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明-第7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军钳形攻击,同时向建奴的盛京进发,建奴到时候还能如何!呵呵!这一战不能拖的时间太久,一旦动手,就必须在入冬之前,基本上把仗打的差不多,时间最多也只有半年,一旦冷下来之后,以辽东的气候,我军便无法继续攻击了!
    所以要打的狠打的快一些,另外méng古诸部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启奏圣上,méng古诸部那边又几个部落已经答应,一旦我朝对建奴用兵的话,他们愿意派兵配合我朝攻打建奴,总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讨便宜报仇的机会,他们是很乐意帮忙的!”李信笑着答道。
    “呵呵!méng古诸部这些年被建奴压制的厉害,跟着建奴当狗tuǐ子已经没便宜可占了,所以便掉过头来充当我们的狗tuǐ子,既然是狗tuǐ子,就要让他们又便宜占才行,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做事卖力,那么俘获的财物和奴隶可以给他们三成,作为对他们的赏赐!
    还有,有关多尔衮和皇太极跟我们谈和的条件,都散布出去没有?”肖天健一件件的问下去。
    “早已散布出去了,微臣在南京的时候,便暗中安排将奴酋皇太极和多尔衮各自派人和我朝谈和的条件都散布了出去,现如今据细作回报,皇太极和多尔衮得知对方试图利用我朝除掉对方的时候,都异常震怒,皇太极已经下旨要革去多尔衮和多铎亲王之职,收回两白旗的控制权,但是多尔衮却拒不接旨奉诏回盛京待罪,而是宣布皇太极必须要退位,总之两方现如今剑拔弩张,如果我们不动手的话,他们估计也要先打起来了!”李信接着答道。
    “好!狗咬狗一嘴máo!他们最好自己把猪脑子打出来拉倒!不过建奴也不是傻子,虽然他们内斗,但是皇太极和多尔衮都不会现在动手,他们肯定已经得知我朝在集结兵力,准备北伐了,所以现在朕以为他们闹的虽然厉害,可是还不会马上自己打起来。
    我们不要指望他们自相残杀,想要解决他们还要靠我们自己,现如今已经四月,时间不能再拖了,一旦到入冬下雪之前,还打不垮他们的话,冬天我军便无法继续大规模的行动,而且在入冬之前,还要囤积物资越冬,故此越快动手越好!”肖天健笑了一回之后,这才正sè对他们说道。
    “微臣末将遵旨!”诸将立即各个振奋jīng神答道。
    “再给你们十天时间准备,十天之后便开始吧!”肖天健大手一挥对诸将大声说道。
    四月十三这一天,被参谋总部定为了北伐的开始之rì,肖天健不辞辛苦,亲自赶到了山海关,参加了在山海关集结的大中军的誓师,并且当众斩杀了近期抓到的建奴潜入关内的十几个细作,祭旗之后宣布开始出征。
    肖天健重重的将酒碗摔在了地上之后,从腰间拔出了一把锋利的腰刀,高高的举过头顶,锋锐的刀尖直指苍穹,刀锋反shè出了一道寒芒,大吼道:“杀奴!”
    数万集结在山海关的大中军山呼海啸一般的发出了一片:“杀奴!杀奴……”的吼声。
    一支支人马发出着隆隆的脚步声,踏着行军鼓的鼓点声大踏步的走出了山海关,各sè盔缨汇聚在关外的道路上,旌旗蔽rì,铁甲锃亮,如林一般的刺刀闪烁着点点的寒光,如同巨龙身上的鳞片一般闪闪发光,一ménmén各型大炮,在骡马的拖曳之下,炮车的车轮隆隆的碾过路面,朝着关外行去,数路纵队如同几条巨龙一般蜿蜒朝着关外行进……
    肖天健誓师之后便来到了山海关的mén楼之上,驻足于mén楼上目送着他的兵将从这里走向关外的战场。
    他知道这些兵将并不是第一支出征的人马,在关外的宁远城,这个时候首批集结的辽东军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已经于今晨在罗立的率领下扑向了锦州城,首先对盘踞在锦州的建奴发动了进攻。
    不过不管是山海关出发的大中军还是宁远城出发的大中军,全部都属于此次北伐行动的左路军,统帅乃是罗立,他们负责从陆路出发,对辽东建奴发动进攻。
    而与此同时在登州、莱州、威海卫三地的港口,此时也有一批批大中军的兵马,正在码头鱼贯登上一条条海船,他们将作为东路军,将会从海上对辽东发动进攻,第一个进攻的目标便是当年máo文龙所创立东江军的皮岛,之后的后续人马将会在第一批人马登陆皮岛,攻占宣城卫以及义州之后,从这些港口出发,在旅顺口登陆,攻打辽东重镇金州。
    东西两路大中军将会如同两个拳头一般,用太极拳中的一招形容的话,就是双风贯耳,同时从东西两面对建奴发动猛击。
    其实这样的战术不算新鲜,如果当初大明的文武官员,没有那么多sī心的话,驻守宁锦的关宁军在战略上配合máo文龙的东江军的话,建奴根本就无法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他们,结果证实因为大明朝这些文武官员所存的各种sī心,导致两军始终无法配合对建奴用兵,结果让建奴往往得以集中兵力击败一路明军。
    后来那个自以为是的袁崇焕,居然还矫诏越权骗杀了máo文龙,导致了东江军分崩离析,最终消除了建奴的一个心腹之患,最终导致了建奴可以放心大胆的放手入关直bī京城,所以袁崇焕不管是不是叛徒,仅仅是杀máo文龙这一件事,即便是崇祯剐他一千次,都不算冤枉他。
    但是现如今大中军却不存在两军互不配合的问题,虽然这个时代的通讯使得他们无法快速联络,来相互在战术上进行配合行动,但是战略上两路人马却都只有一个任务,就是不断的攻进攻进再攻进,直到攻到建奴的盛京城下会师为止。
    所以此次大中军的北伐,注定了建奴再也无法像当年那样,集中兵力先对付一路明军那样对付大中军了。
    而大中军也不是当年那些贪生怕死的明军,在肖天健一手建立起来的军制下,大中军已经超脱了这个时代的普通军队,成为了一支实力强悍的近现代军队,不论如何来看,大中军都不可能再像当年的明军那样,被建奴击败。
    有这么多敢于拼命的兵将出关,这一次注定了建奴的命运,建奴的覆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罢了,肖天健绝没有半点怀疑,建奴还会咸鱼翻身,继续成为汉人的噩梦。
    相反,这支由他亲手建立起来的军队,出关之后注定将会成为建奴的梦魇,从此之后让他们想起来便会为之颤栗。
    几万人马出关,整整持续了大半天的时间,而这大半天的时间里,肖天健都一直站在山海关的城楼上,目送着他的兵将们走向战场。
    每一个出关的大中军兵将,都知道他们的圣上此时就在关头上注视着他们,于是一个个拿出了最佳的状态,奔赴向了未来的战场,所有人都在出关的时候,扭头朝着关头的大中朝龙旗的位置敬礼,并且在军官们的吼声中,发出欢呼之声,向他们尊敬的皇帝表达着他们的敬重之心。
    肖天健直到最后一支人马走出关外很远,渐渐的看不到他们的背影之后,才放松了绷紧的身体,缓缓的开口说道:“去吧!去吧!去将我们汉人的屈辱全部都还给那些野猪皮的子孙们吧!朕将在这里,迎接你们的凯旋……”

第一百九十二章 光复锦州
    驻守在锦州的正是建奴奴酋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兄弟,自从上一次山海关大战失败之后,多尔衮和多铎他们三兄弟便被皇太极放在了锦州这个和大中朝对峙的最前沿,多尔衮深知皇太极这是让他们三兄弟无法回到盛京,去和他争夺大权。
    一旦大中军如果出关攻击他们建奴的话,那么他们三兄弟和麾下的两白旗的兵将,便将会首当其冲成为炮灰,可是对于多尔衮来说,他也无法不遵从皇太极的圣谕。
    毕竟山海关一战之后,他们两白旗也有相当的损失,但是皇太极所控制的两黄旗却基本上保持着健全,即便是他们三兄弟想要夺权,实力现在也不是皇太极的对手,所以即便是对皇太极再怎么不满,他们还是只能驻守在锦州一带。
    但是这两年来,他们也暗中拉拢了不少八旗的将领,因为上一次山海关之战的惨败,使得这些人都开始产生出了对皇太极的不满和不信任,所以眼看皇太极对八旗的控制力越来越低,于是多尔衮便开始暗中和皇太极对抗,提出来让皇太极为上一次山海关大败之事负责,要求皇太极退位,让出皇位由多尔衮来继任。
    如此一来,如果说以前他们兄弟之间的矛盾还只是暗地里的事情的话,那么在去年开始,他们的矛盾便公开化了,皇太极两次下旨让多尔衮和多铎回盛京议事,想要趁机将多尔衮和多铎兄弟圈禁起来,甚至于干脆杀掉拉倒,但是多尔衮和多铎都以各种借口推脱拒不奉旨回盛京,如此一来导致了建奴内部更是立即分成了两派,即有人支持多尔衮,要求皇太极下台的,也有力挺皇太极,斥多尔衮为谋逆。
    可是两方实力都差不多,谁都不敢轻易对对方动武,以至于这一年来,他们之间的纷争变成了隔空骂战。
    建奴内部的纷争也导致了他们在明明看着蒙古诸部开始跟他们离心离德,不再听从他们的招呼,另外连被他们收拾的俯首帖耳的朝鲜国也宣布不再向他们称臣,拒不再向他们纳贡,他们也不敢轻易派兵去镇压蒙古诸部和朝鲜国。
    虽然皇太极和多尔衮都很明白,这是大中朝在从中挑拨,以眼下的情况,他们应该先放下他们之间的矛盾,携手先压制住蒙古诸部和朝鲜国再说,可是最终因为私心的缘故,谁也不敢放低姿态,因为他们之间的争斗,最终只能以一方付出生命的代价来结束,故此虽然明知这么做是将他们建奴带入到深渊之中,可是他们还是这么做了。
    甚至于他们在得知大中朝在去年中旬平定了永历之乱,收复了南方诸省的消息之后,都意识到了下一步大中朝肯定是要转过身来对付他们的,可是他们还是没有能相互之间妥协,为了今后他们的利益,两方各自都想出了向大中朝服软,通过得到大中朝的支持,来解决掉对方的办法。
    但是没成想大中朝太过卑鄙了,居然将他们暗中派人和大中朝议和的条件都散布了出去,结果不管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都恨极了对方,更是骑虎难下无法下台。
    不过虽然他们嚷嚷的厉害,可是相互之间还是没有敢动手,因为他们很清楚现在他们如果自己先打起来的话,那么大中朝的那个肖天健恐怕会笑掉大牙,故此他们虽然非常恼怒,可是最终也没有真的大打出手。
    他们很快便得到了消息,大中朝开始朝着北方调动兵力,并且开始从南方诸省大批朝着北方各地调运物资,于是他们都意识到大中朝就要对他们动手了。
    这段时间皇太极和多尔衮都暂时放下了他们之间的私怨,同样开始囤积物资调兵遣将准备应战。
    可是现在的他们,在三年前山海关大败之后,实力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况了,原来依附于他们的蒙古诸部,现在仅有少量的人还听他们的招呼,蒙古八旗的大部分部落,虽然没有明着反他们,但是却对他们的招呼是阳奉yīn违,暗中偷偷的和大中朝来往通商。
    而且在大中朝捕杀了大批原来和他们通商的大明商贾之后,也彻底的掐断了他们获取关内资源的途径,特别是茶盐铁器以及布匹,这三年来几乎无法进入到辽东,更不要说他们急需的粮食,大中朝对此控制极为严厉,在各地都察院人员秘密监控之下,各地大中朝官府的官员以及军方,绝无人对此禁令胆敢像旧明那般阳奉yīn违,但凡只要发现有人暗中和辽东建奴做买卖,便会立即以雷霆手段将这些人捕杀,而且株连他们全族。
    这样的手段让建奴在关外的rì子这三年来一rì不如一rì,他们辽东的鹿茸、人参、皮张卖不出去,被大量的囤积,而粮食茶叶却rì益缺乏,去年更是关外大旱,加上汉人奴隶也不断的逃跑,使得辽东土地大量的抛荒,建奴终于品尝到了什么叫做难过。
    他们有心还像以前那样派兵入关洗掠,把汉人抓回来为奴,抢掠粮食金银,可是现在他们也知道,大中军不是当年的明军那样好欺负了,自从大明覆亡之后,大中军立即便加强了各地关隘的防守,而且一支大中军的人马驻守在宁远一带,死死的盯着他们,他们稍有动作,这些大中军便立即作出反应,将他们给逼退回去。
    另外大中朝刻意的拉拢蒙古诸部,以开设互市来吸引蒙古人背叛他们建奴,皇太极和多尔衮几次想要召集蒙古八旗的兵马,配合他们从宣大一带入关劫掠,可是蒙古人都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肯从命,并且还暗中通报消息给大中朝,使得大中朝的军队提前做好准备,结果让建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