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湖三女侠-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治背腹受敌,形势顿变,走了三五十招,招数渐为敌困,海云和尚长剑一绞一旋,当的一声,搭住了李治的剑身,李治凶辣的剑招施展不开,秦中越的判官笔左右一分,“双风贯耳”,左笔虚指面门,右笔直扎胸际的“玄机穴”,这一招李治万难抵挡!

冯琳闪过一边,却并不远,这时再也不理李治的话,玉手一扬,飞刀疾射,秦中越扭身闪避,失了准头,判官笔待再点时,已被冯琳一口飞刀,将他的判官笔打得歪过一边,秦中越斜跃闪避,李治长剑向前一探,解了海云和尚的招数,大声叫道:“瑛妹,快走开,不准上来!”冯琳笑道:“我可不理你的话啦。你别生气,一生气你就不够这秃驴打了,慢慢生气不迟。”口中说话,手底丝毫不缓,短剑横挥,已和秦中越杀在一起。

冯琳武功极杂,片刻之间,连换了五六种招数,秦中越武功只能算是二流好手,给她变幻无常的招数,杀得头晕目眩,三五十招过后,竟然只有招架之功。李治连连叫喊,冯琳只是不理。斗到分际,秦中越欲图败中求胜,行险侥幸,刷的一个箭步,飞窜过来,双笔一起,双点冯琳背心的命门要穴。冯琳轻功比他高明,又精听风辨器之术,秦中越飞身窜起,她已有所准备,容得秦中越的判官笔堪堪点到背后,冯琳足尖一点,半身一转,身形斜飞,剑锋圈后,姿势美妙之极,秦中越的双笔刚好凑上她的剑锋,给她一圈一旋,借力打力,叮当两声,两枝判官笔都给短剑绞出手去。冯琳叫道:“你们夹攻我的李治哥哥,饶你不得!”回身一剑,把秦中越五指削断,秦中越惨叫一声,从半山腰直滚下去。

海云和尚和李治各有擅长,本来谁也胜不了谁。只是海云刚才被剑尖点了笑腰穴,虽然仗着功力深厚,迅即无事,可是气力到底减弱了些,本就被李治的剑法压得处在下风,而今一见秦中越丧命荒谷,更是胆怯,长剑一招“李广射石”,明是抢攻,实是退却。

冯琳叫道:“胖和尚,你还笑得出吗?”一抖手又是三口飞刀,海云和尚剑已攻出,无法回防,左掌运掌成风,震激飞刀,可是如此一来,使剑的力道减半,说时迟,那时快,李治一剑下戳,海云和尚腿弯关节之处,已被剑尖挑断筋骨,海云和尚也真了得,在地上一个打滚,竟然和衣滚下山坡。

冯琳格格笑道:“哈,这像什么?这像饿狗扑屎。”笑声未停,忽然一跤扑地。原来她在剧战之后,白眉针又向上升,毒性发作,虽有少还丹,也压不住了。

李治大惊,俯身一看,见她面如金纸,叫了几声,不见回应。李治和冯瑛本是青梅竹马之交,这时更不把男女之嫌放在心上,伸手在冯琳胸口一探,只觉温软软的,显然未曾气绝,只是用力过度,一时晕了过去。李治想起舅舅教他的急救方法,用手指控开冯琳的樱桃小口,用嘴巴给她接气。过了一阵,冯琳悠悠醒转,这时李治方觉软玉温香,不觉心神一荡,急忙把嘴移开,低声问道:“怎么啦?”冯琳道:“我口渴得紧。”李治知是毒性发作,道:“我和你找一个地方歇息!抱起冯琳,在山拗突出来的大石岩背后,找到了一个山洞,李治将她抱进洞中,把自己的上衣脱下,铺在地上,将冯琳轻轻放下,洞中的石钟乳滴下水珠,李治用手掌积了一些水,灌冯琳饮了。冯琳神智稍清,道:“你走吧,不用理我了。”李治道:“瑛妹,你放心,你会好的。我在这里陪着你呢?”冯琳喃喃说道:“我不好,我不陪你。你好,你陪我。”李治知她想起以前她在自己受伤之际,弃他而去的事;道:“你别胡思乱想啦,我给你找果子吃。”冯琳又哺哺说道:“我骗你,我有话要对你说!……”话未说完,就晕了过去。

李治束手无策,轻轻给她抚拍,过了一阵,冯琳又醒了过来,嘴巴张开,头颅半仰,似乎是想说话,李治道:“瑛妹,你别说话啦,好好儿养神吧。”把放在旁边的冯琳背包取来,想给她当作枕头,好让她睡得舒服一点。忽然手有所触,背包裹有一卷厚厚的东西,李冶取出一看,却原来是一本书,封面写着“金针度世”四字。

李治又惊又喜,他听母亲说过,《金针度世》一书,乃是傅青主一生的心血之作。上卷的拳经剑诀还算不了什么,下卷的医书却是稀世之宝。却不知怎的会到了“冯瑛”手中?再想一想,记起易兰珠曾对母亲说过钟万堂惨死之事,说是这本书一定在钟万堂之手,可惜当时忘记搜寻。李治心想:可能是易伯母叫冯瑛去取的了。心里想道:我本不应偷看此书,但书中可能有解七煞白眉针的医法,如今处在绝境,无法可施,只好先看了它,万一上天之幸,待瑛妹好转之后,再向她告罪。

李治把下卷医书部分,一页页的翻阅下去,看了十多廿页,忽见有一页写着“离魂症医案”。李治心道:“这个名称好怪!”但为了急于找寻所需的药方,跳过不看,又翻了十多页,忽见其中一页写道:“解治飞针碎片等邪毒专编。”李治大喜,凑到洞口亮光之处,细细阅读。冯琳忽然一个翻身,道:“你做什么?”李治道:“我看你那本书。”冯琳忽又喃喃说道:“离魂症,离魂症,你看得懂吗?”

李治心中一动,看冯琳时,冯琳已瞌了双眼,转了个身,又睡去了。李治心道:为什么她尽挂着离魂症,咦,她的性情和在天山之时很不相同,许多儿时的事也不记得,莫非也患了离魂症了?且别理她,先把这解毒专编看了再说。

李治因为舅舅武成化通晓医理,他也颇有点医学常识,读起来比冯琳容易得多。看了一遍,心中大喜,原来解七煞白眉针之法,和解其他针毒之法一样,并不需要特别解药,可以用傅青主独创的针灸之法治疗。先用银针刺有关穴道,人体本身的抵抗力会因此而受激发,可今毒性渐渐减弱,然后用巴豆令病人大泻,余毒从粪便中排出,银针细小,纵留在体内,取它不出,也无足为害了。

李治喜孜孜的将书放好,蓦然想起地处荒效,既无可供针灸之用的银针,又无巴豆可买,如何是好。想了一想,从洞口望去,满山修竹,想道:“我削竹为针,大约也会有效。至于巴豆,虽然无处可买,但却可用别物替代,总之能令病人大泻一场便行。记起有一种山果,在半生未熟之时采下,一吃之后,便会腹泻,想必也可替代巴豆?他在无望之际,找到希望,无论如何,都要一试了。

李治看冯琳已经熟睡,再脱下一件衣裳,给她盖上,便出洞去找山果,走出山口,俯视山谷,忽见一条人影,一拐一拐的走得非常缓慢,走两步停一步,还不时发出呻吟之声,细看之下,正是被自己刺伤的那个和尚。心道:晤,原来这厮居然未死。李治无暇理他,自去找寻那种山果,找了半天,居然给他找到。李治拣那半生未熟的摘了五六个,然后斩下竹枝,削成利针,回转山洞。

山洞中冯琳已醒,不见李治,正想道:晤,他弃我而去,也是应该。一会儿,李治已经回来。冯琳道:“你还未走吗?我四肢无力,胃闷欲呕,头痛口焦,在这荒山之中,料是无救的了。你回天山去吧,回天山去找你的瑛妹。”李治以为她神智不清,乱说胡语,笑道:“瑛妹不就在这里吗?你放心啦!我给你治,包保你能治好。”将冯琳轻轻扶起,道:“瑛妹恕罪,休怪无礼!”冯琳道:“什么?”李治道:“请把外裳褪下,我给你刺有关穴道。”冯琳道:“你不必费心啦!”病眼朦胧中见李治焦急的模样,忽又笑道:“好,你给我治。你这人婆婆妈妈,说什么恕罪,无礼呀,我还不知你干什么呢!”

冯琳睡了一觉,说话清爽,李治一喜,心道:“她刚才还说胡语,现在却这样清醒了。”用竹针替她刺了有关穴道,又让她睡了一觉,傍晚时分,冯琳醒觉,一开口就嚷肚饿。李治大喜道:“谢天谢地,这可好了!好,你要果子吗?这里有甜山果。”

正是:

一双小儿女,患难见真情。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正文 第二十九回 玉女露机心 疑团莫释 君王贪绝色 险象环生

冯琳辗然一笑,道:“你真好。”把山果咬了一口,皱眉道:“你骗我,这果子是酸的。”

李治道:“酸的更好,你听我的话,把果子吃了吧。”

冯琳口渴肚饿,三两口把果子咬去一半,笑道:“我听你的话啦。”过了一阵,肚子作响,冯琳面上一红,道:“你出去一会儿。”李治道:“你好点吗?”忽听得“勃”然有声,臭气四溢,冯琳顿足道:“你快出去,人家要拉屎啦。”

李冶想不到这山果催泻之功,比巴豆还快,心中大喜,连臭气也不觉得,转过了身,走近洞口,说道:“好了,好了!你把毒气泻清,过几天就可以和我下山了。你能够移动吗?你把衣服换了,等下我给你洗。”

冯琳掩鼻说道:“我知道啦,你这人真是婆婆妈妈。”话虽如此,心中却是大为感动,想道:“连我都觉得臭,他却毫不在乎。”又想道:“若然他知道我不是他的什么‘瑛妹’,不知还会不会对我如此?”又想道:“他待人接物,出于一片至诚,这可是假装不得。我以前在他受伤之际弃他而去,他现在还对我这样。即算他是把我当成‘瑛妹’才这样对我,也是难得的了。”心中感动,不觉滴下泪来。

冯琳换了衣服,李治把地上秽迹抹净,卷起衣服,笑道:“果子虽酸,对你却很有益,再吃两个。”走出洞外,忽见洞旁藤萝深处人影一闪,李治喝道:“谁?”拾起一块石头,向人影躲藏之处掷去。那人攀着长藤,晃了两晃,像荡秋千一般飘下半山,躲入荆棘丛中。孪治瞧清楚了,原来正是被他刺伤的海云和尚,心中暗叫不妙,不敢远离冯琳去追,就在洞口附近,寻觅山泉洗涤衣服。洗完再看,海云和尚的身影,已经隐没不见。

李治将洗干净的衣裳挂在树上,让它风干,回到洞中,冯琳又已泻了一次,又换了一身衣裳,见李治回来,问道:“你刚才和谁说话?”

李治道:“那凶和尚还没死。不过,你也不用慌,我就在附近洗衣服,你听到什么响动,立刻叫我。”

冯琳道:“我知道啦,那凶和尚那天不是也中了你一剑吗?他又不知道我生病,纵算他伤好了,也不敢来。”

李治道:“小心的好。”卷起衣服,又出外面洗涤。

一天一夜,冯琳泻了六次,李治一点也不怕污秽麻烦,一夜未睡,细心照料。第二天冯琳腹泻止了,可以扶着墙壁走路,只是肚子饿得难受。笑道:“我想吃烤羊肉。”李治听她一说,也觉肚饿难堪,把干粮袋打开一看,所剩无几,心道:“这里野山羊有的是,要吃烤羊肉那也不难,只是凶僧窥伺在侧,我那能分身出去猎羊?”笑道:“你将就点儿,先吃吃干粮吧,嗯,还有几块肉脯,这炒米也还不错。”将干粮全部递给了冯琳,自己出外采山果吃,并生火烧水,削木为瓢,盛水给冯琳饮,干了半天,肚子也咕咕的叫了起来。

山洞附近可以吃的野果不多,果子也抵不着肚饿,李治将开水给冯琳送干粮吃,见她吃得津津有味,饥火越发上升。冯琳道:“你不吃一点?”李治咽了口水,道:“我刚才吃过了,还饱呢。”冯琳把肉脯吃完,干粮吃了一半,舔舔舌头,笑道:“真奇怪,我平时最讨厌吃干粮,那知干粮也有这样美味!简直比山珍海味还要好吃得多。”李治心道:“肚子一饿,再粗贱的东西也要说好吃。”冯琳见他面青唇白,不知这乃是因饥饿所致,好生过意不去,道:“这两天你也够累啦,好好睡一会吧。”李治点了点头,喝了一瓢开水,坐在地上,屏除杂念,运气练功,大约是饿过了头,感觉上反而不像先前那样的饿得难受,只是四肢无力,练了一阵,听得冯琳说道:“咦,肚子真快饱,干粮又不好吃啦。我好了之后,和你到北京去,咱们去吃聚翠园的溜鸡脯,清真馆的烤鸭子,五芳斋的炒鳝糊,‘都一处’(店名)的马莲肉,然后去吃六必居的酱黄瓜……这些都是北京的老字号,菜做得呱呱叫!”
[ ·JAR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冯琳在皇府长大,时时溜出来吃东西,对北京的名菜如数家珍。李治本来饥火稍煞,给她这么一数,又饿起来,越发难熬。央求她道:“好妹子,你别说啦。”冯琳一怔,笑道:“瞧你的模样,敢情也是饿了!这里什么也没有,你又不去打羊。”李治忽道:“咦,你怎么知道那么多的店名菜名?”冯琳道:“我下山之后,在北京城里玩了半年。”李治道:“你怎么有这样的心情?”心里有点不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