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地师-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院有县衙拨付的经费,当然不缺程栋的这点学费,吴之诚说让苏昊替程栋付学费,其实是另有所指。
  苏昊早有准备,他从随身的包裹里取出三本小册子,交到吴之诚的面前,说道:“学生下乡期间,整理了一下所学的西学,现草拟出数学、物理、化学各一册,请吴先生过目。”
  吴之诚眼睛一亮,站起身,伸出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那三本小册子,翻开一看,只见里面用蝇头小楷工工整整地写着一些各式定理,还有用阿拉伯数字和一些奇怪的符号所表示的公式。吴之诚贪婪地翻看着,一边看,一边啧啧连声,他虽然一时间还无法完全消化这些知识,但他知道,这些知识的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
  苏昊给吴之诚写的这些,差不多就是后世义务教育里的数理化知识了。他用了一种高度概括的方法,把每一科的知识都浓缩到一本小册子里去。他相信,凭着吴之诚的智慧,肯定能够将其中的奥妙悟出来,并且将其转化成更为详尽的文字。
  苏昊倒不是有意要为难吴之诚,实在是他在乡下这段时间忙得很,没有工夫坐下来细细地撰写教材。再说,用毛笔来书写数学公式,也是麻烦之极,如果有可能,他还是宁可让其他人来做这样的事情。
  吴之诚拿到了这三本小册子,就再也无心和苏昊闲聊了。他与苏昊敷衍了几句,便找了个借口,把苏昊打发出门了。苏昊前脚刚走,吴之诚便抱着这三本小册子一头钻进自己的书房,吩咐下人除了给他送饭之外,不许进去打搅,看来,这老爷子是打算闭关攻读了。
  苏昊从吴之诚的教谕署出来,溜溜达达地在书院里闲逛。迎面走来的生员们大多认识这位曾经在书院里出过风头的年轻师爷,纷纷向他打招呼、行礼,苏昊便也向众人拱手还礼。还有一些是曾经随苏昊下乡去勘井,在此之前陆续回来的,见了苏昊自然更是亲切。
  正走着,只听身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苏昊回头一看,却是满面喜sè的马玉。一见苏昊回头,马玉连忙招呼道:“改之兄,我还正打算到县衙去寻你的,结果听人说你到书院来了。如果不忙的话,可否愿意与小弟到剑匣亭一叙?”
  苏昊到书院来,其实也是有事要办的,本来打算与吴之诚聊得开心的时候,顺便提起来,谁知吴之诚拿到他写的几本教材,就翻脸不认人了,根本没有给苏昊留出谈事的时间。听到马玉主动邀请他去聊天,苏昊欣然道:“正好,小弟也正有事想和独文兄商量呢。”
  “那太好了,来,改之兄,这边请。”马玉应道。
  两个人穿过书院的花园,来到马玉所说的剑匣亭。这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八角亭子,只是中间供了一块上面带有凹槽的长条麻石。据说这块麻石当年是用来藏剑的,剑匣之称,因此而得名。剑匣亭位于花园的一角,周围树木苍翠,一向是生员们休闲和讨论诗书的场所。
  苏昊和马玉进了亭子,在石凳上坐下,苏昊笑道:“适才独文兄说打算到县衙去寻我,可是对小弟有何指教?”
  马玉摆手道:“改之兄这话让小弟好生惭愧,小弟岂敢对改之兄有何指教,小弟是有一些问题琢磨不清,想向改之兄请教呢。”
  “哦?可是关于这地质学的事情?”苏昊问道。他知道,马玉是头一年县试的案首,文章功底比他要强出几条街。马玉说要向他请教,显然不可能是针对四书五经的事情,而只能是与地质勘探相关的知识了。
  马玉点头道:“正是。此次下乡勘井,小弟从改之兄那里受教良多,越琢磨这西人之学越觉得深不可测。这些天,小弟整理出了一些想不清楚的问题,还望改之兄赐教。”
  说到这里,他拿出一叠纸,递到苏昊的面前。苏昊接过来一看,不由得汗如雨下。只见这些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数十个问题,有关于三角函数的,有关于地质构造的,其中有些问题之难,找个后世地质专业的本科生都未必能够回答得圆满。
  “独文兄,你琢磨的这些问题,也未免太艰深了吧?”苏昊说道。
  马玉不好意思地说道:“是啊,我也觉得有些问题似乎是钻牛角尖了,可是小弟就有这样的毛病,越是想不明白的问题,就越想去搞明白。不怕改之兄笑话,这些天小弟在睡梦中想的都是这些问题呢。”
  要不人家能当案首呢,光是这种求知yù望,就不是原来那个秀才苏昊能够比得上的。看着马玉那充满期待的目光,苏昊摇摇头道:“独文兄,你这些问题,我倒是能够回答得上。但其中有些问题的解答,可能需要一些其他的知识,这可不是三两天能够掌握的。如果你想搞明白这些问题,恐怕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来学习这些预备知识,而这些时间,显然你是耽误不起的。”
  “为什么耽误不起?”马玉瞪圆了眼睛问道,“改之兄,我今年才20岁,三五年时间对于我来说算得上什么?十年寒窗都熬过来了,别说三五年,就是再坐十年冷板凳,小弟也在所不惜。”
  “不会吧?”苏昊道,“你是县试的案首,这次打井又出了很大的力,明年的乡试名额,韩大人肯定是要给你的,你不用温习功课吗?”
  马玉坚定地说道:“改之兄,我已经想好了,明年的乡试,我不准备参加了。”




 061 少年意气

  “不会吧?”苏昊目瞪口呆地问道,“就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你居然舍得放弃乡试的机会?”
  马玉淡淡一笑,道:“学海无涯,人生苦短,吾辈之人既闻大道,岂能为求区区功名而弃之若敝?”
  “你这个想法倒也没错。”苏昊道,“只是未免有些惊世骇俗了。你的功课如此出sè,不去考取功名,实在是太可惜了。我想,吴教谕以及令尊令堂,恐怕也不会答应吧?”
  马玉道:“家严家慈对于我的选择一向都不加干涉。至于吴教谕,他对于西学之推崇,尤甚于我。再说,我也不是说一辈子都不参加科举,待到我弄明白了这些格物之道后,再去参加科举也不迟嘛。”
  明代的科举,包括许多道门槛,先是考秀才,然后是考举人,再接着是考进士。能够在几年之内走过所有这些门槛的,都是顶尖的天才。对于一般的读书人来说,从中秀才到中进士之间,耽搁十几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些人在考中秀才之后,出于生计方面的考虑,或者其他原因,有可能先去教几年书,或者干点别的什么事情,过上几年,再去参加乡试。如果没有苏昊的出现,马玉是准备好要参加次年的乡试的,但就因为接触了苏昊所传授的西方科学理论,马玉的心思被吸引到了另一个方向,这导致了他决定放弃第二年的乡试机会,要把时间和jīng力用于破解这些科技难题。
  苏昊了解这套程序,听马玉说得如此坚定,他也不再劝阻了,转而问道:“独文兄,据你所知,书院里像你一样想法的学生,还有多少?”
  “什么想法?”马玉问道。
  苏昊道:“就是像你一样,痴迷西学,愿意为此而放弃科举,或者说暂时放弃科举。”
  马玉道:“据我所知,至少还有十几人吧。怎么,改之兄想在书院开一个西学班吗?如果是这样,我第一个报名,束脩之类的,改之兄完全不必挂怀。”
  马玉说起束脩,自然是和苏昊开玩笑。苏昊笑着摆摆手道:“独文兄想岔了。各位兄台对西学感兴趣,我可以抽时间来给大家讲讲,说束脩什么的,就见外了。我问你这个问题,是想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来工房帮我做些事情,我手下虽然有十几名衙役,但他们的文化素质实在是差了一些,有些事无法交给他们去做。”
  “这就是改之兄今天来书院的目的?”马玉猜测道。
  苏昊笑道:“独文兄果然聪明,我只说了一句,独文兄就猜出我的来意了。没错,我今天来书院,就是来找帮手的。”
  马玉道:“勘井一事,不是已经大功告成了吗?怎么,知县大人又给改之兄委任了新的差事吗?”
  苏昊道:“眼下的确有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要办。这一次的旱灾,虽然经过我们紧急打井抗旱,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其教训是非常深刻的。要想一劳永逸地杜绝水旱灾难,必须修建大规模的蓄水工程,以便根据旱涝情况进行河流水量的调节。我已经禀报了知县韩大人,准备在丰水和富水的上游,修建一个水库,这就是当下最大的事情。”
  “何谓水库?”马玉的问题与韩文一样。
  苏昊道:“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陂塘吧,只是规模比陂塘大得多。”
  “能有多大?”马玉饶有兴趣地问道。
  苏昊用手指在石桌上比划了一下,说道:“初步的设想,是找一条长五里,阔100丈的山谷,在谷口筑坝高10丈。建成之后,可存水百万立方丈。”
  和韩文的反应一样,马玉也被苏昊描述的中型水库给震惊了。他急切地向苏昊询问了几个关键问题,在得到圆满的答复之后,感慨地说道:“依靠人力,果真能建起如此规模之水库吗?此水库若能建成,当可与都江堰、郑国渠相比肩了。”
  “和都江堰、郑国渠相比,可能还要略逊一筹吧。”苏昊道,“不过,人定胜天,只要规划得当,比这大十倍、百倍之水库也同样可以修建的,那倒是的确比都江堰要壮观得多。”
  “大十倍、百倍,那岂不是有千万、万万立方丈?何处可建如此大的水库?”马玉质疑道。
  苏昊道:“独文兄可听说过长江三峡?若能在最下面的西陵峡口立一石壁,则可截断巫山**,成就高峡平湖,其蓄水量岂止万万立方丈?届时,神女若无恙,亦当惊诧世界之殊。”
  “吾辈今生能见如此奇观否?”马玉眼睛里闪着憧憬的光芒,讷讷地问道。主席的这首水调歌头,的确是气势磅礴,即便是经苏昊之口改成了白话,也足够让马玉血脉贲张了。可惜的是,马玉没有机会穿越到后世,以明朝的技术水平,修建三峡工程是完全没有可能xìng的。
  苏昊心里替马玉遗憾着,摇摇头说道:“这只是一个设想罢了,要在长江上截流,工程难度之大,不是我们今天的力量能够解决的。不过,要在丰水上修一座水坝,倒是没什么难度。只是我现在急缺技术人员,工程的前期勘测,靠我一个人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马玉是个谨慎的人,听到苏昊这样说,他先是问道:“改之兄所言的这工程勘测,需要做些什么呢?”
  苏昊道:“简单地说,就是要在江河的上游寻找一个可供储水的谷地,最好是肚大口狭,这样库容量最大。另外,这个谷地应当是基本封闭的,两侧都是高山,蓄水之后,不至从侧面泄漏。要找一个这样的地方,需要有人沿着河谷进行认真察看,同时还要绘制出详细的地图。丰水上游群山叠嶂、人烟稀少,勘测的工作必定是非常艰苦的。”
  “这些事,小弟愿意效劳。”马玉答道,“我想,还有一些生员也愿意参与此事,改之兄可有意与他们一叙?”
  “你能现在把他们喊来吗?”苏昊道,“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倒是想见见他们,听听他们的意思。”
  “这个容易,改之兄稍候,小弟现在就去召唤他们。”
  马玉说着,便站起身往书院的讲堂那边走去。少顷,只听得一阵细碎的说话声响,马玉带着十几名生员走了过来。苏昊连忙起身向众人行礼,那些生员也纷纷向苏昊回礼。
  稍稍寒暄了几句之后,马玉带着他喊来的那些生员都走进了剑匣亭。亭子里的石凳数量不够,没地方坐的生员们便站在后面。大家围定了苏昊,等着听他介绍建水库的事情。
  苏昊把对马玉说的话又向众人说了一遍,正如马玉说的那样,这些生员都是想做点事的人,听了苏昊的介绍,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就换上草鞋冲向丰、富两水的上游罗山地区。
  “前些rì子小弟随改之兄下乡勘井,还没过瘾呢。如果要做这水库选址,想必比那勘井更有意思,小弟愿意前往。”一名名叫江以达的学生兴冲冲地说道。
  苏昊解释道:“水库选址与那勘井不同。勘井都在平原地带,生活方便。而水库选址,一般都是在大山之中,山高林密,洞幽谷深,而且往往人烟稀少,生活极为不便,经兮兄可否想清楚了?”
  江以达的字叫经兮,他是个生xìng活泼的人。听到苏昊这样吓唬他,他反而更加来劲了,哈哈笑道:“这样的地方才有意思呢,夫子总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辈若能有此一番经历,rì后去参加乡试、会试之时,也好有些谈资向同年们夸口。”
  其他人也跟着一起起哄:
  “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