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快斗地主-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3第三十五章余波

    看到何氏挨打;方宁的心思很复杂。若搁在往常她看见男人打女人,绝对会看不惯说不定还会上前阻止。可是今天她真的有一种畅快的感觉,觉得那一巴掌打得真好。

    她刚穿来时,也曾抱着“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的想法去接近孝敬何氏;希望双方能和解。她觉得何氏从根本上说也是一个可怜人也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可是她渐渐地就发现自己错得离谱,对方只需要她的顺从和奴性,可怜的人是她自己才对。她现在想的是,古代受苦受难的女人多的是,比何氏还命苦的女人一抓一大把,可人家也没像她那样极品。她的心智她的善意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对于这种人;她若再抱着天真美好的想法,就等着被她踩在脚下吧。

    还好,她们离开了,以后即便再有冲突也不会像以前那么频繁了。否则再这样下去,自己说不定也会变成一个小极品。

    方家庄的人浩浩荡荡的往河洼这边赶来,到了新家,他们这么多人根本没地方坐,最终他们只是在外面象征性的站了一会儿,陪着方氏和杜朝南说了一会儿话,最后在一家人的感谢声中告辞离开。他们一走,身后看热闹的村民也逐渐散去。方宁觉得,方氏的腰杆子似乎比往常挺直了许多。有娘家撑腰就是不一样。

    她不禁心生感慨,乡村社会的生存法则就是这样原始粗朴甚至有些荒诞。别说是古代就是数千年后的现代,她记得农村仍有这种娘家人成群结队为出嫁的姑奶奶讨公道的事情。她小时候在外婆家时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当时他们是坐着大拖拉机去的,车上有男有女的,女的先用骂声拉开序幕,男的在旁边威武震慑,文斗完毕,武斗开始。当时她那个流着鼻涕的脏兮兮的小表弟挺着脯子用袖子抹抹鼻子,自豪地说道:“看吧看吧,你以后要好好巴结我,不然,你将来受了气就没人帮你打架。——快把你的糖给我。”

    方氏尚有娘家可靠,而她们姐妹几个却无人可靠。不过方宁只是情绪低落了一会儿很快又振作起来,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谁也不如靠自己,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方家众人刚走不久,三奶奶就带着虎子提着一篮子鸡蛋上门来了。方氏热情地把她迎进屋里。

    “三奶奶。”方宁甜甜地招呼道。

    “方宁啊,带着你弟弟玩去哪。我跟你娘说会话。”

    方氏接篮子时嘴里客气道:“三婶,你来就来了,咋还会带东西。”

    三奶奶摆摆手:“不值什么,就几个鸡蛋留着给孩子补身子。”

    两人坐上寒暄闲叙,说着说着,三奶奶的话就转到了她的老对手何氏身上。

    方宁领着虎子蹲在门边看小鸭子,她顺便竖着耳朵偷听两人的谈话。

    “三侄儿媳妇,你婆婆晌午时又跟花大婶和王大婶吵了一架,那个热闹哟,啧啧……”

    方氏忙问道:“因为啥呀?”

    三奶奶一脸惊讶:“你家方宁也在场,她没跟你说?”

    这次轮到方氏惊讶了。她飞快地扫了一眼外面的方宁,连连摇头:“孩子啥也没说。”

    三奶奶就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复述了一遍。方氏一听登时脸色大变,声音也不由得变得高亢起来:“她奶这安的是什么心?这么败坏自家孙女的名声对她有什么好处?这对谁都没好处,我们家还有好几个女孩没出阁呢?”

    方氏说完,又肃着脸把方宁叫进来,当面问道:“你说说,你晌午对你奶都说啥了?”

    方宁一脸委屈:“我能说什么?她骂我小舅,不让我摘菜。我不敢反驳,提着篮子就走,结果她追在我后面骂。我忍无可忍就提醒她好歹注意些。结果她骂得更厉害了,还说要当着乡亲们的面说我忤逆不孝,正好宋乔在场,她可能觉得自己说话没人信就硬拉着宋乔为她做证。后来三奶奶她们也都在场。”

    方氏听罢,盯着方宁的眼睛看了一会儿,见她目光平静,不躲不闪,说的话也十分清晰可信。心中便信了一大半。

    她长长地叹了一声,一脸忧虑的对三奶奶说道:“三婶,这可咋办?她奶要真时不时的这么说嘴,时间长了别人说不定就真信了。这女孩家的名声可是顶顶重要的。”三奶奶连忙好声安慰她说,村里人都知道何氏是个谎话精,没几个人信她的。方宁低着头,厚厚的刘海遮盖住她的眼中的神情。

    其实之前,她多少也有些担心过名声的问题。可是她最近突然又有了新的发现。

    这人过一百形形□,这十里八村的女人也不都是勤劳能干的,也有邋遢懒惰泼辣的,但是她们最后还不照样婚嫁?不也照样生活得好好的?还有那些极品,也没见招什么报应,活得比谁都滋润。反而是方氏夫妻这样的,注重贤名,对自己要求太高的人过得十分艰辛憋屈。

    这世间其实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比如说,每一个王宝钏都搭配一个薄情虚伪的薛平贵;每个贤惠媳妇都会配给一个恶婆婆。

    名声这东西说穿了是很虚的东西,你越重视它,它越束缚你。当然了,也不能破罐子破摔,稍稍注意些,别刷新大多数人的道德底线就行了——这个也是技术活,非常人所能为。毕竟像何氏那样天然无羞耻的人还是少数。

    三奶奶还没走,村中跟方氏较为要好的妇人也纷纷过来看望了。她们或是拿两斤面或是拿几把青菜,东西不多心意到了就行。众妇人东家长西家短的聊得十分热闹。

    三房这边热闹非常,杜家老宅却是一片阴云惨淡。何氏当着众人遭到方家舅爷的埋汰不说,还硬生生的被自己的孙女灌了一碗馊水,接着又挨了老杜头一巴掌。她怎能不生气!人群一散,何氏就老杜头撕扯起来。

    “老王八犊子,你如今能个了。敢打我了。你这个薄情冷心的,想当初你娶不到媳妇你咋不能啊,要不是我下嫁给你,你到如今还是老光棍老绝户——”

    老杜头从小到大一直被两个弟弟压着,当年到了说亲的年龄,他娘找媒婆,人家一看到老二老三脸上就乐呵,一听给他说亲,脸上当时就显出为难的神色。他娘好说歹说又许了钱人家才愿意说亲。几十年来,这些事一直像根刺似的横亘在他心里。今日听何氏旧重提,一口积攒多年的浊气喷涌而出,他睁着赤红的三角眼,佝偻的腰板也意外的挺直起来,他十分有丈夫气的怒吼道:“你闹继续闹,信不信我休了你!”

    何氏一怔,旋即嗷地一声尖叫起来:“你休啊,你不休我你就不是男人!”

    老杜头脸色红得像血一样,冷笑数声:“好好,我这就去找人写休书,——如今我也算是儿孙满堂,我休了你又能怎样?就凭我这一套青砖瓦房,我找个寡妇还不容易得很——”

    “天哪,你这个黑心烂肺的,我还没死呢——”

    孙氏和王氏本来一直作避得远远的,如今见两口要闹大了,也顾不上明哲保身了。何氏再不好也比继婆婆强,再说临老了闹出休妻之事,以后旁人怎么看他们家?

    妯娌俩一起进来劝架。

    “娘,你别气着了,爹他只是说个气话。”

    “爹,你别跟妇道人家一般见识。学文学武,快进来劝劝你爷,圆宁冬宁快去给爷倒水。”

    学文学武学成三人都一起涌进来。老杜头撩撩眼皮,看了看这三个孙儿,心里又欣慰许多。再加上圆宁在旁边细声细气的安慰他,“爷,你大人有大量就别计较了,我小叔很快就要考试了,过不久不是官老爷,到时传出不去不好听,还不把前途给耽误了。”她最担心的还是怕耽误自己的姻缘。

    看着一家人因为自己的话而紧张,老杜头的火渐渐消了。他忽然觉得这一家之主的权威真不赖。老杜头自此走上了病夫的崛起之路,不断的剥夺何氏的当家权力。

    老杜头被儿孙儿媳劝下了,何氏的火又冒上来了,这次她换了发火对象。她不敢找丈夫的不痛快,却能找三房一家的事,特别是那个狠心绝情的孙女的事。

    “方宁这个烂肚肠的,我绝不饶不了她。”

    孙氏王氏一听,心里都不禁感到一阵快意,冬宁更是幸灾乐祸。圆宁也同样快意,但她还往深里多想了一层。

    “奶,大伯娘,我听到村里人说闲话了,说我们老杜家的女孩都太泼辣,将来肯定找不到好……”“婆家”二字到底没说出来,她一副羞涩难当,欲言又止的神态。

    果然,孙氏脸色一变,不管怎么说,在外人眼里,他们老杜家就是一体,这坏名声一旦传出去,到时谁分得清谁是谁,一开口就是“南山村老杜家的闺女”,她家冬宁已经十三岁了,马上就要订亲,本来就生得不好看,名声再一坏,她可怎么办?

    王氏看了女儿一眼,心里既得意又欣慰,觉得自己没培养错。

    孙氏想了一会儿就委婉地劝婆婆:“娘,你要是心里有气,咱想别的法子,总归得让你老消气。”

    何氏哼哼唧唧的骂个不住。妯娌俩在那儿温声劝慰不提。

    方宁带着虎子和狗蛋正玩得高兴,就听见一个正值少年变声期的公鸭嗓问道:“小妹儿,我问、问下,杜朝南家是在这儿吗?”方宁一抬头,就看见一个身着灰色短衣背着褡裢、约有十三四岁的黑瘦少年站在她面前。

    “啊,是在这儿。”方宁忙回过神来答应道,接着,她狐疑地问道:“你叫什么?找她什么事?——他是我爹。”

    少年有些窘迫的笑笑:“我叫刘双喜,刘家庄的。”

 35第三十五章中秋节

   
  “你是刘大同叔叔家的吧?”方宁眼珠一转就想起了这个人。前几天,杜朝南还悄悄跟方氏说这家人呢。
  “嗯;对对;那是我爹。”刘双喜咧咧嘴,笑了一下。
  “你跟我来吧。”方宁起身带他进屋。
  三奶奶等人也聊了好一会子了;见他们家来人了,寒暄几句就一起告辞。方氏送走众人,转身招呼他坐下;又让秋宁端了一碗凉开水。
  刘双喜见了方氏;憨憨一笑;低着头说道:“伯娘;我爹让我来提前说一声;我家的庄稼正在收着;卖了粮就还你们钱。本来我娘想亲自来的;可家里离不了人。”
  方氏关切地问他家的情况,“不急,有了再还。你们家也挺不容易的,你爹好些没?你妹子咋样了?”
  刘双喜落落大方的回答着方氏的问话:“大夫说我爹治得及时,没落下什么大毛病,就是要养些日子,我妹子也在好转,我娘说多亏了杜三叔雪中送碳,我们一家一辈子都承你们的情。”
  “哪里哪里,咱们穷苦人家谁都有周转不开的时候,就得互相帮衬。”
  刘双喜应答着,他把褡裢打开小心翼翼的取出一串铜钱,恭敬地递给方氏:“伯娘,这是一百文,您先收着,剩下的二百文过几日再还你们。”方氏稍一推辞就收了起来。刘双喜还完钱,又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方氏留他吃饭,他因为要赶路推辞了。
  刘双喜走后,夏宁在一旁笑道:“娘,要我说,这钱借得好,不然铁定被我奶搜刮走了。”
  方氏只是笑笑并没有顺着女儿的话说。方宁发现她娘很有做儿媳妇的操守,比如说她从不在别人面前说婆婆的不是。当然,她自认为自己也很有操守——她一般都正话反说,至于别人怎么理解和延伸那就不关她的事了。
  方氏将话题转到庄稼上:“地里的豆子、苞谷都熟了,明儿就开始秋收,收完种上麦子好盖房子。”现在手头有了钱,她的底气又足了不少。
  方宁家共分到五亩地,有两亩豆子,一亩苞谷,两亩红薯,棉花芝麻这些值钱的都没分到。秋收时,方牛子来帮了两天忙。家里劳动力足够,方宁和秋宁就没下地只在家里做做饭给大人送送水。
  方宁现在对自家的牲畜们不是一般的精心。每天打最嫩的猪草,有时还带着狗蛋去捡河蚌挖蚯蚓剁碎了给鸡吃,直接导致家里的四只母鸡产蛋量直线增加。那些毛茸茸的小鸭子们摇摇摆摆的跟在方宁身后,可爱极了。
  她一得空,就和狗蛋用他爹的鱼钩鱼网,在河里钓鱼撒鱼,当然,就凭他们那力气用了一些小鱼小虾也撒不到什么。方宁念着家里人干活累,想着法子给他们补营养。像今天饭桌上不胆有炒田螺还有一盘金黄的炸泥鳅,炒虾米,鲫鱼豆腐汤,外加几盘青菜。
  方氏一边洗手一边笑着说道:“你整天就琢磨着吃,咱家的猪油快没了吧?”
  方宁撇撇嘴:“娘,你要怕费油,我下回做饭就把油罐子放锅台上把饭菜熏香再拿下去。”众人忍不住一起笑将起来。
  在方牛子的帮助下,秋收很是顺当。豆子割了放在晒场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