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明-第6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看,虽然建奴大军已经溃败,可是这正白镶白两旗,却并未混乱,他们正在朝两翼散开,将溃败下去的建奴兵马让过去,而大中军的骑兵却居中衔尾追杀这些建奴溃兵,在战场上却看不到这样的情况,他们如果继续追下去的话,那么建奴的两白旗便处于他们两翼位置了,这两旗鞑子兵,兵力远超过他们不少,只需兜截过去,便能掐断这支大中军骑兵的退路,一旦如此,这些大中军的骑兵恐怕要危险呀!”
    吴襄的话说罢之后,诸将定睛望去,果不其然却是都看出来了战场上局势的变化,一些人的脸色顿时便大变了起来,有人骂道:“这该死的建奴果真狡猾异常!居然想要利用这些溃兵,来吃掉这支大中军的骑兵,如果让他们得逞的话,无疑大中军那边便要兵力大损了!军门,还是速速通知大中军那边的王副帅,让他速速下令收兵吧!”
    吴襄听罢点头道:“既然他们现在已经是我们的友军,理当如此,来人,速速去通知王副帅,请他赶紧下令收兵,莫要中了建奴鞑子的圈套!但愿这会儿还来得及!”
    他的话音一落,在山海关西面的西罗城方向,便响起了一阵急促的号声,同时伴着号声,还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鸣金声。
    吴襄听到这阵声音,有点惊诧的扭头朝着西罗城方向望去,惊叹道:“这位王副帅看来也看到了情况不妙,已经先一步下令收兵了!厉害!果真厉害!这下咱们不用担心了!速速安排人去准备酒肉,本官要亲自去为大中军及三军将士祝捷!……”
    吴襄在山海关城楼上看到的情况,王承平在西罗城的城楼上岂能看不到?而且王承平手中还有大中军特有的千里眼,对于战场上的局势看的比吴襄还要清楚,更加上王承平这些年来,打的仗一点也不比吴襄少到哪儿去,也早已是久经沙场的老姜了,又岂能看不出多尔衮打的主意?
    所以他在看到多尔衮直领的两白旗的鞑子兵的行动之后,便很快判断出了多尔衮的想法,眼看着麾下出关逆战的骑兵们已经杀出了不近的距离,再如此追杀下去的话,便真的要陷入到多尔衮的包围之中了。
    于是王承平也不敢怠慢,当即便下令吹撤退号,并且鸣金收兵,令出关的兵将立即撤回关内。
    而此时正在关外杀的兴奋的大中军骑兵们,突然之间听到了背后传来的这阵急促的撤退号声以及急促的鸣金声,都有点不高兴,甚至于可以说是不理解,在他们看来,这是难得的击溃这支建奴大军的机会,想想他们一四千不到的三个营的骑兵,一举便摧垮建奴数万大军,这可是天大的功劳,现如今他们眼看便要成功,可是背后的王承平却突然间下令他们撤退,这一点让这些出关逆战的骑兵将士们都有些不理解,甚至是生出了满肚子的牢骚。
    但是大中军的军令森严,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指挥,这绝对是一条铁律,不容任何人触碰的高压线,以前的时候,便出现过临战有的军将杀上了性子,不听号令继续自行其是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肖天健是绝不手软的,哪怕是不听号令的军官领兵打了胜仗回来,也绝不记他们的军功,甚至还要给予违抗军令军官极其严厉的处分,撤职都是轻的,直接除去他们军籍收押就已经算是便宜了!
    虽说肖天健也知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也往往充分的给手下放权,以免因为后方的主帅不清楚战场的情况瞎指挥,了解情况的主将却只能听命,最终导致战场的失利,但是他这种放权,仅仅是放权给直接控制战场的主将,却并不放权给接受指挥的军官,下面执行命令的军官,是必须要服从听命于直接控制战场的主将的,这一点是分的十分清楚,所以刑天军这些年来,作战出差错很少,主将是有着充分的自主权的,这也是刑天军诸部屡战屡胜的原因之一。
    所以这会儿听到撤退命令的骑兵将士们,虽然不明白背后指挥的王承平为何在这个时候要下令收兵后撤,可是他们却不敢在战场上违抗军令,一个个只得拉住了马缰,一个个带着满肚子的不满,拨转了马头,在各自军官的统御之下,开始朝着来路上撤退了回去。
    多尔衮这会儿心情很是激动,一方面是怒气冲天,为这一天的败仗感到愤懑,一方面却又在暗自高兴,眼看着左右两白旗的兵将正在兜过去,刑天贼的骑兵眼看着便要落在他的圈套之中,他正待下令溃退的建奴军立即就地布防,拼死堵住这支刑天贼的骑兵,令两翼开始包抄截住他们的退路,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对方关城方向却传出了鸣金之声。
    随即这支刑天贼的骑兵,便如臂使指一般,集体拉住了马缰,开始拨转马头,朝着关城方向撤去,根本没有在乎他们眼前这几万溃败的建奴军,好像这几万建奴大军根本就不是什么肥肉一般,弃之如同敝履,便开始撤兵。
    气的多尔衮差点没从马鞍上一头栽下战马,大叫到:“传令阿济格和多铎,令其立即追上去!不能轻易让这支刑天贼安然撤回关内!传令炮手发炮击敌,总之不能让他们这么走了!”

第三十六章 铩羽
    刚大中军骑兵杀出关的时候,迅速的和建奴军绞缠在了一起,建奴军大溃之后,这些大中军骑兵也始终追杀在建奴军背后,所以虽说建奴的大炮不少,却投鼠忌器根本不敢发炮轰击这些大中军骑兵,一些前出到关下的炮手,眼看着大中军骑兵呼啸而至,被杀的不得不丢了他们的火炮,掉头逃走,结果还被大中军的骑兵炸掉了一批大炮,眼看着如果大中军还不收兵的话,后面陈布的那些重炮也要被大中军骑兵杀到面前了,这些炮手们无不惊慌异常,只想赶紧撒丫逃了拉倒。{最快文字章节阅读};
    现如今大中军骑兵一停止追击,开始后撤,便立即和他们己方的溃兵拉开了距离,于是这些建奴炮手们这得到了一次开火的机会,随即多尔衮又传令他们,令他们发炮轰杀这些大中军骑兵,于是这些汉军炮手不敢怠慢,赶忙便七手八脚的调整大炮,瞄准后撤的大中军骑兵,开始接二连三的发炮轰击了起来。
    一颗颗炮弹很快便呼啸着飞入到了战场之中,在关外战场上掀起了一团团的土石,各种炮弹更是蹦跳着朝前疾飞,沿途所过之处只要有人马阻路,当即便被这些炮弹撕碎,一些大中军骑兵立即便被打翻在了战场上,凡是沾住炮弹的,不死也残。
    好在骑兵距离建奴群炮有些距离,而且建奴用的皆为实心弹,少有使用散弹的,而且骑兵冲阵,队形也远没有步兵那样的密集,骑兵相互之间要留下一定的距离,以免发生自相冲撞,故此虽然在建奴军的炮击之下,这些正在撤退的大中军骑兵付出了一些伤亡代价,可是整体上伤亡数量却并不算太多,军官们在遭到炮击之后,立即催动战马,大吼着令手下的骑兵们散开避炮,一边加速开始朝着关门方向驰去。
    这个时代建奴一方的大炮虽然也射程威力客观,采用的也是新式的红夷大炮的铸造方法,但是在操作方面,却远不如刑天军火炮那种比较完备的操作系统方便,想要直瞄准确的轰击高速移动的点状目标,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别说他们,即便是操作方面要远胜过他们许多的大中军的大炮,想要干这个也根本不可能,所以虽然轰轰隆隆建奴的炮手们打的热闹,战场上到处都腾起着一团团的尘烟,可是大面积的杀伤大中军骑兵的情况却并没有发生。
    这种情况下大中军骑兵都有死的觉悟,即便是看到个别袍泽中炮落马,也不能施以援手,在没有完全掌握战场控制权的时候,救助伤亡的兵卒,无疑使一种愚蠢的做法,这一点在每个人心中都很是明了。
    个别中炮受重伤摔倒在战场上的兵将,一边惨叫着,一边破口大骂,许多人都立即自己动手,了结了自己的性命,而一些战马被打翻的兵卒,则立即爬起来朝前猛跑,旁边经过的骑兵往往都会施以援手,拉他们上马,一起后撤,整个骑兵们撤退的速度非常迅速,如此一来也减少了伤亡。
    而阿济格和多铎各自率领着一批建奴骑兵,正在两翼包抄,当看到大中军突然间鸣金后撤,于是他们个个都破口大骂了起来,眼看着到嘴的肥肉就这么要从眼皮下面溜走,他们如何甘心,不待多尔衮的命令传下来,他们便纷纷开始催动兵马,加速朝着后撤的大中军骑兵们追了过去。
    两路建奴骑兵迅速的出现在了这些大中军骑兵的左右后侧位置,呼啸着朝他们追来,这让那些大中军骑兵将士们顿时明白了王承平为何突然间令他们放弃追杀建奴溃兵撤回关内了,原来建奴并未真就全军崩溃,而是使了诡计,想要吃掉他们这些兵马,于是他们的满腹牢骚顿时便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诸营兵将立即快马加鞭开始后撤。
    也正是王承平的决定,使得形势立即转危为安,这些出关骑兵,抢先了一步后撤,根本没有给建奴军留充足堵截他们的机会,虽然阿济格和多铎也算是卖了全力,率部拼命的追击,但是也仅仅是咬住了这些大中军骑兵的尾巴,斩杀了少量战马力尽而未能及时撤回关内的兵将,未能将这三四千骑兵留在关外。
    反倒是阿济格和多铎率兵追的太紧,一路一支撵到了关下,结果这两旗建奴骑兵,进入到了城墙上守军的炮火有效射程之内。
    在王承平的要求之下,城上的守军很乐意这会儿再给建奴一个厉害瞧瞧,于是城上的那些明军炮手们,一个个精心调整了炮口,就在王承平的一声令下,一起点火发炮,结果百炮齐鸣之下,一个覆盖过去,反倒是追杀大中骑兵的那些建奴骑兵,顿时被轰的人仰马翻,折损的兵马,比他们斩杀的大中骑兵还要多不少。
    阿济格和多铎这悻悻的下令收兵,说是收兵回营,其实这只是好听的说法,对于建奴军来说,完全就是铩羽而归,不得不夹着尾巴灰溜溜的撤离了关下,回到了建奴关外的大营之中。
    这一天激战下来,多尔衮可以说是标准的铩羽而归,派出诸军轮番强攻关城,但是却可以说是寸功未建,反倒是损兵折将,粗略盘点一下,今日一天下来,他们建奴一方便死了近两千人之多,伤者更是两倍于此,这些伤者估摸着还要再死一半以上,这一天下来,等于他麾下兵将便死了四千人左右,整个山海关下面,他们建奴军的尸体遍地都是,直到天黑下来的时候,还能听到战场上没死透的建奴军的惨嚎之声,如同夜枭一般的令人毛骨悚然。
    更让他愤懑的是因为他的轻敌,没有预料到大中军会赶来这么快,并且投入到战场之中,还给他来了一个出关逆袭,结果造成他麾下汉军旗和蒙古八旗几乎全部崩溃,而他却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大中军的骑兵们好一通屠杀之后,耀武扬威的安然撤了回去,这无疑对他们建奴军一方打击非常大,使得他麾下的建奴军一时间士气大跌,估摸着没有两天的调整,是无法再发动对山海关的进攻了。
    分析一下眼下的情况,多尔衮可以完全确定,山海关总兵吴襄和守军已经尽数投靠了刑天贼,而且刑天贼眼下也已兵至了山海关,那么下一步他攻打山海关,无疑便要面对大中军和明军的联合对抗了,而且大中军的加入,也使得本来兵力薄弱的山海关明军得到了极大的补充,使得防线变得更加稳固了,他再想轻取山海关,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于是多尔衮下令三军后撤重新扎营休整,收殓这一天激战下来阵亡兵将的尸体,同时救治伤兵,重振士气,准备再战,同时下令汉军旗的跟役开始就地打造重型的攻城器具,为下一步攻城做准备。
    另外多尔衮派人朝后面的皇太极亲率的大军送回消息,一边自陈有罪,一边将山海关的情况告知皇太极,请皇太极定夺下一步的方略。
    总之这一战下来,建奴一方在山海关一带,可以说是撞得头破血流,嚣张气焰顿时被打压下去了不少。
    而山海关关墙内部,在入夜之后,却是一片欢腾之声,吴襄亲自带着家丁和部将们,携带了一些酒肉来到了西罗城向王承平以及此次先期赶来应援的大中军将士祝捷。
    王承平谢过了吴襄的好意,收下了吴襄所赠的肉食,但是却婉拒了他所赠的那些酒水,告知吴襄,大中军有军法规定,阵前军中不得饮酒,即便是饮酒也只能是大战之后奏捷方能喝酒,这一点吴襄颇为佩服,因为军中禁止酗酒,历朝历代军中都有规定,但是真正执行的却少之又少,特别是军官一级更是视此规为无物,许多军将都喜欢在军中喝酒,但是唯有大中军,对这条军纪彻底执行了下去,连王承平这个大中军左路军副帅,也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