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狐狸就住在树下呀,这次也被狐狸看见了,狐狸眼珠一转。”
“黑老鸹大哥呀,我们可是邻居呢,你怎么不理我呀?”黑老鸹翻了它一个白眼。
“狐狸想着,不是上次骗了它一块肉嘛,真小气,可是这块肉看着更大更美味的样子。。。。”
“突然,一个刺耳难听的声音出来了:你这只该死的黑老鸹,只想别人说你好,你怎么不照照湖镜,也不看你那黑不溜秋的样子,难看死了!还唱歌呢,简直是鬼哭狼嚎。。。。。”
“狐狸的话还没说完,黑老鸹就气得哇哇大叫,刚一张口,肉又掉下去了。。。。”
二头听完故事,忍不住的大笑:“哈哈哈,黑老鸹又被骗了!”
大头若有所思:“娘,这个故事是不是说,别人夸咱的时候不能得意,骂咱的时候也不要生气,不然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不错,不错,我大儿子听明白这个故事啦!”“娘,我也听懂啦!”“你也是个激灵鬼!”
第九章 携崽回娘家
下游村的魔芋粉丝热传染到上游村的时候也才不到两天的功夫,除了村民,大山里面这玩意也种得不少。
翠花决定回趟娘家,老胡家也可以多一点食物不是。祸头子们左右一个吊在翠花胳膊上,必须撵路。
“我要去看家公家婆!”
“娘,你一个赶路害怕,我们给你作伴!”
“娘,你最好了,你是最好的娘亲,你就带上我们吧!”
“好啥呀,前几天揍你们的时候,不是再也不是好娘亲了吗?”
“才没有,你就是好娘亲!你是最好的娘亲!”
带上昨晚熬夜做的蜂蜜栗子糕,留家一半,娘家一半,再拖拉上俩崽子,爬了一个多时辰的山路才到老胡家,接近胡家小院之时,关于原身的姑娘家日子马上涌入心头,看着院子格外亲切。
土木结构的房子,石头堆砌的高墙,深山防止野兽袭击,家家院墙都很高,老远就听见狗叫声。胡家的猎狗老黑是条狼狗,狼和狗的串串,十岁的狗龄,很是灵敏,跑到院门口看见是翠花,叫声都变了调调。
张氏拿着鞋底子出门一看是闺女,赶紧开门把三人迎进堂屋,抱着大头二头亲香“家婆,家婆!我来看你啦!你想不想我啊?”“哎哟,家婆的乖乖!想死你们啦!”
看得翠花无语,卸下背篓的栗子糕递给张氏“娘,我自己做的,给你们尝尝。”“好!好!好!”张氏是个爽快人,不耐烦推搡这一套,闺女给的就高兴的收着。
话还没说几句,一群娃娃从各自房里奔了出来,鞋子都跑掉了有个,“姑!”“大头哥”“大头弟弟!”明明一共才六个娃比一群鸭子还吵。
大哥家的小山最大,吃七岁的饭,大头第二,二头老三,三哥家小草第四,大哥家小花第五,二哥家小川是老末,刚才跑掉鞋子的就是他。
眼巴巴的看着姑姑,还能为啥?张氏笑骂着把翠花带来的栗子糕拿出来,一人分了两块。
虽然昨晚已经吃过几块,但是哪有会吃腻的糕点不是,二头很快速的又塞完了两块。拉着小山去看老黑,最近老黑刚下了一窝狗崽子,二头都看着走不动路了。
等孩子们都跑完了,大嫂赵三娘和三嫂江来娣姗姗而来,赵三娘有一门蜀绣的手艺,平时大多时候在自己屋里绣绣品。
江来娣就纯纯的干不了啥活了,经常说自己头疼,很会使唤自己才五岁的女儿小草,张氏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二嫂牛大妹今儿也是回了对面二娥山的娘家。
几个女人一台戏,翠花赶紧将来意说明,还带了五斤一捆的魔芋粉丝。
“这个一斤干粉能煮几碗啊?”
“味道咋样?还是魔芋豆腐的味道么?”
“都能咋做着吃?”
等翠花回答完几人问题,全都赞好,老胡家虽然没有水田,坡地可不要太多哟,魔芋这些也种了不老少,山上气温低些,这会都还没有开挖。
老胡带着大牛和二牛去县城送猎物还没回来,老三被张氏的隔山吼给吼回家来。
张氏带着老三和翠花去了魔芋地,挑的挑,背的背,晚食之前给磨了两大桶芋泥浆出来。等翠花爹胡大海带着两儿子扛着几袋粮食回山,看见闺女回来又是一阵乐呵。
等到晚食吃到泡发后的魔芋粉丝没人不说好,翠花把粉丝的制作过程详细给家人说了几遍,还赠送了袁老头亲自打的漏瓢。
老胡家表示要大干一场,主要粮价又涨了,现在大米已经涨到二十文一斤,野味也才这个价啊,一餐稀饭一餐粉条子,也能省不少米不是。
翠花要在娘家住一个晚上,祸头子们跟着大舅家的小山睡,闹腾了一晚上,二头强烈要求要抱两只狗狗回去看家,小山很是慷慨的同意。
第二天,二头提出要养狗的时候,翠花故意为难。
“家里没多的粮食养狗呀?”“ 以后我们少吃半碗,我们还可以多干点活儿!”
“狗子要是到处拉屎怎么办?”“我们自己铲!”
好吧,其实她也是狗狗爱好者,看着奶兮兮的狗狗谁能拒绝呀。况且,咱可以偷着给狗崽加餐呀,不会说话的就是好。哎,要给兄弟俩偷摸加餐都比狗难。
老胡家今天还要挖魔芋呢,吃完早饭,翠花就赶紧带着孩子回村了,背篼里背了两只野鸡,今天早上才抓到的,还有两只狗,娘仨花了一个时辰就到家了,下山比上山容易呀!
虽然马氏嘀咕了半天养狗浪费粮食,耐不住孩子他就不是能商量的啊,两头一人给一条狗取名,大头的狗子叫黑虎,二头的叫黑豹,也不怕他们爹黑娃翻脸。
还在卧房里给狗子们安了一个竹筐做了窝。
晚上,翠花进空间的时候,把狗子们带了进去,牛奶一安排,金主妈妈大腿狗子抱得不要太紧,无论白天和俩娃玩得多亲密,晚上只找金主妈妈。
十天不到,连马氏都觉得神奇,喝那么点粥都能把狗子养活,这也太好养了吧!
第十章 早冬
进入早冬月,天继续不下雨,因为有山河,村里吃水的井也就两口还都挖得不深,这两口井现在出水都不够村里两百户人家的日常饮用了。
“村长啊,你倒是出来管管啊!我这每天都抢不到半桶水,一大家子,煮饭都不够的。”
“就是啊,再这么抢下去,非得打起来不可!”
“是啊,是啊,管管吧!”村民七嘴八舌,涉及到自身利益比谁都着急。
最后村里给各家排了轮子打水,每家每天只能取一桶,够煮稀饭。山河的水现在真的快见底了,翠花把家里换季衣物都翻了出来,既然老村长说今年大寒,那就等把保暖工作准备好。
都说小子废衣服,看着柜子里这俩祸头子剩下的衣服,没一件是完整的,棉袄子看来也穿了几年,今年得重新做了。
问过马氏,她表示不用增减:“你爹的羊皮袄子热和得很,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老二要打铁穿啥棉袄子?老三的我给他翻洗下,接着穿!”
反正老妇人的生活智慧就是,能不花钱就不花钱,必须要花,一个掰成俩!
听到娘亲要去镇上赶集,撵路人上线。比起原身,活了一辈子的翠花显然脾气要温和许多。
以前原身几乎每天都要打一场娃,更别说骂了,两崽发现:最近娘亲都喜欢讲道理不动手了,打蛇随棍,小孩才是最有眼力劲儿的人精。
下游村到最近的桥头镇也就半个时辰的路,去就去吧。等到了镇上,这才终于有了点古镇感,别说桥头镇还是个大镇来的,离青县一个时辰距离。
镇上挤挤挨挨的房屋,粮铺生意最红火,听着这些人说米价已经三十文一斤了,这才秋收了多久!
馒头五文一个,买了两个堵住两头的嘴先,杂货铺有三家,只有一家有棉花,价格很惊人,一百文一斤。
店里伙计说:“这可是西北地来的,运费都不知多少哩,都说今年要大寒,现在不买,指定还要涨价的!”
“ 可你这也太贵了!”
“它再贵能有汤药贵哦,大冬天给冻出病来算谁的?”
“一件绵袄可以穿多少年?穿旧了,棉花掏出来,晒他几日太阳,松软了接着用,一点不耽误!”
“一件棉袄,老大穿完老二穿,轻松让你家娃轮一番!”
伙计这嘴皮子吧啦吧啦的,妇人们显然还是被说动了。
买肯定要买的,翠花和黑娃的家底加上胡老爹给的一共也就八两的样子,还有四百多个铜板,得,一下买了五斤,打算继续偷渡掺杂。
翠花的偷渡工作还是很优秀的,家里粮食消化得很慢,大家都以为是魔芋粉条子的功能。咦,咦,粉条子都在杂货铺卖上了,二十文一斤呢。
询问了很多物价,跟孩子一起逛完全镇背篼里只买了五斤棉花,主要还是兜里钱少,看着啥都贵,咱啥也不缺不是。
回家后,花了两天时间,把家里棉袄的棉花掏了出来,夹杂着新棉给娃和自己得棉衣棉裤缝补好,剩余时间就开始囤柴火了,今年两座青山团灭,大家伙找柴火得爬另外的山了。
早冬才过了半月,天气突然变脸,一夜醒来,外面白晃晃的,居然下雪了。也不像北方有炕,西南地区取暖只能靠烤火了。
晚上再次相聚空间的夫妻开始讨论天气:
“咦,老公,你快来看!石头它变样了!”
“这是什么新功能?升级还是啥?看着很厉害的样子!”
原来放在空间四合院的那块大石头,呈阴阳八卦状图文,一面有着冰雾一面干燥,看来因为空间两位主人所处地理位置天气相差很大,石头都被搞分裂了,真是太人性化了。
“家里情况还行,只要明年春季能下雨播种稻谷,就能熬过去,你这边什么情况?”
“八个府的地盘基本瓜分完了,我们蜀王只得了靠近西边的两府,大战倒是没有,小战不断,都想做老大不是,东边有钱,南边的百年世家实力都不弱,我们这些新兵两年下来折了一半,你男人现在才混到什长。”
“哟!终于不是光头兵了,可以呀!怎么做到的?”
“嗯,这一什的人死到就剩你一个,你就原地升级了!”
“这,这也太残酷了!老公,你可得好好活着呀!升官发财都不重要,能活着回来就行。”
蜀王本来的藩地有8府32州160县,加上抢来的腹地2府,现在蜀王有10府40州170县的地盘了(还是最少的);南边宁王有13府48州190县,排名第二;地盘最大最有钱的是东边的鲁王,坐拥17府60州220县。
三位藩王此时与朝廷已经形成划江而治之势,京城小皇帝拥有北方40府土地。兵马比三位藩王加起来还多一倍。
“那你说,这仗还得打到什么时候?”
“蜀王有铁,鲁王有钱,宁王有势,没有大战分不出高下啊!”
“你看咱这蜀王咋样?”
“兵营到还令行禁止,听说只有26岁,除了后勤比较吃紧,兵器还能保障,是个沉得住气的。”
“咱除了当大头兵还能干点啥?”
“我这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兵丁,前身之前也就在县城打打零工和种地,没啥技术背景,我打算边打仗边启蒙,争取把这文盲帽子给摘了”
“老袁家也没一个识字的呢!”
“能给两头送学堂么?”
“开春看看啊,这个可以安排。”又是十几分钟的吃喝交流空间会。
看着黑虎和黑豹在空间狂撒欢,这才一个月时间,肉眼可见的长大了,两只狗很有灵性,简单的指令都能听明白,尤其是喊喝nainai,跑得飞快。
第十一章 狼来了吃肉
上冬这月下了十来天的小雪,看着空间阴面冰雾更浓郁,翠花对接下来的冬腊月很是忧心。
冬月的第一场大雪很快降临,早起都需要扫开院门的积雪了,小孩子没有忧愁,长这么大,第一次看见下大雪的俩娃,嘻嘻哈哈在院子里打起了雪仗。
连袁老三都忍不住加入打雪仗的队伍,这半大小子最近天天溜出去几天不着家一次,马氏对此很心大:“半大小子,身上没几个钱,能跑多远?”
袁老二的打铁铺子最近生意爆火,也好些天没有回家了,现在家里常住人口就是袁老头,马氏还有翠花娘仨。
大雪持续的第三天夜里,刚从空间挖完土豆出来的翠花听见了狼嚎声,没敢放出小狗子们,这记忆深处里,大峨山那片也是常有狼嚎出没,不过,在村里能听得这么近的还是很少见。
家里也没啥工具,找了半天,翠花只在偏房里找到了一把锄头。屋里人都醒了,老袁头摸索着出来,手里握着木匠工具里的斧头,让大家不要点灯。
翠花还想着拎起锄头去村口看看,刚走到院坝门口,一条黑影蹿了过来,黑夜里的狼眼泛着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