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明-第6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军何曾见到过这样的场面呀!一个个兵将都被大炮轰的逃下了城墙,战战兢兢的躲在城墙内的脚下,一阵阵的跟着炮弹落下的震动而瑟瑟发抖,说什么都不敢登上城墙,吴大朴甚至悬赏招募敢死之士城墙御守,但是在这样的炮击之下,敢于应募的兵将却少之又少。
    这样的炮击一打就是三天时间,第二天下午,高达五层的西门楼便在重炮的齐射之下轰然倒塌了下去,连累着躲在城下的一批官兵也被瞬间垮塌下来的乱石碎砖顷刻之间掩埋在了废墟之下,一个坐镇西门的千总被轰得更是连尸身碎片都找不到了。
    大批民壮便在刑天军的炮火掩护之下开始在宽阔的护城河上架设浮桥,有过了无数次攻城经验的刑天军现在干这个已经是相当的轻车熟路了,他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掩护架桥的民壮,有人负责调度民壮,有人负责在外围砍伐木材,更有人专门负责运送各种物资,这都与肖天健麾下的参谋部分不开关系,这些参谋们不但是这场攻城战的策划者,同时也成为了组织者和实施者,明确的分工也确保了各种事务的顺利开展,即便是连伙夫们都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肖天健这一次大方的拿出了不少粮食,令临时组织起来的伙夫队做饭,凡是参与助战的民壮,在完成了交予他们的任务之后,便可以到吃饭的地方拿起大碗敞开肚子吃饱,现在大明最最不缺的恐怕就是饥民了,有人给饭吃,而且管饱,甚至还可能会吃上一片油乎乎的肥肉,这对于大批饥民来说,无疑是具有巨大的诱惑力的,哪怕是为了这片香喷喷的肥肉,豁出性命都有人愿意干,于是助战民众们干起活也敢于豁出性命的去为刑天军打通攻城的通道。
    与此同时大批随军而来的工兵营除了部分兵将带领民众去架设浮桥之外,另有大批的兵将则在大蜀山兵营一带大量的打造各种攻城器械,准备用来攻城。
    而城中的知府吴大朴也发了狠,眼看城外贼军炮火犀利,现在派人上去也是送死,于是干脆便在城内将西门和西水门还有北门都用大石条给堵死了起来,防止刑天军从城门之处攻入城中,并且他亲自带着家仆,就住在城西门内,坐镇这里的防御。
    他很清楚庐州府的城池的坚固性,以及城外护城河的宽度深度,刑天军既然集中了兵力要打西门,那么只要其它地方城门不开,吊桥不放,那么刑天军便根本没有机会从其它地方攻入城中,所以他也将城中兵力都基本上集中到了城西一带布防,暂时放弃这个时候阻止刑天军在护城河上架设浮桥填埋护城河,只等刑天军攻打城墙的时候,他再率部亲自登城迎头痛击刑天军也为时不晚。
    吴大朴是个比较聪明的人,也多少知道一点用兵之道,这种情况之下他作出这样的选择可以说是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明智之举。
    而在他看来,刑天军想要用大炮轰开五丈厚的城墙,没有十天半个月堆上几万斤火药,是基本上不太可能的事情,厚实的庐州府城墙就是他们的依仗,而刑天军恐怕也没有那么多的火药炮弹来摧垮城墙,他守住庐州城并不是没有一点希望。
    炮击准备仅仅进行了三天,确实如同吴大朴想的那样,刑天军着实经不起这样高强度的消耗,三天的时间各重炮营便几乎打掉了三成以上的弹药储备,这些弹药价值多少且不论,仅仅是从河南各地的火药作坊以及匠作营运至这里的花费便相当巨大,三天时间下来,虽然他们几乎剥掉了庐州城西城墙外面的城砖,露出了城砖覆盖的夯土城墙的主体,打得城墙主体上也是坑坑洼洼,但是却还远达不到对城墙起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所以考虑到下一步继续攻打滁州和南京城,可能还需要大批的弹药,于是肖天健便下令停止了这样高强度的炮击行动,转为了零散发射,震慑庐州城守军登城杀伤填埋城壕以及架设浮桥的民众。
    不过三天下来,刑天军这边收获也不小,助战的民壮越聚越多,许多人甚至是从几十里之外跋涉而来,为的就是吃上几顿饱饭,民众数量达到了三四万人,这么多人同时开工,往复运送土石以及木材,使得一段护城河终于被填平,形成了一条坚实的通道,另外还有几道浮桥也被架设了起来,基本上沟通了攻城的通道。
    而守军方面在这几天的炮击之中,根本无法阻止刑天军的架桥行动和填壕的行动,只能躲在城墙里面,不敢冒头,所以说炮击行动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六月二十一日,在肖天健的一声令下,刑天军各部开始了对庐州城的正式进攻,大批兵将推动着各种就地新打造出来的攻具,几路人马齐发,朝着庐州城攻了上去。
    守军这个时候也在吴大朴的督促之下,终于开始登上了残破的城墙,并且从其它三面城墙调来了几十门乱七八糟的火炮,架在了城墙上面开始发炮轰击城下的刑天军。
    战事一起就打得是如火如荼,城上城下的炮声几乎片刻都没有停息,炮弹在庐州城外的天空上交错飞过,落在各自的敌人头上,刑天军的炮火明显可以压制住城上官军的炮火,而且精准度也远超过官军的大炮,时不时的会有守军的大炮中弹,被掀翻到城墙内部,打得城上官军是抱头鼠窜。
    可是毕竟刑天军是强攻坚城,在官军第一天的反击之下,损失也不小,架设好的两座浮桥被官军击毁,不少攻具也被破坏,死伤兵将近二百余人,但是却未能攻上城墙。
    紧接着肖天健又连续对西城墙发动了三天的猛攻,但是终因城墙太过坚实,守军尚有一定的士气,使得他们三天的强攻行动都未能取得进展,损失兵将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可见在这个时代,火器虽然已经逐步的取代冷兵器的情况下,但是却还不能彻底的在攻坚战之中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不过肖天健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庐州城此次必破无疑,一切仅仅是时间而已,他还有一个杀手锏尚在手中把握着没有祭出,一切只要等他祭出这个法宝的时候,庐州城必定会被他拿下。
    倒是与此同时在安庆府的刘耀本,却正面临着一次很严峻的考验,因为九江府和池州的官军这个时候杀到了安庆府的城下。
    (今天看罢打赏之后,实在是让俺内牛满面呀!很长时间没见过这么多打赏了!所以干脆来个五千字大章回报弟兄们!今天特别鸣谢feng41501、不喝西北风二位弟兄的打赏了!我晕!韩、光居然是违禁词!这让我怎么写呀!韩、光美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武将呀!)

第二百零九章 老对头的命运
    大批官军乘船从长江上抵达了安庆府一带,靠岸之后便开始在韩、光美和黄得功的率领下扑向了安庆府。
    黄得功这一次真是憋足了一口气,现在提起刑天军,他便恨得是咬牙切齿,他这辈子从没有如此屈辱过,碰上刑天军他就要倒大霉,只要碰上一次,他便要败一次,每每他重新复振起来,便很快又栽在刑天军手中,可以说从来没有在刑天军手中占到过半点的便宜。
    这一次他丢光了兵马逃到滁州之后,当即便被丁启睿下令给暂时抓了起来,关在了滁州大牢之中,本来以为自己可能要被朝廷砍头了,可是最终丁启睿实在是无将可用,还是咬着牙重新启用了他,黄得功又一次得以带兵来攻刑天军,所以黄得功这一次可以说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带着这五千池州兵,日夜兼程的便杀到了安庆府城下。
    而那个韩、光美则带领了一万多九江府的官军,也很快赶到了安庆府,和黄得功汇合在了一起,黄得功现在是待罪之身,所以便只能听从这个韩、光美的调遣。
    二人碰面之后,韩、光美便令黄得功负责攻打安庆府的东门,而他则负责攻打安庆府的西门,两方夹击安庆府,誓要将安庆府一举夺回才行,于是二人各自领兵便开始对安庆府发动了猛攻。
    刘耀本奇袭安庆府,控制了安庆府的城池之后,便立即在城中进行了安民,入城之后他仅仅是抄没了城中官府的官吏以及几个大户之家,但是对城中其它居民,尽可能的做到秋毫无犯,并且在他攻占安庆府的第二天,便强令城中的粮商开门营业,并且不许他们高价卖粮,确保城中居民不会因为他们的行动而忍饥挨饿。
    另外刑天军的兵将在城中行走,也要平买平卖,不许任何人强买强卖抑或是扰民,即便是对那些俘虏们,也不打不骂,当兵的每个人发给五两银子,令其出城各自回家,让他们今后莫要再给官府卖命了,其中不少的官兵当即便表示不要这银子,愿意跟着刑天军干,于是刘耀本也就地便将这些俘虏挑选了一番,留下了几百人编入到了各营之中,补充了自己的兵力。
    经过几天时间之后,城中居民便基本上安定了下来,比起官府来说,刑天军虽然实行军管,但是刑天军的军纪森严,极少出现祸害百姓的事情,入城之后只发生了两起刑天军兵卒扰民的情况,一次是一个兵卒贪恋一个女子的美sè,半夜跳入这家人的院子,强暴了这个女子,另一次则是一个兵卒晚上巡夜的时候,潜入一户人家偷东西,但是被这家人发现,叫喊之下,这个兵卒杀了这家人的男人,逃离了院子。
    但是两起案子告到了刘耀本哪儿之后,刘耀本当即便令近卫在军中彻查,当即揪出了这两个家伙,二话不说便当众问斩,人头挂在了城头之上,所以安庆府百姓为此对刑天军连声称赞,所以基本上没有多少人仇视他们。
    经过几天休整之后,刘耀本所部也基本上恢复了体力,精气神都回到了他们的身上,并且在城中获得了大批官府储备的粮食物资以及部分器甲,就此增强了他们的装备。
    随着韩、光美和黄得功所部的到来,刘耀本丝毫没有怯战,先是收缩兵力入城驻守,连续在城上打退了东西两面官军的数次进攻之后,突然之间刘耀本便率部大开西门,率领了一营人马杀出了安庆府,扑向了正在西门外列阵的韩、光美所部,一交手便打得韩、光美屁滚尿流,不得不率部撤出了十几里远,才收住了兵马,如果不是刘耀本兵力不足的话,这一战便基本上能要了韩、光美的命,但是既便如此,吓得韩、光美也不敢再对安庆府强攻了。
    倒是黄得功那边头两天打的很热闹,也很坚决,黄得功亲自督阵对东门发动反复的攻击,但是被击退了数次之后,黄得功便也消停了下来,不是他不想再打了,而是他麾下的池州兵不愿意打了,这些池州兵不是黄得功一手调教出来的人马,虽然这一次丁启睿令黄得功统驭他们来供安庆府,但是兵将之间并不熟悉,而且这五千池州兵训练很差,装备也不怎么样,根本毫无斗志,几次强攻下来,非但没有能取得任何战果,反倒是损兵折将,于是便不想再打下去了。
    黄得功不是亲手带出来的兵,虽然想要这次一雪前耻,但是当兵的不干,他也不敢逼的太紧了,一旦逼急了的话,这些官兵说哗变就哗变,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当初的四川总兵邓玘在樊城便是因为手下兵将哗变,逼得他跳墙逃走,结果摔死在了墙下。
    黄得功深知带兵之道,知道这种情况下只能由着众兵,只得不情不愿的停止了攻城,远远的在城外于守城的刑天军部众对峙。
    刘耀本其实打的也很艰难,他手头上每个火铳手来的时候不过只带了四五十颗纸壳弹,因为冒雨行军,一些纸壳弹还受潮报废了,能用的铳弹数量很有限,三天打下来,便基本上弹药告罄,不得不令诸兵就地取材,利用缴获安庆府的火药另外搜集铅锡之物,自行补充弹药。
    这也幸好是比较原始的火枪,要是后世的步枪的话,那么刘耀本估计现在就已经抓瞎了,自造弹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此一来,才补充了一批弹药。
    先打怕了韩、光美之后,刘耀本便转头盯住了城东的黄得功所部,当得知这次又是黄得功率部过来的时候,刘耀本听罢之后便笑了起来,他们和黄得功还真是有缘的很,自数年前第一次碰上黄得功,和黄得功交手之后,到现在他们已经和黄得功过招不止数次了,这个黄得功还真是有点小强的本s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如果换作其他人的话,早就只要听到刑天军的名号,就望风而逃了,可是这个黄得功还真是有勇气,居然又一次带兵找到了门前,难怪有人送他外号黄闯子,还真不能不佩服他的顽强和勇气。
    于是刘耀本在六月十九这一天,留下了部分兵力继续盯着城西的韩、光美所部,而他又一次故技重施,率领了一个半战兵营杀出了西门,直扑向了黄得功。
    黄得功也正好是经过了一番动员,又是许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