了!””
  既然小将军也在,自然要容留他吃一顿饭。待四个人坐下的时候,便在一处吃一吃酒。
  赵归被想起近日的传闻又道:“其实那叛军的军心不稳,倒也不必怕他们一鼓作气打杀过来。”
  韩瑶好奇道:“为何这么说?”
  赵归北大口吃着卷着青菜的鹿肉,然后说:“你在城里都没听到?那个曹盛彻底跟裘振决裂了。他亲笔写下了檄文,痛斥裘振丢弃初衷,只知内耗,抱有狼子野心。同时陈明自己先前被裘振囚禁的隐情。他已经离开了旧部,寻求其他收复故土之正法,希望因他之名投靠叛军的子弟要认清是非,不可再举战刀指向同为大魏子民的将士了。更希望那些义捐的豪绅不要再因他之名,秘密给裘振捐助了。”
  这封曹盛的亲笔书写的檄文被木板拓印,印了无数张,不仅在叛军的营地周围散发,城里也发了不少。
  赵归北并不知道这书信有没有传递到南地去。但是最起码边关的几个州县,都已经传扬开了。
  所以裘振虽然连连得胜,可是这几日叛军的逃兵也有不少。
  曹盛的威名太盛,承载了许多边民的故土之梦。而且他的确是在义军的军营里突然失踪,不知下落。
  他的字迹也为许多义军部将熟知。
  在看到曹盛痛斥裘振利用他伤重,而软禁了他时,许多曹盛的老部下都不能忍,差一点就领兵前去缉拿裘振了。
  奈何裘振如今在义军里威名也不弱,更是有一批铁杆簇拥,所以这书信的苗头一起来,义军上下也是经历了一场清洗,部将调换频繁。
  总之,裘振以血腥雷霆手段,将所有能威胁到自己的人都远远隔离开了。
  这番人事的震荡,才是让叛军暂时停歇下攻势的根本原因。
  要不然,依着叛军一举攻下嘉勇州的的气势。一口气打到梁州也不无可能。
  韩临风和苏落云听了赵归北这话,却有些波澜不兴。
  苏落云总不能告诉赵公子:那信是我夫君替曹统领写的,他读给我听时,我还帮忙润色了一下,让语句更有煽动性了呢!
  所以她也只能任着赵小将军和小姑子你一言,我一句地聊着曹盛其人其文。
  韩临风倒是表情如常,自己吃着饭的同时,给苏落云添汤夹菜。
  等吃完了这顿饭,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