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粟裕-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 月15日下午。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

没有低婉的哀乐,没有浩大的葬礼。

人们向躺在松柏鲜花中的粟裕将军作最后的告别。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李先念等走来了,生前好友走来了,老百姓也走来了。一队队人们走着,鞠躬、再鞠躬!……

粟裕将军的遗体火化后,骨灰由指定的领导同志送回家中。

楚青抱着骨灰盒,连声对孩子们说:“你们的爸爸又回家来了!”

楚青总觉得丈夫没有死,仿佛还在桌子旁边写他的战争回忆录。

然而,清明节即将到了。楚青知道丈夫的骨灰快要离开这住了三十二年的房间了,不由得又陷入了悲痛,洒泪挥笔又写下了悼诗《送君》诗一首,其中几句是:……

东南山水胜,赖有碧血染。

君去随战友,相会定开颜。

……

4 月1 日12时许。北京。

楚青怀抱着粟裕将军的骨灰盒,缓步走上第一辆小汽车,然后由七八辆汽车组成的一列灵车队,从地安门大街雨儿胡同开出,缓缓驶向北京火车站。

由于粟裕有遗愿,没有安排组织送灵仪式。很多人提前打电话联系,要到火车站送行,楚青再三劝阻。

当灵车行驶到火车站时,出现了令人激动的场面。在车站的广场上,已经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大小车辆。

一片低婉哀泣声。

楚青,寒生等与送灵的人们握别后,抱着骨灰盒走上十三次特别快车。

12时50分,十二次特别快车鸣笛启动了。霎时,八十余名身穿崭新草绿色军装的官兵跑步而来,排成一字队,向粟大将军的骨灰行礼道别。

火车缓缓地向前移动着,送别的人们高举双手向列车挥动,更有一些人追着、哭着、喊着……

十三次特别快车到达济南车站时,济南军区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了接灵车队。

灵车在沂蒙山区奔驰了许久,才到达松柏环绕的孟良崮烈士陵园。

楚青一行八人下车排成一行,向山东省军民们三鞠躬致谢。

老区军民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悼念粟裕将军之后,寒生启开父亲的骨灰盒,楚青左手托着红绸骨灰袋,颤抖的右手从袋里抓了一把骨灰,在孟良岗烈士陵园的平地上,撤成了一个五角形。紧接着,在这五角上,栽了五颗千年柏,象征着光芒四射的红五星。

之后,楚青一行乘坐灵车,前往临沂烈士陵园撒放骨灰。

5 月中旬,灵车来到浙西南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粟裕将军曾战斗过的遂县王村口,在一面向阳的山坡上撒放骨灰,让将军与为国殉难的烈士作伴。

一代名将粟裕,就这样走完了他伟大而平凡的一生。

他从大地中来,又回归大地……

后记回顾整个写作过程,我衷心感谢为此书提供大力支持的军事科学院图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国防大学图书馆、湖南会同县粟裕纪念馆等单位。

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刘国语、姜文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学民、中共中央党支研究室刘宗斌、作家出版社亚方等同志为此书的审编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曹洪耀同志为此书的统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石碧波同志参加了部分写作,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由于写作水平有限,书稿定有许多疏漏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http://。。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