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宛如梦幻-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后的243年,卑弥乎再派使节赴魏。247年,更派载斯乌越到魏国的带方郡,诉说狗奴国王卑弥弓呼无理相攻,带方太守派张政等奉命持诏前往调停战事。中国史书上记载,卑弥乎去世后,国中立一男王,诸豪族不服,互相攻伐,后改立女王壹与,众人乃平。248年,壹与派人护送张政归国,并进献生口和财帛。

邪马台国究竟在古代日本的哪一地区呢?目前史学界并存着两种意见,一说其在北九州,因为这里文化发展最早,并且具备与大陆地区产生交流的最便捷途径,二说其在近畿地区,因为最终统一日本的大和王朝,就产生于此地区。

邪马台确实也可用中文写作“大和”,但这并无法说明两者一定存在着承继关系,因为“大和”也同样可写作“大倭”。无论邪马台国,还是最初的大和王朝,或许这两者都并非他们正式的国号,只是为了在与大陆交往的过程中体现自己才是日本列岛的主人,才是“大倭”的真正统治者,他们才会自称邪马台,或者大和的。

 

●出云的神话体系

神话传说中提到,天安河立誓之后,须佐之男就赖在高天原不走了,不仅如此,还到处捣乱,搞得姐姐天照非常头疼。最终,须佐之男把织机房的天棚打开一个大洞,把剥了皮的斑马扔了进去,正在织布的织女惊恐中被机梭击伤阴部而死。天照因此感到害怕,躲进天之岩户,再 也不肯出来了。

机梭、马皮、织女,这些要素不能孤立来看,它是先民对养蚕织锦技术诞生的一种曲折反映。中国古代神话中也有类似故事,是说一名女子爱上了家养的骏马,其父大怒,将马杀死并剥下了皮,而那女子晚间去马尸旁哀悼,却被马皮包裹,化而为蚕,口吐细丝——据说这就是桑蚕的由来,蚕神也因此被叫做“马头娘娘”。

回过头来再说天照,她统治着高天原也即天界,本身由伊邪那歧左眼化出,乃是太阳神。她一躲藏起来,光明立刻消逝,四周漆黑一片。诸神惊惧,前去请教高御产巢日神的儿子思金神。思金神让他们找来报晓的长鸣鸡,并且准备了镜、玉等各种法器,最后由天宇受卖命在天之岩户前歌舞,诸神高声谈笑,以引诱天照出来。

天宇受卖命跳的是什么舞呢?据说她身穿盛装,手持一束细竹叶,站在倒扣的木桶上,掏出乳房,松散裙带,暴露阴部,狂舞不休——这简直是脱衣艳舞,但对于注重生殖崇拜的先民来说,或许是相当虔诚并且具有魔力的一种祈神的舞蹈吧。

天照听到外面的歌舞声,欢笑声,感到非常奇怪,自己躲进天之岩户,外面应该一片漆黑,众神还有心思欢聚吗?她偷偷伸出头来观看,却被躲在门口的天手力男神一把拽出,于是天宇重获光明。事后,众神决定惩罚须佐之男,没收他的全部财产,割去胡须,拔去手指甲和脚趾甲,驱逐出高天原——这种刑罚,据考证在日本历史上真的存在过。

离开天界的须佐之男,不知道是否痛悔过往所为,他此后的行径和各神话中杀妖救民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毫无两样。首先,他杀死了抢吃少女的八俣大蛇,并且从蛇尾中获得了都牟刈大刀,将其献给姐姐天照——这就是日本皇室三宝中的草薙剑。

其后,须佐之男来到出云国〔今日本国本州西部〕定居,在此建造了须贺宫殿。他先后娶了栉名田比卖和神大市比卖两个妻子,生下一大堆小孩。顺便提一下,“比卖”或“毗卖”,《日本书纪》中用中文写作“姬”或“媛”,有此后缀的人名,都是指的女性,并且是身份比较高贵的女性。

正如上面所说,古代日本诸国林立,神话传说也纷纭复杂,所谓“八百万诸神”,乃是后世为了政治需要将各地方豪族所供奉的神灵统合起来,而产生的数量非常可怕的名词。基本上,“弥生时期”和其后的“古坟时期”,日本文化的三大焦点,也是神话传说的三大来源,乃是北九州、畿内和出云〔近世又发现了似与出云同源的吉备文化〕。无疑须佐之男及其后继者大国主的神话是属于出云系的,而天照的神话则出于大和系——至于大和系属于北九州还是畿内,正如大和王朝的来源一样,史学界也还在争论不休。

大国主神本名大穴牟迟,一说是须佐之男的孙子,一说是他孙子的孙子的孙子。这位大穴牟迟性格温和,因此经常受到兄弟们的欺负,尤其当他抢先所有兄弟娶到了稻羽〔因幡国〕的美女八上比卖后,更是遭到嫉恨。兄弟们先是引诱他去捕捉红色野猪,然后把烧红的石头从山上滚下,将其活活烫死,然后又引诱他进入一株开缝的枯树,然后突然拔去支撑的楔子,把他活活夹死。两次死亡,都亏其母刺国若比卖施展神通,或者请求神助,救活了他的性命。

大穴牟迟因此被迫逃亡,最终遇见了须佐之男的女儿须势理毗卖,两人产生爱情,结为夫妇。然而须佐之男似乎对此婚姻大不满意,称大穴牟迟为“苇原色许男”,意为“苇原中国〔人界〕的粪便男”。他多次想要害死大穴牟迟,但每次女婿都在女儿的帮助下险险逃脱。最后大穴牟迟趁须佐之男熟睡的时机,偷了丈人的刀、弓和天沼琴,带着妻子仓皇逃走。须佐之男醒来后追赶不及,在后面大叫说:“你用我的大刀和弓箭,去伏击并杀死你的那些异母兄弟,你就能成为统治苇原中国的大国主神!”

从最后这句喊话来看,似乎须佐之男并不是真的想杀死女婿,而只是想让他吃点苦头,受点磨练。世界各国神话中,这种英雄人物少年时代经历坎坷,甚至受到亲人的迫害,被母亲或妻子拯救,最终成就大业的事例倒也不在少数。总之,大穴牟迟遵从丈人的指示去做,终于成为日本的统治者,或者不如说,成为出云地区的统治者,他此后也被称为大国主神、八千矛神,或者宇都志国玉神。

●大和的神话体系

出云神话的辉煌期到此终结,以后要让位给大和系的神话,也即天照大神及其子孙。也不知道怎么一来,天照突然觊觎起地上的国土来了,她对儿子正胜吾胜胜速日天忍穗耳命〔天安河立誓时从十握剑中生出的诸子之一〕说:“富饶的苇原中国,应该由你来统治。”于是派遣诸神下界去向大国主讨取。大国主当然不会答应,几拨使者都有去无回,最后天照派下了建御雷和天鸟船前往。

建御雷神是个大力士,大国主最有名的两个儿子,八重事代主没敢放对就认输了,建御名方打了一场,大败亏输,一直逃到日本中东部的诹访,差点被杀,也只好答应建御雷的要求。于是大国主提出条件,要天神们为他在出云国建造宏伟华丽的宫殿,让他永远接受祭祀,然后体面地退隐了。

这就是所谓的“让国传说”,在此传说中,大国主曾经的英风侠气一扫而空,凡事都要听取儿子们的意见,而他的儿子也不成器,最终输掉了国家。这段传说中会隐藏着真实的历史吗?某些学者认为,那象征着来自北九州的大和族征服出云地区,而另一派学者则认为它完全是因政治需要而生造出来的西贝货。

建御雷完成使命,回归天界汇报战果,但正胜吾胜胜速日天忍穗耳命却不肯下凡,他推荐自己的次子天迩岐志国迩岐志天津日高日子番能迩迩艺命。于是这位名字冗长的天神之子就来到九州南部的筑紫地方,在高千穗峰立都建国——但他只被称为“天孙”或“天神御子”,还不是初代天皇。

其实天皇的名号来源很晚,日本古代君主多称大王,要到七世纪以后才给古代的大王们上谥号,改称某某天皇。中国史书中就记载着五位大王,名字分别为赞、珍、济、兴和武,日本学者认为,他们可能分别对应着传说中的仁德、反正、允恭、安康、雄略五位天皇。这倭五王时期,大致应为公元413年到500年,中国正当东晋南北朝时代。

日本从三世纪末进入了“古坟文化时期”,以大和地区为代表,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高冢式坟墓,是此时期得名的由来。许多古坟占地面积广大,内藏殉葬品数量惊人,说明日本的奴隶社会已经迈入了成熟期。

约可对应古坟时代前中期,神话中出现了神武天皇东征的故事。这位天皇名叫神倭伊波礼毗古命,他和其兄五濑命二人决定向东方发展,于是先北上,从北九州渡海到了安艺地方,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后,继续乘船东进,得到吉备地区住民的帮助,驶向本州中部。在与摄津地区的统治者登美能那贺须泥毗古的战争中,五濑命中箭而死,神倭伊波礼毗古命被迫南下绕路,得到熊野的高仓下的帮助,终于从纪伊上岸,进入了内陆地区。

一路厮杀——虽然神话传说中这种厮杀多为古代英雄们的单打独斗——最终神倭伊波礼毗古命来到大和地区,就在这里建都,并且娶妻生子,开始繁衍蕃息。神倭伊波礼毗古命就是大和王朝的初代天皇,称“神武天皇”。某些学者认为此神话是来自九州的大和族长途迁徙并且征服本州中部的象征,虽然其间掺杂太多不可解甚至不可理解的因素,但远行路线基本不差。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那也是完全的西贝货,根本相信不得。

不管大和王朝的来源为何,是北九州、南九州,还是大和本土,它与前此的邪马台国是否有所渊源,总之,这个王朝从此就屹立在日本本州的中部,绵延流传直到今天。日本人因此经常宣传自己的天皇血统纯正,“万世一系”——不过,越来越多的人逐渐不再相信这种天真的谎话,我们今天唯独能确定的,是大和王朝从四世纪时崛起,它或者它的继承者逐步统一了日本列岛,并且它或者它的继承者,以后一直延用“ 大和王朝”这个名称,并且把各自的系谱篡改缝合到了一起。

据说神武天皇后的第十世为崇神天皇,他曾派大毗古命征服了北陆地方,派建沼河别命征服了东海道十国,派日子坐王征服了丹波地区,逐步统一除东北外的本州岛。再传两世为景行天皇,他生了两位皇子,分别叫做大碓命和小碓命〔又名倭男具那王〕。大碓命得罪了父亲,天皇派小碓命去唤他前来责问,结果小碓命却在厕所中把哥哥手脚折断,裹上草席扔掉了。

面对如此残忍的次子,天皇大为恐惧,于是派他前去讨伐不肯服从朝廷命令的熊曾建兄弟,趁机赶离开自己身边。小碓命智勇双全,他假扮女性,混入熊曾建家的宴会中,寻机把那两个武勇过人的兄弟都杀死了。事后,他使用敌人的名字为己名〔这种风俗在古代并不罕见〕,称为倭建命。

不仅讨平了熊曾〔这很可能是指九州南部的两个部族或国家〕,倭建命还顺路杀死了出云国的勇士出云建,他凯旋回京,可是天皇却说:“东方十二国还有很多凶顽,希望你能前去平定。”倭建命叹息说:“父亲的意思,大概是希望我死去吧。”于是遍历尾张、相模、甲斐、信浓等诸国,连征战带讨老婆,最后积劳成疾,在能烦野去世了。据说他死后化为一只白色的大鸟,冲天而去。后世称其为“大和武尊”,或者“日本武尊”——大和也就是倭,尊就是命,其意本和倭建命是相同的。

●对朝鲜半岛的首次侵略

根据传说,景行天皇传成务天皇,再传仲哀天皇、应神天皇、仁德天皇,其后是履中、反正、允恭、安康、雄略诸天皇。雄略天皇很可能就是中国史书中出现的“倭王武”,他曾上表中国南朝的宋顺帝,内有“自昔祖祢,躬擐甲胄,跋涉山川,不遑宁处,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的语句。这说明其祖先确实经过了长时间的征服战争,基本统一日本列岛,然而这种征服是否从八、九代以前的景行天皇就开始了呢?这种基本统一究竟是何时完成的呢?目前还找不到丝毫证据,可以印证所谓“大和武尊”的征战故事。

大约四世纪中叶,倭国大和王朝开始渡海向朝鲜南部伸展其势力。当时朝鲜半岛三国并立,即西南的百济、东南的新罗,以及控制半岛北部和中国东北部分地区的古高句丽国。百济为了对抗新罗和高句丽,乃渡海引诱倭国出兵。约四世纪六十年代,大和王朝出兵侵略新罗,征服弁韩之地〔庆尚南道〕,称此地为“任那”,设置“日本府”以统治之。百济前门拒狼,后门迎虎,也因此被迫向倭国朝贡。

为了援救新罗,高句丽好太王多次亲征,进攻百济和任那日本府。倭国在朝鲜半岛南端的统治岌岌可危,被迫渡海向中国朝贡,以寻求支持。从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开始,倭五王数度派遣使者向南朝进贡称臣,希望南朝出面阻止高句丽在朝鲜半岛的扩张态势。

当然,当时中国正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