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探花郎火葬场实录-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末就冷了,爷要读书写字,屋里太冷伸不出手,墨也要凝的。等正经冷下来,碳是要涨价的。”
  阿瓜撇嘴:
  “是啊,年年拿碳价贵搪塞,一整个冬天只给五十斤黑炭。”
  胡珊兰蹙眉:
  “屋里哪能用黑炭,明日你去买五十斤银骨炭。再去买些好料理又滋补的食材,但不要多买。再有,把你的衣裳拿一件最合身的,给冬儿。”
  郑家给郑蔚院儿里做的衣裳都是瞧着还行但质地不好,胡珊兰也在郑蔚衣柜里瞧见从前的冬装,棉是结块儿的,还单薄。她转头交代冬儿:
  “你明日拿了咱们四个的衣裳去找大爷,求他给做几身棉衣裳,还有夹棉的。趁势透露六爷现在境况,告诉他咱们买了五十斤碳和一点补品,预备过冬。”
  冬儿抿嘴就笑。
  这些东西在胡青羽手里,不过是眨眨眼的事,胡珊兰想就不必耗费自己千辛万苦的那点体己了。
  阿瓜是不明白的,只知道五十斤碳绝支撑不了一个冬天。甚至再俭省的用,连一月都支撑不过。
  冬儿第二天去找胡青羽,声泪俱下夸大其词,胡青羽暗道自己疏忽,吩咐下去,过没几日,胡家就浩浩荡荡送了好些东西去郑家。
  角门上的婆子们眼睛都快瞎了。
  五百斤银骨炭,两箱衣裳,二十斤银雪棉,还有花胶燕窝海参鱼翅,甚至还有两根人参。冬儿在角门还接了二百两银子。
  角门婆子过年似的拿了胡青羽的赏钱,兴冲冲把东西抬到郑蔚的院子,还把屋后一直空置的小库房打扫出来。孟夫人得知消息时,气的摔了茶盏:
  “这胡家真是昏头了!”
  孝敬不说孝敬她,也不知给那庶子献什么殷勤!
  芮妈妈心里有数,但不敢做声。胡家把郑蔚当姑爷看,姑爷落魄,自然要接济,毕竟还指望着郑家帮忙,也盼着郑蔚高中,胡家也算有个做官的女婿。
  “太太何必与六爷计较,他也就享些这样的福。将来就算高中了,老爷是必要为二爷奔波的,那六爷就难逃外任的结果。这一外任,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呢,七品上一坐到死的不知道多少人。”
  孟夫人脸色这才和缓些,想前几日胡家也送来不少东西,才笑道:
  “等胡家做了皇商,就把六郎与胡氏的亲事定了。好事成双么。”
  哪怕做官又如何?这么个只有银子但在朝中毫无根基的妻族,也就那样了。
  外头如何,郑蔚却是不知道的。
  谷先生走后,郑蔚就开始不听话了,一日里大半日坐在书案看书,剩下小半日被胡珊兰撵回床上,也要捧著书看。哪怕吃饭也离不开,仿佛要弥补躺那几日的缺失。
  皮肉上的伤好的快,郑蔚身上的淤青十日左右褪的差不多了,只剩左手无名指和脚踝。至于内伤,就要慢慢将养了。
  郑蔚现在还咳嗽,胡珊兰只盼着他能快些好,不然二月会试,那漏着风的考场,身子若不好那是要病的。
  日子这么风声不显的过,十一月初,盛京落了头一场大雪。下了半日雪粒子,就成了洋洋洒洒的鹅毛大雪,下了一夜,就有半尺来厚了。
  冬儿一大早就去了客栈,胡家父子今日也没出门,俱在不安的等结果。
  事实上昨儿就该有结果了,但没内务府的徐总管送信儿,就只能等今日宫里派下的旨意了。
  胡泰也是经过不少场面的人,可现下坐在那儿,浑身白肉颤抖,端个茶也洒个不停。对比而言,胡青羽就要从容多的。只要忽略他不断颤动的袍子下摆。
  巳时五刻,宫里的旨意还没来,一个郑家仆从快马停在客栈外,飞奔到胡家租住的院子,进门先磕头行礼,满脸堆笑:
  “恭喜胡老爷贺喜胡老爷!我们老爷叫奴才先来给您送个信儿,旨意一会儿就来!”
  作者有话说:
  女鹅:呜呜呜呜,他对我辣么好……
  茉:(¬_¬)


第十五章 中选
  胡泰在人进来时忽的站起瞪大眼,这会儿就浑身颤抖老泪纵横,咧嘴去笑,却发出呜咽的声音。胡青羽也颤着腿去扶他爹,胡家非世家,竞选皇商一路艰辛,如今有了好结果,也不枉费筹划几年,花去那么好些银子。
  冬儿欢天喜地要回去,胡青羽塞了个大红的荷包给她,冬儿一摸这荷包就不寻常,鼓囊囊沉甸甸,甜笑着谢了,胡青羽摆手:
  “快去给你主子报信儿,大喜的好事,叫她别急,她的好事也快来了!”
  “咱们胡家做了皇商,这就是我们姑娘最大的喜事了!”
  胡家好胡珊兰才能好,冬儿拎得清。但这话讨喜,胡泰立刻摸了一把碎银子赏她,她越发欢喜,一路回去,胡珊兰得知消息后,喜不自胜,立刻去正屋与郑蔚报喜。
  “爷!”
  胡珊兰一进外稍间,高兴的唤了声,郑蔚陡然抬头,凌厉冷漠的眼瞳里显然是被打搅的厌怒,胡珊兰吓得生生顿住脚步,郑蔚恍然了一下,闭了闭眼,再睁眼又是那副温和的模样。
  “怎么了?”
  “爷,胡家中了。”
  胡珊兰心有余悸,声音低下来,郑蔚顿了顿才笑道:
  “中了?”
  然后他又重复了几遍,仿佛才品出这个中了是什么意思,站起来了:
  “选上了?”
  “嗯。”
  胡珊兰笑着点头,郑蔚一下笑开了:
  “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他走的快了些,脚下一晃,胡珊兰忙扶了他:
  “爷,脚不能用力!您忘了谷先生说的话了!”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才过去二三十天。郑蔚喜不自胜的点头:
  “好,好,我记下了。”
  但神情显然不是。他贯会阳奉阴违,为着他养病,胡珊兰管着他,可他嘴里听话,但在看书的事上是从没听过。他有些手足无措的踮着右脚在屋里来回走了几趟,忽然停在胡珊兰面前,眼神灼灼的看着她:
  “我想,我想会试过后,去胡家提亲。”
  “啊?”
  胡珊兰愣住了,随即她脸倏的红了。孟夫人有这心思她早知道,无非是想用个名头好听但在朝中毫无根基,还得仰仗郑家的所谓新贵,就把郑蔚搪塞过去。
  曾经还想若孟夫人一力促成,而郑蔚却推拒的话,自己心里会有多难过,但没想到,郑蔚会自己提出来。
  郑蔚看她良久,眼底的光渐渐黯淡,他有些不安道:
  “你,你不愿意么?你若是不愿意,我,我不强迫你,我……”
  “我,我不是不愿意,而是胡家……”
  “你愿意就好!”
  郑蔚重又欢喜起来:
  “我知道你想什么,但那些在我看来,都比不得你重要。”
  郑蔚还是头回说这样露骨的情话,胡珊兰顿时脸颊红透,扭头就走了。郑蔚看她背影直到消失,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收敛,眼底的欣喜激越退去,一派从容。
  胡家选上的消息,上回晏深来时他已经知道了。
  左不过孟夫人不会放过他,不如他自己提出来,还能叫她高兴。
  胡家接了旨意,第二天进宫谢恩,通晓职责。虽说给宫里供的远不如胡家一年销售,但挂了皇商的名头,胡家自是更上一层楼了。开春就有差事,胡泰预备打点好京中事宜,见过郑尚书后就启程回南。
  胡家接旨后第四天,郑尚书设宴款待,但这种宴席胡珊兰是不够格儿参与的。席间热烈氛围良好,等宴席散去郑尚书邀胡泰去书房,胡泰就拿出了早预备好的五千两银票。
  这是道谢,也是为着将来守望相助铺的路。
  胡家有了皇商的身份,家中子弟也能捐官了。将来若立了大功,也能封个爵位,若干年后,哪怕比不上世家,也差不多了,毕竟胡家不缺银子,谁还不喜欢银子呢?
  郑尚书嗔怪胡泰客气,但银票却收下了,二人相互恭维了几句,郑尚书便牵入主题:
  “胡兄信得过,才将女儿托付在我家。如今大事所成,越发不能委屈了胡兄的女儿,我想着,六郎与胡氏甚好,不如喜上加喜,选个黄道吉日,交换庚帖。”
  胡泰笑的眼睛眯起:
  “这一辈子能与大人相交,真是胡泰的福气,大人诚心为胡家,胡泰感激涕零。昨日小女也送信儿与我,说六郎得知胡家选上,喜不自胜,提出会试后去胡家下聘的事。大人瞧瞧,真是父子同心。我想着六郎也要会试了,这合庚帖,三书六礼,可要耗费不小精神,倒不如等会试过后。”
  郑尚书想着也是,孟夫人急着给郑蔚定亲是什么心思他清楚,但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孟夫人为嫡支,但他要顾着整个郑家。既然胡泰提了,他就笑道:
  “也好。”
  送走胡泰,消息传给孟夫人,孟夫人心里就有些别扭。事情虽办妥了,但拖到了会试之后。芮妈妈忙宽慰:
  “这前前后后的,也不妨碍什么,终究六爷就是那么个商户妻族,哪怕胡家将来要起势,那也得个十几二十年,到时候二爷早在官场站稳脚跟了,哪还有六爷的事儿?”
  孟夫人斜睨她:
  “你这话说的,仿佛六郎一定会做官似的。”
  芮妈妈忙拍嘴:
  “瞧奴婢胡说八道,这不是万一么,太太算无遗策,把什么都算进去了,这不过是最坏的结局。”
  孟夫人脸色这才好些,又问芮妈妈:
  “六郎院子近来还有消息么?”
  “那采薇,自从六爷得知她给了咱们消息,就冷着了。六爷与胡氏还没圆房呢,但听说六爷伤后胡氏很尽心,二人浓情蜜意……”
  孟夫人笑了笑:
  “真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东西,送到嘴边的不吃,偏要自个儿吃。”
  “或许自个儿吃着有趣味呢。”
  芮妈妈意味深长的笑,孟夫人也嗤笑,她就喜欢把不摧不折的硬骨头玩弄股掌之间。
  胡泰临走前留了个管事在盛京,上下打点购置宅院,胡家往后进京也总算有落脚之地。胡珊兰在胡泰父子走的这一天,得了孟夫人恩赏,能出城相送。隔了数月,胡珊兰在城外总算见到了她的二姐胡瑜兰。
  与她预想的不同,胡瑜兰丝毫没有受过苦的样子,反倒比在胡家时还矜傲,送她来的几个小厮面润白净,显然是宫里出来的。
  胡泰自来知晓他这二女儿是个自私的,也为他把她送到内侍房里而恼恨,胡家选皇商的事,她一点儿也没帮上忙,于是哪怕胡瑜兰来送他,也并没多看几眼,倒是胡青羽多问了几句,得知她过的还不错,安下心来。
  等胡泰父子走后,姐妹二人往城内回,胡瑜兰看胡珊兰,嗤笑道:
  “听说你给一个庶子做通房?”
  胡珊兰也没客气:
  “是呢,等会试过后,郑家就要去胡家下聘了。”
  胡瑜兰脸色一变,谁不想与人做正经夫妻,胡珊兰这句话刺痛她,她哪怕一身锦衣又如何?哪怕将来在盛京能呼风唤雨又如何?终究从根儿上,就不顺心。
  十六年姐妹,胡瑜兰头回用嫉妒的眼神看胡珊兰,在她愤愤要走时,胡珊兰忽然道:
  “二姐,咱们都是一样的命,往后只能守望相助,你若有什么,到郑家角门寻崔婆子给我送信儿。我虽不济,也会尽力帮你。”
  若是旁人说这话,胡瑜兰尚要怀疑是显摆,但胡珊兰说这话,就是真心的了。胡瑜兰眼圈红了红,她以为宠爱她的爹,遇上事儿毫不犹豫就把她卖了,倒是她从小欺负大的人,这时候还想帮她。
  “自不量力。”
  胡瑜兰冷嗤她一句,就上马车走了。胡珊兰看随行的小内侍腰间露出令牌,依稀辨别,竟不是内务府的标识。黄铜的令牌上,雕着一只雀鸟,反倒更像传闻中直属圣上的那支私兵,黄雀卫。
  今年冬天大约是郑蔚和阿瓜过的最暖和的一个冬天,屋里烧着银骨炭,身上穿着暖和的冬衣,郑蔚只埋头苦读,交进腊月的时候,再不听胡珊兰的话,偏要去书院。
  胡珊兰拗不过他,倒是这时候郑昶竟开始告假,他一不去书院,一直追随他的郑佑也不去了,马车上只剩了从不管闲事的郑瑾。郑蔚也就能坐马车去书院了。
  腊月二十,书院也歇了。但有几个学生二月都是要会试的,夫子便交代,有什么不明的随时过府来问。
  郑家也忙碌着预备过年,小年这夜,郑家大宴,宴后郑蔚回来,阿瓜便踟蹰着与郑蔚道:
  “爷,采薇病了。”
  郑蔚神色淡漠,径直回屋了。阿瓜为难的看一同来迎郑蔚的胡珊兰:
  “姑娘,总不能眼瞧着看她去死不是?”
  胡珊兰看郑蔚背影,叫阿瓜去府上报请郎中,阿瓜很快回来,满面愁容,小年夜本就不好请,何况郑家也不会为他们院子的事费心,自然搪塞了。
  郑蔚在屋里叫胡珊兰,等她进去:
  “年前年后的,胡家宅子只怕就置好了。既预备着会试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