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晚唐-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零四章 北伐开始
    黄巢在为北伐不停的做着准备,当然大唐王朝也没有闲着。首先有着使相身份兼荆南节度使、南面行营都统的王铎,举荐泰宁军节度使李系为南面行营副都统兼湖南观察使,统领五万精兵屯潭州(今长沙),以阻黄巢北上之路。
    李系是大唐名将李晟的曾孙,李晟乃唐德宗年间的名将,智勇双全,屡建奇功,人称“万人敌”,被誉为中唐时期大唐王朝的中流砥柱。李系既然是名将之后,应该也有两把刷子,
    卢携奏请调镇海军节度使高骈为淮南节度使,驻守淮南重镇扬州,把守长江天险;高骈还兼江南诸道盐铁转运使使,统领江南财政大权。
    以泾原节度使周宝为镇海军节度使,周宝无大才,这才让董昌和钱镠二人在杭州得以发展壮大,到最后弄得周宝都无力制衡,这是后话。
    卢携还举荐山南东道行军司马刘巨容为山南东道节度使,镇守南北交通的咽喉之地襄阳。
    任命缁州刺史、天平军节度使留后曹全晸为南面行营招讨副使,率领本部兵马万余人屯兵荆襄之间,协助王铎、刘巨容、高骈等人制衡黄巢。
    看上去很像是给黄巢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候黄巢北上。这也说明大唐王朝这时才真正的把黄巢当成了心腹大患。
    这时的黄巢已经大概占领了整个岭南地区,岭南多山地,易守难攻,而且林南物产丰富百姓富庶。本来是很好的义军根据地,他们完全可以在这里发展壮大。如果不是因为义军实在无法适应岭南的湿热气候,历史完全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可黄巢等人眼看着老兄弟们一个个的病倒, 一个个的在痛苦中离世,却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他们却毫无办法,所以只能选择北上,再一次和大唐王朝正面交锋。
    朱温不禁想到了后来的孙中山,他同样是颠沛流离多年后在广州建立了政权,也同样是来过一次大规模的北伐战争,可结果呢?会不会也是一样?朱温不知道,他现在仿佛已经不知道现在自己是生活在现实中,还是生活在梦境里,在这个纷乱的时代,自己真的能创造奇迹吗?
    想想历史上的朱温,在起义后期投靠了大唐王朝,并一路青云直上,在诸多的诸侯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原的霸主,却被后世所唾骂。可再想想黄巢父女对自己的恩情,自己又如何会真的背弃对自己那么好的恩师?更何况还有一个不让须眉的泼辣美女黄颖夹在中间,自己怎么会选择投靠朝廷?看来历史一定会违背他原来的轨道,向未知的明天前进。
    乾符六年十月,黄巢自称“义军百万都统”,悉数大唐王朝官员的罪状,准备挥师北上。
    黄巢的大军在桂州的湘江边上集结,大军放弃岭南,乘船沿湘江曲折北上,经全州、永州、衡州(今衡阳)、等地直抵大唐的军事重镇潭州(今长沙),潭州驻守着李系的五万精兵还有从周边临时招募来的万余民团,可说是兵强马壮。
    黄巢一路北上,所过州县守军无不望风而遁,一路势如破竹,士气空前高涨。
    黄巢鉴于朱温在攻打广州时所表现出来的手段,又重新启用朱温,把张言代管的军队依旧还给朱温,让朱温全力攻打潭州。尚让、孟楷、黄揆、黄思邺、胡真、葛从周等人各自带领本部人马全力给予配合,不得有丝毫怠慢,违令者斩!
    尚让和孟楷虽然不忿,可军令毕竟是军令,如今的黄巢也已经不再是曾经要看他们两人的脸色行事的黄巢了。不说黄巢自己的心腹军队,就黄揆和黄思邺两人加上朱温的军队都稳稳的盖过了尚让和孟楷的嫡系军队,实力就代表着权力,何况黄巢本就是他们公举的黄王,他们也没有理由违背黄巢的军事部署。
    城中的李系虽是名将之后,说起兵法谋略之类也是头头是道,武艺也堪称精绝,可他哪里真正的见过如此大的战争场面?看到城外一眼望不到边的义军,心里先自有了怯意,哪里敢出城迎战?只盼望着可以据守坚城,静候援军到来。
    可朱温哪里会给他守城的机会?经过上次在广州城血一般的教训,他也已经不再是那个妇人之仁的朱温了。朱温接到黄巢的命令,直接用投石车投出大号的“炮弹”,炸开了潭州的南城门,义军蜂拥入城。
    守城的唐军被那一声惊天的巨响给震懵了,还没等他们反映过来是怎么回事,义军就已经进了城,震骇之下哪里还有心思迎战?战局几乎成了一边倒的局面。
    李系带领五千精锐从北门逃遁,直奔朗州而去。
    潭州城中守军群龙无首,更是如无头苍蝇一般乱窜,个个都只想着逃命。可虽然如此,毕竟城中的守军有数万之众,城中的战争持续了一天,守军投降义军的有两万余人,被歼灭的有万余人,其余人等大多都乘乱四散逃走。
    黄巢北上路途上的第一处军事要塞就这么轻易的被拿下,得到粮草、军械等军用物资无数,义军声威大震。
    黄巢的大军在潭州稍事休整,尚让见攻下潭州朱温据首功,未免脸上无光,就向黄巢请命,让自己率军攻打江陵。黄巢当然知道尚让的心思,索性准其所请,让他去对付身在江陵的王铎。
    王铎虽然贵为使相,南面行营都统,可江南的兵力都被他给了李系,他哪里想得到李系只是个绣花枕头?看着倒像是个名将的样子,谁知内里却是一包草?王铎所在的荆南节度使治所江陵城根本没有多少兵力。这下听说潭州失守,就知道大事不妙了,正急的团团转的时候,又听说尚让率军数十万直奔江陵而来。
    王铎在朝中当了多年的宰相,哪里真的是打仗的料子,何况就现在这点儿兵力,哪里够人家尚让看的?更不用说后边的黄巢了。王铎当然知道城破就意味着身亡,他可不想战死沙场,他还想留着这把老骨头享两年清福呢。
    可若说弃城而走他也感到面子上过不去,索性尚让进军江陵的消息还没有传开,军中知道的人甚少,他就对麾下的大将刘汉宏道:“现在形势严峻,黄巢的大军不日即将北上,刘巨容初当重任,也不知他是否有那个能力,我这就亲自动身前往襄阳,以来察探刘巨容的军事部署是否得当,二来也顺便跟刘巨容商量一下对付黄巢的办法。”
    接着王铎话锋一转道:“我见刘将军你文武双全,才智兼备,是个可造之才,这江陵城就暂时交给你来驻守,千万不要辜负了朝廷对你的期望啊!”王铎一脸慈祥的长者风范,让人听了都会感叹:不愧是当了多年宰相的一代名臣,看人家说话这风度就知道了,一般人哪里比的了。
    这刘汉宏当然也不例外,刘汉宏听了王铎的话,信以为真,感动的什么似的,匍匐在地连着磕了几个响头,道:“多谢王大人栽培,小将一定誓死保卫江陵城,与城池共存亡。”他忽然之间仿佛感到前途一片光明,既然有王铎这样的人看重自己,那以后自己还不是平步青云,就算是成为一路藩镇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王铎又着实嘉奖了几句,把刘汉宏感动的涕泪交流,伏在地上发誓赌咒信誓旦旦的道:“小将定然不会辜负王大人的期望,为王大人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王铎会心的笑了,就顺势道:“看到刘将军如此,定然不会辜负老夫的期望,将军放心,最多十余日,老朽就回来。”
    王铎刚走的第二天,刘汉宏就听到了尚让直奔江陵的消息,心中忽然明白了王铎为何忽然之间要起身去襄阳,心中不禁暗骂王铎无耻。
    江陵城中本来就剩那么万余人马,又被王铎带走了三千人,城中只有八千人马,哪里能够守的住江陵城?刘汉宏本就不是什么善良之辈,心中就有了一个主意。心道:“你王铎竟然想让我当替死鬼,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跟城中众将一商议,众将纷纷附和。
    刘汉宏带领城中八千余守军在江陵城中大掠三日,把城中富商大贾、地主豪绅的金银细软都据为了己有,更把江陵的府库搬了个空,之后一把火烧了江陵城。城中居民死伤无数,余众逃入深山。
    刘汉宏也带领着手下的八千兵丁变成了流寇,在荆襄附近掳掠。
    后王铎又命大将崔锴征讨刘汉宏,刘汉宏不敌投降,被任命为宿州刺史,后来又升为浙东观察使,开始割据一方。这些都是后话。

第一零五章 养贼以为富贵之资
    尚让赶到江陵的时候,江陵城已经成了一座空城,也可以说成了一座废墟。
    江陵城自古以来就是南方重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都“郢”,就是唐代的江陵,江陵作为荆州的治所、荆南节度使的驻地,自然有其独特的政治军事意义。
    江陵城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交通便利,百姓富庶,军事地位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刘表占据的荆州就是江陵城。
    可就是这么一座千年古城,因为王铎的狡猾,刘汉宏的残酷,而付之一炬,留给尚让的不过只是一片焦黑的瓦砾。
    尚让本来是想拿下没有多少兵力的江陵古城,乘势占据整个荆州,也好在黄巢面前挽回些颜面。不料却是这么个结果,一气之下先攻占了附近的县城,之后继续北上与荆州齐名的鄂北重镇襄阳。
    襄阳城作为山南东道节度使的驻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亚于江陵。
    可尚让自持兵力雄厚,哪里把刘巨容这个刚刚上任的节度使看在眼里,竟然不向黄巢禀报,自作主张,率军直奔襄阳而去。尚让也无非是想给黄巢一个惊喜,给自己挣一个面子,可哪里想的到,刘巨容和曹全晸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让贪功冒进的尚让接受了一次血的教训。
    尚让从江陵北上,行至荆门,遇见曹全晸的人马,双方展开激战,曹全晸人少不敌,向北败退。尚让率众急追,追了约十余里,看看即将追上曹全晸的人马时,突然之间道路两旁的林中乱箭齐发,早已埋伏多时的刘巨容的人马从两旁杀出,曹全晸也回头杀了回来。
    尚让方知中了敌人的奸计,无心恋战,遣心腹大将李唐宾断后,自己先向来路退去。
    李唐宾也是一员骁将,怎奈尚让的军队忽然之间看见密密麻麻的伏兵,心里先就存着些怯意,他们毕竟都只是百姓出身,哪里能跟正规的军队相比?又见主将退走,士气更是低落,李唐宾虽勇,却也回天乏力,跟刘巨容和曹全晸苦战多时,损失惨重。
    李唐宾想尚让也应该走远了,也跟着尚让的来路退回。
    这一战义军死伤五千余人,可惊慌之下走散的却有万余人,可见尚让手下的兵丁缺乏严格的训练,这才有此一败。
    刘巨容和曹全晸衔尾急追,一路追到江陵,李唐宾折而向东,进入巴州境内。这时巴州的治所巴陵城(今岳阳)已经被朱温占据,尚让听到消息这才直奔巴陵而来,沿途留下线索,李唐宾也就一路跟了过来。
    刘巨容追到江陵就不再继续追下去了,曹全晸不解的问:“刘将军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歼灭这股流寇,消除了这个心腹之患?”
    刘巨容手下众将也劝刘巨容继续追击贼寇。
    刘巨容叹道:“如今朝中宦官当权,圣上年幼,哪里知道我们在外征战的苦楚?也只有在朝廷有难的时候才能想得到我们这些为将的人,一旦我等剿灭了黄巢和尚让这股流寇,等待我们的可能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当年剿灭庞勋二十万大军的康承训不就是榜样吗?”
    刘巨容怎么说也是个沙场老将了,当年他和宋威都曾跟随康承训参加过围剿庞勋的战争,他们对当年的老上司康承训的遭遇都有些感到不值。是以当年宋威有机会剿灭王仙芝和黄巢,他却故意留着他们,养匪自重,就是这个道理。
    刘巨容老奸巨猾,当然也明白养匪自重的道理,他对曹全晸道:“曹将军,你身为南面行营招讨副使,这个职位就是为剿匪而设的临时职务,看上去八面威风,可一旦你真的把匪剿灭了,你这个招讨副使也就当到头了。没匪了你还剿什么?你还招讨什么?你还得老老实实的回去当你的淄州刺史、天平军节度使留后,连个正规的节度使头衔都不给你,没准儿哪天一纸诏书就把你给免了。”
    刘巨容见曹全晸黑着一张脸不做声,趁热打铁道:“既然剿灭他们是自毁前程,不如留着他们,我们还可以保个长久的富贵,何乐而不为呢?”
    曹全晸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刘将军说的有理,可毕竟我们食君之禄,就要忠君之事,更何况,这样一直打下去,受苦的还是百姓。如此常年战乱,粮草、金帛耗费无数,如今国库空虚,钱粮还不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收刮来的?如此一来,百姓要受多少苦楚?”
    刘巨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