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莽龙蛇传-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剑鸣突然面色一变,惶然说道:“匕首会的人物,你们可千万接触不得,这是江湖上最危险的组织!”

丁晓年轻好奇,忍不住问道:“怎么样危险法?可是干杀人越货的盗党组织吗?”

丁剑鸣道:“比杀人越货的盗党组织更危险,他们是专门和官府作时的,用的是秘密暗杀的手段。你想我们犯得着招惹它吗?”

丁剑呜停了一停,喟然一叹,又说下去道:“我对官府中人。也没有什么好感。大官,小官、文官、武官,十个有九个是欺侮老百姓的。这我何尝不知道?只是咱们到底是‘正经’的练武家子,何苦要和亡命之徒来往?而且也反对不了许多!

“咳1我知道我就是为此,很为了些武林同道所不谅。其实我也只是想做个安分守已的人。国家大事嘛,也不是我们会几手拳脚的人所管得了。我只是想开场投徒,把丁派太极拳传流下来,也就于愿足矣。为了在保定开宗立派。有时也不能不和官府中人敷衍应酬,这是不得已的呀!同道不谅解,这又有什么办法?”说着说着,丁剑鸣还有些伤感了。

金华一见师父伤感,连忙乱以他语:丁晓却茫然地望着他的父亲,心中很是不解。这也正是他思想苦闷之处{奇书qisuu手机电子书},为了父亲不为武林同道所谅解,连累他也少朋友。他自小看着别的武家子弟,三三两两,练拳比剑,骑马射箭,玩得很是痛快,到他想加入时,却往往给人冷然拒绝,使他很是苦闷,很是不安。他不解的是,为什么父亲明知做官的没有几个好人,却又和索家他们往来得这样亲密。父亲常说索家还算是“忠厚之家”。但自己明明看到,索家的护院武师,都是这样蛮不讲理的欺侮妇女。护院武师人等,等于豪家所养的狗,狗都这样凶恶。何况主人?丁晓对他父亲的做法,虽不敢反对,却很是惶惑,他和父亲的思想距离,并没有因丁剑呜刚才的“解释”而缩短。了晓觉得他父亲的解释,理由好像很不充分。

不说丁晓心中的苦闷:再说金华见师父伤感,连忙乱以他语道:“师父,刚才谈到的那个人很像是太极派的,你老人家看他究竟是谁的传人?因为当今的太极派还不怎样流传,出名人物寥寥可数。这人既有这样好的功大,你老人家总可猜得出他的来龙去脉。”

丁剑呜皱皱眉头道:“说起太极派,除了你师伯在山东高鸡泊内隐居外、还有就是河南陈家沟的太极陈、陈清平传下这一支了。你师伯没有收几个徒弟——他到底收多少个,我也不知道,只是他正式收徒,还在我之后,你说这个人,既然在江湖上颇有名气,想来不是他的徒弟。因为只有十多年功夫,很难就调教出如此人物,所来比你还要强得多!

“我猜他大约是河南陈派的,陈派开宗立派很早,太极陈的门人弟子也多,说不定这人就是陈派的那一支的。咳!谈起陈派太极,倒和这几十年的太极门盛衰很有关系……”

丁剑呜说起太极派的历史,色舞眉飞,接着讲下去道:“在二十多三十年前,同治年间的时候,太极派赫赫有名,京师一带,几乎全是太极拳的天下。这个声势,就是河南太极陈这一派中,一个出类拨荤的弟子,叫做杨露蝉的创出来的。

“杨露蝉是陈清平的‘关门’弟子(最后收的那个弟子)。说起杨露蝉的习技经过,真是非常艰苦,哪里像你们得来这样容易!”

“杨露蝉原是直隶省广平府的人,当初千里迢迢跑到河南游学,遇到陈清平的弟子,较技之下,给打得大败。问起人来,才知和他交手的人,还是陈清平门下最劣等的弟子。杨露蝉听了。羞惭不己,遂立志要入陈门。可是正式去拜师,却为陈清平严词拒绝。原来陈家技艺是不轻易传给外人的。

“过了几年,陈清平对杨露蝉拜师的事早已谈忘。一年冬天。忽然来了一个哑丐,天天给太极陈打扫门前积雪。太极陈知道了,很可怜他,就收他做佣人。一夜太极陈正在教家中子弟和门人的太极枪法,忽闻房上有赞叹之声。太极陈的弟子门人以为是江湖上来寻仇‘卧底’的,几乎把这人废了,幸得陈清平及时拦住。一看之下,竟是那个‘哑丐’而且那个‘哑丐’说出话来了,他就是几年前,拜师被拒的杨露蝉,他诉说他仰慕陈家太极的苦心,不惜委身为佣,志在偷得三招两式。

“陈清平听了,大为感动,就在垂暮之年,把他收做‘关门弟子’。杨露蝉聪明地顶,不过七年,就升堂入室,尽得太极陈的所传。在杨露蝉‘出师’的时候。太极陈就吩咐他到京师去‘闯万’。希望他在京师把太极派的门户创立起来。

“杨露蝉匹马入京华;果然不负乃师所望。当时京城的王公贝勒,都豢养有许多武师,尤以一个叫肃王的得人最多。杨露晔便投到肃王府中,公开向所有的王府武师挑战。他订的办法很特别,在比试场中,四面张上绒绳织就的细网:他是不愿树敌结怨,恃技伤人,所以想出了这么一个别开生面的比武办法。使得给他打败的,摔在网上,也决不会受重伤。”

“他是一番好意,可是众王府武师都认为这大过蔑视了。而且杨露蝉生得身材矮小,很不起眼。大家都认为他太过于自负:京城中好手如云,怎容得一个初出道的‘小子’,如此猖狂。”

“可是事情竟出众人惫料,一个又瘦又矮的杨露蝉,和北京所有高手,轮流比试,只见并不怎样用力,在举手投足之间,就把一个个武师,掷入网内。只有一个八卦派的董海公,和一个不知姓名飘然闯来的怪客,和他打成平手。杨露蝉也受聘为肃王府的教师。”

丁剑鸣说到这里,在眉飞色舞中忽又慨然对丁晓说道:“太极派丁陈两家,都负天下重名,你祖父的武功技业,谅也不在杨露蝉之下,只是他为人淡泊,无此机缘,也无此志趣:所以就让陈派出尽风头了。”丁剑鸣言下,似乎很羡慕杨露蝉。哪知丁晓听了,却忽的皱起双眉,说道:“爸爸我不同意你的说法!”

丁剑鸣愕然注视着了晓,半晌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丁晓急忙解释道:“爸爸,你别生气:我是说杨露蝉虽然本事了得,可是他给满洲的亲王做武师,也不算得英雄好汉!”

丁剑鸣捋须强笑道:“你有志气!可是许多事情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杨露蝉不是公开挑战王府武师,哪里会这么快闯出‘万字’那是成名的‘捷径’呀!不过杨露蝉虽做了王府武师,可也不像你想的那样,就是做了满洲人的奴才呀。他也很懂得民族的大义。这也就正是太极拳虽曾盛极一时,京华倾例,却在北方没有留下几个传人的原因。”

了晓心中暗想:“我才不想那样走‘捷径’!有了本事,成名不成名那又有什么关系?”继面听到父亲说到杨露蝉王府授技。其中还有“内幕”时,不禁肃然问道:““爸爸;这又是怎么个‘讲究’?”

丁剑鸣道:“杨露蝉压根就不想传授满人的真正技艺:他在肃王府没多少时候就告假还乡,由他的儿子杨班侯眷他做王府教头。杨班侯更损,当时王府内武士三千,都要跟他学太极拳。他也来者不拒。可是他却每在‘喂招’(师父和徒弟练习〕时,把那些武士摔得头穿额裂,甚至弄成残废。杨班侯说太极拳是不打不教的。你要学就得准备受摔。那些武士纷纷知难而退,不过十天就减了一半。再过一月就只剩下一百几十人。而杨班侯还是不拿出真功夫来教他们,故意把太极拳的架式放大了,打起来好看,也可以强身,但却不能实用。后来三千武上学成的只有吴全佑一人。而吴全佑也还是不做武士之后,才求得杨露蝉亲教的。

“满洲的许多达官贵人求杨家传授的,杨家父子也都如此应付,以至北京的太极拳都不能用来实际支锋。当时广平的太极武师陈秀峰偷偷问杨班侯道:‘太极拳有刚有柔,何故北京的一味纯柔?’杨班侯起初笑而不语,未后才说:‘京中多贵人,习拳出于好奇玩票,彼旗人体质与汉人不同,且旗人非汉人,你不知道吗?’言中大有深意,问的人也不敢再问了,也正是为此,太极拳虽曾盛极一时,可是没留下什么传人,也就终于渐衰,比不上少林声威那样显赫了。”

丁晓听了,心中这才舒服一些,但还是不赞成杨露蝉去做王府武师的。不过他听了父亲这翻话却很有感触。他就心想怎能把两派学全了那才对心思。第二他很佩服杨露蝉百折不回,坚忍苦学的精神。杨露蝉的故事,给了他很大的鼓舞。

当下,丁剑呜把杨露蝉的故事说完后,突然吩咐丁晓和主华道:“我还有点事情,要到场子里转一转,金华、你们师兄弟多时不见,好好玩一玩吧。你的晓弟刚跟我学会了,‘空手进白刃’的功夫,这些天来正是技痒痒的想找人比试,我没功夫,他又找不到旁的人和他合手,你就跟他过过招吧。”

丁剑呜去后,丁晓和金华都觉得好似轻松了许多,两人手携着手,跳跳跃跃地进入了把式场。丁晓将外衣一脱,摆了个“手挥琵”的架式,笑着对金华道:“你让着一点。”

金华解下了佩剑,也笑着道:“师弟,你不用客气,你比我强多了,你可真得照料(留神)着点,别真的打得我爬不起来。”

金华说完,“就按着师父所传授的太极剑法,认真地纵横挥霍,左刺右忻起来。丁晓觑准方位,身形骤展,从“手挥琵琶”,猛的翻身直进,“卸步搬拦捶”,两手立掌,向前进击。金华急将剑尖斜挂,待削丁晓双臂,丁晓又已忽地腰向后倚,左腿顿成虚步。右掌改拳,拳风飕飕,直劈面门。金华给他迫得后退几步,心中暗道:“师弟果然又已大有进境了,这手‘搬拦捶’使得好不纯熟!”

金华不敢怠慢,急展开了黏、连、劈、们、扑,洗、撩、刺的太极十二剑招数,剑点前后左右,绕着了晓刺去。丁晓把空手进白刃的功夫展开,身法是挨、帮、挤、靠,手法是吞、吐、浮、沉,随着金华纵横挥霍的剑点,倏进修退,钉得很是热闹。

打到难分之际,金华用了手“抽撤连环”。剑锋点脸膛,剑刃挂两胁,一招三式,疾如迅风。丁晓笑声“来得好!”斜闪步,骤翻身,竟用“风点落花”之式,连避三剑。他手底也不怠慢,竟趁着金华剑势方收,剑招未变之际,跟踪直进,疾舒右臂,疾托时尖,便向金华左胁猛袭。金华却也溜滑,救招不及,不退反进,右腿上步。身形一斜,脚跟一转,年中剑随身形半转之势,反臂刺扎,便向丁晓背后刺来,丁晓招术用老,未及换势,剑已点到,急忙身形侧俯,滑出一丈开外。这才身形一停,笑对金华道:“师兄,如何?小弟可真不是你的对手。”

金华淡然一笑,插剑归鞘,口里说道:“哪里!哪里!你的空手进白刃功夫比我强得多了。”他说完之后,突地又眉头一皱;上前拉着丁晓的手道:“晓弟,你随我来:我有事要问你!”

丁晓见师兄好像煞有介事,不觉满腹狐疑,随着金华在把式场边的石凳坐下,问道,“师兄,什么事?”

金华凝视着丁晓,好一会子,才缓慢他说道:“师弟,咱们虽分别三年,可还是像从前一样,无话不说的,可是?”丁晓好生奇怪,点了点头道:“当然,这还用问的?”于是金华忽地又将身子挪近了些,低声问道:“师弟,我看你一定有什么心事?”

丁晓默然不语,避过金华的眼光,良久良久,才幽幽地问道:“你怎么知道?”

金华笑道:“我怎能不知道?刚才与你对招时,你一开手便拳风迫人,恍如生龙活虎:但一打下去、却显得精神不继,心神不属。好像很是焦躁的样子,造走险招,功夫也就差得多了。

“拳家交手如棋客对奔,要稳,要狠,也要忍。尤其是太极门,更要讲究蓄气涵养,焦躁不得。心神不属。对奔便会走出败着;比拳也会遭着险招。看伽争日这手空手进白刃的功夫,时好时坏,论本事你原可胜我,但打下去你却几乎落败。如果不是你有心事,就不会是这个样子!”

金华到底是闯过江湖、受过锻炼的人,他的眼光很是厉害,一眼就看出来了。

丁晓给他讲得做声不得,悠然起立,望着把式场外赭红色的土岗,土岗上的几丛枫树,在夕阳反照之下,鲜红如血,耀眼生辉,他感到有人关怀的温暖。也感到有点羞赫,终于笑道:“师兄,其实也不算得是有什么心事,不过小弟几天前碰到一个不近人情,武艺却又很好的姑娘。你见多识广,可得给我揣摩揣摩,看她是什么路道?”

于是丁晓将几日前打猎时碰到红衣少女的事一一告诉金华。金华一面听一面露出惊讶之容,听完之后,突然对丁晓道:“听你所说,我倒想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