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粟裕-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应当学习长春郑洞国将军的榜样,学习这次孙良诚军长、赵壁光师长、黄子华师长的榜样,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军可以保证你们高级将领和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才是你们的唯一生路。你们想一想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好,就这样办。如果你们还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

中原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这广播槁是毛泽东亲手起草的。

杜聿明听着这广播,心里很不是滋味:不投降吧,眼看大势己去;投降吧,坏了一世声名。

杜聿明陷入了矛盾之中,被困的大兵,在粟裕所部解放军战士的宣传呼喊下,也已人心动摇。更有甚者,以为末日来临,在做最后的疯狂。

徐州西南永城东北。

1948年12月4 日至1949年1 月10日,在雪枫(豕城)东北,有一活①见《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第410 页。

“地狱”。

这个“地狱”里没有树木,没有五谷,人们都生活在洞里。此处虽只有十多华里见方,人口却有二十多万。人口中有随杜聿明的军阀、官僚、资本家、银行家、地主、太太、小姐、教员、学生、农民、士兵、戏子和妓女等等。

杜聿明的指挥部即在这“地狱”里。

“地狱”有着骇人听闻的黑市交易。

当官的指挥“亲信”用机枪扫开士兵,把飞机丢下的香烟、粮食、馒头抢来囤积起来,以高价卖给士兵。

一块大饼五块银洋。

一支香烟一块银洋。

一只金戒指一块大饼和两个麦饼子。

官员们刮的钱怎么花?赌博。每天聚赌的有大小官兵二、三百人。

1949年1 月6 日正时30分。华野指挥部。

粟裕手拿电话,正在发布总攻命令。

粟裕坚定他说:“宋时轮、刘培善吗?我命令你们率三、四、十纵、渤海纵、冀鲁豫军区独立一、三旅向敌阵地东部发起攻击。”

“谭震林、王建安吗?现命令你们指挥一、九、十二纵由北向西进击。”

“韦国清、吉洛吗?我命你们指挥二、八、十一纵由南向北攻击;另以六、七、十三纵、鲁中纵队、两广纵队及第三十五军外围拦截部队,截歼突出之敌。”

各将领命,按计划行事。

不大功夫,包围圈里烈火冲天,烟尘翻滚。

东集团已攻克窦凹、金丝庙、后刘园、许小凹、李楼;北集团夺取了李明庄、范庄、左寨;南集团占领了夏庄、万庄、小闫庄。

到9 日上午,陈官庄已完全暴露在华野枪炮之下。

杜聿明连续发出求救电报,蒋介石虽已退位,但他即命空军副司令王叔铭前往救援。

王叔铭仅9 日一天,就出动一百架(次)飞机对华野阵地进行轰炸。

9 日傍晚。粟裕下达了总攻命令。

解放军数以万计的大炮,昼夜不停地轰鸣,轻重机枪和手榴弹声,一阵紧似一阵。

杜聿明集团已溃不成军,纷纷四处逃窜。

兵败如山倒。二十万之众组成的逃命太军,被解放军打得一片混乱。

邱清泉被击毙了。

杜聿明被俘了。

1 月10日,杜聿明全军覆灭。

淮海战役结束了。解放军以十八万伤亡之代价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l 月17日。海海大战结束一周后,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发电祝贺大捷: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饶漱石、张云逸、粟裕、谭震林、陈赓诸同志,华东人民解放军和中原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们:淮海战役自去年11月7 日开始,至今年1 月10日已完全结束。在这六十五天作战中,你们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南线的主力黄百韬兵团全部五个军十个师;黄维兵团全部四个军十一个师(内有一个师起义),杜聿明所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全部十个军,二十个师(年有一个骑兵旅),冯治安部两个军四个师(内有三个半师起义),刘汝明部一个师,孙良城部一个军两个师,宿县和灵壁守军各一个师,以上共计正规军二十二个军、五十五个师,加上其它部队,共消灭敌兵力约六十余万人,至此,南线放军的主要力量与精锐师团业已就歼。你们生俘了战争罪犯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部副总司令杜聿明,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及国民党军其他军级将领多名,击毙了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黄百韬。你们击退了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的增援,迫使他们向沿江一线逃窜,从而使淮河以北地区完全解放,使淮南一带地区大部入我掌握。凡此巨大战绩,皆同我人民解放军指挥员与战斗员、人民解放军与人民群众,前后方党政军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所获得结果,特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慰问。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49年1 月17日粟裕读罢贺电,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粟裕让部队休整、补充。自己又筹划着下一个伟大战役——渡江作战了。

第十五章过大江追穷寇雄师留英名1949年4 月,泰州南白马庙。第三野战军指挥部。

粟裕对坐在旁边的张震参谋长说:“我们开会吧?”

张震点了点头。

粟裕环视一下与会的第八、第十两兵团军以上干部说:“我们召集大家讨论和部署东集团渡江作战,大家有什么高明之见,要畅所欲言。”

会场静了下来,谁也不好意思先讲。张震看着粟裕说:“还是粟司令先讲讲吧。”

粟裕清清嗓子,开始一字一句他讲起来:“敌以南京、芜湖地区的兵力,对付我中集团,阻止其向东发展,集中南京至上海之间的兵力,寻求在京沪之间与我决战。如出现这种情况,要求集团在渡江成功之后,主力控制在江阴、武进、无锡三角地带,下决心在京沪线上打一个恶仗,打上三、五天,打出一个好局面来。同时,要求中集团,在渡江成功之后,除留足够兵力歼灭沿江当面之敌外,主力迅速向东发展,和东集团打通联系。这为第一种可能。”粟裕讲的有些兴奋,下意识地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拿起指示杆在地图上指着继续讲道:“南京、镇江等地区之敌,向杭州、衢州撤退,在浙赣线上组织第二道防线;京沪线之敌向上海收缩,固守上海。如出现这种情况,则三野先集中兵团协同二野解决浙赣线上之敌,然后再围攻上海之敌,各个击破之。这是第二种可能。第三种可能是,我渡江一举成功并迅速突入敌人防区纵深,把南京、镇江的敌人退路切断,敌人全线溃退,一片混乱。主力迅速向吴兴急进,配合中集团,将逃敌围歼于郎溪、广德地区。同时,也要求中集团渡江成功后迅猛东进,到达吴兴地区与东集团会师,围歼敌人。在这三种可能的情况中,我们力争第三种情况的出现,同时也要为第一种情况出现做好准备。”

会议经过一阵热烈的争论,达成一致意见,同意粟司令的分析和部署,预定战役在4 月15日发起。

会议后的两天,粟裕和张震联名下达了对东集团渡江作战部署的指示。

指示规定:“我八、十兵团主力决于杨中至护漕港段强渡,为求主攻方向强渡顺利,决定八兵团以积极动作箝制镇江、扬中段之敌,而以十兵团附二十三军、特纵主力,于江阴东西地区强渡(前头部队采取偷渡),力求南渡三个军或四个军之大部,务须当晚控制江阴、武进、无锡三角地区,坚决打击敌之反击,尔后乘胜扩展,开辟镇江段南北地区广大战场,以利野战军主力尔后作战。”

东集团军将士接到指示后,群情激奋,加紧制定具体作战计划,只待一声令下,万船齐发,直下江南。

在广大指战员于长江北岸热火朝天地进行渡江训练时,粟裕在静静地阅读着4 月10日军委给总前委并刘张李粟发来的电报:和南京代表团的谈判已有进展,可能签订一个全面和平协定,签字时间大约在四月十五日左右,如果此项协定签订成功,则原先准备的战斗渡江,即改变为和平渡江,因此渡江时间势必推迟半个月或一个月。关于江水情形究竟如何,推迟渡江时间有何不利,望即告,以便决策。粟裕阅罢电文,双眉紧销,顿生疑窦。

过了一会,他对张震说:“咱们召集大家来讨论一下吧。”很快东集团军军以上干部来到前委指挥部。

“这是军委急电,我念给大家,听后根据长江下游水情的实际,说说看法。”粟裕扬扬手中的电报,尔后念了一遍。大家在争论,粟裕则陷入了沉思:和平谈判,事关全局。中央的方针,不可乱加干扰。但是,如延长一月渡江,则江水上涨,又临雨季,现我军用于渡江的小船三分之二在江水上涨时难于在江中行驶,到那时,可就麻烦了!

粟裕把自己的想法一撂到会上,马上得到赞同。他决定向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提出提前渡江的建议。

我不知道李(宗仁)签字后能否统率蒋军,其内部会起何种变化,如协定不成再行渡江,则镇江下游较为困难……如所需强渡,则依原定(时间)为好,或将渡江重点置安庆、南京段,江阴下游实施佯渡,但如此不易截断敌向沪杭退路。英雄所见略同。二野也根据实际情况,在同一天向军委提出按原定时间渡江为宜的建议。总前委也提出“先打过江,然后争取和平解放”的建议。

军委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粟裕及二野的意见,决定采纳他们的意见。军委于第二天复电总前委并告粟张、刘张李:决定推迟一星期渡江,即由十五日渡江推迟至二十二日渡江。粟裕阅罢电文,还是觉得太迟了,要分秒必争。于是又向军委和总前委建议:“为渡江便利,不要再推迟至二十二日以后,以二十日前后为最好。”

军委再一次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在18日向总前委、粟张、刘张李、谭震林发电:(一)总前委筱子筱未两电,粟张筱午电,刘张李筱戌电均已收到阅悉。(二)完全同意总前委的整个部署,即二野、三野各兵团于二十日(卯哿)开始攻击,二十二日(卯养)实行总攻,一气打到底,完成渡江任务以后,再考虑停顿,采取第二步行动。请你们即按此总计划坚决地彻底地执行之。此种计划不但为军事上所必需,而且为政治上所必需,不得有任何的改变。至于粟张方面要求提前于十六日起攻占江北及江心据点,也是必须的,我们早已同意了。(三)总前委主张待渡江任务完成后,以陈谢三兵团出徽州沿浙赣公路东进;以宋郭九兵团监芜湖、南京,主力位于南京以南;以陈赓四兵团接替九兵团在芜湖的任务,并准备加入攻南京:王谭七兵团、杨苏五兵团的任务照原规定不变等项,我们认为目前可以照此预拟施行。待粟裕方面渡江后所遇敌情变化明了以后,如须有所变更,再按情况临时改变。(四)此次我百万大军渡江南进,关系全局胜利极大,希望我二野、三野全军将士同心同德,在总前委及二野、三野两前委领导下完成伟大任务。

这还是早春,寒气依然凝重。蒋介石官邸。

“共军要渡江,你们作何打算?”蒋介石正在会见他的新任国防部长徐永昌。“请委员长指示!”徐永昌一时还摸不清蒋介石的意思,试探着答道。

“纵然是我们想和,也和不了。毛泽东是不会和我划江而治的。长江鏖战是避免不了的。”蒋介石说着,突然站起来,走近徐永昌,用食指指着道:“你们现在就要抓紧搞出长江防线的作战方案……”

“是,我们国防部这就全力以赴,在近日内向委员长提供一份方案。”

徐永昌边擦着脑门子上的汗,边向蒋介石作保证。

徐永昌几经开会,几经和蒋介石密商,终于敲定了长江防线作战方案。

“将京沪警备司令部扩大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任命汤恩伯为总司令,统一指挥苏、浙、皖及赣东的军事,会同驻在武汉的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共同负责长江防御。”这是人事上的安排。

其作战方针是:“以长江防线为外围,以京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以淞沪为核心,采取持久防御方针,最后坚持淞沪,然后待机反攻。”

其具体防御部署是:“汤恩伯指挥的七十五个师,约四十五万人,布防于湖口至上海八百公里的地段上(重点置于南京、上海之间),其中在江防第一线的有五十四个师,位于浙赣路上担任第二线防御部置的有二十一个师。白崇禧指挥的四十一个师,约二十五万人,布防于湖口至宜昌一千公里地段上,其中在江防第一线的二十七个师,第二线上有十三个师。另以江防舰队和第二舰队共一百三十艘舰艇,分别位于长江中下游,以三百余架飞机分置于南京、上海、武汉等地,协同陆军进行防御。”

把兵力部署完后,蒋介石抑制着内心的苦痛,于1 月21日宣布下野。

蒋介石的下野是时局使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