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城尽带黄金甲-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身黑衣,令人望而生畏。所以,朱温虽然怀恨在心,却没敢当场发作,反而加意劝酒,将李克用灌得大醉。
宴会结束后,李克用等人因饮酒大醉,酒将衣襟都打湿了,当晚便留宿在上源驿。朱温离开上源驿后,一脸不高兴。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宣武将杨彦洪见识了李克用在酒宴上的无礼,便劝朱温连夜杀死李克用以绝后患,还特意提醒说:“胡人急则乘马,事起后,看见乘马的人一定要用箭射杀。”

英雄立马起沙陀(3)

朱温这才下定决心铲除李克用。将李克用千里赶来相救,经历多场厮杀后打败了黄巢,解了汴州之围,不过因酒后几句话,就惹来杀身之祸。由此可见朱温的刻薄寡恩。
朱温连夜派人用连起来的马车和栅栏挡住出口,再派汴兵包围了上源驿,乱箭齐发,欲置李克用于死地。而李克用早已经烂醉如泥,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对外面的变故一无所知。幸好他的亲随薛志勤、史敬思等人骁勇,竭力抵挡,由此展开激烈的搏杀。薛志勤善箭法极为高明,例无虚发,一人便射死汴兵数十人。围攻的汴军军士心惊胆战,虽然大声鼓噪,却不敢轻易上前,于是从四面纵火,以火炬向驿舍投掷,打算烧死李克用等人。
亲随郭景铢扑灭蜡烛,李克用藏到床下,然后用凉水浇李克用的脸,告诉他事情经过。李克用“始张目援弓而起”,这才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以他现在的状况,自然无法参加格斗。大概是他命不该绝,浓烟烈火刚起之时,突然“大雨震电,天地晦冥”。大火被暴雨一浇,顿时熄灭。薛志勤扶住李克用,借闪电的光亮翻墙突围而出。
此时正是半夜,完全看不见人影。李克用等人得以逃出上原驿。而渡桥被汴军把守住。薛志勤等人奋力拼杀,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史敬思负责断后,英勇战死。李克用等人急奔尉氏门,杀掉守门汴兵,在雷雨的掩护下,从城头缒下逃生。但监军陈景和三百多亲随都被汴兵杀死。从此,双方结下了死仇,水火不容,晋、汴之争拉开了序幕。
巧的是,宣武将杨彦洪事先说见骑马人就射,当天晚上,杨彦洪刚好骑马出现在朱温的面前。因天黑难以辨明,朱温当即下令放箭,杀死了杨彦洪。
跟朱温的妻子张氏一样,李克用的妻子刘氏也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她非但智多善谋,对于形势的判断远远超过一般的谋士。也不是张氏那类弱不经风的大家闺秀,每次征伐,她总是从军跟随,陪伴在丈夫身边,颇有豪气。当李克用被围在上源驿的时候,身边有人先从汴州城内逃脱,跑回军营向刘氏报告情况。换作一般女子,要么哭哭啼啼,六神无主,要么火冒三丈,立即点兵去营救丈夫。可刘氏不动声色,还将逃回来报信的人立即斩杀,以掩饰消息。她随即暗中召集将领,“谋保军以还”。
天亮时,李克用狼狈逃回,立即要发兵攻打汴州,报此深仇。妻子刘氏认为这样反而理亏,劝他不如奏明唐朝廷,以便名正言顺地讨伐朱温。刘氏对于李克用的作用不可低估,不但这次镇定自若,出谋划策,在许多关键时刻也起到了作用。
李克用听从了刘氏的话,带领军队离去。但朱温在上源驿无故加害,使得李克用怒气冲天。离开前,他发檄文责备朱温忘恩负义。朱温回信说:“前天晚上的变乱,我实在不知道,是朝廷派遣的使臣与杨彦洪相谋划的,杨彦洪既然已经伏罪处死,只有请你体察原谅了。”
李克用随即奏报唐僖宗,罗列朱温的罪名,请求唐朝廷下诏讨伐。但唐朝廷中也有许多大臣倾向朱温,便在僖宗面前为朱温开脱。僖宗无兵无权,无力资助,只能下诏让两人和解。同时,为安慰李克用,僖宗又以破黄巢有功为名加授他为陇西郡王,以息其怒。而朱温为了全力对付西边的秦宗权,避免腹背受敌,也派使者登门谢罪,送上金银等厚重礼物。李克用考虑此时自身羽翼尚未丰满,还想兼并其他地区扩充势力,同时与王重荣共同出兵关中也要分散兵力,也就暂时忍下了这口恶气,只是扬言要领兵讨伐朱温。在各种利益的权衡下,双方的冲突暂时没有爆发。
上源驿事件后,李克用与朱温的矛盾表面化、直接化了。其实,就算没有源驿事件,李克用与朱温的冲突也不可避免。在唐朝末年镇压黄巢起义军的过程中,朱温与李克用逐渐成为最大的两派势力。李克用当时占据河东,但是并不满足,他要向东发展,就必然与正在中原称霸的朱温发生冲突。上源驿事件后,他与朱温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来没有停止过。最初几年,李克用利用各地军阀矛盾不断征战,北攻云幽,东伐镇冀,南略关中,平定三辅,甚至派兵长驱直入山东,进一步壮大了在河东地区的势力。
李克用是独眼,这其中还有个十分有趣的故事。李克用占据河东地区之后,名声很大。占据淮南的杨行密却常因为不知其相貌而苦恼。为了能了解其长相,杨行密暗中派了画工扮成商人去河东,伺机画李克用的像。画工到河东后不久便暴露了身份,被李克用军队抓住。李克用闻迅后颇为恼怒,对左右说:“我瞎一只眼这是实情,不妨召他们来画一画,看看他们怎么画我。”等画工到了,李克用扶膝喝斥道:“杨行密派你来给我画像,那你肯定是优秀的画工了,如果今天画不好我,台阶下就是你的丧身之地!”画工叩拜后便开始下笔画像。当时正值盛夏季节,李克用正手执八角扇驱热。画工相当聪明,在画中以扇角遮住了李克用失明的那只眼晴。李克用却说:“你这是在谗媚讨好我!”命令画工重画。生命攸关,这个画工急中生智,将李克用画成了弯弓射箭的样子,微闭着一只眼(其实就是那只瞎眼),仿佛正观察箭的曲直。李克用看后大喜,重赏了画工并将他送回淮南。。
光启元年(885)底,李克用曾出兵帮助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在沙苑(今陕西大荔南)打败唐将朱玫后,一度攻入京城。唐僖宗辗转凤翔(今属陕西)、宝鸡(今属陕西)到兴元(今汉中),两年后才回到长安。昭宗即位后,对李克用采取姑息态度,但迫于朱温的压力,让宰相张濬带兵征讨,结果张濬战败,昭宗只得继续让步,于乾宁二年(895)底进封他为晋王,成为唐末割据势力中被封王的第一人。
次年正月,昭宗打算再次任命张濬为相,李克用上表说:“若陛下朝以张濬为相,则臣将暮至阙廷!”吓得昭宗只好改变主意。
当朱温进攻兖(今属山东)、郓(今东平西北)的朱瑄兄弟时,李克用派兵前去援救,意在牵制朱温向河北发展势力。此后,李克用为争夺河东、河北的南部地区而与朱温血战连年,尽管一度居于下风,但他在太原地区的根基已经深不可摇。
由于李克用劳师远征,四面出击,结果四面树敌,加上军纪败坏,使得晋军失尽人心。从唐朝廷中央政权到地方藩镇,都有一批视他为虎狼的人物。他们往往在李克用大兵压境时,低首归顺,而一旦有机可乘,就伺机对抗。
天复元年(901年),汴将张从晋攻陷晋、绛二州,截断了李克用南下的通路。河中节度使王珂是李克用的女婿,急向岳父求救。李克用首尾不能相顾,给女儿复信说:“你可与王郎弃城投降。”就此放弃了河中。
河中之失,是李克用由盛而衰的重大转折,“武皇自是不能援京师,霸业由是中否”。这年四月,汴军多路从东、南入晋,包围晋阳,“都人大恐”,只是由于连日大雨,汴军粮草不给,将士多患痢疾,才暂时后退。六月,李克用向朱温求和。
第二年,汴军复攻晋阳,形势危急,李克用欲奔云州,北逃以保实力。妻子刘氏激励劝止道:“大王常笑别人弃城逃跑,被人宰割,今天怎么却要效仿呢?大王先前曾到塞外避难,差点遇害,现在如果弃城北逃,难保有不测之事,根本就难以保全自己,还谈什么大业!”李克用听从了刘氏的建议,收聚溃散将士。幸赖诸将奋战,汴军再次退走。虽然汴军这时仍然势盛,朱温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李克用毕竟已经走出了低谷。

英雄立马起沙陀(4)

李克用虽然是一方霸主,然而在军事战略与统驭部下方面的缺陷却严重削弱了自身实力,使得他在与朱温争夺霸权的初期一直处于劣势。不过,他有一点谋略胜过朱温,这就是他从来不象朱温那样,明目张胆地凌驾于唐皇帝之上。李克用也知道唐朝气数将尽,他自己也并非没有称帝的野心,但是在当时,扶唐兴唐还是一面颇有号召力、颇能收人心的招牌。所以,他时时以勤王讨逆的面目出现,而既能趁势扩张自己的势力,又能收买人心。
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强迫唐廷迁都洛阳,弑唐昭宗而立辉王李柷,是为哀帝。告哀使到晋阳,李克用南面痛哭,令三军穿素服以志哀。天祐四年(907年),朱温迫不及待地废唐哀帝,自立为王,建立后梁。
朱温称帝后,当时割据四川的王建也想称帝,派使劝李克用一起称帝,割据一方,被李克用婉言谢绝,说自己“累朝席庞,奕世输忠”,因此“誓于此生,靡敢失节”。表面上看起来是忠于唐朝廷,但其实,李克用不是不想称帝,而是想趁朱温称帝之机,兴灭朱兵。他已经看出,朱温急匆匆称帝招致了各地反对,可见唐朝虽亡,但还是没有失尽民心。于是李克用站出来,以唐朝忠臣的身份进行讨伐,利用朱温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失尽民心的有利时机扩充领地,在与后梁的对抗中逐渐占了上风。
早在天祐二年(905年),李克用就与契丹主阿保机联盟,欲渡河南征。天祐三年(906年),李克用遣兵攻邢州,克泽、潞州。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重兵十万围潞州(今山西长治),李克用也派兵驰援。朱温再派军,在城外筑了一道夹寨,将李克用的部下李嗣昭包围在城内,双方相持了一年。李克用派周德威去解围,双力打得很激烈,也没有能将朱温的军队击溃。两军对垒,难分胜负。
就在双方相持的时候,李克用却因头部疽发身染急病,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死于晋阳,当时仅五十二岁。
李克用突然去世后,周德威的援军撤还晋阳,朱温认为攻破潞州已不在话下。不料李克用的儿了李存勗率援兵日夜兼程,出其不意地击败了朱温的军队,解了潞州之围,缴获了大量的粮食军械。后来李存勗又用智取的办法,多次击败了朱温的军队,朱温的军队因而在心理上对李存勗产生了恐惧心情,往往两军还未接手就纷纷溃散。朱温感到自己后继无人,不是李克用儿子的对手,所以感叹说:“生子当如李存勗,我的儿子比起来只是猪狗而已”果然不出所料,朱温死后,他的儿子朱友贞被李存勗所灭。
临终时,李克用下令薄葬,发丧之后二十七天便可除去丧服。在当时,儿子为父亲服丧要满三年,这是丧期最长的。最短的丧期也有三个月。李克用要求缩短,自然是要儿子李存勗以大局为重,把精力放在打退梁军上。
李克用临终时还交给李存勗三支箭,鼓励儿子说:“一支箭先讨伐刘仁恭,你如果不先攻占幽州,那么河南地区也难夺取。一支箭北击契丹,当初阿保机和我盟誓结为兄弟,相约兴复唐朝社稷,后来他却背信弃义,你一定要讨伐他。最后一支箭去灭朱温,你如能完成我这三项未实现的心愿,我死而无憾了。”显然,李克用因壮志未酬,遗恨绵绵,可以说死不瞑目。好在儿子还算争气。李存勗将三支箭藏在李克用的太庙中,到讨伐刘仁恭时,便请出一支,放在锦囊中,命亲将背着追随自己左右,凯旋之日,随同战俘一同献于李克用太庙,后来伐契丹、灭后梁都是如此。
李克用生前始终未敢称帝,死后却得到了皇帝的名号。李存勗称帝建后唐时,追认他为武皇帝,庙号为太祖。
这里再提一下三垂岗战役。李克用死后,李存勗戴孝出征。
当时,朱温的后梁军正与李军争夺潞州,潞州即上党。上党古称天下之脊,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谁占据了上党、太行的地利,就可以囊括三晋,跃马幽冀,挥戈齐鲁,问鼎中原。因此,从公元883年至907年,二十多年间,朱温等与李克用反反复复争夺上党,主要城池、关隘先后五度易手,战事惨烈。到了公元907年,朱温篡唐自立为皇帝后,派兵十万再攻上党。守将李嗣昭闭关坚守,梁军久攻不克,便在上党城郊筑起一道小长城,状如蚰蜒,内防攻击,外拒援兵,谓之“夹寨”。两军相持年余,战事进入胶着状态。
李存勗召集众将说:“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年)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他亲率大军,疾驰六日,进抵三垂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