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快斗地主-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老财哈哈一笑,冲方宁说道:“荷生媳妇,你收拾收拾赶紧一起回去吧,提前把酒肉准备好,改日好请你舅你爹去吃饭。”
 
    一路上,宋乔整个人飘飘乎乎的,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变得稳重起来,承担起家中的重担,再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

第一百一十五章欢乐大家庭
 
    冷清了两个月的宋家再度恢复了欢乐祥和。经过这一次吵架;方宁和宋老财两人基本探知了彼此的底线,表面都客气有礼;说话十分注意分寸。方宁对宋老财的要求降低了许多,她只要求对方能明面上过得去;不管太多就行。至于把她当亲女儿看待;那有点不大现实。反过来;她对宋老财也一样;但她会尽心对待他。现在;她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宋老财,发现他真的比何氏那帮人好应付多了。至少他大体上是善良、明理、有分寸的。知道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一旦她摆正心态,根本不用费什么心思就能让宋老财很满意。
 
    小木头也恢复了活泼好动的本性;又像从前一样整天到处乱串喜欢事事插一扛子。不过,经此一事;他也谨慎了许多,再不乱说话、乱打小报告了。
 
    来福仍然喜欢继续涮盘子,有一回,宋老财主动说道:“别涮了,这菜做得刚刚好。”
 
    来福一本正经地接道:“还是涮吧,能长肉。”
 
    宋乔也调整了策略,有父亲在场的时候对方宁严肃正经,只有私下里才会想尽办法讨她的花心。吃饭时,他想给媳妇夹菜,怕父亲眼热,就先孝敬父亲,然后再顺便给方宁夹一筷子。有时还会连带弟弟妹妹一块夹菜。
 
    其他人没说什么,只有小木头很善解人意地说道:“哥,你别替我夹菜了,我才不像爹那样爱生气。”
 
    宋老财胡子一翘,瞪了二儿子一眼继续吃饭。
 
    宋乔和宋柳对视一眼,偷偷地笑了。
 
    方宁寻了空闲,跟着方氏一起进城,扯了布,弹了新棉花,给小木头做了棉裤棉鞋,又给宋柳做了袄子,宋乔自然也有,给宋老财做了一整套。方宁做的衣裳不像其他村民们那样,肥肥大大的,没什么版型。她做的大小合适,收腰拢身,穿上身十分精神。有时她还让玉嫂用厚布包着烙铁把全家的衣裳熨烫得平平整整的。宋柳尤其喜欢,读完书便跟着方宁学做针线。
 
    宋老财收到衣裳后,看方宁给全家都做了,却唯独没给自己做,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大方的拿出了一千文钱:“快过年了,你也给自己做一套吧。剩下的就留做家用。”
 
    方宁笑笑,只留下了八百文做家用,其实她早扯好了布,只是还没来得做而已。
 
    天气进入了十一月。再过一个多月就过年了。方宁心中也有了别的打算,宋柳喜欢种花,宋老财喜欢种菜,于是他就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招数,便在后园种了向日葵。既能看花还能有瓜子吃。再加上平常留下来的南瓜子,宋家光是瓜子就有几麻袋。宋老财还没来得及卖掉,方宁就想着反正快过年了,瓜子花生这些零嘴家家都会买些,她自己在家炒就是。别看这是小本生意,零零碎碎的可不少赚。她将这个想法给宋老财一说,对方立即答应。
 
    从这天起,方宁开始了炒瓜子花生的实验,这可把小木头给高兴坏了,他每天都有的吃。
 
    红豆的、茶香的、五香的瓜子他都能第一个尝到。还有蒜味花生、五香蚕豆等等。
 
    炒瓜子的程序也不算难,只要掌握住火候就行了。先把香料、大料、桂皮、麦冬、甘草,用细棉布袋包好,放锅里煮小半个时辰后。加入瓜子和适量的盐、糖,然后小火煮上一个多时辰,期间还要不停的翻滚,直到水煮干为止。之后捞出来凉干,然后再放炕上烘干或是拿到太阳底下,最后才是放到大铁锅里用拌着沙子炒。至于红豆和茶香的瓜子,步骤跟五香的几乎一样。
 
    人们买得最多的应该是五香的,别的口味都只能搭着卖。
 
    瓜子和花生蚕豆炒好后,宋老财便拉到店里试卖,效果果然不错。这东西利虽小,可是走得量大,又赶上年底,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称上几斤。一天就能卖个几十上百斤。没过几日,还有人上门要批发。宋老财十分高兴,就让来福在村里收生瓜子,然后拿回家炒。等瓜子的生意稳定下来,方宁把大部分的活计交给玉嫂,然后让来福帮着刻了十二生肖的模子,自己在家试验形状不一的糖块和糕点。这两样虽然不像瓜子花生那么好卖,但由于做得喜庆精致,家中殷实的人家挺喜欢买来送礼或是招待客人。
 
    方宁每天忙个不停,宋乔看着心疼,每每都劝她少干些。有时他也会搭把手,不过,方宁很会掐时间,让他劳逸结合,歇一会儿就让他回书房。她比以前更积极的督促他读书。这个时代等级森严,宋乔若能中举,他们家也能跟着提升了一个档次。以后家业大了,也能庇护着。
 
    到了年底,方宁陪嫁的那个鱼塘要起塘了。杜朝南一早就来告诉他们一家。这些鱼因为杜朝南和几家饭铺都有关系,很快就卖完了,再加上秋天的水果钱,一共是一百多俩。杜朝南一把全交给了方宁。这些果子当时方宁建议先卖一部分,剩下的就挖地窖囤起来,过年时再卖。杜朝南一向对闺女的话言听计从,这次也不例外。果然,到了年底,果子的价格大涨。比秋天是竟翻了一倍还多。虽然有一小部分烂掉,但由于保存得好,又清理得及时,损失并不算大。
 
    方宁手里有将近三百两银子,这也算是巨款了。她留下一部分应急,剩下的就想有买间铺子,每月还能收租,以后有什么主意了也可以自己做买卖。
 
    晚饭后,方宁态度恭敬地向宋老财说了自己的想法。
 
    宋老财对儿媳妇的这种做法,显得十分高兴。他态度和悦地说道:“这是你的嫁妆,自个做主就行,不用啥事都问我。”
 
    方宁笑道:“哪能啊,你老是一家之主,还是要你拍板才好。再说爹见得世面多,还能帮我参详参详。”
 
    宋老财满面笑空,沉吟了一会儿道:“先不急,我慢慢给你打听,看看谁家经营不下去,或是家里有事了急着转让,咱好低价买来。”
 
    方宁笑着应下了,她此时不由得想起了小舅妈的话:家里的事有时候真的没必要非得分出个输赢来。对于小事杂事,也不能事事都讲原则。有时候老人讲究的不过是几句话而已。你让他舒心了,自己也就舒心了。
 
    就像买铺子这事,大主意肯定是自己拿,但是到宋老财面前说一声,于她也损失不了什么。怪不得现代人说婚姻家庭是一门高难度的学问,有很多一辈子都做不好这种学问。而古代的情况比现代要复杂多了。
 
    临近过年时,方宁又进了一批写春联用的红纸,宋乔和宋柳终于能发挥长处了,两人比赛飚字。两人的风格也颇为不同,宋乔的字清俊端方,显得中规中矩。宋柳的字则是十分飘逸洒脱。方宁看着直赞叹,小木头连忙安慰她:“不会写字也没啥,他们还不会做饭炒瓜子呢。我也不会写。”
 
    方宁冲小木头笑笑,带着来福玉嫂在旁边剪纸,有时还帮着想春联对子。写好的春联和剪纸都拿到店里卖。
 
    宋家店铺的生意越来越好,宋老财整日满脸带笑。如今家业兴旺、儿女和睦,儿子儿媳乖巧懂事。他觉得十分满足。以后就等着含饴弄孙吧。经此一事,他对于孙子虽然期待,但也不再催了。他是过来人,自然明白太早生育对女人损伤大。晚一年又算什么,反正自己正当壮年不用着急。宋老财不急,倒有别人替他着急起来。有的村民看方宁嫁进宋家一年仍无动静,大嘴一歪,开始说起闲话来。特别是孙氏,她闺女冬宁也有了身孕,朱家人对她比以前重视了许多,这让她一度夹着的尾巴又重新翘了起来。夏宁和秋宁已有身子,她略过不提,就开始专拿方宁说事。方氏曾对一些关系走得近的妇人委婉的说明了事情嫂,但仍挡不住有些人起哄架秧子。方宁得了消息,也没说什么,反过来劝慰父母不要多想。她自家的事没有必要跟这些闲人解释。
 
    孙氏见了方氏得意洋洋地炫耀:“这女人只有有了孩子才能在夫家站稳脚跟,自从你侄女有了身子,她婆婆对她那个好哟,走路怕累着,坐着怕抻着,天天大鱼大肉的进补……”
 
    方氏神色平淡:“方宁她公公说了,方宁年纪不大,等养上两年再说,以后孩子也壮实。再说了,我闺女跟你闺女可不一样,她一进门脚就站得很稳当。”
 
    孙氏被噎了一下,顿了顿,接着唧唧歪歪个不停,方氏左耳听右耳出,继续做她的活计。
 
    ……
 
    腊月十三这天,王家来人给杜朝西一家打了个招呼,说三天后来接圆宁进门。王氏一打听对方竟然只打算用顶轿子把人抬进门,心中老大的不爽快。那来传话的婆子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纳妾都是这样,跟娶正房奶奶可不一样。夫人要若是不乐意就去找我们老太太说去。”王氏哪敢去找,上次到王家去闹,一看到王老太太那神情,当时就怕她吓怂了。
 
    王家不重视,王氏决定在家好好办上一回,也好将以前送出去的礼都收回来。
 
    方宁已经成家,自然也要随礼。但她十分不想去见那母女俩,实在破坏心情。
 
    宋老财一听要去杜朝西家吃饭,自告奋勇道:“你没空是吧,我去。小木头、来福也跟着。”小木头虽然爱凑热闹,不过今日却破例了,他才不愿意去。宋老财动员不了小木头,只好拿着几尺卖不出去的陈布,带着来福玉嫂和两条狗大摇大摆的去吃席了。方宁实在无语了,这个公公估计能把王氏的鼻子给气歪。
 
    家里就只剩下了他们四人,这几人像离了大人管束的孩子一样,欢呼雀跃,兴致颇高。宋乔和小木头负责烧火,方宁和宋柳合作做饭。四个人嘻嘻哈哈,连说笑边做饭,方宁烙了鸡蛋灌饼,做了酸辣汤,还炸了金黄酥脆的薯条,番茄酱也有,是她秋天时熬好藏在地窖里的。冬日天冷,四个人干脆就凑在温暖的灶房里吃饭。一阵阵欢声笑语时不时的从厨房里传出去,连阴冷的冬日似乎也被抹上了一层暖色。
 
    吃完饭后,玉嫂去收拾厨房,方宁则在躲在屋里用细线缝一截羊肠,旁边的盆里还有像鱼鳔的东西。宋乔不明白这是做什么用的,一脸好奇的盯着看了一会儿,方宁神秘而又略带羞涩地一笑:“过几天你就知道怎么用了。”她示意宋乔俯耳过来,小声的把用途说给他听。宋乔听罢是满脸通红,等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他再看看那两样东西,摇摇头认真地说道:“太、太小了,根本穿不上。”

第一百一十六章恶人自有恶人磨
 
  方宁做的正是古代版纯天然小雨伞,据说这东西在古代中国就有了;古人的智慧真不可小觑。民国时还在流行。学名又叫“风流如意袋;肾衣”等等。
 
  材料一般是用鱼膘和羊肠;羊肠还好说;对型号的鱼膘十分不好找;还容易坏;好在她家是养鱼的,这次宰鱼时;她特意将大鱼的鱼膘悄悄留了下来。用温水洗干净;再掺入一点酒去掉腥味晾干二次加工。
 
  羊肠麻烦多了;先泡好洗净,还得将里面的粘膜刮掉,然后熏蒸杀毒,吹气晾干。再切成十七到二十厘米不等的长度,最后再用小针细线把一端缝起来,另一端缀上两根细绳,用来系紧端口以免脱落。用之前要提前用热水泡好。怪不得古代普及率不高,实在是太麻烦了。材料也贵,次数多的实在伤不起。方宁记得资料中说古代卖熏肠灌肠的会兼卖这个。但她目前为止还没看到,也许是她没找着地方。
 
  她做的是中号和大号的,宋乔竟然说小,切,她又不是没见过。对此,她只微微一笑不做评价。男人嘛,对于自己哥们的尺寸和能力总是超乎寻常的自信,就像部分女人对于容貌的自信一样,无论长相多么路人的女人总觉得自己是中等偏上,好好打扮不输于明星。
 
  宋乔在屋里转了一圈,又面红耳赤的执着地重复一遍:“真的太小。”
 
  方宁只好应付道:“这已经是最大的,不行我再换。”
 
  宋乔我赧然地嗯了一声,对这个回答勉强算是满意。
 
  几天后,经过一系列的消毒杀茵和前期准备,两人终于能用上这种新式工具。效果……还不错,就是太费了。憋了许久的宋乔这次是施展浑身解数,大展神威,功力比以前进步了许多。这让他愈发自信。
 
  宋乔一脸满足,用极度悦耳的声音低问道:“媳妇,你是不是累坏了?都怪我太勇猛了。我来给你揉揉。”方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