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明-第7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李自成还期望着肖天健率军北伐,即便是能攻下北京,但是起码也消耗非常大,而且他在听闻建奴趁机也挥师南下,试图入关抢夺燕云之地的时候,这个消息几乎让他喜出望外,以他对肖天健的了解,肖天健肯定不会轻易将燕云之地让给建奴,所以这个时候肖天健率军北上,铁定会跟建奴大军展开一场大战。
    而虽然李自成没和建奴交过手,但是从这么多年来大明倾尽国力,和建奴的屡屡大战之中败多胜少,他认为肖天健想要战胜建奴,虽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就算他能打赢,最终也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于是他立即下令,在郧阳大败之后的六月份,开始将兵力开始从陕西西部收缩,再一次开始朝着西安府一带汇聚,并且囤积粮秣,磨刀霍霍只待肖天健在北方和建奴厮杀个两败俱伤之后,他便趁势起大军再一次兵分两路向潼关和郧阳进兵,趁势一举攻入河南和湖广两地,彻底扭转时下他大顺的困境。
    可是到了七月底的时候,一个消息从北方传入到了西安府之中,让李自成顿时如同遭了雷劈一般,惊的是目瞪口呆。
    就连他麾下的诸将听闻此消息之后,也一个个都大惊失色,原来他们得知了肖天健先在通州歼灭入关建奴近四万人之后,进而集结重兵前往山海关,又在山海关外和建奴大军决战一场,并且再一次大败建奴大军,两战下来,生生干掉了近半南下的建奴大军,打的建奴仓皇退回到了辽东。
    这个消息不但令李自成大惊失色,而且也彻底断绝了他想要再和肖天健一决雌雄争霸天下的念头,建奴的厉害,天下人可以说是尽人皆知,而肖天健据说北伐仅仅是集结了十万大军,不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打通了京杭大运河,一直杀之了山海关,而且以弱势的兵力,将凶顽的建奴大军,打了个丢盔弃甲,那么肖天健麾下的大中军就不是他可以对抗的了。
    再想想他这半年来主动发起的潼关之战和郧阳之战,两次他的大顺军都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但是却被大中军打的落花流水,现如今以他的实力,如果还想和已经快要腾出手的大中军为敌,恐怕下场会非常惨。
    于是就在得知大中军山海关大捷的消息之后,李自成便立即将宋献策等谋臣招至了他的“宫中”,问计于宋献策等这些谋臣,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第一百二十五章 觐见
    宋献策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利用精通占卜,并且利用这种手段装神弄鬼招摇撞骗的骗子罢了,也不能说他没有一点本事,比起常人眼光还是要强一些的,而且很会察言观色,所以自从投靠了李自成之后,因为他巧舌如簧,深得李自成的信任,许多事情都要问计于宋献策。
    宋献策之所以鼓动李自成称帝,其实说白了,还是因为他对肖天健很是不满的缘故,本来宋献策和牛金星相识,而且颇受牛金星的重视,为此牛金星投靠肖天健之后,私心作祟之下,为了在肖天健手下获得更加巩固的地位,想要拉宋献策入伙,成为他的助力,于是曾经向肖天健举荐宋献策。
    但是牛金星却没有料到肖天健对于半身弄鬼的事情并不感兴趣,他更欣赏的是堂堂正正一枪一刀的来打天下,所以对于牛金星的举荐并未重视,结果是宋献策巴巴的等着肖天健派人来请,期待着能进入刑天军之中,凭着他三寸不烂之舌混个一官半职,从此之后光宗耀祖,但是没成想等来等去,肖天健却根本就没有理他这个茬,在牛金星举荐了宋献策之后,对其视若罔闻,根本就没有派人去请宋献策出山。
    宋献策得知肖天健根本就没有兴趣搭理他之后,失望之余便对肖天健心怀恨意,心道既然你姓肖的不待见老子,老子岂能吊死在你这棵歪脖树上?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思量再三之后,大明朝廷肯定是不成了,至于建奴宋献策是根本没有考虑,这个时候天下尚有和肖天健一较高下的似乎也只有李自成了,于是干脆宋献策便直奔汉中,在经人举荐之后,投到了李自成门下。
    经过很短时间,宋献策便在李自成手下脱颖而出,成为了李自成最重要的谋臣,当得知肖天健在南京称帝建立大中朝的消息之后,宋献策便鼓动李自成也在陕西称帝,一是希望李自成起码在名头上不输于肖天健,能在名义上跟肖天健平起平坐,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希望李自成能利用这个称帝的身份,招募更多的兵马于肖天健抗衡,总之宋献策是想要给肖天健添堵,以报肖天健对他不闻不问之仇。
    但是宋献策在鼓动李自成称帝之后发现,这么做其实相当愚蠢,以李自成的实力,现在根本已经没法和肖天健相抗衡了,肖天健实质上已经统治了山西、河南、湖广、南直隶、四川以及辅南等地,甚至于连陕北一带,也已经成了肖天健的势力范围,其实力已经远超李自成十倍甚至于百倍有余,所以李自成想要和肖天健对抗,基本上毫无胜算可言。
    李自成唯一夺取天下的机会便是利用肖天健率兵北伐这个空档,能在短时间之内攻入河南和湖广之地,抄了肖天健的后路,但是让宋献策没有想到的是大中军的凶厉程度超出了他的预计。
    潼关和郧阳两战,大顺军都是在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却反被兵力很少的大中军给打的大败亏输,非但没有能成功攻入河南和湖广之地,相反连汉中一带也遭到了大中军的报复性袭击,连他们的根基之地,也被大中军搅了个天翻地覆。
    虽说看似李自成仅半年间,势如破竹的拿下了陕西西部等地,获得了不少的地盘,但是宋献策很清楚这些地方不管是人力还是财力乃至是物力资源,都根本不足以支撑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大中朝相对抗。
    而且他也看出来李自成对于手下那些大将并没有像肖天健那样的控制能力,他那些手下的大将,虽然不能说各个都是庸才,但是却基本上都是残暴不仁之辈,为了扩张实力,他们对于新占之地非但没有休养民生,相反比起大明的横征暴敛还要加一个更字,他们不断扩兵的结果是便需要更多的粮食物资供应,陕西的百姓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天灾**,早已是苦不堪言了,有限的富户虽然还有一些积蓄,但是大顺军所过之处,陕西的富户几乎被一扫而空,被杀了个干净,单抢富户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于是他们转而对普通百姓下手,青壮被裹挟入军,老弱被弃之荒野,军纪败坏到了极点。
    为此宋献策还多次提醒李自成,这么一直扩军不是办法,而且请李自成要对控制区内采取休养民生的政策,严控军纪,否则的话定会闹得天怒人怨,最终失去民心。
    但是在这件事上,李自成却并没有听宋献策的,虽然李自成也下旨要求麾下兵将严格军纪,不得祸害民众,可是这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罢了。
    李自成一直想要尽快壮大起来,获得和大中朝相对抗的能力,对于停止扩军这件事,李自成并未采纳宋献策的建议,而是一意孤行,继续不断的扩张兵力,如此一来什么息养民生都成了空谈,他们的行动几乎彻底破坏了陕西境内的农业和商业,使得本已残破不堪的陕西更加变得荒凉了起来,民心到了这个时候,也已经不再像当初那样,对大顺军一呼百应了,甚至于一些地方的民众为了自保,联乡结寨组织武装,开始和大顺军相对抗了起来,也从根本上彻底的动摇了李自成大顺政权在陕西的统治。
    现如今当听闻肖天健领兵,先是在通州、山海关大败建奴大军,接着便又轻松取下了大明京师北京城,这一下宋献策便马上意识到,李自成已经完了!
    当李自成派人召见他的时候,宋献策来到了李自成的“宫中”面见了李自成,听罢了李自成的问计之后,宋献策立即便看出了李自成已经萌生退意,已经不再幻想着和肖天健争夺天下了。
    事已至此,宋献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辅佐李自成重振实力,于是宋献策考虑再三,给李自成提出了一个建议。
    李自成听罢之后,先是勃然大怒,险一些让人将宋献策推出去砍了宋献策的脑袋,但是在宋献策的规劝之下,李自成也不得不承认眼下宋献策的建议,可能是他唯一的出路了。
    于是李自成在七月末的时候,再一次派出了田见秀,令其赶赴北京面见肖天健。
    (为了新书,这两天严重失眠,整个脑子都乱哄哄的!总想理清头绪,却偏偏越理越乱!罢了!还是先写老书,今天两更!这章字数太少了,没法给弟兄们交代!)

第一百二十六章 老友来朝
    田见秀这次受命赶赴北京,其实是不情不愿的,早在李自成称帝的时候,田见秀便知道李自成这么做,必将导致和肖天健全面反目,但是他也无法出言劝阻。
    而且田见秀这两年日子过的非常不顺心,本来他是跟着李自成最早的老人,历来在李自成手下都是最重要的人物,但是这两年,不知因为什么,田见秀明显的感觉到李自成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信任他了,而且像刘宗敏等人,也开始刻意的排挤他,使得他在李自成手下很不如意,处处都受制于人,而且要看刘宗敏等人的脸色。
    就连远比他追随李自成晚的郝摇旗,现如今也在大顺军之中,地位远超过他许多,像刘宗敏、李过、郝摇旗等人,现如今都是大将军,可是他却还只是一个偏将军,就连李双喜的地位都超过了他,李自成也对他似乎有些回避,很多事情不再跟他商量,等于将他给架空了起来,仅仅是让他管一些不重要的琐事。
    为此田见秀还试图和李自成谈一谈,问问李自成为什么,但是后来又个手下一语道出了其中的缘由,让田见秀对李自成顿时大为失望,这段时间也懒得再找李自成多说什么了。
    其实田见秀之所以被李自成所忌讳,并且受到其他人的排挤,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田见秀和肖天健的关系。
    从最早在陇州的时候,田见秀便和肖天健的关系处的不错,后来李自成屡屡有求于肖天健的时候,都是派田见秀出马,肖天健都以礼待之不说,还有求必应,所以李自成便开始怀疑田见秀和肖天健之间,有一些说不清的关系,于是便逐渐的疏远田见秀,特别是这两年肖天健崛起之后,可是李自成却混的相当不如意,李自成更是不敢再对田见秀信任,以至于其他人也开始疏远田见秀,并且刻意的排挤田见秀。
    幸好田见秀在李自成军中属于老资格,而且为人和善,颇有一些人缘,才没有彻底被排挤出去,但是也使得田见秀在李自成的手下渐渐的失势,成为了一个无关紧要之人。
    这使得田见秀相当不满,但是田见秀也是个相当隐忍之人,在了解了问题出处之后,并未表现出他对李自成的不满,而是干脆便来了个不闻不问,刻意的收殓锋芒,如此一来,虽然李自成不再信任田见秀,但是也没有对田见秀怎么样,只是将其置于一个无关紧要之地,不再多管他什么了。
    但是田见秀内心之中,却对李自成早已是心怀不满,默默的等待着机会。
    现在李自成在看出来他的狗屁大顺军根本就不是大中军的对手,而且在肖天健腾出手之后,他已经是陷入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之中,于是终于开始服软,想要让田见秀作为一个中间人,去找肖天健为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找寻一个未来的出路。
    田见秀这个时候才又一次被李自成想起来,并且将他提拔为了左将军,派他出使北京,去找肖天健谈判。
    田见秀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带着几十个随从以及二十万两白银,离开了眼下被李自成改称为大兴城的西安府,一路上先是抵达了眼下由大中军控制的鄜州,在那里见到了李自成的仇人高杰。
    现如今高杰在投靠大中朝之后,已经成为了第一镇军的一员营将,虽然名义上是一个营将,但是实权却并不小,在主力北上之后,他麾下的三千官军,重新被大中军整编,裁撤老弱,补充新兵另外接受大中军给他充实的三百中低级军官之后,他麾下已经有三个战兵营,主要负责镇守鄜州,防备李自成的大顺军向北攻打大中军控制的延安府,近段时间已经多次和李自成的小股大顺军发生交手,而且是屡战屡胜,使得李自成虽然痛恨高杰,但是也没敢大举对鄜州以及合阳县等地用兵,如此一来高杰和驻守潼关的大中军兵马遥相呼应,便控制住了李自成向东北发展,暂时和大顺军形成了对峙的形态。
    田见秀因为要赶往北京城,于是便选择了走鄜州从韩城一带进入山西,然后再从太原、宣大进居庸关入北京城,面见肖天健,在鄜州田见秀见到了高杰。
    两个人见面之后都很是有些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