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上波涛回荡,没有其他的声响。
隔了一阵,邵清和起身,在她面前站定,一双眼定定望着她:“我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陈兰君说,“虽然还没到……爱人的程度,但你对我来说,很重要。”
邵清和浓密的睫毛微微颤抖着。
“我知道了。”
接下来他不再说话,只是在陈兰君身旁的一张躺椅上坐下,望着海色与天色。
陈兰君也不再说话,和他一样,看云、看海、看天。
不知什么时候,她有些昏昏欲睡,便闭着眼休息。
直到手肘被轻轻一撞。
“你看那边。”
睁开眼,陈兰君顺着邵清和的手势一看,瞧见了海上日落的序幕,夕阳中的海面渐渐染上金黄色。
邵清和蓦然起身,向驾驶舱走去。
“你做什么?”
“带你追日落。”
掌着舵,推动变速杆,邵清和将整艘游艇往夕阳深处里开,真像是在追逐海上日落一般。
他钟爱这样的黄昏,曾许多次独自追逐过海上日落。
然而——邵清和抬眸,不看日落的天空,却去看甲板上沐浴着金光的女孩子,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
海面上的太阳在渐渐落下,他的太阳却冉冉高升。
第102章
天已夜; 街市窄窄的马路两旁,零星的归家行人。
没有霓虹灯照耀的地方,月光淡淡。
陈兰君把手背在身后; 挑月光的地方走,身后跟着一个邵清和。
“好了; 送到这里就可以了。”
离姐姐家只一个拐角,陈兰君停下脚步; 也差不多该告别了。
邵清和把手插兜; 一双眼望着她,流露出些委屈的神气:“这路实在太短了些。”
“明天我回鹏程,再几天去穗城,那个路远。”
他微微垂眸:“我倒真想去。”
只是; 暂时还不是时候。
邵清和默然的模样; 倒有几分寥落的意思。
陈兰君看着他,也知道他一定是有需要处理的事; 于是笑了一下,说:
“开玩笑啦,你会给我写信的; 对吗?”
“当然。”
邵清和说:“你也会给我写回信的; 对吗?”
陈兰君伸出小拇指,微微笑着:“不信?就拉钩,谁说谎谁是小狗。”
邵清和的目光停在她指尖; 也慢吞吞的伸出手。
她以为他当真是要与他拉钩,然而指尖相触的时刻; 他却将她的手握住。
然后; 陈兰君跌近了一个温暖的怀抱。
“小邵先生,你有点得寸进尺哦。”
“嗯; 有点。”
虽然承认,但邵清和却不肯松开。
陈兰君也没有推开他。
过路的学生仔不经意间看到两个相拥的人,又惊讶又笑。
九秒之后,邵清和终于放开了她:
“再会。”
“再会。”
拐角处,陈兰君回身挥一挥手,往姐姐家走去。
然而走了没两步,脚步一停。
姐姐凤君环抱着双臂,站在一棵树之后。
虽然这场景似曾相识,但是……陈凤君可不是赵宏,亲姐姐是不好糊弄的。
“过来,阿兰,解释一下是怎么回事?”
听见召唤,陈兰君没动。
“陈——兰——君。”
这得动了,她缓缓地挪过去,心里想着对策,顺带观察姐姐的表情。
是生气?还是别的什么?
观察清楚了才好想对策。
蜗牛一样挪过去,瞧清了凤君的脸色,还好,不是怒容,以好奇、惊讶地神色居多。
还差两步,凤君一把拉过陈兰君的胳膊。语气里还有点八卦。
“这男仔是怎么回事?”
“唔,这个事吗?解释起来有些复杂……”
陈兰君慢吞吞地打出拖字牌。
街口也确实不是说话的地方,凤君拉着陈兰君的手上楼:“回家说。”
把房门一关,凤君迫不及待的追问。
“老实交代,那是什么人?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的?”
一大串问题,陈兰君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当听说是正在接触发展的预备对象,凤君还连连点头,微笑着:“我妹妹不愧是眼光好,那个靓仔确实生得极靓。”
虽然只是匆匆一瞥,但凤君也印象深刻。
确实是个挺拔的美男子。
“叫什么名字?”
“邵清和。”
“这名字有点耳熟,似乎在哪里见过。”凤君偏了偏脑袋,想了想,脸上神色有微妙的变化。“该不会,是那个邵家的人?”
陈兰君轻轻点头:“如果你说的是邵氏集团的话,确实。”
“不行。”
凤君一下子身子往前倾,眉毛拧起,表情严肃。
“我不认为这是可以继续发展的对象。”
陈兰君忽然愣住,她是没想到姐姐会这样反对的态度。
“你看看我,已经是前车之鉴了。”凤君很急切地握住她的手,“那样的花花公子,是不会娶你的,豪门都是势利眼,我不想你成为那样。”
一想到妹妹有可能重蹈覆辙,被一个男人伤害,凤君就感到窒息。她也就算了,可那是她最爱的、最优秀的妹妹,绝对不可以!
怕陈兰君完全不当回事,她还苦口婆心地劝:“这种又靓又有钱的男的,是一贯会骗人的。你听我的,别再和他接触了好不好?”
陈兰君皱着眉,静了几秒。
阿姐这样一说,她明白了,对于邵清和本人的偏见,有一部分他家室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源自于凤君的过去。她虽然稍稍有一点被当做不懂事小孩子的愤怒,但很快,又升腾起对姐姐的怜惜。
家人都不在的那些岁月,她是真的吃了很多苦。
……以后有机会非得把那个负心汉找出来,套麻袋打一顿给姐姐解气!
陈兰君说:“阿姐,我很清醒的。我不会给别人伤害我的机会。”
“你怎么不明白呢?”凤君没有听到想要的保证,语气有点不好,“你若真有些万一,爸妈要怎么看我?就是我也是……”
她住了口,抿着唇,隔了一会儿才说:“所以,你回去之后可以断了与他的往来吗?”
“阿姐,这件事情……”
凤君打断她:“能,还是不能?”
她很严肃地望着她。
这样的神情,陈兰君很少从姐姐脸上见到。凤君一向偏疼她,从不轻易动怒,就是她年幼无知把墨水洒在她新得的布拉吉上,凤君都是笑着说“我妹妹真厉害,撒个墨水都能像泼墨山水画那么漂亮”。
上一回流露出这样严肃的神情,是什么时候?
大概是小学时,她为了给被欺负的同班女同学出头,拎着打狗棍把高两个年级的男生狠狠揍一顿,被姐姐发现的时候。
可即使是这样,陈兰君也无法轻易说出,“再不和邵清和联系”之类的话。
她只有沉默。
在这沉默里,凤君的脸色也越发沉重,她起身,丢下一句:“我的意见就是这样。”而后转身回房间,门关上时,声音很响。
姐妹二人的冷战一直持续到第二天。
原本为了欢送陈兰君返程,小侄女茜茜特意请了半天假。可是一回到家,就发现妈妈和姨姨气氛不对。
这两人怎么彼此都不说话的?
妈妈板着脸递过来一塑料袋洗干净的黄瓜:“拿去给你姨,让她带着火车上吃。”
茜茜心想,怎么不自己去送,但还是去了。
姨姨接了,又递过来一盒药,叮嘱她:“和你妈妈说,要按时吃饭,她胃不好”
茜茜沉默了一瞬:“姨姨,你和妈妈在生气吗?”
“有一点吧。”陈兰君苦笑着揉了一把茜茜的小脑袋,“不过没大事的,放心。”
不欢而散。
陈兰君在去鹏程的路上思考了一路,直到入关之后,才没空想了。
之前陈兰君拉到的第一单政企单位的负责人带了一个好消息:
想买房子吗?一位朋友有个指标要转让。
第103章
“这套房子的指标; 是我一个朋友的,他决定还是不住鹏程,所以要转手; 房子挺好的。”
沿着新铺不久的马路一直向前,老付指了指前边的小楼:“就是这里; 思安小区。”
这楼宇正在修建之中,但已经初见雏形; 是六层小楼的框架。小区不大; 大约七八栋的样子,但位置好,离火车站并不远,骑自行车只十分钟。
这样的距离; 往来关口非常方便。陈兰君心里比较满意。
“是还在建设中吗?不知道多久建成。”陈兰君问了一句。
“明年应该可以交房了。”老付扶一扶眼镜; 由于这种建造方式并不符合这时代人们的观念,还解释了两句。“这个叫做期房; 是向香江学的。”
去年,鹏程兴建第一座商品住宅小区,与政府合作的香江商人拿着图纸回香江转了一圈; 就把房子卖得七七八八; 从起打开了内地建商品房的新模式。
之前房产买卖市场未开放,主要是单位分房和换房,但无论是哪种形势; 那都得是先有房子。偏偏现在,房子还没起; 就开始叫卖出售。
陈兰君又详细问了几个问题。
这个思安小区是另一家企业与单位合作建设的; 因为规模不大,所以价格上比较有优势; 加上面向内地户口的房价比面向其他的要便宜,只要六百元一平米。
现在要转手的这套,是个约70平米的三居室,配备三个户口名额。正正好合适。
陈兰君问清楚了,直接拍板:“这房子我接了。”
了却一桩心事,原先与阿姐争吵的烦恼都消散了一些。
她特意请老付吃了一顿饭,记着这份情。
预备去提款的时候,被阿晶喊住了。这丫头竟然从床底下提出一旅行袋,摆在她面前:“兰姐,这个是最近的收款,我还没存呢,你直接拿去买房就好。”
拉链拉开,一袋子钞票,少说也有两万。
“这是你自己的钱还是?”
“不是,”阿晶解释说,“是最近的营业额。我们的盒饭卖得很好,各单位预定的一天大概就有三四百盒,这一包钱是刚回的款。”
盒饭卖得这样好,陈兰君欣慰之余,也说:“那么其他的供应跟得上吗?”
阿晶笑着说:“可以,现在我们村大家都在为餐厅养鸡种菜养猪呢。就是饭盒这方面,可能给塑料厂的订单要多一点。”
“那确实可以多定一些。”陈兰君说。
记忆里,似乎再过一些时间,鹏程就会提出缩短午休、节约时间来建设的政策,全市的午休时间会缩短为一小时,那可就是盒饭的黄金时期了。
这股东风得赶紧抓住。
陈兰君对阿晶说:“这样,你这几天写一份扩大盒饭生产的报告,把需要增添的原料数量都列清楚。写好之后寄给我。”
“行,没问题。”
将房子定下之后,陈兰君便踏上了回校的路。
又是从清晨到日暮,出站时,前边有一个大叔拍着大腿喊:“我的钱袋呢,我的钱袋呢!”
旁边的人都以同情的目光看着大叔。
陈兰君皱皱眉,上前提醒他如何去找警察。
最近随着南边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小偷小摸的案件也渐渐增多。这令陈兰君稍稍有点不安。
再有两年,这火车站周边大约会成为很乱的地方。
以后出行的时候,还是得多多提防。
返校报道,班上同学还是一如既往。
不过新学期,同学之间的热门话题变成了出国。
“听说了吗?大四的学生有拿到出国名额的,我们是不是也要准备。”
连寝室长也有些心动,夜里熄了灯,还没睡的时候,问:“不知道外国是什么样子?一定有很多高楼吧。”
“应该像电影里那样?”一个室友接话。
她们能接触到的外国,除了电影和文学作品,就只有想象。
这夜谈陈兰君没参与,只是静静地听。
左右她是没有“出国热”的,就凭她现在边做生意边学习的绩点,那也出不去。她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有课就好好上课,没课就去照看一下第四食品厂的生意。
由于香江与鹏程那边的销路慢慢打开,现在第四食品厂的生产任务排得满满的,还没满一年,已经实现了原先的承包额。
童彤与庞小芃过来榕树下向陈兰君汇报。
“任务完成了,”童彤说,“可是上级领导给我们来年的销售指标——”
她面露难色:“比之前翻了一倍。”
“这没道理啊?”陈兰君吃惊道,“哪有来年就翻一番任务额的?”
从前也没听说过要上缴的利润额能涨那么多的。她忍不住问:“是……有什么力量妨碍吗?”
别又是像钱厂长那样的搅屎棍心有不甘吧?
庞小芃叹气:“也不算是特别针对我们,打听过来,其他厂的任务额也有增加。一问上面就说我们这边算加得少的,北边的什么企业,那才加的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