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地师-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苏昊下乡去的这一个月时间里,戴奇也没闲着,他与吴达一道,迅速地搭起了“丰城县推广韩氏灶工作领导小组”的架子,当然,实际的名字不会是这样叫的,这也不必去考据了。
  戴奇首先从韩文那里要到了一个批示,然后便以县衙的名义向全县各乡村发出告示,称县衙为了改善百姓生活,现组织国内外专家研制出了一种省柴50%以上的新型炉灶,名曰“韩氏灶”。韩氏灶的建造由县衙工房独家承接,造价比市价低三成以上,欢迎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报名改造。
  在建灶的报价方面,戴奇也充分发挥了一个资深江湖油子的才能,他推出了高中低数种不同配置。最高的豪华型炉灶每个5钱银子,最低的经济型炉灶每个1钱银子,与之相配套的,有一些档次不同的炉灶配件,也各有不同的价格。
  政策出来了,但百姓方面反应平平,除了苏昊老家龙口村以及周边的几个村子之外,大多数乡村的农民没有看到实物,都不相信会有这样神奇的炉灶。戴奇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把各村的里长召集过来,勒令这些里长家里必须改造韩氏灶,给村民作为示范。
  各村的里长都是与官府走动比较近的人,而且一般也都是村里的地主、富农之类,家底较为殷实。为了区区几钱银子的事情,他们自然不会去得罪官府,于是,韩氏灶的第一批用户便产生出来了。
  第一批韩氏灶落户于各乡村,好奇的农民们纷纷前去观摩、试验,在亲眼目睹了韩氏灶的省柴效果以及火力旺、少烟尘等优点之后,众人都被吸引住了。农民是最jīng明的一个阶层,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花一两钱银子去打造一个这样的灶,每年光省下来的秸杆就足以补偿建灶的投入了。
  秸杆沤肥还田,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这是众人皆知的常识。建一口韩氏灶,家里每年就能够省下上千斤稻草,无论是用以沤肥,还是拿到市镇上去出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都是非常可观的。这样的投资,何乐而不为呢?
  一时间,韩氏灶的大名风靡全县,城乡的居民在里长、坊长的家门外排成长队,等着登记建造韩氏灶。戴奇事先已经交代过,工房不直接接受申请,所有的申请都由里长和坊长代为受理,至于里长和坊长从中收取多少手续费,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短短几天时间,工房就统计到了上万户居民的建灶要求,总造价超过了2000两白银,光是收到的订金,就已经达了600两了。普通的农家打一口灶,如果不是手头特别紧张,一般都不会选择最便宜的那款,而是倾向于选一档中等价位的灶,这样未来在亲友面前也不至于太过寒蹭。至于那些中产阶级家庭,自然就会选择中高档的款式,多出一两钱银子,要的就是一个风光。
  戴奇招募了一批泥瓦匠,开办了“韩氏灶技术培训班”,由吴达向大家传授建造这种省柴灶的要领。戴奇专门请方孟缙去给培训班做了一次讲话,这次讲话与其说是动员报告,还不如说是给泥瓦匠们的严正jǐng告。方孟缙告诉大家,韩氏灶的一切知识产权属于县衙,任何未经县衙注册而私造韩氏灶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
  在明代,工匠是社会的最底层,其地位比普通农民都不如。方孟缙一番杀气腾腾的jǐng告,让工匠们都噤若寒蝉,哪怕越雷池半步。
  苏昊原来的设想,是按每个炉灶50文的工钱付给工匠,但这个设想未免太过仁慈了。一个工匠一天起码可以建造五六个炉灶,按苏昊定的价钱,他们将可以拿到200至300文钱的rì薪。而事实上,当时工匠的rì工资水平不过是50文左右。戴奇对于这一点非常清楚,所以自然不会照着苏昊的安排去做。
  戴奇把给工匠的工钱压缩到了普通灶15文、中档灶20文、高档灶25文的差别定价。这样一来,一个工匠一天如果能造6个灶,起码可以挣到90文钱,这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收入了。最难得的是,这样的收入是非常稳定的,至少可以干上半年,所以各位工匠也就不想节外生枝,去惹麻烦了。
  戴奇收上银子之后,先给方孟缙送去了100两,托方孟缙转交给韩文。这个钱也是有名目的,戴奇把韩文亲笔手书的“韩氏灶”三个字制成了模子,印在每一个新造的炉灶上面。这100两银子,就是韩文墨宝的使用费,这笔使用费是按建造炉灶的数量提取的,随着韩氏灶建造数量的增加,这笔钱未来还要继续追加。
  韩文看到推广韩氏灶一事能够让自己既得名又得利,自然是乐得眉开眼笑,当戴奇请示其他的费用如何分配时,他大手一挥,吩咐让戴奇与苏昊商量着办就可以了。
  交完给韩文的提成之后,戴奇把其他的钱全部封存起来,除了购买必要的工具、材料的花费之外,其余一分钱都没动,就等着苏昊回来分配。他知道,这种分钱的事情,还是让领导亲自来做更为妥当,他现在已经真正把苏昊当成自己的顶头上司了。
  就这样,苏昊回到工房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戴奇手上接收500多两银子的利润。他稍稍清点了一下之后,便让戴奇通知所有的工房衙役到廨舍开会,主题就是两个字:
  分钱!
  ————————————————————————
  推荐好友一丝不挂的力作《超级战兵》:末世“神级”异能强者,重生都市,灵魂附在了特种兵叶天辰的身上。我要所有人知道,我叶天辰不是废物,我是超级战兵!
  'bookid=2571593;bookname=《超级战兵》


 058 收买人心

  “大家都知道了,咱们工房开发了一款韩氏灶,目前正在全县推广。韩氏灶的推广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替全县的百姓节省薪柴消耗,是一项利民工程。虽然是利民,但咱们工房各位吏役所付出的辛劳也是需要得到补偿的,所以,咱们对每个炉灶都适当地收取了一些费用。
  到今天为止,我们收取的费用,扣除前期的支出,共结余了300两。这些银子,我与戴书吏商量过了,其中100两留作工房未来的发展之用,另外200两则作为酬金,给大家进行分配。”
  苏昊挥舞着手臂,慷慨激昂地对一屋子下属宣布道。
  戴奇交给他500多两的节余,让他先拦腰砍掉了一半。这一半里面,自然有他和戴奇的提成,还有的就是留做小金库用的。这种处理方法,戴奇是门儿清的,身为领导,手上如果没有个把小金库,吃喝piáo赌之类的开销上哪报账去呢?
  苏昊此言一出,除了戴奇和吴达之外,其他的衙役都瞪圆了眼睛,纷纷小声地议论起来:
  “拿出200两来分配,咱们工房才17个人,一个人岂不是能够分到10多两!”
  “别傻了,虽然有200多两,但韩大人要不要给点?苏师爷和老戴肯定要拿大头,轮到咱们头上,一人有三四两就了不得了。”
  “cāo,三四两还少啊!这可是凭空拿的。你想想看,咱们平时弄几两银子多难啊!”
  “嘘!你这么大声干什么,也不怕苏师爷听见!”
  “……”
  众人窃窃私语,苏昊只当没听见,他从戴奇手里接过一个沉甸甸的包袱,把它放在案子上打开来,露出包在里面的200两雪花白银。一时间,所有的声音都停止了,每个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些银子,想象着哪一块会是属于自己的。
  “吴达!”苏昊喊道。
  “小的在!”吴达站起身来,因为激动,他的两条腿都有些微微颤动了。
  “韩氏灶的发明,吴达是首功。在推广韩氏灶的过程中,也是吴达将自己祖传的手艺向工匠们倾囊相授。本师爷的原则是,有功必赏,所以,经与戴书吏商议,决定在200两银子中,奖赏吴达50两!”苏昊宣布道。
  “50两!”众衙役一齐惊呼起来。如果苏昊说他自己要拿走50两,大家恐怕也就是在心里暗暗骂一声,而不会有任何的惊奇。但是,苏昊却是把50两银子直接赏给了这么一个普通的衙役,大家一时间心里涌起了无数的羡慕嫉妒恨。他们一面艳羡吴达撞了狗屎运,一面又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无数的幻想。
  吴达所长,不过就是会打灶而已,工房的衙役大多是工匠出身,会打铁的、会做工匠活的、会烧陶器的,谁没点看家的本事?万一哪一天这个神通广大的师爷看中了自己,让自己也独当一面去做一个什么项目,那么一次xìng拿到50两赏银的,岂不就是自己了吗?
  面对着同僚们灼热的目光,吴达只觉得手足无措。他既有些无尚的自豪,又有些诚惶诚恐,他看看苏昊,讷讷地说道:“苏师爷,小的只是一个手艺人,实在当不起如此重赏,要不,我还是少拿一点吧。”
  “不!”苏昊断然道,他捧起10锭5两重的银子,走到吴达面前,递了过去,吴达连忙伸手接住。苏昊接着手捧银子的吴达,对众人说道:“各位,大家不要奇怪为什么本师爷如此重赏吴达,本师爷是想让大家知道,你们手上的手艺,都是可以变成钱的,而且可以变成大钱。今天拿赏银的是吴达,明天就会是你们自己。
  以后,我们工房的每个人,都要有自己拿手的项目,负责一个项目的人,称为项目经理。项目里挣来的钱,项目经理拿大头,其他人跟着一块沾光。大家明白吗?”
  “明白!”众人一齐大声应道。
  “好,吴达,你先坐下吧。”苏昊向吴达摆摆手,让他坐下,然后走回到书案前,又喊道:“戴奇,戴书吏。”
  “属下在!”戴奇也站了起来。
  “你组织韩氏灶的推广工作,劳苦功高,但念及这本来也是知县大人交付给工房的差使,你既是拿了县衙的薪俸,这奖励的程度就当有所折扣。所以,本师爷拟奖赏你白银30两,你意如何?”苏昊假模假式地问道。
  戴奇向苏昊一躬身,说道:“苏师爷,这韩氏灶的推广,全是师爷一手策划,属下只是代师爷跑腿,谈何功劳?在此前,韩大人已经就此事嘉奖过属下了,所以,这工房内部的奖赏,属下就不拿了吧。”
  “哎,这怎么能行,有功必赏嘛!”
  “师爷,这件事兄弟们都出了力,我怎好意思多拿?”
  “%#@……”
  “……”
  两个人你来我往地表演了一通双簧,最后戴奇勉为其难地答应接受15两的奖金,算是结束了这番作秀。
  分配完总计65两的奖金之后,剩下的就是135两了。苏昊宣布,这135两作为工房的福利,由工房全体成员平分。工房吏役总计是17人,加上苏昊,一共18个人分配,每人可分得7两5钱银子。
  “师爷,这太不合适了!”铁匠江友保站起身来说道,“谁不知道这推广韩氏灶一事,师爷出力最多。就算师爷自己谦让,不与吴达拿同样多的赏银,起码拿30两或者40两也是应当的吧,如何能够与我等平分这些银两?”
  “对,师爷该多拿!”
  “我等只是帮闲,有个三四两的就已经承情了!”
  衙役们七嘴八舌地喊起来,他们有些人是出自于真心,有些人则是随大流,以免得罪苏昊。不过,在衙门里,上司多拿钱,这是谁都认可的规则,没有人会认为苏昊不该多拿一份的。
  苏昊笑着摆摆手,说道:“大家的意思,我都心领了。论功行赏,是工房的规矩,我在此事中确有贡献,多拿一些倒也应当。不过,目前我们的韩氏灶推广工作还刚刚起步,挣的钱还不多,我想,在这第一次的银子里,我就先不多拿了,未来等其他项目开展起来,大家都有项目分成的时候,我再从每个项目里提一部分,也就是了。
  我要说明的是,这7两5钱银子,只是韩氏灶这个项目的第一次分红,未来再有收益的时候,我们还会继续分红。我只叮嘱一点,拿到银子之后,大家每人先买一口水缸回家备着……”
  说到这,他故意停下来,看着众人一脸疑惑的样子,他才哈哈一笑,说道:“准备个水缸,是用来放银子的。我相信,rì后大家家里用一个水缸放银子都不够,需要预备上十个八个才行呢!”
  “哈哈哈哈!”众人哄笑起来。
  在笑声中,戴奇喊着每个人的名字,把7两5钱银子分到了各人的手上。此前已经拿到赏银的吴达也分到了一份,他有待推辞,被苏昊制止了,苏昊告诉他,同时也是告诉所有的衙役,赏银归赏银,分红归分红,这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捧着明晃晃的银子,大家的脸上都乐开了花。此前苏昊说过要给大家谋福利,在此刻之前,所有的人还都是存着几分怀疑的。现在银子已经拿到手上了,而且一分就是足足的7两多,抵得过大家四五个月的薪水,大家对苏昊的钦佩、敬仰、崇拜、爱慕之情,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