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唐-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官,你聪明过人慧眼如炬,可是你毕竟对皇帝不够了解。尤其是,你对皇帝那个年龄的人——也就是老人的心思,不够了解。”狄仁杰意味深长的微笑道,“虽说是局势决定走向。但皇帝她老人家毕竟是执掌乾坤之人,她的意愿与想法是不容忽视的。某些时候,她大可以独战乾坤力排众议,决定许多地事情。”

刘冕惊讶道:“狄公地意思是说,皇帝很有可能不按常理和局势地走向来办事,破格做出一些另类的决定?”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狄仁杰说道,“这就是老朽今日特意前来面见天官地原因。从现在的局势来看,仿佛一切都在按照我们当日的筹划在进行。可是在表面的顺利与安宁之下,却暗流汹涌杀机四伏。”

“此话怎讲?”刘冕惊讶问道。

“我刚才说了。我们不能忽略了皇帝的想法与意愿。”狄仁杰严肃地说道,“她是女人,而且是一个很强势、很有征服**和占有**的女人。女人强势起来。会比男人更加霸道和强硬。简单来说,她不会容忍任何人左右她的意志,也不会听命于任何一人在重大地事情上做出决定。在登基之前,她就喜欢权力给她带来的快感。现在她是皇帝了,更要一切自己做主——尤其是像立储这种家事。”

刘冕心中轻弹了一下:“狄公的意思是说,我们一手推动和造就的局势,无法让皇帝去顺应,甚至有可能激起了她的反感?”“就是这个意思。”狄仁杰正色道,“皇帝何许人?浸淫宫斗数十年。现今已经没有人比她的嗅觉更加敏锐,也没有人比她更有手腕,更没有人比她更加心狠手辣。老朽感觉,皇帝似乎已经发觉我们十人盟正在有意将李旦推上台面入主东宫。而且实际上,我们的一些做法也显得有点矫枉过正了。天官你难道不这样认为吗?”

刘冕心中飞快的一思索,认可的点头:“不错……按照我们李党地常理来推算,我们更加有理由推举贤能的潞王李贤入主东宫。可是我们却将相王李旦顶上了去……这的确有些自作聪明主动暴了我们的意图。”

狄仁杰轻吁一口气道:“这不能算是败招,但的确有了破绽。天官,不管我们如何得势、如何风光。都永远不要忽略了皇帝的感受和想法。想想吧,当初的一朝首辅裴炎、她的亲侄子宰相武承嗣、最爱的女儿地夫君武攸暨,那都是说杀就杀说废就废的。在利益面前,皇帝完全可以铁面无私六亲不认。所以……我们十人盟有必要改变一些策略了。”

“言之有理……”刘冕也发觉了一丝危机感,点头道,“这几年来,我们李党在诸多斗争中屡屡得胜,武党则是屡屡挫败一再失势。皇帝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肯定不会对我们十人盟坐视不理、任由我们坐大的。按照常理来说。以皇帝的帝王心术。这时候是打压一下我们十人盟的力量、以期平衡两党的实力对比,来方便她驾驭了。所以……现在我们看似风光。头上实际悬着一把亮闪闪的屠

“不错!说得很好!”狄仁杰点头赞许道,“所以现在,我们不能犯任何一丝的错误。永远不能掉以轻心沾沾自喜洋洋自得。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倚。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居安思危,同时注意言行低调行事。不要给武三思等人抓到我们的把柄。否则,皇帝是肯定不会姑息忍让地。”

“我明白狄公地意思了……”刘冕眉头轻皱缓缓点头,“在立储的这件事情上,我们该收敛一下我们地态度了。尤其是李昭德与魏元忠、黑齿常之他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老是在皇帝面前嗦嗦说个没完。说得越多,皇帝就会越反感。皇帝的态度模糊,我们也就闪烁其辞好了。就算她问意见,我们也说此乃皇帝家事,外臣不便干预。疏不间亲自苦皆然。”

狄仁杰微笑道:“我们这些人当然可以如此来说……可是天官,你能行吗?”

刘冕眉头一皱,表情变得严峻了一些:“不错……现在,我已经是皇戚了。”

“就算你不是皇戚,皇帝也会问你这些事情。”狄仁杰说道,“你可别忘了你与皇家之人的过从是何等之密。再者,这几年中皇帝的许多私密之事你都是知情之人。不管她是不是真的信任你,你已经是她现实意义上的心腹。她不问你,还能问谁?”

刘冕追问道:“那依狄公高论,皇帝如果当真问起此事,在下该如何回答?”

狄仁杰呵呵一笑,抚髯而道:“天官就说……让皇帝立太平公主为储吧!”

“什么?!”刘冕甚感意外,惊讶道,“为什么?”

连薛讷也极感意外:“狄公何出此言?”

“二位稍安勿躁!”狄仁杰扬了一下手,严肃的正色道,“此间无外人,老朽也就直言实说了。天官与太平公主的私交那是公开的秘密;此前与潞王贤的交情也是人尽皆知;现在皇帝又有意把相王李旦往你身边来推,就是有意让你与他们三人都有接触和了解。皇帝此举,真是用意深远!老朽现在就敢拍板定案:皇帝陛下必然向天官问起立储一事。而且天官的态度,对皇帝陛下的影响会极其重大!”

刘冕迷惑不解的道:“那狄公当真是想让太平公主入主东宫?”

“当然不是。”狄仁杰眼神炯炯看着刘冕,“我是为了天官的安危着想。你唯独建议皇帝立太平公主为储,方能打消她的戒心与怀疑,脱身于危险之外。”

刘冕脑子飞转冥思苦想,仍是想不通为什么。于是对狄仁杰拱手正拜:“请狄公赐教!”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374章 暗流汹涌

“赐教是万不敢当。”狄仁杰说道,“其实以天官的聪明才智,稍加思索能想通其中的所以然来。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时期,不能再按以前的路子去周旋。以前皇帝想登基,为此不择手段、任人为贤。只要是对她登基有利的人她都会想办法提拔,只要是对她登基有利的事情,她都会去做。现在不同了。她已经坐上了龙椅……以她的习惯思维,现在最担心的不是谁入主东宫谁来当宰相……而是谁会在背后算计她。”

“言之有理。”刘冕说道,“皇帝以女人之身隆基九鼎创千古之先河,心中的危机感定然是很严重的。她的手下,恐怕是容不得权臣的。”

“不错。”狄仁杰说道,“所以,我们现在所要做的,不是与皇帝及武三思等人斗智。而是斗愚。”

“斗愚?”刘冕疑惑道,“大智若愚?”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狄仁杰说道,“今日这里没有外人,有些话也就不必避讳了。自古以来,从不乏开国皇帝在登基之后,开始对自己的开国功臣们不放心而动手诛灭的。太后易唐为周,完全可以看作是开国皇帝。她也难免会走上这样的道路——对当初帮她登基的人产生怀疑与猜忌。功劳越大的人,她反而会越猜忌。这是人性使然,也怪不得她心胸狭隘。”

“我能理解。”刘冕说道,“她会想,当初那些功臣们能够拥她为帝,同样有办法拥其他人为帝取而代之。尤其是在立储这件事情上,最能让她感觉到危机感。好不容易得来的皇位打来的江山,将来就要无偿的过继给东宫太子……她的心里是难得平衡的。尤其是不管是谁入主东宫都难称完美;谁当太子都会让她感觉到威胁。看来,我们要想办法离立储一事远一点才好。”

“说得很对,切中要害。”狄仁杰说道,“现在的环境是:皇帝已经成功登基了;对外的战争也连连取胜边患基本无忧了。那么,皇帝的眼光就该转移到朝堂的党争与后继立储上来了。毕竟。这是直接关系到她地帝位稳固的大事。这种时候,谁冒头谁就会有危险。因此,我们要开始斗愚。老夫之所以建议天官向皇帝进言立太平公主为储,就是这个意思。反过来想除了太平公主之外,天官举荐任何一人入东宫,都不妥当。都会引起皇帝极大的猜忌之心。”

“不错……”刘冕吁了一口气,凝眉道,“李贤就不必说了……当初皇帝还是太后的时候,其实是对他深深忌惮的。若非他有着很大的利用价值,恐怕早就杀之而后快了。如今我若是敢提出立李贤为储,皇帝必定认为我亲李贤而远皇帝,密谋匡复李唐推她下台;李旦与我泛泛之交,之前曾经当过皇帝。我感觉皇帝这次派他来西京,是有意对我进行刺探。因为李昭德等人已经在朝堂上造起了一阵风要拥李旦为储。皇帝是想看看我是否与李昭德等人一个鼻孔出气。如果我也出声拥护李旦。那我们这些人就都危险了。皇帝心里是肯定知道我们李党一派人是团结在一起地。但是如果我们结党营私妄图左右国家大事,这是她绝对不能容忍的。我这个掌军大将军与朝中宰相以及亲王们纠结成一团,会让她感觉非常之不安。因此。李旦也不行。李显流放在外根本不必提……那就只剩太平公主了。”

狄仁杰点头微笑:“天官果然聪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很显然,太平公主想入主东宫是不太现实的。虽然皇帝心中或许会有此念,但她也不敢轻易越此雷池半步。天官向皇帝建言立太平公主为储,一来可以说中她的心事让她心中舒坦,二来也可表现出一些真性情来。毕竟天官与太平公主的私交是其他人所不能比拟的,你们与皇帝之间也多有默契。如此说话,可以让皇帝感觉你与皇帝以及太平公主之间走得很近,你在刻意为她们母女着想。这样一来她非但不会对你产生猜忌之心。反而会对你更加信任与亲近。”

“妙。妙哉!”刘冕击节赞叹,“狄公果然智深如海,在下佩服万分!能将人心人性剖析得如此透彻、将人性看得如此清楚,狄公真不狼有大智慧之人!”

“呵呵,天官过誉了!”狄仁杰笑着摆手,“老夫别无所长,唯独对皇帝多了一些了解。天官可能有所不知。老夫这些年来虽然官职低微,但一直承蒙皇帝信任与器重屡遭提拔。她也将我视为心腹近臣与私交好友,时常无话不谈。老夫对天官说了这些也算不得是出卖她人家吧——这既保护了天官又让皇帝亲近了能臣。更让朝堂趋于稳定与和谐。如今这朝堂啊,暗流汹涌,大家就彼此照顾着点吧。谁翻了船也不是什么好事。”

“狄公所言甚是。”刘冕说道。“早些天。薛兄也与我说起过一事。就是皇帝打赏地时候。我不妨表现得洒脱一点大方地接受她地赏赐。薛兄还给我说了秦国王翦地故事。我认为这个比方说得恰到好处。这以后。我刘某人恐怕要换换路子来走了。”

“天官自行掂量就好。”狄仁杰呵呵地笑。“人在这朝堂之上。身不由己地时候太多了。只要不危害到大多数人。些许变通与圆滑是必不可少地。毕竟保护自己没有什么不对。对了天官。老夫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帮忙。”

刘冕道:“狄公直言便了。”

“是这样地。”狄仁杰皱起了眉头。“你离朝数月。神都那边发生了一些事情。老夫在西京颇感鞭长莫及爱莫能助。至从皇帝登基之后。李昭德就表现得很心急。他一方面态度强硬地力挺李旦入主东宫。一方面与武三思一党地人正面冲突表现得非常刚直火烈。本来他地性格就比较刚直。皇帝登基之后任他为文昌左相提为当朝首辅。这些日子以来。他先后干出了几件大事。让朝堂之上隐约风传出一些李昭德专权地流言。”

“什么大事?”刘冕与薛讷一起问道。

狄仁杰吁了一口气凝重地说道:“周兴等人被清除后。皇帝并没有放弃酷吏制度。很快给御史台补充了新鲜力量。而且提拔来俊臣为太仆少卿。其中候思止就以告密得以晋升而且很快成了来俊臣地得力帮手。前不久。李昭德寻了个借口将候思止杖杀于皇宫城门。此举虽然深获百姓拥护与赞叹。但是也震惊了朝野让武党之人对之咬牙切齿。候思止是来俊臣地帮手。那便也是武党地鹰犬。打狗欺主。武三思等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偏偏李昭德又是刚烈之人。一向对武三思等人不屑一顾。因此。前不久又干出了另外一件轰动之事。”

“何事?”

“事关东宫。”狄仁杰说道。“武三思或许是想试探一下皇帝的态度。于是暗中安排了王庆之等人纠集一些人在皇宫前请愿,请皇帝立武三思为储。此举效仿了当初他们请皇帝登基时地举动。皇帝心中自然不悦,但也不好撕破面皮来责备当初帮助自己登基的王庆之等人,于是采取了一个漠然视之的态度。王庆之那些人见皇帝没有反对就以为此举深得皇帝之心,于是越闹越凶,纠集了数千人在宝城游行请愿。皇帝便将此事交由李昭德处理……李昭德便将王庆之等人抓了起来,以侵扰皇宫意图谋反的理由将其杖杀了。”

刘冕皱眉道:“其实皇帝恐怕也是想杀了那多事的王庆之。管什么事不好居然管到皇帝的家务事去了。李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