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括苍山恩仇记-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天你一天不在家,有些事情我不得不事后告诉你。想你兄弟两个,到我家来也有十几年了。尽管你爷爷当年为了急于用钱,把你兄弟两个写①给了我家,可我爹的脾气你也知道,对那尽心的下人,从来不拿主子的架子。这两年你长大了,整的半儿的年年支给你工钱,那会儿我也不过才记事,这些事情,并不知道。如今我爹故去,家里的事情,由我经营了,翻出田地山塘的文契来看,才看见有你爷爷亲笔画押的两张字据在。问起了做中的国梁叔,方才知道有这么一档子事儿。我想你兄弟两个在我家那么多年,里里外外地里山上的活路干得也算不少了。这两年你跟着我,总算也是十分尽心,没有出过什么大的差错。我就有心想把这两张字据退还给你们,叫你们出籍①,一来为我林家多积点儿阴德,二来也叫你们兄弟落个清白家世,往后也好为子孙们图个锦绣前程。昨天是我爹娘的好日子,我趁吉把这番意思给你兄弟说了,他千恩万谢,高兴得了不得。灵柩到了陵园以后,风水先生说起:蛤蟆岭的龙脉是极好的,只是我爹娘惨遭吴家凶杀,血光太重,只怕压不住风水,哪儿能有一对儿童男童女来镇镇龙脉,借孩子身上的阳气冲冲血光才好。谁知这话叫你兄弟听见了,就说为了来世图个好日子过,一定要以身殉主,只求为哥哥出籍,多照应点儿他哥哥。大家都说这是出于忠义的好事,请得旌表②的,不要过于拂了他的心意,反倒把他的一片赤诚之心给埋没了。我也就只好依言成全了他,让他和一个新买来的丫头叫小红的一起尽了义。这本是件好事,你也不用过于伤心,我当然不会忘了他的心意。这里按照你兄弟的心愿,除了把两张卖身文契退还给你之外,还给你准备了五十吊钱,作为你成家立业的度用。要是你不嫌你大奶奶身边的两个丫头粗手笨脚相貌丑陋的话,随你自己挑选一个,等丧服满了,我就给你圆房。往后你还跟着我。你只管放心,今后凡事都有你大爷替你作主,绝不会少了你的好处的。”哥。大家都说这是出于忠义的好事,请得旌表②的,不要过于拂了他的心意,反倒把他的一片赤诚之心给埋没了。我也就只好依言成全了他,让他和一个新买来的丫头叫小红的一起尽了义。这本是件好事,你也不用过于伤心,我当然不会忘了他的心意。这里按照你兄弟的心愿,除了把两张卖身文契退还给你之外,还给你准备了五十吊钱,作为你成家立业的度用。要是你不嫌你大奶奶身边的两个丫头粗手笨脚相貌丑陋的话,随你自己挑选一个,等丧服满了,我就给你圆房。往后你还跟着我。你只管放心,今后凡事都有你大爷替你作主,绝不会少了你的好处的。”

……………………

①  写──卖身要写文契字据,不说卖而说写,表示林炳对来旺儿客气,不以主子自居。

①  出籍──指出贱籍。旧制:奴仆不出贱籍,不得科举应试。

②  旌表──封建时代,官府为“忠孝节义”的人造牌坊、挂匾额,作为表彰,叫做“旌表”。

来旺儿起先还只当是叫他细说进城办的那件事儿,进门来刚要回话,倒让林炳给占了先了。可是一听那话,又满不对题儿,不知是哪儿跟哪儿,简直好像一下子掉进了迷魂阵里,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及至听到后来,什么“以身殉主”哇,“出于忠义”呀,“成全了他”啦,一句话说明白了,不就是给活埋了吗?听到这里,不觉好像五雷轰顶似的,头重脚轻,天旋地转起来,立脚不住,险些栽倒。以下的话,迷迷糊糊的,只听见说给他五十吊钱。心里想:“我来旺儿从小没爹没妈,兄弟二人相依为命过日子,难道我能够把兄弟卖了,换出五十吊钱来使吗?又迷迷糊糊地听说大奶奶的丫头随便让他选一个,这两个丫头中,那个叫凤妹的,身段儿长相倒是真不错。自从大奶奶过门儿来以后,只为他是跟着大爷的,大奶奶的房里也经常走动,每次见到凤妹,总要没话搭拉话,借端寻由地说上几句,心里也曾经有过非非之想。只是想到这个丫头既然是大奶奶带过来的,必定是大奶奶的心腹无疑,长的模样儿又好,哪天大爷高兴了,开了脸,收了房,就是一位姨奶奶,哪有自己的福份儿?今天听说可以让他在两个丫头中间选一个,倒是正中下怀,求之不得。可是再一想,这不是拿着弟弟的性命换老婆吗?这个名儿要是传出去了,就算当面没人说话,背后总不免有人指指点点,这张脸,往后还能见人吗?不行,不行,这样的老婆绝对要不得。可是又转念一想:来喜儿昨天一早就叫人给埋进坟里去了,到如今已经过了整整两天一夜,就是刨出来,也活不成了,何况大爷手里现捏着两个人的卖身文契,又是林国梁的中人,真的假的官里也难断,看起来,就是进城去喊冤叫屈,十停里有九停大老爷不会向着自己说话,这个老婆不要也白不要……“指指点点,这张脸,往后还能见人吗?不行,不行,这样的老婆绝对要不得。可是又转念一想:来喜儿昨天一早就叫人给埋进坟里去了,到如今已经过了整整两天一夜,就是刨出来,也活不成了,何况大爷手里现捏着两个人的卖身文契,又是林国梁的中人,真的假的官里也难断,看起来,就是进城去喊冤叫屈,十停里有九停大老爷不会向着自己说话,这个老婆不要也白不要……”

林国梁见来旺儿直眉瞪眼地发了呆,还只当是他一时间痰迷心窍,急疯了,生怕他发作起来,急忙过来做好做歹地劝解说:

“你心里可要放明白些,这可是一件人财两得名利双收的大好事儿,千万可别想岔了路子,惹恼了大爷,到时候人财两空,还落个一辈子当奴才,让你兄弟在来世也翻不了身!当然,兄弟一场,一朝分手,心里难受总是有的。不过也要想开些,人生在世,谁能不死?像来喜儿这样,忠义两全,也算是死得其所,善始善终的了,你应该为他高兴才是呢!快擦干眼泪,谢过大爷,收起字据来,回房去洗洗脸,歇息歇息吧!这五十吊钱,叫你大爷先替你收起来,按月生息,等你成家的时候,再拿出来花去。”说着,拿起桌上的那两张字据来,塞在来旺儿手里,不由分说,连推带拉地就把他扶回自己的房里去了。

林国梁找了个人来陪伴来旺儿,实际上是看住了他。又怕他错眼不见跑到蛤蟆岭去把坟毁了,特地派了两个人到陵园里去白天黑夜地看守了足足三天,一直看到来旺儿能吃能睡不再提起此事了才罢。林国梁纵然狡诈阴险,诡计多端,自以为料事如神,万无一失,却做梦也没有想到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之后有能人,仅仅一夜之隔,蛤蟆岭陵园早已经人去坟空,留下的酱油、烧饼,只好让林国栋两口子自己慢慢儿消受去了。

林炳葬完了父母亲,虽然不是一帆风顺,总算也还差强人意,没有误了吉辰,没有缺少殉葬,心中一块石头也就落了地。从此以后,只要每隔七天做一场追荐道场,做满七七四十九天罗天大醮(jiào 轿),丧事完毕,就可以腾下手来,专心一致地跟吴家打官司了。

第二十五回

金童玉女,  救出坟莹成兄妹

牛娃马驹①,送进寺院当沙弥②

三天过去,来旺儿已经不哭不闹,能吃能睡,心里虽然有时候还想到弟弟,可是嘴里再也不提起来喜儿了。林炳见他的心绪已经渐渐地稳定下来,不至于闹出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来了,就一方面关照合家上下谁也不许在来旺儿面前提起他弟弟的名字,一方面打发人到蛤蟆岭去把那两名看守坟墓的乡勇撤了回来。

……………………

①  牛娃马驹──牛娃,指放牛娃;马驹,是妓院行话中指未成年的小妓女而言,也叫“瘦马驹”或“瘦马”。

②  沙弥──梵语泽音,指未曾剃度带发修行的小和尚。

自从爹死娘亡兄弟负伤以来,林炳又要接官验尸,又要入殓开吊,官司加丧事,忙得他脚丫子朝天。出了殡,接着又是追荐开白,一连三日三夜的头场佛事,大吹大擂大嚎大叫的,闹得全家人人脑袋生疼,几乎连合一合眼皮子的工夫都没有,一个个眼睛全熬红了。好容易三天过去,佛事暂停,林炳才算松了一口气儿,趁此机会歇上几天,缓缓劲儿。

就在这个空档里,立本打算趁林炳不防备,让本厚把小红和来喜儿悄悄儿送到石笋前月娥她姥姥家去。本良忽然想起刘教师临终时说的话来:一旦遇到有什么重大的疑难事端,可以到黄龙寺去找那个老和尚,另外,去年路过黄龙寺的时候,老和尚也说起过“要是能有两个小猴子帮他松松土除除草就可以松活些”这样的话。一年了,他是不是还在那里住呢?当时他虽然不肯说出他的法号叫什么,但是当天中午到了石笋前,就已经从舅舅的口中得知他的法名叫正觉,同时也听说了不少为当地居民所称道的有关他的传说和言行。从各方面的迹象判断,这个人不单肚子里有文才,而且武功上一定也来得。难怪刘教师称道这个老和尚的见识武功都在他自己之上。要是把小红和来喜儿送到他那里去,把实话给他说明白了,想来他是不会不收留的。他那里地方偏僻,再把孩子打扮成小沙弥的样子,一定比较容易遮人耳目,比起送到石笋前去,村子里凭空多出两个孩子来,难免要惹人注意。再说,他们俩在庙里住着,不单能跟老和尚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有他的指点,武功上一定也会很快有所长进的。

本良把自己的想法一说,二虎马上就同意了,立本说:要是寺里收下呢,让小娥她舅舅隔长不短儿地常去照应着他们点儿,缺什么少什么的,别叫老师父为难;要是老师父不在或是不肯收留呢,那没办法,只好还是送到石笋前去。当下就这样计议定了。

吃过了晚饭,立本打发本厚趁天黑先去银田村把小红接回来,再让本厚在天亮之前把他们送出村去,以免林家发觉。二虎听立本这样吩咐本厚,连忙欠起身来双手乱揺说:

“不行,不行!头十天这样办,什么事情也没有。如今林村出了这档子大事儿,猴儿逮妖精似的,弄得山谷齐动的,咱们这儿睡觉还睁着一只眼睛呢,林炳不是傻子,黑夜里房前房后的能不安上眼睛耳朵?就算从我家到这里一路上什么人也撞不上,从这里出去到仙都,不是走大路打林家门口过林村新桥,就是走小路打林家后门绕过去走林村小桥。不论是走大路还是小路,都得打林炳家前门后门过。尽管咱们是天不亮就上路,可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要是叫林家巡风瞭哨的错眼看见了,那可真是拿刀子哄孩子──不是玩儿的啦!再说,走大路要从林村街里过,走小路要从林村街后过,就算林炳家打更坐夜的都不出门都没瞧见,那么大一个林村,谁敢保险说没有一家两家天不亮就起来办点儿什么事情的呢?通林村的人,谁不认识来喜儿?就说小红吧,林国栋出殡那天,附近这十几个村子的人,谁没见过?撞上了人,就算人家当时不嚷,事后能不传到林炳的耳朵里去?人家要是不声不响地顺藤摸瓜,把这两个孩子挖了出去,那可真的叫做弄巧成拙,没把人救出来,反倒连自己也掉进去了么?这样大的事情,可得琢磨到家了,千万马虎不得,大意不得的呀!”

立本一听,也确实有道理。别自己提心吊胆地冒着风险安下了机关把人救出来了,大江大海里没翻船,倒折在小河沟儿里,那可就太冤了。他想了一想,点点头说:

“你说的有道理。林炳那小子,鬼迷神道的,坏心眼儿多,咱们跟这种狐狸精似的人斗法,还真不能不步步小心,处处防他一着。小红她们去石笋前,即便是半夜里出发,也不能经过林村,不妨多绕几步,顺着蛤蟆岭脚从岭下朱穿过去,再往东走,不过多弯三四里路,就走上通县城的大路了。”

二虎点点头说:

“对,我琢磨着也是走这条小路合适。还有,单叫本厚一个人送去我也有点儿不放心。一路上就这三个孩子,遇上点儿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只怕他们分拨不开,应付不了。我的意思,叫我哥跟他们去走一趟。这两天他在家里没什么事儿,比这里的人走得开。另外,也别让小红到这里来了。这条路倒是不长,也不一定就会碰见什么人,不过总是越少露面越好。我的意思,等四更起更以后,就让本厚和来喜儿上我家去,约齐了我哥和小红,趁天黑赶紧上路。只要出了壶镇地界,没人认识他们俩,就不妨事了。”

本良想了一想,也觉得只有这样办更妥当些,就把话接过去说:

“我要是能走动,这件事情我去办最妥当不过的了。如今我不能去,写信吧,咱们没那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