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明-第6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天sè渐晚的时候,肖天健已经督军抵达了凤阳府北部的淮河北岸一带,刘耀本的前锋营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将北岸少数的官军肃清,骑兵更是四处出击,将北岸的官军基本上都歼灭和赶回到了南岸。
    远远的借着夕阳的光线,肖天健用望远镜看了一下淮河北岸的情况,从望远镜之中看到大批官军正在北岸构筑工事,兵力大致在万人左右,还有不少抓来的民夫在为官军干活,宽阔的淮河河面上,bō光粼粼,整个淮河河面上几乎看不到船只,大批船只都被官军提前强行逼迫着拖到了淮河南岸,很显然是要用这种方式阻止刑天军渡过淮河进抵凤阳府。
    凤阳府在明代也被称作中都,主要原因就是朱元璋的家乡在这里,而且朱元璋在建国之后,为其父母重新修筑了陵墓,称之为明皇陵,所以这里的政治地位非常重要,一旦拿下凤阳府的话,那么无疑等于又给当朝来了重重一击,这也是肖天健必取凤阳府的原因。
    凤阳府这一带这些年来,灾荒连连,虽说作为皇帝的老乡,但是这里的百姓却没有因此受到一点的优待,相反还要承受更重的官府的盘剥,所以凤阳府当地百姓,很是仇视朝廷,每每有义军试图攻打凤阳府的时候,当地百姓都是从者如云,可惜的是以前来过这里的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等辈,都只能充其量称其为流贼,过星星一般的在这里过一趟便离开了这里,根本无法守住凤阳府,故此这里这些年来,几经战事之后,早已更是残破不堪了,民众数量也剧减了数成,突然间官军集结在这里,无疑让百姓们又遭了罪了。
    前来凤阳府集结的官兵可不是善类,所过之处自然是少不了要抢掠一番的,这种刮地皮一般的抢掠,更是使得凤阳当地的百姓深恶痛绝,在刑天军到来的时候,许多百姓便主动的开始投向了刑天军这边。
    所以虽说官军想办法提前收缴淮河上的船只,但是也没有挡住一些民众将小船藏入到一些芦苇丛之中,避过了官军的收缴,刑天军一到淮河边上,当晚不少靠着淮河为生的民众,便立即将小船划出了芦苇丛,纷纷驶向了淮河北岸,要给刑天军助战,更有附近的百姓不惜于将自己家的门板chuáng板拆下来,送到刑天军手中,供刑天军搭建浮桥之用。
    当看到这一幕之后,刑天军的兵将们无不感慨万千,暗叹这朝廷官府真的是完了,民心彻底倒向了他们刑天军这边,那么接下来他们攻打南京,还会有什么难事呢?无形之中,这样的情况大大的又提振了刑天军的士气。
    后半夜的时候甚至在淮河南岸的一些渔民,干脆直接偷了停靠在南岸的船只,拼死驶向了北岸,投奔刑天军,为刑天军提供搭建浮桥的船只,整个晚上南岸那边都乱哄哄的,打着火把的官兵四处乱窜,抓捕那些试图偷船渡河的民众,不断的斩杀试图逃走的民夫,更是闹得天怒人怨,一直到天亮时分,南岸的官军眼看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干脆便将扣押在南岸的许多船只点火付之一炬,冲天的大火烧得是浓烟四起,许多船主都在岸上哭嚎不已,更是恨透了官军。
    肖天健并不急于攻过淮河,毕竟在官军的镇守之下,想要在河面上架设浮桥成功的可能xìng很小,还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伤亡,于是他便下令干脆将重炮拉到淮河边上,架上大炮,直接远距离的朝着南岸官军轰击,制造出一种随时都要渡河的假象,迫使南岸的官军始终保持着一种紧张的状态,不敢分心朝其它地方分散。
    罗立在当晚便传回消息,顺利的攻取了五河县城,在第二天一早,他便又率部离开了五河县城,强渡过了淮河下游,开始绕道朝着凤阳府方向赶去。
    而李栓柱那边也没有让肖天健失望,率部抵达怀远县之后,怀远知县自知不敌,当即便开城投降了刑天军,肖天健有令凡是投降刑天军的官员,直接暂时留任,改到以后再另行安排,并且保证投降官军以及官吏们的家眷以及家财的安全。
    李栓柱在拿下怀远县之后,也同样马不停蹄的便渡河而过,朝着凤阳府配合罗立所部,如同一个大钳子一般的夹击向了凤阳府一带的官军,并且直扑向了明皇陵。
    明皇陵在崇祯八年的时候已经被张献忠和高迎祥、李自成放火烧了一次了,所以这一次官府对于明皇陵的保护也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在这里陈驻了四千官军守陵,试图保住明皇陵不失,可是当他们发现两翼已经有刑天军渡河,朝着他们包抄过来的时候,便立即自乱了阵脚。
    守明皇陵的大太监听闻有刑天军的兵马正在朝着他们扑过去,当即便丢弃了官兵,连夜换了平民的衣服逃离了皇陵,使得守陵官兵顿时便大哗,唏哩哗啦的便朝着庐州方向逃去,不少官兵还干脆就直接迎向了刑天军所部,就地投降了刑天军,带着李栓柱所部在四月二十二日的晚上,占领了凤阳府南部十几里的明皇陵。
    到了这会儿,镇守淮河沿岸的官军发现有刑天军已经出现在了他们背后,顿时军心大乱,守将刘成风更是当即便率亲军逃离了淮河南岸,连凤阳府都不进,便绕道逃向了庐州,剩余的数千官军更是争先恐后的开始逃走,使得凤阳府在淮河一带的防线,在一夜之间便宣告崩溃。
    肖天健在二十三日上午,开始下令搭建浮桥渡河,大批被官军遗弃的助战民众,没有立即逃走,而是在南岸帮忙搭建浮桥,仅仅一天时间,便在淮河上用剩余的船只,搭建起了三条浮桥,大批刑天军主力在肖天健的督率之下,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便顺利的渡过了淮河,兵抵了凤阳府城下。
    而此时坐镇凤阳府则是巡抚朱大典,朱大典当年曾经在山东率军进剿孔有德叛乱,因为有功,后来晋身为兵部shì郎继续巡抚山东,八年凤阳被高迎祥、李自成等人攻破之后,朱大典便被调至南直隶,巡抚凤阳、庐州等四府,主持这一带对义军的剿抚之事。
    说起来这个朱大典,是个比较矛盾的人物,首先此人民间传闻极为好财,是个典型的贪官,屡次被其它官员弹劾,但是这几年来,因为很多原因,崇祯都没有腾出手收拾他,使得朱大典安然在凤阳府坐镇到现在,而且历史上朱大典也算是个忠臣,并且是满门忠烈,清军南下的时候,朱大典募兵在金华抗清,城破兵败之后,他带着全家人进入到金华城中的火药局,点燃了火药全家殉国。
    但是这个时候的朱大典,当刑天军兵临城下之后,却没有表现出他的忠烈,眼看着好不容易召集起来的大批官军在刑天军三路夹击之下作鸟兽散,并且要兵抵凤阳府城下,凤阳府本来就没有城墙,只有城内的皇宫筑有高墙,虽说皇宫宫墙高大坚固,但是朱大典却手头没有多少兵力镇守,城中百姓更是闻风而动,纷纷投效刑天军,他自知守不住凤阳府,在明知留下就是等死的情况下,朱大典就在刑天军包围凤阳府的前夜,带着家人弃了凤阳府,逃往了庐州。
    结果肖天健可以说没有耗费多少力气,便轻取了凤阳府,攻入到了凤阳府的皇城之中,彻底的控制住了凤阳府。
    (今日鸣谢老朋友辣死神!)G!。

第一百九十章 坐等上门
    说起来凤阳府貌似一场大战,但是实质官军兵力远没有刑天军多,而且战力也极差,两军只是隔河相望了几天时间,并未真正的交手,在两翼刑天军兵马渡过淮河之后,凤阳府的官军便直接崩溃,所以两军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像样的战事,官军便轻易的丢掉了凤阳府,故此这一战几乎没有什么可只得一提的东西。
    但是在刑天军攻下凤阳府的消息传至了丁启睿的耳中之后,对于丁启睿来说,无疑便如同五雷轰顶一般,一次高迎祥和李自成、张献忠之辈攻下凤阳府,崇祯可是大发雷霆,事后为此追究责任杀了不少的官员,这一次他坐镇南直隶,却还是丢了凤阳府,天知道朝廷会不会下旨逮问他这个督臣,治他一个坐失中都的罪名,砍了他的脑袋。
    所以闻讯之后的丁启睿可以说是火烧屁股一般的便从九江府蹿回了南京城之中,立即查问凤阳府一战的情况,当得知朱大典弃城而逃,跑到了庐州之后,更是气的他连斯文都顾不了,破口大骂朱大典是个废物,乃是一个祸国罪臣,当即写奏疏派人送往京师,弹劾朱大典,要求皇逮问朱大典,顺便将这个坐失中都的罪责推到了朱大典身。
    但是责任是责任的问题,凤阳府被破,就必须要想办法收回来才行,毕竟凤阳府乃是大明中都,皇帝老子的老家,朱家的祖宗陵寝所在,不同于其它地方,丢了就丢了,这里绝不能就这么丢掉,于是丁启睿坐镇南直隶,令大将黄得功率领两万大军,在监军万元吉的率领下立即调集庐州一带的官军,集结起总共三万大军,开始北凤阳府,但是丁启睿也知道,仅凭黄得功和万元吉这三万官军,是绝对不可能打得过刑天贼的这三万多人马的,去了也是给人家送菜,搞不好这三万生力军也会折损在凤阳府。
    所以他在调派黄得功和万元吉兵进凤阳府的时候,又令徐州方向守将孙应元领一万大军赶往凤阳府,从侧后方面夹击刑天军,这还不够,他接着便又令此时坐镇滁州的监军孔贞会提兵一万,赶往凤阳府汇合万元吉,夹击凤阳府。
    在调动了这么多兵马之后,丁启睿还是觉得没有把握,于是接着调遣淮安府一路人马,出淮安府汇合徐州兵从泗州一带直扑凤阳府,夹击刑天军。
    这一次丁启睿可谓是下了血本了,几乎将整个南直隶北部的兵马都调动了起来,严厉训令诸将,不得擅自后退,务必要将凤阳府克复,将贼军至少赶回宿州一带,挡住刑天贼继续南下威胁南京城,谁如若胆敢临阵退缩,定要将其逮问。
    这样的训令不可谓不严厉了,他让所有南直隶的官员们都明白,如果凤阳府拿不回来的话,那么大家伙都没有好果子吃。
    各地诸将得令之后,也都深以为然,因为他们也都知道凤阳府的重要性,一旦无法克复回来的话,朝中的皇肯定会再一次龙颜大怒,少不了又要逮问杀一批人来追究责任,于是各部得令之后,在四月底的时候,纷纷点齐了兵马,浩浩荡荡的杀往了凤阳府。
    而这个时候朝廷也得知了凤阳府再次被克的消息,崇祯急得是嚎啕大哭,跑到太庙之中跪在列祖列宗的画像面前,再一次给自己下了一道罪己诏,同时怒急的崇祯接着下旨,将逃到庐州的巡抚朱大典罢官逮问,送往京师问罪。
    这些动作崇祯做的是一气呵成,少有的迅速,可见的崇祯时下已经彻底急眼了,除了逮问朱大典之外,崇祯还严厉呵斥了丁启睿以及在庐州坐镇的监军万元吉,令其戴罪立功,立即收复凤阳府,否则的话,也将对其追责。
    崇祯的这种严厉的态度,无疑也给南直隶诸官敲响了警钟,他们眼下要么就继续阳奉阴违,等着被逮问杀头,要么就只能拼命去将凤阳府夺回来,于是在肖天健攻下凤阳府之后,整个南直隶都彻底被牵动了起来,一路路官军纷纷朝着凤阳府杀奔了过来。
    就连京辅一带的官军和山东的官军,这个时候也彻底又被牵动了起来,在顺德府坐镇的马科和白广恩接到圣旨,令其率部攻打彰德府,以此在北方牵制刑天军的兵力,而山东总兵刘泽清同时也在济宁接到圣旨,令其立即出兵进击归德府,同样在刑天军背后牵制,为南直隶的兵马争取时间。
    这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大明几乎都在这个时候又被搅动了起来,就连四川那边,四川巡抚邵捷春也下令调派蜀将张应元出川,顺长江而下,进逼荆州,试图从西南方向,对刑天军施压,迫使刑天军放弃对南京用兵。
    其实这个时候,崇祯已经不再考虑能否重新夺回凤阳府的问题了,他之所以连连调动兵马,其实只为了能拖住刑天军,迫使刑天军放弃攻打南京也就知足了。
    表面来看,似乎朝廷控制的地盘还很大,起码山东、河北、陕西、四川、江西、浙江、两广、云南等地还在朝廷控制之中,刑天军只不过仅仅是控制住了山西、河南、湖广三省,但是湖广的陷落,使得朝廷失去了非常大一个财源与粮食供应的基地,此消彼长之下,刑天军却获取到了一大块富饶的地域,使得刑天军有能力养活更多的兵,同时也获取了比较坚实的经济来源。
    到这个时候,朝廷方面的财政更是变得越发艰难了起来,为了应付这样大规模的战事,崇祯在四月底的时候,再一次下旨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固原、临洮、辽东、蓟镇,及保定、畿辅、山东、河北、南直隶各镇增加剿饷六百万两,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