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明-第5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话说打架这种事,软的怕硬的,硬的还怕不要命的呢!呵呵!眼下官军就是那个软的,而鞑子就是那个硬的,而咱们刑天军则就是不要命的!想鞑子都对咱们害怕,官军这个软柿子难道我们会怕他们吗?”
    众人听肖天健说的有趣,比喻的也甚是风趣,于是纷纷跟着大笑了起来,顿时刚才的郁闷感又一扫而空,纷纷tǐng身请战……
    崇祯看着手头上京辅各地送来的塘报,实在是一个头两个大,鞑子的入寇已经让他有些心力交瘁了,可是现在刑天军却果不其然也掺和了进来,沿途的彰德府、广平府、顺德府都急报刑天军北上,这一下事态似乎有点失控了。
    可是更让崇祯气恼的却并不是刑天军北上的这件事,而是高起潜送来的这份奏疏,高起潜奏疏上说卢象升畏敌避战,率宣大军在巨鹿被鞑子包围,卢象升兵败弃兵而逃,现在不明去向,而其麾下的宣府总兵杨国柱和山西副将虎大威同样也不知所踪,参将张岩已经战死,宣大兵马基本上全军尽没。
    而高起潜这厮也真是够坏,说他试图率部救援卢象升,却被刑天军牵制,无法成行,同时卢象升还勾结了刑天军,试图和刑天军汇合,以至于对宣大兵救援不利,就此向崇祯请罪。
    这份奏疏满纸都是一派胡言,高起潜一下便将自己摘了个干干净净,一切罪责都扣在了卢象升的头上,并且把卢象升兵败的罪责扣在了刑天军的身上,彻彻底底的颠倒黑白,把他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忠臣。
    但是和高起潜送来的奏疏有所不同的是兵部方面却有人呈上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说法,说卢象升被围在巨鹿县不假,但是关键的时候刑天军却突然间杀入到了战场之中,将卢象升和他麾下的部分宣大兵救出了鞑子的重围,并且在巨鹿重创了建奴军。
    同时还有杨庭麟也奏疏弹劾高起潜,说卢象升在南下路上弹尽粮绝,行至巨鹿之后,被建奴军所围,高起潜率兵盘于据卢象升仅有五十里的鸡泽按兵不动,始终不肯发一兵一卒救援,同时不给卢象升麾下的兵马调拨一粒粮食,使得卢象升麾下的兵将忍饥挨饿弹尽矢绝。
    而最后是刑天军杀入战场,救下了卢象升和他麾下部分兵将,并且在巨鹿大败建奴军,斩敌超过两千之众,获得了大捷。
    但是传言卢象升在被刑天军救出之际,便因为力战之下身负重伤不治而亡,眼下其遗体被刑天军带走,暂不知所踪。
    杨庭麟是在巨鹿之战之后从高起潜营中赶到战场上的,他看到的则是满地鞑子兵还有卢象升麾下官兵们的尸体,许多鞑子兵的人头已经被人斩去不知所踪,他在当地碰上了一个溃围逃脱xìng命的官兵,才了解了战场发生的事情。
    杨庭麟一怒之下直接将所听闻和所看到的事情写成了奏疏派人送到了京师,弹劾高起潜,为卢象升以及众多战死的官兵鸣冤。
    可是崇祯却并不相信杨庭麟的话,因为高起潜乃是他身边最受信任的宦官,如果不是他信任高起潜的话,也不至于让高起潜当这个总监军,让高起潜分了卢象升的兵权。
    现在倒好,各方说的都是一套,卢象升现在生死不明却是事实,而且从各方传来的消息上来看,刑天军都在这一战之中起到了作用,高起潜说刑天军牵制了他,使得他无法救援卢象升,这一点他宁可选择听信高起潜的话,也不愿听信杨庭麟的话,不过到底刑天军在巨鹿先出现了没有,他们和建奴军打了没有,眼下却谁也都说不清楚。
    为此崇祯招来杨嗣昌,将这些奏疏给杨嗣昌看,杨嗣昌当即便说高起潜说的有理,以刑天军一支贼军,怎么可能打得过建奴军呢?而且什么阵斩建奴两千余人,这根本就不足信,所以高起潜的话应该不假。
    对于杨嗣昌这么说,崇祯深以为然,虽然他也知道刑天军很厉害,在中原几乎没有官军能对付得了他们,可是他更多的还是相信,建奴才是这世上最厉害的兵马,刑天军绝不可能打得败建奴军的,所以什么刑天军对卢象升施以援手,应该不会是真的。
    那么这么一来几方的说法汇集在一起,都指向了一件事上,就是卢象升不知道跑哪儿了,而且都说卢象升和刑天军有勾结,那么卢象升肯定就和刑天军有勾结了!
    在这一点上,杨嗣昌还列举了卢象升几条罪状,说卢象升这两年在担任宣大总督的时候,便不肯卖力对晋南的刑天贼进行剿抚,这一点很是可疑,另外卢象升现在下落不明,很可能是他已经弃兵而逃,跑去投靠了刑天军了。
    崇祯听罢之后又觉得很有道理,当即拍案大怒,要派人去找卢象升,并且要刑部发海捕文书,追捕卢象升,同时令东厂侦事(锦衣卫)查探卢象升的下落,另外令兵部派人前往巨鹿县去查看战场,定要找到卢象升。
    有杨嗣昌和高起潜这样的人在,也难怪崇祯糊涂,手下尽是一些城狐社鼠、颠倒黑白的东西,他想当个明白人也难,更加上杨嗣昌在朝中眼下最为受宠,朝中多为杨嗣昌的帮凶,许多事情根本崇祯就听不到真实的情况,所以崇祯稀里糊涂的便定了卢象升败逃和勾结刑天贼的这个罪名,下旨革去卢象升所有的功名和官职,将其贬为庶民,一旦找到他,便立即逮至京城问罪。
    可是崇祯不知道的是此时在京辅以南多地,刑天军发兵救援官军,卢象升力战殉国的消息却早已是传遍了各地,老百姓们自有他们的判断,谁是忠臣谁是jiān臣,他们心里自有一本帐,所以到处都是对高起潜的一片骂声。G@。

第四十六章 卑鄙之极
    就在崇祯定了卢象升的罪没两天时间,顺德府便送入京中了另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说刑天军于腊月十四日在内丘县境内,大败了一支建奴军,斩首一千七八百人,并以建奴的人头在内丘县城南官道上,浇上水用冰筑成了一座京观,蔚为壮观,而且战场上到处都遍布建奴的无头尸体,被野狗乌鸦啃噬的是一塌糊涂,同时刑天军还救下了被建奴所掳的七万民众,正在护送这些被建奴掳去的民众朝南行去。
    这个消息不管是崇祯还是杨嗣昌都彻底被震惊了,而且顺德府派往内丘查探的官员信誓旦旦的说他们已经查验过了,筑成京观的人头确确实实都是鞑子的人头,并不是靠杀大明百姓割去人头筑成。
    崇祯真的有点晕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大明拥兵百万,可是建奴叩关而入就如同逛大街一般的方便,这段时间入寇以来,到处传来的都是坏消息,不是这个总兵被杀就是那个总督被杀,却从没有一支官军报来大捷哪怕是小捷的消息,(卢象升和鞑子打的小胜仗,杨嗣昌按下不报,卢象升自己也不报,结果崇祯不知道!)倒是卢象升麾下的兵马被灭了,高起潜那边一个鞑子人头也没送来,陈新甲到任之后,分了卢象升的兵,更是没了消息,带兵在保定府一带转悠,同样也没听说跟鞑子打一仗,可是刑天军北上之后,却在内丘一下干掉了一千多鞑子兵,如果按照正儿八经的计算的话,鞑子损失起码在三千以上。
    而且这还不算先前杨庭麟和巨鹿县报来的消息,如果刑天军果真在巨鹿和建奴军交手,并且确确实实获得大捷的话,那么这一加上内丘的战绩,刑天军自己就干掉了五千以上建奴。
    想到这里崇祯开始怒了,怒骂道:“这些督抚大臣还有军将们,天天吃着朝廷俸禄,他们都干什么了?为何刑天贼人都能打得过建奴军,他们十数万大军,却让鞑子可以在京辅肆虐,却不曾有半场大捷传来?”
    杨嗣昌这个时候也真是没话说了,剿匪他剿的一塌糊涂,推荐了个熊文灿吧,不但没把河南的匪给剿了不说,反倒是把整个河南几乎都丢给了刑天军,近十万的官军,在河南战场上被刑天军打的是灰飞湮灭,一个接着一个的大将败在了刑天军手中。
    现在建奴入寇了吧,他这个主兵的前兵部尚书,现在的内阁大臣,先是主和,走露了风声之后主和不成,主战他分了主战派的卢象升的兵权,结果让卢象升兵少将寡之下,被鞑子给灭了,鞑子却长驱直入一直杀到了顺德府境内,同时还分兵杀到了山西,奔着太原府去了,弄得他不得不再次分了卢象升的兵,派王朴回太原救援,现在高起潜带着几万关宁军在顺德府一带转悠,就是不敢和鞑子交手,倒是让刑天军北上,一家伙灭了鞑子几千人。
    这种事情他即便是在巧舌如簧,也有点难以自圆其说了,在内心之中,他其实已经相信了杨庭麟的话,卢象升很可能已经死了,而且高起潜昨日偷偷派人给他送信,也证明了这个消息,说一批卢象升麾下的兵将,投入到了他的营中,全部证实已经见过了卢象升的尸体,卢象升的死,其实他很清楚是因为他和高起潜在暗地里面作梗造成的,现在他已经有点后悔了,如果不是他们处处掣肘卢象升的话,让官兵都给卢象升统带,战事可能也不至于糜烂如此。
    现如今看着暴怒的崇祯,他只有跪下请罪,说是他调度不利,以至于战事如此不好。
    崇祯怒归怒,可是现在对杨嗣昌还是比较信任的,他哪儿知道杨嗣昌和高起潜背后对卢象升做的那些龌龊事呀!看到杨嗣昌主动请罪,倒是有点感动,觉得杨嗣昌这个人还是勇于任事的,是个敢于担当之人,想了一下之后摇摇头道:“这件事也不能都怪杨爱卿你,毕竟朕也有错,但是眼下的情况是刑天贼北上,定会惹出很多麻烦,此事你定不要再疏忽了!
    相对于建奴来说,刑天贼更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抗击建奴岂用的上他们来?否则的话又将置朕于何地呢?还有那些被他们所掳的百姓,乃是朕的子民,岂能被他们裹挟到贼地之中,成为刑天贼的顺民?你速速派人告诉高起潜,让他务必要截住这些百姓,送其回故地安置!总之不能让刑天贼将他们裹挟而去!另外严令顺德府、广平府、彰德府,给朕处处设卡,务求阻断刑天贼的粮道,不得给贼军提供一粒粮秣供应,否则的话他们便是通贼!朕定严惩不贷!”
    杨嗣昌暗暗的抹了一把汗,连忙跪下谢恩接旨,但是他眼珠一转,便接着对崇祯奏道:“启奏圣上,刑天贼悍然北上,定没有安什么好心,他们和建奴交战,不过也只是惺惺作态罢了!而微臣以为,现在既然刑天贼大军北上,那么河南的贼军兵力便会出现不足,趁此机会,正是收复河南各地的好机会!何不如圣上亲自下旨,令湖广总兵左良玉趁此机会,挥师北上克复中原各地,谅只要左总兵一旦出兵,贼人便不得不还师南下,如此一来他们便不会再在京辅作乱了!”
    崇祯听罢之后先是一喜,觉得杨嗣昌这个人脑子确实好使,分析的很是有道理,但是转念一想,觉得这么做似乎有点麻烦,毕竟现在刑天军打出的旗号可是要帮着朝廷共御建奴,而且他们实实在在的也已经是出兵北上,跟建奴打了一仗,并且获得了大捷,现如今他们在河南已经主动停止了对周边各地的进攻,摆明了是争取天下人的人心,如果现在朝廷派兵攻打他们控制的地盘的话,就显得有点龌龊了。
    而且崇祯现在已经意识到了刑天军将可能会成为和他争夺天下的大敌,而且刑天军的贼酋肖天健是一个很聪明的人,知道收买天下人心,这两个月刑天贼到处宣扬他们要和朝廷共御鞑虏,为此已经有许多士子表示对他们的这种选择支持了,这一点比他们攻城略地还要可怕,当皇帝的最怕的就是人心倒向敌人,而现在杨嗣昌建议他调兵伐河南,这岂不是授之于那姓肖的贼酋口实吗?
    更何况现在鞑子还正在关内肆虐,现在发兵伐河南,是不是有点那个了点?为此崇祯拧着眉头有点犹豫。
    杨嗣昌是个非常聪明之人,眼珠一转便想明白了崇祯的犹豫,于是立即说道:“圣上不可犹豫,要知道刑天贼此次北上就是收买人心之举,如果让他们在北地京辅连败建奴的话,岂不是更让圣上难堪?而现在趁其主力精锐北上,正是克复中原的大好时机,一旦建奴退出关外的话,刑天贼便会返回河南,到时如果想要克复中原,岂不是要耗费更多的兵力了吗?所以圣上现在不可犹豫,要速速决断才是!”
    一想到刑天军坐大中原,崇祯便在心底里面一阵阵的发寒,而刑天军实力现在是越来越强,已经呈现出尾大不掉的状态了,虽然这一两年来朝廷不断加码对其征剿,但是结果却是越剿越多,越剿他们占据的地盘就越大,倒是去对付他们的官军,去一个被他们灭一个,去俩被灭一双,以至于现在某种程度上刑天军和建奴几乎快平分秋色,当官的一提起他们,便会有点不寒而栗,如果真的建奴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