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缴获汽车400余辆,野炮42门。

陈赓部十四军之四十六师于6日拂晓直出小黄圩、大寺圩地区,截击大量敌军,俘敌近4万人,并与四野部队胜利会师。

陈赓部十五军,按计划向博白前进。开始,先头部队对敌军布置的阻击部队,总是歼灭了再前进,这就大大减慢了前进的速度。

“你们应该用小部队处置敌之阻击,主力部队绕过去继续前进。再不快前进,敌人就溜掉了!”陈赓对秦基伟说。

“你们再不快进,敌人就溜掉了!”秦基伟立即转达各师部队。

各师接令,尽速前进,遂解放博白、陆川诸地。

博白解放之后,陈赓要求秦基伟部集结,继续西进占领上思一带,截住黄杰兵团逃向越南的退路。

但恰在此时,林彪却电令秦基伟部就地剿匪。

“这又搞什么鬼呀!我们是路过部队,没有兼管军区的任务,怎么叫我们部队剿匪呢?四野的部队可以剿嘛!现在应是抢时间让十五军西进才是。”秦基伟一看电报,气就来了。

但秦基伟还是服从命令,率十五军就地留下剿匪。

白匪主力被歼后,在钦州地区侥幸漏网的敌黄杰第一兵团及十兵团残部,拼命地向越桂边的上思、宁明地区窜逃,准备逃往越南境内。

白崇禧部在败亡之际,曾打算,纠集残部到十万大山里打游击;后又打算率其残部进入越南境内,与法国军队相呼应,保住残部,待机再举。

在钦州、南宁大围歼中,白崇禧主力几被消灭殆尽,仅剩黄杰等少数残部。

此时,白崇禧的计划是:第一兵团所属的十四军、九十七军和七十一军残部约万人,先由广西进入越南北部的谅山,配合法国殖民军,在谅山、道河口、海防一带,予越南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以出其不意地袭击。为了掩护自己面目起见,进入越境的白敌残部,将归法国的傀儡保大政府的国防部长阮文春和越南国民党人武鸿卿指挥。如果最后仍然无法在越南立足,则准备经越南海防渡海到海南岛海口。

在我军稍后缴获的白崇禧于28日发给他的华中长官公署的一份密电中,就是这样计划的,该电称:“为将来发展生存计,组织越南志愿军,以武鸿卿为总司令,徐启明为副司令,谭何易为第三军副军长,姚槐为第二军副军长,军师人选尽量由越方推荐,原任军师长可暂任副职,以资号召。政治上拥护保大,军事上与法军合作,求胡志明主力而攻略之。若敌军(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尾随攻犯,则成国际复杂问题,美国不能坐视,于我有利。”早在11月9日,毛泽东就已电示林彪、陈赓:广西作战“除十三兵团着重切断白匪经柳州退贵州,由百色退越南的道路外,四兵团着重切断白匪退往越南的道路,应尽一切可能不使白匪逃往越南。”为把敌军全部歼灭在大陆上,不给敌人喘息余地,陈赓即令十三军副军长陈康,以三十七师沿海岸经防城向东急进,以三十九师向上思急进,以三十八师则经上思东北、明江以南前进,追歼黄杰残部及堵截该部逃往越南的道路。

12月8日晨7时,三十七师进占防城,遂以一部东出,黄昏进占龙门港,歼敌2000余人。9日下午15时,三十七师主力进抵东兴以东地区,歼敌保安队百余人;18时占领东兴县城。10日由防城向西北山地搜剿前进。

三十九师8日解放上思县城,歼敌县保安团全部及七十一军一部,俘敌七十一军军长熊新民以下3100余人。9日进达上思以东地区,沿途俘敌800余人。10日拂晓进袭上思以南的那当圩,歼敌第六十四军军部和一个团大部。11日进至平富圩清剿。

三十八师亦于9日晚间进至上思附近,沿途俘敌千余人。12日进至上思西南20里的那桃,13日进至明江东南的蓬口地区,歼敌四十六军残部数百人及广西保安团一个整营。14日继进至明江以南,歼敌第五十八军一个连。

按照原来林彪的部署,四野同时派出部队一起和四兵团追击企图向越南逃窜的黄杰兵团。但当陈赓部十三军追至边境时,发现四野设有派出部队。

陈赓部虽紧追慢赶,也只抓住了逃敌的尾巴,歼敌6000余人。后来,林彪派出的部队,也未追上逃敌的主力。结果黄杰兵团1万余人逃入越南。而如果让十五军西进,就可以提早两天堵住逃敌退路,黄杰兵团就会被歼于国境内,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12月14日,历时34天的广西战役结束。此役全歼“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总部及直属部队三个兵团部,12个军部,25个师另15个团,歼敌两个兵团和10个师的大部,共172900余人。

当时《长江日报》对广西战役的意义曾有如下评论:“广西战役胜利结束,桂系匪军以及华南蒋匪残余的歼灭,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因为我国大陆上,再也没有一支像桂系匪军这样骠悍的反动武装了。对于华中南来说,今天,解放战争已经基本结束了。。。这是我华中南地区一个划时代的转变。”李宗仁赴美一个月以后的白崇禧,并没有记住李宗仁对他的忠告,去了他原先曾答应不去的地方——台湾。

李宗仁走后不久,解放军几十万大军,势如破竹,锐不可挡。白崇禧的十几万桂系精锐,在强大的解放军进攻面前,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被解放军打得稀里哗啦。白崇禧只好实施他退往海南岛、退往越南的计划,因为滇黔他退不了了,卢汉率部起义,昆明已成为共产党的天下。

尽管李宗仁走前,受白崇禧之托,曾专程奔走海南一趟,与陈济棠协商,要求华中部队退往海南岛,但陈济棠一直不松口。最后白崇禧只好请蒋介石出来说话,经过讨价还价,陈济棠才勉强答应。条件是:帮助陈济棠守护雷州半岛。

但由于解放军进军神速,彻底打破了白崇禧的梦想。逃到海南岛的部队不多,逃到越南的也只有黄杰兵团一部万余人。桂林失守以后,白崇禧飞到了海南岛,还险些为陈赓兵团活捉。

桂林不守,南宁易主,海南岛也不可能是久留之地。李宗仁去了美国,他白崇禧以后将安身何处!

正在他难择退路之时,他的广西老乡,陆军副总司令罗奇从台湾来到了海南岛。

罗奇见了白崇禧说道:“健公啊!总裁到台湾后,对健公思念倍至,真可谓是食不甘味,夜不安榻。因此,特命我来海南拜见。临行前总裁特地说道:‘请转告健生兄,我请他到台湾来组阁,由他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军事指挥权我全部交给他。’健公,这可是总裁对健公的信任呀!”白崇禧再一次对蒋介石产生感激之情,说道:“感谢总裁的厚爱!”罗奇说完,打开他挟在腋下的一只小黑包,取出一张单据,交给白崇禧,说道:“健公,这是总裁命我携带来的400万银元和500块金砖,给华中部队发放军饷。”现在白崇禧仍然需要钱,退入越南的部队和留在广西山上打游击的部队,都急需钱!他非常感激蒋介石,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蒋介石还想着他,他愉快地在单据上签了字。很明显,他的心已飞向了台湾。

恰在这天,程思远送走李宗仁,从香港飞往海口,秘密在天主教堂会见了白崇禧。程思远从贴身的衣服里取出一封信给白崇禧,说道:“这是德公临飞美前留下的一封信,嘱我到海口一定面呈健公。”白崇禧接到这信,心中涌起波澜,德公在去美国之前还不忘关照我!

他小心翼翼地把信打开,信纸上只有寥寥一语:“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去,唯独不可去台湾!”看完李宗仁的信,白崇禧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他简直有点恼恨李宗仁:你走了就走了,何必留一封这样的信给我!

白崇禧的心里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去台湾,他确也担心蒋介石找他算帐,不去台湾,他又不甘心到海外过寂寞的生活,因此想来想去,皆无良策。

以后几日,蒋介石又连连来了几封电报,催他赴台组阁,电文亲切,充满感人之意,罗奇又整天来向他游说纠缠。陈济棠、薛岳、余汉谋等人,闻知老蒋要白赴台组阁,对他的态度也大大改变了。原来他们不过把他看成是一位落魄的桂系头目来借地盘栖身的。从前,桂系势力煊赫之时,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李、白不得不怀敬畏之情,而今桂系己败落,前来求他们收容,陈济棠等可就再也不买李、白的帐了。因此,白崇禧逃到海口,对陈等的态度也不难察觉,大有寄人篱下,乞人收留之感。现在李、白的势力虽已败落,如果老蒋要重新启用白崇禧的话,则桂系仍有复起之可能。陈济棠等为着将来的利益着想,此后便对白一反冷落为热情,甚至薛岳还特地邀请白驱车同去巡视他在海南经营的“伯陵防线”。

“鬼不迷心窍的人不会走错路。”当时李宗仁在美国就这样讥讽白崇禧。

白崇禧一心想着权,想有势,最后上了蒋介石的大当。

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怀着侥幸、不安、反共复国、振兴桂系的心理,在已犹豫数日之后,应邀从海口赴台组阁。

白崇禧经常念叨的一句话,是“我白崇禧一生只有两个长官,一个是德公,一个是介公。但白自到台北以后,经常念叨的长官变成了一个。蒋介石给他的并不是组阁出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的允诺,而是把他幽禁于台北,作了张学良第二。从此,在中国军阀混战史中名声赫赫的小诸葛,湮没无闻;

桂系势力,在国民党的派系大辞典中,彻彻底底的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白崇禧被“软禁”在台湾,蒋介石还不甘心,还要以“谋叛”的罪名惩治这个“历史罪人”。白到台湾不久,蒋介石便密召保密局长毛人凤,授意查办。毛人凤对手下的人安排任务时说:“领袖认为老妹子(当时台湾保密局奉命跟踪监视十余名敏感的政治人物,白崇禧是其中之一,代号叫“老妹子”。)可能谋叛,你们去进行调查。”当年的“小诸葛”一直受到蒋介石的监视,虽然多次设计谋害未成,但最终仍未逃脱蒋介石的魔掌。1966年12月1日夜晚,白崇禧暴死在自己的住所。有人发现他赤身裸体死在卧室的地板上,尸体周身发绿,睡衣和床单统统被撕得稀烂,表明他死前曾有过一段极痛苦的折磨。后来,台湾军统特务头目谷正文在新加坡《联合晚报》上披露,这是他受蒋介石之命,关照药店在药剂上做了手脚,下了猛药,要了多年郁郁不得志的白崇禧的老命。

割据西南,蒋介石的最后梦想。关起门来打狗,毛泽东的基本战略方针。兵不厌诈,刘伯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稳定军心,蒋介石硬着头皮住重庆。垂死挣扎,胡宗南、宋希濂彻夜不眠筹良策。迂回作战,杨勇兵团突破黔东防线。打开通道,一三八团勇士斩断“鹅翅膀”。

为了逃命,敌士兵只好拉在裤子里。抢时间,刘伯承规定了部队行军的里程表。战争奇观:铁脚板和汽车轮开展拉力赛。

中南地区白崇禧的军队被歼之后,国民党军队的残余,主要麇集西南一隅。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康、西藏五省区,地形十分复杂。

北有大巴山脉横亘川陕边界,东有巫山山脉、武陵山脉纵贯川、鄂、湘、黔边境,形成西起奉节、东至宜昌,长达200余公里的峡谷地带,是川鄂交通的咽喉,地形极为险要。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蜿蜒于该省的西部和南部,长达3000余公里,是我国西南的门户。

西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公尺以上,系藏族聚居区。整个西南五省区,除四川盆地外,其余多为山地和起伏连绵的丘陵,山陡路窄,崎岖弯曲,交通极其不便。云、贵、川三省,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烟稠密,历来为我国兵、粮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由于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形势特点和政治、经济条件,蒋介石企图把西南建成“反共基地”,盘踞川蜀,开拓滇康,支撑一隅,等待时机。

于是,在他引退后,认为国民党大势已去,遂提出了以四川为中心,建都重庆,背靠云贵两省,“割据西南”的计划。

白崇禧的部队被歼之后,在西南地区,逃集在此的国民党军队,主要有: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胡宗南部第五、第七、第十八兵团;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张群部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九、第二十共六个兵团,连同新组建的部队在内,共计37个军约90万人。

蒋对割据西南早已盘算好了。秦岭、大巴山、巫山和武陵山诸山脉是一道共军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便于封锁,可以割断川黔两省与内地的联系;

西南地区盘根错节的地方封建势力和各据一方的军阀土匪,可以作为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