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唐-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冕微露惊疑之色:骆宾王莫非想干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恩师切不可冲动行事。”刘冕急忙劝道,“凡事有因有果,当徐徐图之。莽然冲动,只会白白断送性命,还会诛连若干无辜,恩师一定要慎之又慎!”

“天官放心,老夫只是这胸间一股恶怒之气无散泄去,也只会在你面前倾述一番。”骆宾王长吁一口气,说道,“大厦若倾,非老夫独立能撑。老夫人卑言轻,能力也委实太过有限。纵有一腔热血,却也无处挥洒。哎!”

刘冕沉默无语,将茶杯递到骆宾王面前。

骆宾王喝了一口茶看似心绪平静了一些,说道:“天官,老夫的确很是担心你的处境,你可要早点想办法寻求自保才是。像老夫这等朽类,何时去死都没什么可惜。天官资质卓越,将来必能有所成就,切不可将性命白白断送性命,亦不可空老于林泉。”

刘冕脸上浮现出一丝自信的微笑,拱手道:“学生实是感佩恩师的一腔报国热忱,也由衷的感激恩师的挂念与关怀。恩师请放心,学生虽然不才,却总会有保命脱身之计。恩师无须太过忧急。”

“哦?”骆宾王惊喜的侧目而视,“天官已有良策?”

“尚不可尽言……日后必见分晓。”刘冕拱手拜道,“恩师请恕罪。”

“好、好、好。”骆宾王连说了三个好字,面色舒缓了许多,“如此,老夫便放心了,也算是了却了一棕心病。此地不宜久留,老夫就此告辞!”

“天色已晚风大雨急,恩师何必急于离去?”刘冕情急挽留。山间夜路又有风雨,一个老人家出了事可不好。

骆宾王却是执拗的换上了自己的道袍穿上蓑衣:“天官不必多言,老夫非走不可。李贤那边……他若不知情,也就不必告知老夫曾经来过。如此,告辞,后会有期!”

“恩师保重,后会有期!”刘冕拱手长拜。

骆宾王的身影,片刻消失在狂风骤雨之中,宛如飘零的落叶转瞬被黑夜吞噬。

后会,当真有期么?。

【求推荐票!!】

第一卷 大浪淘沙 第19章 求生

雨仍在下,铺天盖地。***刘冕住的耳房是典型的屋漏偏逢连夜雨,已经无法住人。于是被迫挤到了李光顺房里。李光顺倒也乐意有个人搭伴,扯着他海天胡地的聊天。

李贤一直闷在自己房里,从昨天听到朝廷立储的消息后一直到现在,再没出来过也没吃东西。刘冕不禁有些担心,于是煮了一碗稀饭送到他门口,敲响了门。

“进来吧。”听到了李贤的声音。还好,总算是还活着,至少没寻短见。

“李六叔,在下打扰了。”刘冕推门走了进去,将那碗粥放到了李贤床前,“你一天没吃东西了,快喝点粥吧。身体要紧,千万保重。”

方才一夜不见,李贤仿佛换了一个人。形销骨立,神情黯淡。他牵强的笑了一笑,伸手担过碗来慢慢喝粥。

看来,他也是在努力的调整自己的心绪。

喝完一碗粥,李贤放下碗长长叹了一口气:“这一夜,却如同一段人生那么漫长。还好,我终究是活下来了。”

刘冕静立于一旁,凝神看着李贤,沉默不语。

李贤下了床来披上衣服坐到矮几边,冲刘冕招手:“天官,来,坐。我今日有些事情,想和你聊一聊。”

求之不得。刘冕坐到了李贤对面。

看来李贤也是思虑良久了,坐下之后开门见山的道:“天官,你对我们现今的处境,是否早已有所预料?”

这倒让刘冕多少有点意外,他迟疑了一下,摇头:“不。在下没有那份未卜先知的本事。若能如此,也不至于落入今日这般境地。”

“说来,都是我连累了你。”李贤皱着眉头,说得颇有诚意,“回想你当日在崇教殿对我说的言语,让我百般悔恨。悔不该不听良言,今日终于落得如此下场。”

“其实……在下当日也是揣度妄言,并没有确切的根据。李六叔也不必过于耿耿于怀。”事到如今,刘冕仍然只能这么说。诸如武则天要称帝这样的话,他是打死也不会在李贤面前提起的。时事变迁,明天的事情谁也说不好。谁能知道今天信口说出的话,会不会为他日埋下祸根。

李贤点了一点头:“如此说来,你是很早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刘冕机巧的反问:“李六叔自己,事先莫非就没有丝毫感觉?”

“现今回想起来,的确是有一些。只是……都怪我自己麻痹大意,竟忽略过去了。”李贤后悔不迭的直摇头,“其实,酿成今日苦果,也怨不得别人,我自己也干了许多的浑事。”

“此话怎讲?”刘冕疑惑的追问。

李贤苦笑一笑,说道:“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我与母后之间,因为奸人从中挑唆有了些许矛盾。早在明崇俨进谗要另立诸。像李显那样的庸庸之辈,才是她方便操纵的傀儡。

“得闻朝廷新立了七弟李哲为储,我恍然若失。”李贤摇着头,面露痛苦之色,“一母同胞,我知道七弟天性懦弱胆小怕事,向来只是任人摆布。他那个储君之位,又不知道能坐多久。再作回想,我们一母同胞的四兄弟,长兄李弘也是在做太子时突然病故。四兄弟,三人先后立为储君,恐怕古往今来也属空前了。为什么我们一家人的命运,会如此多舛。苍天莫非是有意如此捉弄于我们?”

刘冕又能说什么,只得跟着苦笑。怪只怪你们都从同一个娘胎里爬出来。而那个娘胎,却属于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女皇。

说完这通话,李贤自嘲的笑了笑,沉默良久。然后才说道:“天官,我已知道你有远见卓识。如今我们这般处境,你有何打算?”

好,切入正题了。刘冕心中略微有了一丝激动。“在下年幼无知,哪里有什么远见卓识。只不过,我总是相信否极泰来这句话。不管怎么样,我们自己不能灰心丧气,要积极主动的争取机会。”

李贤认真的看着刘冕,深以为然的点头:“说得好。《易经》有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无论如何,我们要小心谨慎,不可再有任何差池。眼下我们的命运仍然掌握在他人手中,稍有不慎就会玉石俱焚。”

看来李贤对自己的处境还算清醒,这很好。刘冕略感宽慰:“李六叔所言极是。只不过,如果仅仅是‘终日乾乾,夕惕若’恐怕还不够。我们要更加主动一点,尽量争取活命的机会。”

“你有何高见?”李贤面色微变,立马追问。说了半天,他最想问的也就是现在这一句。

刘冕深吸了一口气,拱起手来拜道:“在下有一个建议,或许就如同当日的谏言一般逆耳。不知道李六叔愿不愿听?”

“说。”李贤斩钉截铁,“这回一定听。”

刘冕郑重一拜,说道:“在下斗胆,请求李六叔主动上表朝廷,痛心疾首诚心悔悟,并强烈拥护支持皇帝、皇后与朝廷新立的诸君。同时,最重要的是:坚决表明自己的立场,是与皇后站在一边。”

“这!……”不出所料,李贤的眉头顿时皱起,面露难色,“天官,莫非你也相信我当真谋反?”

“那李六叔是否相信在下真的杀了明崇俨?”刘冕反问。

“当然不信!”李贤一拍额头,恍然大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母后自然心知肚明我没有谋反,如今却主动悔悟认错,也算是给了她台阶可下。这不仅能了却她的心病,也能让她不必再面对世人的指责诟病,和那些拥李老臣们的诘难敌视。如此一来,将大大的有益我们母子之间的关系缓和。这个建议非常之好。我纵然有一千个不甘一万个不情愿,这份上表也必须递到母后跟前。天官,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的冷静和睿智,难得、佩服!”

“不敢。李六叔当真谬赞,折煞晚辈了!”刘冕长吁一口气,面露笑容。

刘冕的心里,有着更深层的一连贯计划。

一步步来。首先让李贤表明立场主动示弱服软。伸手不打笑脸人,做儿子的都这般低身下气但求保住小命了,武则天还能辣手杀子?李贤获罪的根源,在于他与武则天的政治立场对立。如今主动投诚,武则天还不欣然欢迎?

诚然,精明如武则天,肯定一时不会相信李贤这么快就醒悟了,就会既往不就。但是,这至少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有回旋,她就不会急着要斩草除根。毕竟是亲生骨肉,李贤又不是大奸大恶令人恨绝之辈,如若没有根本利益上的冲突或是鲜明的政治需要,武则天又何苦丧心病狂的虎毒食子?

这样一来,至少可以争取到时间,再去积极斡旋。只要李贤能在立场上主动朝武则天靠拢,慢慢消除她的敌意,就有办法留得有用之身。待时机成熟……再来个惊天裂地的——李贤率先上表,坚决拥护武则天称帝!

我就不信了,武则天还能动手来杀李贤!

那么,我刘冕的小命,也就能保住了。

【大修改完成,几乎是重写了一次。现如约一次全发了上来,六万字。后续章节也会速度更新。大家多多投票支持!!】

第一卷 大浪淘沙 第20章 隐伏山林

李贤人如其名,贤能,而且厚道、诚实。但这并不代表他傻。

那一份上表,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是家书,写得言辞谆谆、情真意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味道。他痛心疾首的认罪、悔过,对武后表达出彻底的俯首帖耳与惟命是从。一个胆懦、怕死又急于投诚的乖儿子,被他三言两语刻画得淋漓尽致。

李贤并不避讳,将这份上表也给刘冕看了。刘冕只有一个感觉:人才。

刘冕揣着这份救命符一般的上表,去了一趟州城找到刺史汤灿,拜托他将上表从驿站寄了出去。这样的事情,汤灿是最乐意帮忙的。假若朝廷开释了李贤,对他来说或许会有些好处,毕竟他在巴州这一亩三分地里,是给李贤帮过忙的。

于是,汤灿对李贤刘冕等人更加客气了。为了表达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汤灿还特意动用刺史府公用经费,将李贤的囚居大肆修缮了一番。

与其说是修缮,还不如说是重建。一栋高柃斗拱的大瓦房,成了李贤等人的新居所。刘冕也不必再承受屋漏偏逢连夜雨之苦了,住进了一间正室里,非常的舒服。

于是,机巧圆滑的汤灿趁李贤上表的当口,将这一件‘政绩’上报,有意无意的讨好了一下朝廷与皇帝皇后。

要想做官,先要会做人。刘冕从汤灿这个俗吏身上,也着实学到了不少实用的官场套路。

道路艰难,这上表一时半会儿到不了长安。一来一回,少说也要一两月时间。刘冕与李贤,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李贤说了,’与‘特务机构’,来俊臣等人纯属鹰犬。那里的案子只有一种判法:一切以武后的需要为出发点;偶尔也会被来俊臣等人狗胆包天的以权谋私,或是消除异己。

所以,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不了解政治环境,纵然将那本《唐律疏议》背得天花乱缀,也照样会浑浑噩噩,着了道儿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对此,刘冕只有一个感觉:古人就蠢吗?有这种念头的人,才是真蠢。政治,当真是博大精深。这当中的智慧和精髓,学一辈子也学不完。

怪不得以前曾听人说过一句话,古人与现代人至少有两点是相通的,而且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差异也不太大:政治智慧与性。

就这样,读书,成了三个男人每天最主要的生活组成部分。时间一点一点不紧不慢的流逝,转眼已是入秋。萧萧风起时,山林间落英翻飞草木枯败,瑟瑟一片秋意不知不觉已然降临。

朝廷,终于降下御旨。

事实证明,李贤和刘冕走的第一步棋,不算太失败。圣旨中虽然没有‘龙颜大悦’这等字眼,可字里行间也可感受到,皇帝皇后已经对李贤‘有所改观’。希望他‘好好改造’,就算流落到民间荒野亦不可辱没了皇家尊严。那意思就是说,至少还把李贤当作是儿子。希望他在外面别丢人别乱来。

一言以概之,刘冕和李贤至少已经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这种‘时间’,实际就是寿命。

压在刘冕和李贤心头的巨石轻去了半块,生活当中也多了几分轻松与闲淡。

鲁友成这个精明的商人,现在差不多已经成了一台赚钱机器。纵然入了秋,折扇仍然卖得不错。现今,这‘乐安折扇’已经成了巴州境内的仕子文人们,附庸风雅显示身份的必备之物。反而渐渐失去了它原本扇风驱蚊的实际作用,差不多成了一项奢侈品和佩饰。乐安肆的生意也是空前火爆,为了应付蜂拥而来的客人,鲁友成不得不盘下了隔壁的房舍,将乐安肆扩大了整整两倍,仍然每日人满为患。

其实钱多钱少,对刘冕李贤等人的影响倒是不太大。三个流徒,纵然家财万贯也没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只不过,从此生计已是无忧,倒也了却一件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