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6肖劲光-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月7 日,中共中央机关到达陕甘根据地中心——瓦窑堡。

11月20日至24日,红军在直罗镇取得歼敌第一○九帅一个师又一个团的重大胜利,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红军的长途行军结束了。肖劲光不敢回首往事。

他为党和红军遭受如此劫难感到后怕。这些衣衫褴楼的红军领导人,这些瘦骨鳞峋的战士是怎样在一种空前绝后的险恶环境中挺过来的呢?奇迹,人类战争史上的又一奇迹。

肖劲光也为他自己蒙受的不白之冤感到一种无奈的不可思议。是什么东西支撑着他从一个犯人回到红军指挥员的岗位上来的呢?是什么东西使他几近崩溃的意志和肉体抗住了那横飞来的残酷摧残,而复原成一名坚强的共产党员呢?人的潜能究竟有多大呢?肖劲光很想把这些弄明白。

然而,他没有时间。

新的斗争就横陈在他抬脚的路口。

第八章宝塔下延河旁陕北奠基忙陕北瓦窑堡。中共中央驻地。

毛泽东一手叉腰,一手夹着烟不时地踱来踱去。

靠窗的地方,有一张方桌。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等人正围坐在方桌上研究敌我态势。

周恩来在分析了整个形势之后,强调说道:“蒋介石将两湖地区的机动部队三十个师,共二百六十个团北调平汉、陇梅线,主要是想趁红军立足未稳,造成泰山压顶之势。”

张闻天说:“在解决合水、鄜县(今富县)、甘泉一线敌人的压力之后,一定要在外线形成优势。”

“是呵,目前的中心任务应该是设法从根本上瓦解胡宗南的攻势。要告诉彭德怀,集中三个方面军的优势力量,向陕甘边境打开局面。”秦邦宪接着张闻天的话说道。

毛泽东扔掉短得不能再短的烟屁股,慢慢走过来,坐在靠北的椅子上,说:“你们的车马炮,调得怎么样了呵!我要给大家提个飞象支仕的问题喽!”

“我也在想根据地的建设问题。李富春昨天从陕甘省委回来说,根据地土匪蜂起,四处窜扰,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张闻天显然明白毛泽东“象”“仕”所指。

“我建议,陕甘省委军事部组建二十九军,由肖劲光兼任军长。”毛泽东说着,又伸到口袋摸烟,“当然喽,没有人,先少给他一点,让他自己去发展。”

周恩来说:“这个建议很好哇!我赞成。能给一千给一千,没有一千给五百也行。肖劲光不是常说,‘有苗不愁长’吗?让他好好长一长嘛!”

“恩来呀,这件事,你给肖劲光亲自谈。告诉他,不论苗长得怎么样,中央可是要在这里向他要饭吃的。”毛泽东使劲抽了儿口烟之后,说道。

肖劲光到陕甘省委做军事部长将近一月,人手太少,一天到晚忙得团团直转。

1935年12月17日至27日,中共中央在陕西安定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

出席和列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李维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凯丰、张浩、邓颖超等人。张闻天主持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指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建立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

瓦窑堡会议的召开,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并决定主力红军东征,奔赴抗日前线。

陕甘省委军事部接到报告,宜川以北有夏老么红枪会匪帮,趁红军主力集结准备东征之机,对根据地边境进行大规模骚扰。

肖劲光命令,红二十九军南下,消灭这股土匪。

这是二十九军成立后,第一次单独的军事行动。

二十九军对外虽号称一个军的编制,实际上只有四个连,总共五百多人。

肖劲光这个军长,也只是徒有其名而已。

但,周恩来找肖劲光谈话,对这支部队寄予厚望。3 月10日在鄜县正式成立的时候,肖劲光可是说了大话的。他说,一个年后的二十九军,一定要名符其实。

侦察得知,红枪会虽在宜川一带猖狂,但仍然以紧靠山丘的店头为落脚点。

肖劲光通过反复思考,决定来个守株待兔。他认为,土匪部队出没无常,行止难定。如果跟着屁股追,往往徒劳无益。

于是,红二十九军第一、第二、第三连,分三面在店头周围住下。派侦察员严密注意匪帮行踪。一旦进入可伏击范围,部队立即合围,以求全部歼灭。

这一夜,时至子时,圆月高悬。红枪会匪帮二百来人,满载着近一个星期抢到的“战利品”,在月光下大摇大摆地回到店头。

肖劲光立即命令部队迅速展开,猛虎扑食。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当早晨的太阳在东面山上升起的时候,战士们已经带上缴获的大量战利品走在凯旋的道路上。

红二十九军一开始就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式。

随着瓦窑堡会议精神的贯彻,西北边区的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

驻守西北的国民党东北军。西北军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他们深遭蒋介石的歧视和排挤,近年来又被蒋介石利用作为进攻陕甘红军的前锋。对此,他们深为不满。张学良过去盲目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弃守东北,先调鄂豫皖,后调西北“剿共”,均遭到惨重损失。全军上下在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抗日,收复东北故土。

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从民族大义出发,采取多种渠道,利用书信方式和张学良、杨虎成建立联系,推动他们走向抗日。

同时,加强领导全国范围内的抗日宣传,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被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陇东环县。中共陕甘宁省委所在地。

李富春、肖劲光正在和两位尊贵的客人谈话。这两位客人一个是斯诺,一个是马海德。

他们是通过宋庆龄介绍,在张学良的帮助下,怀着突破蒋介石新闻封锁,探索红军存在、发展的真正奥秘的目的来到陕甘宁边区的。

不到30岁的斯诺大胆、率直,喜欢追根求源。

“肖劲光将军,你们陕甘宁根据地能守得住吗?”斯诺一面问,一面摆好笔记本准备记录。

肖劲光答道:“斯诺先生,陕北是块好地方哇。它是十年内战以来我党我军得以保存的唯一根据地。十年内战都守住了,何况现在它是党中央的所在地,是党和红军抗日反蒋的总后方。”

斯诺一面点头记录,一边又说:“守不住,也没关系,你们还可以往苏联撤退。你说是不是?肖将军!”

“我们没有准备向苏联撤退,因为我们的军事形势很好。”

李富春接过话:“我们讲军事形势好,主要有如下三点,第一,我们的军队发展了,我们的军事实力增强了;第二,我们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也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到时候,蒋介石个人想打,也打不起来。另外还有第三点,我们有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是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的。”

一提到毛泽东,斯诺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许多人说,毛泽东会打仗,他有什么办法打败日本人吗?”

“毛泽东的战略战术,连蒋介石都承认了的。在江西的时候,蒋介石在毛泽东的战略战术面前吃尽了苦头。后来是因为李德的错误指挥,才有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北上。”肖劲光一面发挥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一面告诉斯诺和马海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定要把日本强盗赶出去。

会谈进行了整整一个下午,斯诺和马海德依然不减谈兴,并提出想看看肖劲光的红二十九军。因为肖劲光是以二十九军军长身份接待他们的。

该吃饭了。

李富春站起来:“斯诺先生、马海德先生,你们来了,不要急。慢慢你们就什么都明白了。现在,请你们尝尝西北的小米吧。西北的小米养人啦!”

斯诺听了,也开玩笑地说:“看得出来,肖将军的身体就是一流的。再过几天,我想,我也会壮起来。”

大家都笑起来。

吃饭的时候,斯诺还不时露出对陕甘宁根据地是否能站住,蒋介石能否休兵罢战以建立共产党所说的统一战线的疑问。

李富春则反复告诉他,中国的事情,由不得蒋介石。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从民族大义出发,兵谏蒋介石。

在周恩来等人的帮助下,“西安事变”得到了较圆满的解决。

蒋介石被迫走上抗日道路。

1937年2 月底,肖劲光调任中央军委参谋长。

延安。军委作战室。

肖劲光久久站在地图前,思考河西部队(后称西路军)的行动路线及有关战略问题。这是他走马上任军委参谋长之后碰到的第一个紧迫问题。他十分担心西路军的处境。

西路军去年10月被胡宗南切断与红军河东主力的呼应和联系。四个多月,西路军在徐向前、陈昌浩的领导下不怕牺牲浴血奋战,虽毙伤俘敌约两万人,但由于无根据地作依托,又无兵员物资补充,孤军与十倍于己的敌人作战,始终难以脱离险境。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对西路军的安危极为关心。一方面派刘伯承、张浩组织援西军,火速救援;另一方面通过“西安事变”的谈判,争取蒋介石给宁夏马步芳、马步青下令停止对西路军的进攻。除此,中央还通过其他渠道,向“二马”表示,愿以重金阻止他们对西路军的攻击和追剿。然而这一切都始终未能奏效。

正当肖劲光为此忧虑思考之时,毛泽东匆匆走迸作战室,一进门就大声喊道:“劲光,叫你草拟的电报呢?”

肖劲光立即递过一份电报草稿,内容大意是请西路军在极端无奈的情况上,化整为零,立即突围东进,由援西军拼力接应。

“先不要发,先不要发。看看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没有。”毛泽东看了电报草稿之后,心情沉重地说。

“与‘二马’谈判的人已经回来了。马匪根本没有谈的诚意啊!”肖劲光在一旁说。

“是呵,山穷水尽了。可是,化整为零,就是化整为‘无’呀。”毛泽东真地有些急了。

“可是,再拖下去可能会更糟。”

“是呵,分裂主义害死人啦!分裂主义害死人!”毛泽东开始在作战室来回走动。

肖劲光好一会没敢说话。

为了促进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发表了《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向国民党提出五项要求。具体内容如下:一、停止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二、保障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三、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四、迅速完成对日作战的一切准备工作;五、改善人民生活。

电文指出,如果国民党将上述五项要求定为国策,中国共产党愿意作出四项保证:①实行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②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③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④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坚决执行抗日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电文发表后,得到广大爱国人士的赞同。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人积极活动,使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实际上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五项要求”、“四项保证”。

中央军委总参谋部。

由于西路军遭到最后失败,肖劲光的心情十分沉重。

是呵,那都是多么好的战友和同志啊。现在牺牲的牺牲,受伤被俘的被俘,被打散的人七零八落。

肖劲光左手握着话筒,右手拿着一张写满符号的纸。与对方通话时,眼睛仍然盯着那张纸。

由于红军主力正在作东征以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准备,西线兵力相对单薄。但肖劲光仍然命令他们:“在一定范围内作适当出击,以分散敌人搜捕西路军零散人员的注意力。另外,请记住,一定要多派小分队,分散行动、化装侦察,寻找、接应被打散归来的西路军同志。”

肖劲光的声音是严厉的。

显然,对方的回答也是认真的。

肖劲光刚刚放下话筒,电话铃又响起来。这是前委汇报部队战前的准备情况。

听完汇报,肖劲光又立即对正在搬运文件的参谋人员交待新的任务。

然后,只见肖劲光在那张密密麻麻的纸上划去了两行。肖劲光有个认真细致的习惯,他常常在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密密麻麻地记在一张纸上,然后依次完成、不使遗漏,今天拿的那张纸上便是今天要做的事情,比如:要提高部队素质,关于各个部队军事训练问题的情况汇总问题。

关于延安地区所留部队的整编问题。

总政治部干部教育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反馈问题。

关于扩大部队,设法动员青年参军的若干问题。

总之,千头万绪的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