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咸鱼夫妻在逃荒-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大夏的医术水平不够了,要说这兔唇,放到后世能算啥?能给你补得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可大夏,这就是有碍观瞻了。
  胎记和长得丑都不算是事,只要脑子是正常的,手脚勤快有一技之长,还怕找不到婆家?男人里又不是没有长得丑的!
  这些有点缺陷的姑娘们都自卑得不行,你要盯着她们看几眼,她们就会慌忙的低下头,很怕别人异样打量的目光。
  但是能被贵夫人给挑中,她们又燃起了希望,要她们没被自己爹娘给抛弃了,指不定她们还没有这等免费学手艺的机会呢,这么想想,好像也没有那么怨恨了。
  热闹的是姑娘们,两百多个男孩子,有些年岁小的,眼里都有泪花,他们居然被嫌弃了!
  他们不敢生贵妇人的气,他们生自己的气。为啥子他们不是丫头哩?可做大厨的可不是男人的伙计吗?
  翠花麻爪,受不了小孩子眼泪半落不落的委屈样:“这次让姐姐们先去学,等她们学会了,到酒楼做工,晚上还可以回来教你们呢。
  你们这几年先在善堂把基本功打好咯,等你们长大了一样可以去酒楼做厨子的。最不济,咱们学堂里还有很多小吃食的课程呢,开个面馆一年也能挣上几十两呢!”
  男孩子们眼睛睁得大大的,还可以这样的吗?对哦,善堂这么多姐姐学的本领,哪怕随便教他们几手,他们也不愁养不活自己。
  善堂管事感激得很,他们这也算是半官方性质的善堂,能给这些孩子寻到更好的出路,只有更感恩的。
  翠花让春丫和夏丫给所有选出来的学生,都写了一张入学卡,上面有姓名,年龄,身高,体貌特征等。
  与善堂签署了协议,并约好,等学院开学前,就来接这一百名学生。
  翠花不想用道德底线去衡量人性,在她以往的那个年代都还有冒名顶替上学的,况且现在既没有照片也没有身份证,只能把她能想到的做到了极致。
  要是她连招几个学生,都被人给钻了空子了,可不是要被她男人笑话吗?
  善堂管事:啊?还可以这样?我都没想过呢。
  学院装修的动静不小,招聘夫子的动作更大,还没开课就引来议论纷纷,可这又不是教女子四书五经,只学做个菜,酸孺们想要抨击都找不到理由。
  而且,据说还是从善堂招生,免费教善堂的孤儿,谁敢说这不是做善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让人无从下嘴!
  关于夫子的人选,翠花打算找秋姑姑和二嫂
  聊聊。
  “去烹饪学院做夫子?我,我这手艺行吗?”范璟菁不可思议的问道,她没想到小姑子居然还会拉上她。
  “二嫂,你的素食做得比我强多了,学识又不比男人弱,做学院的夫子绰绰有余!”
  见到小姑子点头,范璟菁想了想,问:“每日都需要进城吗?需要住在学院里面吗?”
  “原则上不强求每位夫子都住学院,二嫂,我会尽量把每位夫子的课程,集中到要么是上午,要么是下午,不会让你天黑回不了家的。
  再说咱们也不一定非要在大梨村住啊,让哥哥在城里买上一座宅子,二嫂,你同侄女们都搬进城里来呗!”
  范璟菁可是有陪嫁丫鬟和婆子的,带好两个闺女没有问题,她内心对这女夫子一职还是很心动的。
  “嗯嗯,只要婆婆和夫君没有意见,妹妹,我愿意。”范璟菁虽然不排斥住在大梨村,可要能住进京城就更好了。
  张氏和胡二牛二话不说就同意了,闺女/妹妹做事,他们有啥理由不支持的?!有个做女夫子的儿媳妇/媳妇儿,他们脸上有光得很。
  胡二牛在学院开课前,就大手笔买下了学院附近的一座四合院,带着小莲和小荷欢欢喜喜的搬了家。
  秋姑姑在忠勤伯府本来是来养老的,结果担任了几个姑娘的教养嬷嬷,本来也算是夫子。听到翠花讲到善堂那些孩子的情况,当即点头同意,她可以教授药膳一门课。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夫子
  岭南,应县。
  “娘,儿子可打听明白了,这个女子烹饪学院的山长,可是当今皇后娘娘和忠勤伯夫人!咱们进京城吧,再呆下去,咱们娘几个还有什么活路?
  爹都不在了,这酒楼,您赚再多钱财,都便宜二叔家和三叔家了,娘,咱们走吧!”
  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苦苦哀求,他们米家的酒楼,全靠他娘支撑着。
  可,收银的是他二叔,采买的是他三叔,每月,她娘才能领到五两银子的工钱。
  爷奶口口声声说全靠米家养活他们大房,他早就不想伺候了,眼下只要把他娘说服了,再也不想留在这鬼地方,让人磋磨。
  米氏是个童养媳,三岁就到了米家,一开始当女儿养的,那会米家在这县城里,开的还是一个小饭铺。
  米老头的小饭铺生意不错,有了余钱还把家里三个儿子,都送去了学堂。
  小小年纪的养女米氏,五岁起就成了童工,看见她勤快好学,米老头尝试着教她做菜,没想到,居然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等到米氏长到十五岁,很多食客都奔着米氏的手艺来的,米家人不想把米氏嫁出去,肥水流了外人田。
  直接把养女变成了儿媳妇,那会儿米氏在年龄上,也只能和米家老大相配。
  米老大是个忠厚的,新婚开始,还教妹子媳妇儿识字,是个疼媳妇的。
  做了儿媳后的米氏兢兢业业,十年不到,家里的小饭铺变成了县里数一数二的酒楼,最后米家掌勺人就变成了米氏。
  等米家老大被米家老二牵连进了一桩官司,在牢房里被同牢房的人殴打致死后。公公婆婆不但没有怪罪米老二,对她这个儿媳妇看得很紧,一怕她改嫁,二怕她对酒楼不上心,整日里敲打。
  米氏这些年,也就生养了一儿一女,女儿丫丫才八岁,她三岁来家的,早就习惯了公婆的德行。
  可米书田,她儿子不乐意,这儿子是个聪慧的,看穿了米家人的嘴脸,只想让娘亲带着他们离了这地。米氏的心里,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儿子的意见她不能不在意。
  “可,你祖父祖母拿着咱家的户籍呢,我们要偷偷溜走,都出不了咱们县城,更别说进京城了。要是娘光明正大的说要去做夫子,你祖父祖母肯定不乐意!”
  “那,那娘,要是咱爷奶愿意把咱们大房分出去呢?”米书田见到他娘肯听进他的建议了,心思马上活动了起来,别看他年纪不大,在学堂里可有“赛诸葛”的雅号。
  “儿子,你。”
  几日后,该县最有名气的米家酒楼主厨,不小心,喝错了东西,失去了味觉,大夫看了好几位,都摇头称其无法根治。
  米家人不死心啊,尝不出味道来,手艺还在呢,可米氏水准大失,炒出来的菜熟客都吃不下去,得罪了好一波人。
  米老爷这位退居幕后好些年的老东家,此时也不得不重出江湖,再次掌勺。
  而没了味觉的米氏,和她的儿女一起被分了家,只得了一处小宅子和一百两分家银子。
  一个一年利润至少不低于三千两的酒楼,分的这家,都让邻居忍不住的摇头。
  被分家的母子三人,足不出户,半月后,有人拍门才发现,这母子仨居然都离了家。
  米家众人瞠目,但是打听了半天,也不知道大儿媳一家的去向,只得作罢。
  被他们议论着的米氏这会儿早就到了府城,参加了初选,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被知府推荐去了京城。
  宁江府,姚家包子铺。
  三十二岁的姚氏,是这宁江府出了名的包子店老板娘,她家的蟹黄灌汤包和水晶油包,好吃到知府大人的府上,都天天使人来买。
  按说这样火爆的包子店,老板娘日子应该很好过才是,可姚氏看着就是四十岁的模样,常年都苦着脸。
  熟悉他家情况的,都会叹一句:这大姚就是个倒霉催的。
  大姚,姚大受,就是姚氏的男人,十五岁就中了秀才,如今都三十六岁了,考举人考了六回。
  不是在号子里拉肚子拉到脱水,就是考试前被砸了脑袋摔了腿,还有考前在同年家喝酒喝过头,等他醒来考试都是第二日的。
  真是少年得名,而被蹉跎至今还未取得举人功名。他的媳妇儿也是书香门第家的小娘子,嫁进姚家那会正是大姚最风光的几年。
  秀才且又不事生产的夫君,三年一次的白折腾,姚氏连着生了三个儿子,家里本不是富裕之家,为生计发愁啊。最后还是姚氏娘家看不过去,把他们家面食手艺最好的婆子给送了来。
  这位婆子到了姚家,和姚氏商议后,决定卖包子。说是包子也不仅仅是包子,婆子做面点的手艺一绝,普普通通的馒头,能做成一层一层的手撕馒头,松软又有韧劲。
  包子馅儿能做到甜咸二十多种口味,其中蟹黄灌汤包和水晶油包就是她最拿手的。
  姚氏也跟着学了两年时间,还没等她把婆子的手艺全都学会,娘家又发生了变故,婆子又被要了会娘家。
  从那年开始,姚氏就这么开着一个包子铺,养活了家里五口人,三个儿子也在念书,四个读书人,一年的花费能少到哪里去?
  今年大姚又要考第七次了,他说对这回很有信心。如果考中了举人,就得进京城考进士,可大姚这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进了京城得抓瞎。
  在宁江府的招聘告示,被食客们到处传扬的时候,姚氏的心思就开始活络起来了。想当年,琴棋书画她无不通的,现在她都不敢在铜镜里看自己的苍老模样,如果,她能成为女夫子,那该多好啊!
  姚氏的心思也没有瞒着大姚,大姚对自己发妻这些年的付出可是看在眼里的,他对自己今年考举人的信心不小,考虑不过一晚,就同意了姚氏去应聘。
  “夫人,做包子虽然能赚银钱,可为夫知道做早点的艰辛,夫人的胳膊隔段时日,就肿胀得抬不起来了。如果做夫子就不用这么辛苦了,而且为夫迟早也是要进京城考进士的,你去试试也好!”
  “可,可若是夫君你这次没考中,我总不能仍下你们父子四人,独自进京城吧?”
  大姚气急了:“你怎么就怎么信不过为夫呢?我说能考中必然能考中,这回,我哪儿都不去,就在咱家,考试那日让大儿和二儿送我去!”
  一张招聘启事,搅动了多少家庭和多少妇人的心思,和姚氏这般得到夫君支持的少之又少,但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还是有不少狠得下心肠的人。
  女子烹饪学院此时装修完毕,挂牌了,也是高皇后求来的皇帝的墨宝。
  五进的书院正门大开,正门的牌匾正是“大夏女子烹饪学院”,楷书大字。
  第一进院有二十间教室,窗户都用上了琉璃,采光甚好,每间教室还配了黑板和粉笔,石膏做的粉笔连蔡祭酒都觉得好用。
  大厨房更不用说,瓷砖的加持下,明亮又干净,做菜的心情都能好上天。
  大通铺的宿舍,一间房能住十个学生,每间宿舍配置了茅房与洗漱间。
  还在墙壁上做了整面墙的衣柜,一人一柜,可上锁。学院还给学生发了统一的服饰,从内到外,四季分明。
  最先入住进来的一百名善堂学生,都被这住宿条件给惊喜到了,这比起善堂可强太多了。到了大澡堂,好好的涮洗了一番,换上了新衣,都高兴得恨不得在大通铺上打滚。
  食堂居然每日有三菜一汤,每餐都还有一个肉菜,主食杂面馍馍,太能吃饱吃好了,这个虾米紫菜蛋花汤,喝起来老有滋味了,这可是海鲜呢!
  高皇后手里的收费名额,很是走俏,一年制的学费是二百两银,三年制的是五百两,五年的是八百两,食宿服每人每年二十两,名额只有一百个。
  消息一放出来,快要生产的向夫人都被骚扰到了,她挺着大肚子,上忠勤伯府来抱怨:
  “可别说别家了,就咱们卫国公府,都抢得打破脑袋了,小丫头们要是学个一招半式的回府,还不得身价倍增呐。可惜,咱府上才得了两个名额,老夫人可说了,要学就往最好的学,学够五年,回来就拿一等丫头的例。”
  “呵呵,还是老夫人有眼光,五年制的,除了头一年的基本功,后面四年,可以选所有自己有兴趣的学,哪里才一招半式哟,光我手里的大菜,都能学上十道以上。”
  “哇,那可真是太好了,明年你们是不是要招多一些学生,咱们卫国公府不怕出学费,再多给十个名额都吃得消!”
  “你可真是不贪心哟,我可还会开一门月子餐课程的,到时候,让你们府上的丫头边学边用!”
  “我这可是太有福气了,肯定会把你儿媳妇给养得白白胖胖的!”
  老婆婆。翠花,想拒绝,她才二十多,不想做婆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