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做许仙的日子-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仙刚才那一番“逆转历史cháo流”的话;自然有人传入朝堂。闹了这么久;也正好是到了上朝的时间;一大帮子大臣直奔这儿而来。
    看看这么一大帮子大臣们;许仙也知道他刚刚斩伤了命运。估计他是不会这么快再冒头了。而与大臣们辩论;他才没那闲功夫。
    不要小看古人;从古至今;中国人都知道分封与极权的优缺点。分封唯一的缺点不就是以后藩国发展的比zhōng yāng好了;不再听zhōng yāng的了。
    这在私人立场上;绝对是天理难容的。但是在种族发展立场上。这又算丫什么事?难道藩王发展起来的国家就不是中国人的国家了?
    他们懂;他们比任何人都要明白;但是人为己;天诛地灭……有享受的办法;哪个愿意死干苦干?天下还是工作狂少于懒人的。反正是可以极权。没人愿意竞争。
    所以许仙把他们直接带下来;而不是从梯子上一点一点爬下来。许仙没有与他们见面的打算。
    然而。在屋顶;别人难找他;这下了地面;便容易多了。黄子澄一把抱住许仙的裤腿;大声进言:“王爷;您千万不可以这样。当年太祖分封诸王本意是好的。”先夸下老朱。“然;时至今rì;王不敬上……”黄子澄对削藩之事很是上心;在朱允炆被确立为皇太孙时他便开始琢磨削藩;他向朱允炆提出的那些建议;是他思考几年的结果;自认为是非常完美无暇的;耗费数年的心血。可以说当老朱封藩王那一天起;黄子澄便把自己摆到了大明晁错的位置上。这人最有名的便是削藩策。也是最为儒家弟子所提倡的。
    黄子澄这一拦截;一应大臣便赶了上来。“黄子澄;你在干什么?”一声怒吼;一个身材魁梧;身着一品武将服。
    许仙不想见众大臣;便是知道自己刚才干的事都是“逆历史cháo流”的;逆大势都是让人喷的。虽说许仙身为修真已经习惯了逆势而为;更是为此引出命运;还斩了命运一剑。但是这不等于许仙就愿意斩命运—剑;听人喷自己。虽说这样做是挺划算的;但是既然可以避开;他也是实在没有必要让自己受委曲。
    毕竟屁股决定脑袋之下;即便他们都知道怎么做最好。但是政治本就不是为了选出最好的;而是选出最适合服务自己的。
    这样的口水;许仙自然是没有兴趣的;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第一个赶来的;不仅没有sāo扰自己;反而帮自己说话;不由多看了一眼。
    帝王金瞳:徐辉祖;濠州人;明朝大将徐达的长子;最开始名字叫允恭;身高八尺五寸;英俊潇洒还有才气;在勋卫署左军都督府做事。徐达过世后继承了爵位。因为避讳皇太孙朱允炆的名字被赐名为徐辉祖。数次在陕西、北平、山东、河南练兵。燕王府的阿鲁帖木儿别有所图;被他抓捕诛杀了。回来之后掌管中军都督府。建文年初加封太子太傅。燕王王子朱高煦是徐辉祖的外甥。燕王起兵之前朱高煦被留在南京;偷了徐辉祖的好马逃跑。徐辉祖惊闻派人去抓;没有追上;朱允文听说了;就把他当做亲信。
    许仙见是他;点点头。有人代自己说话;还是这样—个根正苗红的人物;许仙自然不会有什么不满。
    黄子澄很生气;言说:“汉时;先贤便有言;‘危害大汉王朝政治安定的首要因素;是诸侯王的存在以及他们企图叛乱的yīn谋。诸侯王的叛乱;并不取决于是疏是亲;而是取决于‘形势’;取决于他们力量的强弱。起初;高祖皇帝分封异姓王;结果是‘十年之间;反者九起’;一年也不得安宁。异姓王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了;但又不能从中吸取教训;又分封了一批同姓王。’现今;我大明立国;又意yù步汉之后尘耶!”
    “大胆!”徐耀祖气急败坏;“好你个黄子澄;竟然敢大逆不道指责太祖皇帝!”
    老朱是很可怕的;可怕到虎死余威在;黄子澄当场便是后背发寒;打了个哆嗦;但是老朱毕竟挂了;已经杀不得人了;现在是朱允文护着他。他这才大起胆子道:“先贤可以为汉室江山;死而后已;子澄不才;愿为大明尽忠!”
    好家伙;他这是在逼宫了。他都说是要为大明尽忠了;就差明摆着说:“来吧!杀吧!就是杀了我;我也是大明的忠诚;就像汉朝的晁错一样。”
    中国人讲究人死为大;特别是这种为皇朝;为皇帝尽忠的忠臣;那是绝对要大书特书的。任何朝代都会对他们宣传再宣传。用后世话说就是天天上新闻联播。
    黄子澄想做这样的人;哪个敢说他错了?反倒是有人真要杀他;这人才是错的。
    徐耀祖气的浑身发抖;手捧奏章;大声奏起了朱棣的奏章起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362章 、邀名作死

    其实朱棣的奏章也就是那么回事。哪个臣子造反都要喊一喊口号,只不过到了建文朝,黄子澄入了核罢了。
    可是徐耀祖不是一般人,他是大明勋贵。
    宗室和勋贵向来是历朝历代江山社稷的毒瘤,这群人不事生产倒也罢了,祖上积攒的功勋成为他们挥霍的资本,他们住着豪奢的房子,领着世上最凶恶的打手家丁,满城欺压良善,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皇帝拿他们头疼,看在以前他们的祖上给自己的祖上辛苦打过江山的份上,又不方便轻易问候他家祖宗十八代,于是很多时候对于勋贵们的种种恶迹只好装作视而不见。
    大明的勋贵是最不好惹的一群人,大义上来说,他们拥护朱明王朝的统治,而且是拥护得最彻底最忠心的一类人,因为他们清楚,他们的爵位和荣耀是朱家给的,满大街横行霸道的资本也是朱家给的,朱家若轰然倒下,江山若改朝换代,他们的rì子比投降的文官武将们更难过。
    所以但凡有内外战争威胁到朱家王朝的统治,这些公侯们绝对是第一批挺身而出,披挂上阵杀敌的将领,而皇帝在这个时候最信任的也莫过于他们。
    就是老朱打杀不了少,勋贵们对老朱家也是没的说。比如这徐耀祖,朱允文拿他当亲信,后来命令他率师支援山东,在齐眉山把燕兵打败,燕人都很怕他。不久他被召回朝廷,其他将领势力薄弱了。就逐个打败仗。等到燕兵过江打南京时候,徐辉祖还在带兵抵抗。等到成祖朱棣进入京城。徐辉祖自己一个人守在徐达的祠堂不去迎接。于是成祖想要治罪他,但是他家里有朱元璋赐给徐达的免死铁券,于是成祖大怒,把他的爵位削掉并且幽禁在自己家里。徐辉祖在永乐五年去世,享年四十岁。万历年编写建文忠臣时候,在南都建庙祭祀,徐辉祖排在第一个。后来追赠太师封号,谥号忠贞。
    老朱好杀。这么一个人物,他都没有干掉。到了朱允文就更不成了。朱允文是有心帮自己老师一句,但是他却根本没办法开口。大明的勋贵是不好惹的。朱允文也不是朱元璋。
    至于许仙……对其他人来说,许仙那—剑只是剑光—闪,甚至有的人连闪光都没看到,就更不用说命运的惨叫了。不过与许仙可不同了,与其听他们瞎咧咧。他还不如仔细回忆一下与命运交手的经过。想—想,下回再怎么算计他。
    再不然,看看大明的百官也好。听说他们打架了……咦?还真打了。鼻青脸肿的,这帽子都戴歪了。想不到啊……还是想不到啊!
    朱允文没有帮腔,黄子澄倒滔滔不绝自辩起来了。他是怎么辩的呢?还是拿晁错说事。
    在电视剧《汉武大帝》里有这么—段:晁错推出削藩的政策以后,朝野哗然。晁错的父亲就千里迢迢从颍川赶到长安来找晁错,他是这样说的:“必须这样做呀!不这样做,天子就没有尊严,国家就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自身”。
    晁错葬了父亲后。还是该咋干咋干。
    黄子澄说的便是这件事。
    那么这个情节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晁错的忠心耿耿,晁错是一个既忠心耿耿,又深谋远虑的人。按说这实在是国家的一个栋梁。但是晁错的忠心耿耿和他的深谋远虑都有一点问题,什么问题呢?他是为国深谋远虑,为自己一点都不深谋远虑,所以《汉书》对他的评价是:“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而自己要倒霉了,他都不知道。
    可是按照儒学的宣传,这样的人,按照我们一般来说的道德标准,这是一个大好人啊,大公无私,一心为公,一往无前,奋不顾身,这不是很好吗?怎么不好呢?
    而有了这样的宣传,才会有有明一朝的邀直卖名。
    忠心耿耿又有什么问题呢?忠心耿耿的人往往会有这么一个问题,我既然是一心为公的,谁反对我,就是一心为私,我既然是忠臣,谁反对我,那就肯定是jiān臣。
    没有人想做jiān臣。就是后世卖国,也没有—个说自己是jiān臣的。
    黄子澄这样拿晁错做比,根本就不用再为自己辩解。这可比他自己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忠的,不是朱棣说的是jiān的,有效多了。
    除非有人指出,儒学上千年对晁错宣传错了。可是有人吗?谁敢沾惹儒门?就是勋贵们也只敢指一两个教训,而没有人敢直接对儒门开地图炮。
    如果没人开这地图炮,那么晁错便是对的,是千年宣传的忠臣。如果他晁错是忠的,是好的,那么他黄子澄自然也是好的。
    占据了道义至高点的黄子澄是怎么也想不到,这儿可是有—个一点儿也不在乎儒门的人在的。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这是苏轼评晁错的。大体意思也就是说,《晁错论》一开始,苏东坡就提出一个观点来,他说一个国家最困难的事情,最难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是看起来天下太平,实际上埋藏着隐患,这个事情是最难办的。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那要怎么办呢?只有那些特别的、杰出的、优秀的那样一些人才可以担当这样一个重任,而晁错不是这样一个人。也就是说削藩其事是其事。晁错其人非其人,削藩这件事情做是该做的。让晁错来做是不对的。因为按照苏东坡的观点,做这件事情要有三个条件:“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第一个条件,知其当然,就是事先把这个事情想得清清楚楚,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厉害关系,我如果做的话可能会怎么样,我如果要做的话应该怎么样,全部都把它想清楚了。晁错想清楚了没有呢?没有想清楚。我们看到他提出的就是一个口号:“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只有这八个字,没有看到他做什么可行xìng研究,有没有看见他提出可cāo作方案。他只是觉得应该这样做,没有了,所以不具备第一个条件。
    因此他也就不具备第三个条件:“徐为之图”,“徐为之图”就是到了最后你有足够的智慧和办法慢慢地、不动声sè地来处理问题,他也不具备这个条件。更重要的呢?他也不能做到“事至不惧”,“事至不惧”就是事情来了以后不害怕。因为你做的事情,讲清楚你做的事情是非常难做的,是大家都不能接受,都不能相信,都不能同意的事情。你硬着头皮硬要做,你这叫“冒天下之大不韪”。你应该预计到,你一旦发动以后会引起强烈的反弹。你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麻烦,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做到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神闲气定,然后“徐为之图”,没有。
    苏轼的名望下,所以只要有人背出原文,在场的人便都知道是什么意思的。
    只是这一背,有黄子澄一伙的也就不好开口了。因为这和他们设想的不一样。如果有人敢开地图炮,炮轰儒门。这儿,有—个算一个,只要是儒门弟子都会和他拼的。
    虽说现在还是明初,还没有过渡到那个党争的时候,但是有儒以降,最听不进的便是指责。不是他们不能指责别人,恰恰相反,他们可以指责别人,但是别一定不要可以指责儒门,否则他们—定与你拼命。
    不是许仙怕他们拼命,而是犯不着,既然知道这么个方法,干吗要拼命。如果不是黄子澄的得意都表现在了脸上,引起许仙想到了大明赫赫有名的文人邀名卖直,自己却—肚子的男盗女娼,许仙才不会打这抱不平。
    许仙这—开口,徐耀祖是看着许仙,说不清的感激,还是什么。黄子澄则是双目赤红,死死盯着许仙,就差杜鹃啼血了。
    许仙呢?背完了,也就不出声了。
    可是他越是不出声,黄子澄越是难受。任谁也受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